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知小學的學校文化
學校的願景:小學校,大教育;小學校,大文化;小學校,大事業。
學校的精神:立大志,做小事;立大志,做實事;立大志,做新事。
校風:大氣,大志,大愛。
「大氣」是當下的良好狀態,「大志」是未來美好的景象,「大愛」則是創造美好未來的必由之路。這個校風,充分彰顯了陶行知先生的精神風范,有很強的激勵作用。
學風:紮根,舒展,綻放。
「舒展」是我們在大自然中讀到的感覺,我們希望小班化實驗班的每一個孩子心靈舒展,像花朵一樣,根深葉茂,絢麗綻放。早開遲開因該順其自然,關鍵要「紮根」,要「舒展。
教風:堅持,感激,成長。
在鄉村小學走行知路,搞小班化實驗,需要一心堅持,需要誠心感激,需要全心成長,用成長來感激,因感激而堅持。
標志:由一朵玫紅的小花和一枚「行知行」印章組成的圖案。
印章表示走在行知路上,小花表示創造精彩人生。孩子們則用順口溜理解標志的含義:行知苑,百花開,每一朵,都精彩;早也開,遲也開,天天開,更精彩。
形象:平面卡通形象「陶娃」是由兩只手掌,兩張笑臉組成,體現手腦並用,知行合一的內涵。
根據卡通形象創作的吉祥物「陶娃」,一個叫「樂樂」,一個叫「淘淘」,於2010年10月18日陶行知先生誕辰119周年之際正式發布,立刻受到全校師生的喜愛。孩子們對陶娃的理解是:你走來,我走來,伸出手,笑臉開;手腦齊,智慧在,講和諧,樂開懷。現在,師生們已經習慣於用「陶娃手勢」與人打招呼——伸出手掌,五指叉開,搖一搖。這個行知小學特有的行為語言,極大地彰顯了行知文化的魅力。
B.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學習行知精神
1、必須終身勤於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這是實現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
2、必須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增長才幹,這是實現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
3、必須既要學習書本科學知識,又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4、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及時總結人生發展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在實踐與認識相互作用和統一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是實現人生成功的必然要求。
C. 對行知文化的理解
指人的思想追求與其生活方式,也指讀書與實踐。
知行關系,好像是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特殊問題。從先秦到當代,哲學家對於知與行之先後、輕重、難易,各有所辯難,知行必須合一,卻不言自明。王陽明討論知行合一,也只是認為兩者不分先後,知行並進。
D. 行知文化是什麼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資訊的傳遞越來越快,旅遊圖書已漸漸失去了傳遞信息的功能,主要的功能是傳載文化。這種文化叫做「行知文化」。
一切的旅遊功課都在行走之前,比如驢友游記,忽略信息功效,找一點文化的感覺,即是定義的「行知文化」。比如一兩小景,一二心情,正是你想要的,但你行過路過也就不會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