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是如何變遷的

文化是如何變遷的

發布時間:2022-03-12 20:35:53

『壹』 文化變遷的定義種類

1.文化變遷就是指由於族群社會內部的發展或由於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而引起的一個族群文化的改變。
2.文化變遷可以分為無意識的變遷和有意識的變遷,後者又包括主動變遷、指導性變遷和強制變遷三種類型。

『貳』 文化怎樣變遷的

文化變遷

文化變遷無關個人情感,文化變遷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過程。無論你願意與否,文化變遷一定會發生,或快或慢而已。其實,一成不變的文化不一定就好,而且不一定永遠站得住腳。縱觀世界文化史,多少古代文明只能存在一段時間,而不能永遠存續下去,恐怕其主要原因就是不能發生適應性的變遷。

原因

促使文化變遷的原因,—是內部的,由社會內部的變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環境的變化及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遷徙、與其他民族的接觸、政治制度的改變等而引起。當環境發生變化,社會成員以新的方式對此作出反應時,便開始發生變遷,而這種方式被這一民族的有足夠數量的人們所接受,並成為它的特點以後,就可以認為文化已發生了變遷。

影響文化變遷的原因

促使文化變遷的原因,—是內部的,由社會內部的變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環境的變化及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遷徙、與其他民族的接觸、政治制度的改變等而引起。當環境發生變化,社會成員以新的方式對此作出反應時,便開始發生變遷,而這種方式被這一民族的有足夠數量的人們所接受,並成為它的特點以後,就可以認為文化已發生了變遷。
文化變遷的借用具有選擇性。人們並不是完全接受他們面前的所有東西,對接受一方來說能用的;適應性較強的。有意義的內容更容易被接受,否則可能會被拒斥。由於其相對優越性、適應性、復雜性、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見性,某些創新可能會比其他創新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否則可能即使不完全阻止、也會延緩人們對創新的接受。
一些人對於創新比其他人可能更迅速一些。在同一群體中,創新者對外部世界有很強烈的探索欲、喜歡冒險、具有理解新的技術知識的能力;能夠得到一定的創新所需資源;早期採納者注往是群體中受人尊敬的人。他們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過較好的教育,比較創新者能夠從創新中獲取更大既得利益。
借用是否能夠實現及其可能的范圍也取決於民族或族群之間的關系,即彼此之間的接觸持續時間和密切程度。不斷直接接觸者借用更容易發生,而且,借用往往是雙向的,有選擇的互相接納對方的特質和叢體,
人們也發現,變遷具有連續性。文化整合較好的系統更難於發生借用。但那些文化整合程度已經受到動搖的系統則容易發生借用。文化系統中某一部分的變遷往往會引起其他部分的相應變遷。懷特認為,意識形態的變遷源於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則是由技術進步導致的。技術變遷會引起一系列的連續變遷;生態條件的變化也可能會引起文化變遷。

『叄』 歷史上文化中心是如何變遷的

有交通和戰爭影響。
有人才能有文化,人多的地方文化發達。交通方便的地方人口才能稠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經濟就會發達,經濟發達人們的生活質量才會好,物質生活質量有了保證才會去追求精神生活,促進文化,科技發展。(一般經濟中心也都是文化中心)戰爭消耗人口,破壞經濟發展。因此長期有戰爭的地區文化一般不會發達。而國界上是戰爭經常發生的地區,所以很少有文化中心在邊境上。所以綜合以上因素來看一般以首都為中心的一些地區(至於范圍也是有交通情況決定)就是文化中心。
中國歷史上的交通情況是:北馬南舟。但馬匹是屬於珍貴資源。中國古代除去唐等幾個極少數的朝代民間能普遍的用馬匹來作為交通工具,而其他朝代馬匹都是戰略物資,只有國家,軍隊才能大量使用。更有甚者連國家也很少擁有比如像宋朝。而舟船情況就不同了。第一,製作舟船的材料極易取材,主要就是木材。第二,舟船的成本低,材料易得,製作完成就可使用。而馬匹需要喂養照顧,耗費錢糧。第三,千里馬日行千里,但又有多少馬是千里馬。而普通的舟船一日可行近千里吧。所以作為交通工具舟船比馬匹有優勢。再者古時中原王朝總要受到北族的侵擾。所以古時中國的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上大體是由北向南「遷移」。早期是在黃河中下游,因為那裡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而且舟船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提高越來越利於人們使用。再者中原地理比較平坦,適於陸運。並且河流較少水運不便,影響水運技術發展。所以到北宋以前國都一般集中在中原地區。
到了南宋與來自北方戰爭和科技不斷發展提高等原因文化的中心南移,同時國都也大體向南偏移。尤其是京杭大運河的建造使得南北文化得到溝通傳播(我覺得主要是由北向南傳播)使得南方的文化越來越發達。歷史上對京杭大運河的評價遠遠高於長城的評價。接著由於國都南偏,南方經濟也得到空前的發展。也有北方連連征戰的原因。而且南方水力發達,而水運技術也日益完善。水運無論是在量還是速度方面都遠遠優於陸運。經濟和文化在南方得到迅猛的發展。極大超過了北方。所以以後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就一直在南方。
後期由內陸水運發展到海運。而且京杭運河作為主要交通力量的作用減弱。因為文化需要不斷也其他文化交流溝通來完善自我,進化。這樣才能不被淘汰,傳盛下去。這不僅需要南北的溝通,更需要國與國之間的溝通。因此海運得以發展壯大。雖然中國後期的封建王朝長期靖海,但因為巨大的利益驅使中國民間海運屢禁不鮮。藉此促進中外的文化交流。為了方便。經濟文化的中心也由南方內陸城市轉移到有海運港口的南方沿海地區。尤其是珠江三角州地區,不但海運便利而且向內陸的水運也很發達。

『肆』 中國傳統文化的演變歷程是怎樣的呢

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有精華,當然也有糟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文化中不足的地方得到改善,糟粕的很多也被遺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從遠古時代到現代文明,人們一直在不斷地更新文化,學習新的東西,中華文化的不斷更新,也是人類新的進程。

之後在元明清三個朝代,中國的文化沒有經歷過很重大的改變。中國傳統文化在低落的格局中又產生新的文化,清朝初始,西方文化傳入了一部分到中國,但是雍正期間,西方文化幾乎湮滅。之後,中國文化有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各種各樣的西方外來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兩種文化中既有互相沖突的文化,也有相互交融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更多的了解中國文化還需要更多的發現。

『伍』 中國文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從百家爭鳴到大一統,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學術思想比較活躍,各流派都占據一席之地.到了漢代,政治上的統一,經濟的進步,黃老思想的影響,需要一種符合當時社會的文化,所以出現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出現了鋪陳揚厲、摛采成文的漢賦.
所有文化的變更都是跟著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而發展的,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文化永遠是社會政治的外在反映.

『陸』 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如何變化

越來越先進,科學.

依據,科學發展觀.

『柒』 中國文化變遷的例子

首先在指導思想提出了文化強國的方針,把文化自信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精神支柱,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工作中大為加強。同時把文化事業建設列入各項事業發展的重頭,全國各地出現了文化興省、文化興市、文化興縣、文化興村的全面規劃蓬勃發展的局面。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成為企事業發展的共同範式,各級黨政領導重視文化發展的自覺性大大提高,並落實到發展成略規劃和實踐中。

二是實施了文化走向市場的體制性改革,把文化事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文化生產和消費具有了內在的動力和再生產機制,也使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以兼顧增長。全國文化藝術事業單位和團體普遍進行了企業化的體制改革,進入了市場發展的新軌道。文化和旅遊的結合催生了許多新的產業。

三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閃涵並加以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國學,孔子思想文化精華的宣傳教育得到普及並走向世界,中華民族傳統的優良道德觀念和風尚習俗得到繼承發揚,日益形成新時代的社會道德風尚。

以上三個方面,是新世紀我國文化發展變化的主要特徵,其它方面的變化還很多,茲不一一列舉。

『捌』 什麼是文化變遷

文化變遷(一)文化變遷的定義和種類
1.文化變遷就是指由於族群社會內部的發展或由於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而引起的一個族群文化的改變。
2.文化變遷可以分為無意識的變遷和有意識的變遷,後者又包括主動變遷、指導性變遷和強制變遷三種類型。
(二)文化變遷的基本模式
一個社會內部和外部的變動都會促使其文化系統發生適應性變化,從而引發新的需要。創新、傳播、涵化是文化變遷的過程和途徑。文化變遷的模式的各個環節之間並非是單向的因果關系,而是相互作用的o
(三)文化變遷的機制與結果
文化變遷的主要機制為創新、傳播和涵化。
1.創新,通常包括發現和發明兩種。
2.傳播。對傳播的界定;依傳播形式的不同而分直接傳播、間接傳播和刺激傳播三類;采借時的選擇;文化傳播的整合過程。
3.涵化。涵化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接受、適應(同化或融合)、抗拒。
4.文化變遷與進化。一般進化和特殊進化。社會人類學家能夠親歷和體驗的文化變遷結果通常是涵化,而不是屬於抽象層次上的或長時段的一般進化。

『玖』 5000年的中國文化變遷史是怎樣的

哇,你這問題太大了,建議去看看百家講壇錢文忠的三字經

『拾』 為什麼說文化既是穩定的又是變遷的,簡述文化變遷的原因,舉例說明文化變遷的質變式和量變形式。

社會習俗是政治、經濟、文化變遷的縮影和體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世紀,飲茶在歐洲逐步盛行並傳至北美,飲茶成為一種高尚的消遣。正如查理二世的專職牧師奧文頓據說 ,「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在英國的家庭中「我把共壺坐上了!」是一句對忙碌一天,疲倦歸家的主人極好的關切話語。
中國茶葉在歐洲最初被視為葯物放在葯店出售,茶價相當昂貴。1733年,荷蘭在旅遊購買價值336881荷盾的茶葉,到荷蘭後卻賣得988510荷盾,獲利651629荷盾。鴉片戰爭前的140年中,歐美貿易公司用來購買以茶葉為主的中國商品所花費的白銀達169437564兩。
(1)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茶葉和茶文化對西方社會的影響。
材料二:20世紀初,大多數人都主張剪去發辮,並且認為「不剪發不算革命」,「也不算時髦」。服飾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翎頂、朝珠,一概束之高閣」,人們穿衣「務趨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則建立起來的一種完美時髦」。當時一般人認為,西方的社會生活是依據天賦人權等理性原則建立起來的理想社會模式,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方向。民國初形成了這樣一種社會心理:認為誰接受西方的社會生活習俗,誰就是文明、開化,屬於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編《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到民國時期,經歷了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幾次大的社會洗禮,節儉意識相對弱化。近代社會工商業發展,重商之風日益興盛,人們對傳統社會崇尚節儉和力戒奢侈的消費觀念提出質疑。
——《民國初至搞戰前長江三角洲洋布與土布之爭》
(2)據材料二、三,簡述中國社會生成的新觀念,並分析這些新觀念生成的原因。
(3)過春節,貼春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習俗,春聯的內容往往和歷史變遷相聯系。按要求填寫表中內容。
春聯
應出現時間或時期
相關歷史事件
毛主席揮手指方向;
合作化道路寬又廣
食堂巧煮千家飯;
公社飽暖萬人心
批林批孔戰果輝煌;
綱舉目張成就巨大
種責任田倉里儲糧翻兩番;
行大包干銀行存款增十倍
材料四: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糧票,十分激動,動情地講述過去的歲月:「當年買東西不像現在,什麼都是用票,買米用糧票,買煤用煤票,……就連買件棉襖,還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糧票停止發行使用。副食品票證、布票、紡織品專用券、自行車券、縫紉機券等票證早已悄然淡出。
(4)材料四反映出當時我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5)有人說習俗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有人說對習俗要合理引導。你同意哪一觀點?說明理由並舉例加以證明。
試題答案:

(1)促進了歐洲醫葯事業發展;改變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習慣;茶葉貿易使歐洲資產階級獲得巨大利潤;成為一些殖民國家重要的財政收入;造成歐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2)新觀念:崇尚西方;崇尚自由民主;重商;享樂等。
原因:西方科技文化的傳播;辛亥革命等社會變革的推動;近代社會工商業發展;社會心理的認同;西方物質文明先進性的吸引;進步人士的提倡等。
(3)
bcooco.組卷net.cn@
春聯
應出現時間或時期
相關歷史事件
毛主席揮手指方向;
合作化道路寬又廣
1953年—1956年或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農業合作化
食堂巧煮千家飯;
公社飽暖萬人心
1958年
人民公社化運動
批林批孔戰果輝煌;
綱舉目張成就巨大
1966年—1976年或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
「文化大革命」或林彪集團被粉碎
種責任田倉里儲糧翻兩番;
行大包干銀行存款增十倍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或改革開放初期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變化: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原因: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產力,工農業產品豐富;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市場經濟不斷發展。
(5)同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習俗變遷源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變革。如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出現的眾多新風俗。
同意「合理引導」。習俗變遷是通過人的行為表現出來的,人的行為受各種因素制約,要積極引導,才能形成健康文明的新習俗。如近代的享樂觀、現今婚俗中的大操大辦等等。

閱讀全文

與文化是如何變遷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0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8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2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5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