⑴ 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是哪兒
林芝地區。
西藏海拔最低的地區是西藏的「小江南」林芝地區,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空氣含氧量高,身體健康的人到林芝一會不會有高原反應,旅遊資源豐富,有許多漂亮的自然風光,如巴松措湖,雅魯藏布大峽谷,南迦巴瓦峰,魯朗林海,南伊溝,米堆冰川,然烏湖,還有察隅,墨脫等地的美景。另外,西藏全部海拔最低的地方在墨脫縣。
(1)西藏哪個地方最沒有文化擴展閱讀:
林芝,在藏語中的意思是「太陽寶座」,是太陽升起的地方。風景秀麗,被譽為「西藏江南」,這里有真正的秋水共長天一色,有真正的沁人心脾、恬靜安謐,是一個可以凈化心靈的神奇的地方。
林芝不僅是西藏江南,還是現實中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這里有一年一度的桃花文化旅遊節,已是桃花節的17個年頭了。不似江南碧桃的溫婉,林芝地區的桃花茂盛而狂野,獨有風味。
⑵ 西藏什麼地方最窮呢
西藏的阿里地區應該是西藏最窮的地區首先是因為地理位置,海拔高,交通不便同時他的環境也相當好
⑶ 西藏地理位置偏僻,其獨特的文化表現有哪些
西藏雪域高原有著獨特的風情和民俗,有著純凈的空氣和風景。無論是美食、節慶、民居、寺院、還是手工藝品、傢具、服飾都具有獨特文化魅力,以下是西藏相關風俗習慣。
1、藏族的婚喪習俗:藏族婚俗有舊婚俗和新婚俗之分,舊婚俗多數是包辦,父母有養育和解決子女婚姻的責任,子女只有服從和孝敬父母的義務,過去找媳婦或贅女婿,子女是沒有權利過問的。新婚俗是戀愛結婚基本上父母不包辦代替,多為自由婚姻,男女戀愛,告知父母,再行習慣手續,最終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過去遺留下來的求婚、訂婚和婚禮程序。
藏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才能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喂魚,這叫水葬。生前做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認為,被埋的人是永遠不會轉世的。 天葬寄託於一種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儀式一般都是在清晨舉行的: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拉薩北郊的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不經允許一般是不歡迎人們去觀看的,因為這不太好。
綜上所述,藏族的風俗習慣是藏族人的一種信仰,一種屬於本民族的行為規范,從而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族文化,獨具特色的藏族。
⑷ 西藏有什麼文化特色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體民族。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導了西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藏傳佛教,其影響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形成了不同於別的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審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內容包含豐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舉凡服飾、飲食、居室、婚喪、節日娛樂等等,都為我們演繹出藏族豐厚的歷史文化的變遷與升華的過程。下面就西藏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作一簡要介紹。
西藏民俗文化-服飾
藏族服飾是青藏高原一道綿延流長的亮麗文化景觀,而蘊涵其間的工藝技術、生活情趣、審美觀念、道德倫理、宗教信仰都可成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於地理氣候和物產的不盡相同,在藏區內可以說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風",不同的區域在穿著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現出五彩繽紛的風貌。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著,它大襟廣袖,用氆氌、呢料、動物皮毛等面料縫制,寬體長身,用帶束於腰間。
西藏民俗文化
藏東康巴服飾大氣而粗獷,在頭、頸、耳、手等處佩戴金、銀、象牙、珊瑚、瑪瑙、玉石等首飾,腰間掛藏刀、火鐮、錢包、鼻煙壺、針線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實用,又富有裝飾效果,整套裝束豪氣凜然,盡顯康巴人桀驁不馴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廣闊的草原和礫石戈壁,那裡盛產的羊皮是製作藏袍的主要原料。這種羊皮袍寬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當被,就是憑借這種藏袍,人們抵禦了藏北高原上嚴酷的高寒氣候。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擺等處縫制黑平絨的鑲邊。夏季牧民們戴著紅纓氈帽,腰間佩掛製作精美的火鐮、鼻煙壺和腰刀、火槍、擴身符等。這些物品既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們的裝飾和財富的體現。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們的主要服裝。她們的羊皮袍上還縫制紅、藍、綠三色絨條作為裝飾,平時腰間掛滿奶桶鉤、針線盒和牧鞭之類的物件,遇到節日喜慶的時候,還掛起串串項鏈和金銀飾品,頭發梳理成多股小辮,戴上綴滿綠松石、貝殼、銀幣等的呢絨或氆氌長披。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之下,整套服飾色彩鮮艷動人,極富民族特色。
拉薩地區氣候宜人,長期以來是西藏地區政治、宗教、經濟、文化的中心。該地區的裝束以嚴整規范著稱。拉薩民間女子以毛料或布帛製作短袖夏裝,裡面穿藏式襯衫,已婚婦女腰間圍各色毛線或絲線織成的彩色幫典。冬季穿羔皮長袖藏裝,頭戴"楊夏帽"。裝飾品有珍珠、珊瑚、綠松石等製成的"巴珠"冠及各種耳墜、項鏈、戒指。世襲貴族夫人頭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貴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至於綠松石的大耳墜、胸飾和各種質地的項鏈是按自家的財力而佩帶的。拉薩地區的貴夫人,裝扮珠光寶氣,飾物細膩而小巧。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製成的袍子,裡面穿藏式襯衫,頭戴禮帽,腳蹬皮靴。貴族服裝從樣式看,與普通藏袍沒有大的區別,但質地和花紋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從服飾上可以看出其社會地位的高低。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裝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飾顏色大致相同,除噶舉派穿白裙外,其餘教派均著黃色及紅色僧服。
西藏民俗文化-飲食
藏族以麥、米、青稞等穀物為食糧,以適宜在高原生長的青稞為主要食物。藏族種植青稞的歷史很長,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新石器時代晚期貢嘎昌果溝遺址就有古青稞碳化顆粒的出土。青稞炒熟後磨成粉和成面就稱作糌粑。糌粑有脫麩的精質糌粑和未脫麩的粗質糌粑之分。糌粑里加入少量的酒、酪漿便可與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若糌粑內放入適量的酥油、糖、奶渣,味道更佳。酥油是藏區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從新鮮牛奶中提煉而成,為高蛋白、高熱能食品,有增加熱量、抗缺氧之功效。藏民族有飲茶之習俗,酥油茶為主要飲品。酥油茶的原料為酥油、茶和食鹽,三樣缺一不可。藏族的飲品還有清茶、甜茶、鮮奶和青稞酒。青稞酒是用青稞發酵後釀成的低度酒,其味甘甜爽口。
西藏民俗文化-民居
西藏民俗文化
民居是最大眾化的一種建築,它的形制受制於地理環境、建築材料、建築技術、民俗風情、生活習慣等因素。碉房是西藏比較有特點的民居建築形式。碉房一般為兩層結構,上層是人的起居場所,底層是牲畜和儲藏房。碉房建築中普遍採用小窗窄門,以利於擋風禦寒。房屋的柱頭、房樑上繪有色彩斑斕的裝飾畫。這種碉房,屋面基本為平頂,並用阿嘎土鋪面。阿嘎土是一種自然形成的半石灰化了的石灰混合粘土,加水後經過長時間的捶打,然後塗抹酥油或榆樹汁,乾燥後堅硬如石,平滑同玻璃。藏族民居較為重視大門的裝飾,一般門的兩側及門楣上均塗有一條約一尺寬的黑色條帶,門樑上繪以各種民間圖案,農村則普遍將太陽、月亮繪在門梁中間,大門兩側還有一些對稱的動物辟邪畫。房頂上一般都插藍、白、紅、黃、綠五色經幡,藍色代表天,白色代表雲,紅色代表火,黃色代表土,綠色代表水,每年藏歷新年更換一次,以此祈求來年祥和。氂牛帳篷是較為典型的牧區住房,這種帳篷用牛毛紡線織成的粗氆氌搭建,帳篷當中支撐木桿,周圍用草餅或糞餅壘成牆垣。這種帳篷雖然簡單,但牛絨織成的氆氌質地粗厚,不怕風雨大雪,也便於牧民隨時搬遷。
西藏民俗文化-交通運輸
遼闊的雪域高原,地廣-人稀,交通尤為不便,長途跋涉只能以騾馬、氂牛、駱駝為代步工具,或者就是步行。馬是青藏高原上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忠實伴侶,藏族人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對馬鞍也頗為講究。氂牛被稱為高原之舟,它雖然行動遲緩,但是特別有耐力,在高寒山區是最為理想的運輸工具。毛驢的飼料容易解決,是農區家家都養殖的運輸畜力。最為普遍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牛皮船。牛皮船用堅韌木料做支骨,外蒙數張縫制的牛皮,牛皮經過水的浸泡變軟,不怕河中礁石撞擊,無論河道深淺都能劃行。渡過江河之後,船夫可將牛皮船曬干,背於雙肩,隨時移動。
西藏民俗文化-器物用具
藏族具有歷史悠久的金銀玉器工藝技術。早在吐蕃時期已出現了金銀玉器行業。在酒壺、酒杯、勺、筷、盤等日用生活器具中,有許多是用純金、純銀製作的,有的是以金、銀、玉石鑲嵌或包裹而成。火爐、壺、盆之類的器具主要是銅制。西藏金屬製品的規格不拘一式,做工細膩精緻,表面多有富於立體感的吉祥紋飾。木質器物用具在西藏較為多見,木碗方便耐用,光滑美觀,盛食物不改味、不燙嘴,便於攜帶,倍受藏族人民的鍾愛。西藏木碗種類繁多,有揉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用的小碗,還有儲物品的蓋碗。一般木碗用樺木、成巴樹、雜木的節雕琢而成。雜木做的木碗質地結實,不易破裂,紋理清晰,較為美觀,且有防毒的作用。皮具在牧區使用較頻繁,人們用皮縫制茶鹽袋及糌粑袋,尤其是皮碗套,美觀且耐用。陶器生產在西藏歷史遠古,距今4600多年前的昌都卡若遺址就有陶器出土,其器形種類繁多,直到現在依然為藏族人民所喜好。
西藏民俗文化-文化特色
西藏民俗文化的特色首先是它的地域性。西藏地處世界屋脊,總面積佔全國的八分之一,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橫貫全境。它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瑪峰,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納木措湖,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河——雅魯藏布江和世界上最寬廣的草原——羌塘草原。這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高原文化,因而在西藏的廣大地區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牧區文化,或稱作游牧文化。那古樸的黑白色帳篷、那長毛拖地的氂牛和山羊、那醇香的奶茶、酥油、那高吭的牧歌、豪放的鍋庄舞,就成了這一文化的突出表象。
西藏眾多的群山和巨石,為藏族的建築特色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地方最高政權機構和寺廟往往建築在當地的高山之巔,無論是宮廷建築,寺廟建築,還是城鄉民居,都以石頭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成為西藏建築文化的一大特色。
西藏的民俗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如在傳統的歌舞藝術中有一種舞蹈「羌姆」,即跳神舞,相傳是佛教大師蓮花生將西藏土風舞與佛教內容相結合而創造的一種驅鬼逐邪的寺廟舞蹈形式。在許多寺廟中還廣泛使用著鼓號等樂器,演奏著古老的經院音樂。
⑸ 西藏最神秘的地方在那
我認為是阿里和山南!阿里曾是二任王朝的都城(西藏最早的象雄王朝,後有公元9世紀吐蕃王朝後嗣建立的古格王朝),並且是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發源地。歷史意義深遠。因其地理環境特殊,所以也是全藏境內神話傳說及宗教文化被外界文化侵襲的最少的地方!保留的也最好。其次是山南,當年印度「佛教」大師蓮花生大師進藏傳教時曾在山南地區修行過很長時間,並且在蓮花生大師離開的時候將大量佛經伏藏於山南地下!所以也是掘藏發現的較多的地方!從這二個地方相對來說較容易發現西藏古老文化!
⑹ 西藏哪個地方的歷史最悠久
寺廟應是大昭寺,是文成公主時候建的,佛教也是那時候傳入西藏的。
⑺ 西藏有哪些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一員,分布於遼闊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黃南、海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甘孜兩個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藏族人口數為5416021。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為衛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3種主要方言。藏文系參照梵文某些字體於公元7世紀前期創制,經過三次修訂發展而來,為自左向右橫寫的拼音文字,通用至今。
藏族為漢語稱謂,藏族自稱「蕃」。藏語對居住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西藏阿里地區的人自稱「兌巴」,後藏地區的人自稱「藏巴」,前藏地區的人自稱「衛巴」,居住在西藏東部和四川西部的藏族自稱「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藏族自稱「安多娃」。統稱為「蕃巴」。「巴」、「娃」藏語意為「人」。
藏族發源於西藏境內的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當時甘青一帶西羌諸部已與漢朝發生密切的政治經濟聯系,而西藏有「發羌」(發,古音讀bod)、「唐氂」等部,與甘青諸部已有往來。據藏文史籍記載,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河谷,為「六氂牛」部的首領,在松贊干布以前已傳20餘世。當「六氂牛」部初興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但從最初幾代首領的母子連名中,還可以看到曾經歷母系氏族階段的痕跡。大約進入6世紀時,號稱「悉補野」部的首領與鄰部結成聯盟並尊為盟主。當時,西藏境內另外還有「羊同」、「澎波」、「蘇毗」、「工布」等10餘族部,均已進入奴隸制社會。隋末唐初,「悉補野』』部的松贊干布兼並諸族部,統一了西藏地區,定都邏娑(今拉薩),臣民共進贊普(王)尊號,始制藏文、藏歷,創訂法律、度量衡,分設文武各級官職。劃分全境為四大軍政區域,在西藏建成自稱為「蕃」,漢籍稱作「吐蕃」的奴隸王朝。松贊干布在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同時,與唐朝及天竺(今印度)、泥婆羅(今尼泊爾)廣泛交往,引進唐朝、印地先進的封建文化,佛教也於此時正式傳入吐蕃。
松贊干布統一後的吐蕃日益強大。公元7世紀,中原唐王朝興盛,松贊干布遣使唐朝求婚,發展與唐朝的關系。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唐高宗李治即位以後,冊封松贊幹部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賓王」,松贊干布則稱唐高宗為「天子」,確立了唐蕃之間的舅甥親誼關系。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聯姻,金城公主嫁給贊普赤德祖贊。公元822年,唐蕃在拉薩會盟,立碑於拉薩大昭寺前。唐蕃的友好關系為西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成為中國多民族中的一員奠定了基礎。
⑻ 去西藏哪些地方必去
西藏旅遊必去的有布達拉宮、大昭寺、納木措、羅布林卡、羊八井
1、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體現的是藏式古建築的精華。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建於7世紀。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
宮堡依山而建,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宮頂幾乎全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4、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在藏語中意為「寶物園林」,修建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園林中最大、景色最佳的、奇跡最多的園林。
羅布林卡如今被辟為人民公園,情況柔美,修建維修得也很美麗,但是晨面的文物沒有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那麼豐厚和吸引人。因而也有人戲稱羅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兩排工藝品商店、以及圍繞著動物園的幾座宮殿"構成的。
5、羊八井
拉薩的地熱資源十分豐厚,最聞名的便是羊八井地熱蒸汽田。寒冷高原上沸騰的溫泉是一大奇景,羊八井因此出名。
羊八井地熱位於當雄縣境內,是中國大陸上開辟的第一個濕蒸汽田,也是天下上海拔最高的地熱發電站。假如運氣好,碰上熱水井噴發,更可一睹沸騰的溫泉由泉眼直沖雲霄的排場,十分絢麗雅觀。洗浴的所在是一個露天的游泳池。
⑼ 西藏有哪幾處著名的文化遺址
我知道西藏有這幾處著名的文化遺產,比如說布達拉宮,大昭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昌珠寺,哲蚌寺,色拉寺,夏魯寺等等,這些景點非常值得去看,而且我認為,人這一生應該要去西藏這個神聖的地方去感受一下。
⑽ 西藏歷史文化有哪些
西藏名勝古跡眾多,全區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5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地(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69處,包括:
1、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大昭寺
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3、甘丹寺
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它是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於1409年親自籌建的,可以說是格魯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九十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
4、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本波山下,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也是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明朝正統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7年8月,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6、昌珠寺
昌珠寺位於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縣約二公里,屬格魯派寺院。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昌珠寺系吐蕃時期第一批興建的佛教寺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