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化建設稅優惠政策
2019年4月26日財政部印發了《關於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_2019_46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自2019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歸屬中央收入的文化事業建設費,按照繳納義務人應繳費額的50%減征;對歸屬地方收入的文化事業建設費,各省(區、市)財政、黨委宣傳部門可以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等因素,在應繳費額50%的幅度內減征。2019年6月24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於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19年第24號),完善《文化事業建設費申報表》填表說明,簡化優惠政策的辦理,繳費人申報即可享受《通知》明確的優惠政策。
財稅〔2016〕25號第七條第一款:「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按季納稅6萬元)的企業和非企業性單位提供的應稅服務,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1、文化項目建設用地有減免
在服務中,針對企業既有寺廟用地又有荒山和林地的實際情況,依據「《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有關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免繳土地使用稅」的規定,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范圍內荒山、林地、湖泊等佔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4]1號)「對已按規定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的企業范圍內荒山、林地、湖泊等佔地,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按應納稅額減半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規定,地稅人員先後3次深入企業進行現場辦公。
2、文化事業單位「改制優惠」可繼續享受
南京邦聯有線廣播電視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原是南京市廣播電視局出資成立的一家下屬事業單位。該單位於2009年改制為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廣播、電視、有線、無線等文化產業項目,多次獲得多項技術研究成果和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
B. 文化事業建設費2021年起征點
法律分析:自2019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對歸屬中央收入的文化事業建設費,按照繳納義務人應繳費額的50%減征;對歸屬地方收入的文化事業建設費,各省(區、市)財政、黨委宣傳部門可以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等因素,在應繳費額50%的幅度內減征。各省(區、市)財政、黨委宣傳部門應當將本地區制定的減征政策文件抄送財政部、中共中央宣傳部。
法律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文化事業建設費政策及徵收管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25號)第七條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按季納稅6萬元)的企業和非企業性單位提供的應稅服務,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
C. 文化事業建設費申報方法
問:廣告公司如果已經開通了網上和CA申報,每個月的文化事業建設費可以通過網上申報嗎?如果可以,要在那個版塊進行申報? 文化事業建設費申報企業可登陸佛山市國家稅務局(http://www.fs12366.gov.cn),登陸網上辦稅大廳,點擊網上拓展——我要申報,點擊左邊菜單項目的“文化事業建設費申報表”進行申報。上述回復僅供參考,若您對此仍有疑問,請聯系12366熱線或您的主管稅務機關咨詢。
D. 2021文化事業建設費減免政策
法律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所有應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的繳納義務人可以繼續享受文化事業建設費免徵優惠政策。
法律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持政策的公告》
為支持電影等行業發展,現將有關稅費政策公告如下:
一、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本公告所稱電影放映服務,是指持有《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利用專業的電影院放映設備,為觀眾提供的電影視聽服務。
二、對電影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電影行業企業限於電影製作、發行和放映等企業,不包括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電影的企業。
三、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
四、本公告發布之日前,已征的按照本公告規定應予免徵的稅費,可抵減納稅人和繳費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稅費或予以退還。
E. 享受2021年文化事業建設費免徵政策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按照目前的政策規定,廣告業和娛樂業的各類繳納義務人提供的相關服務均可以全額享受文化事業建設費免徵政策,並且申報減免的流程是一致的。目前,繳納義務人可以通過到辦稅服務大廳現場申報或通過電子稅務局自行申報享受文化事業建設費免徵政策,不需要提交證明材料。費款所屬期為2021年的文化事業建設費,在申報表中填報計費銷售額後,會自動實現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非常方便。
F. 文化建設稅怎麼申報
法律分析: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其扣繳的文化事業建設費。
法律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文化事業建設費政策及徵收管理問題的通知》
五、文化事業建設費的繳納義務發生時間和繳納地點,與繳納義務人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納稅地點相同。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繳納義務人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其扣繳的文化事業建設費。
G. 文化事業建設費優惠政策2021
按照目前的政策規定,廣告業和娛樂業的各類繳納義務人提供的相關服務均可以全額享受文化事業建設費免徵政策,並且申報減免的流程是一致的。目前,繳納義務人可以通過到辦稅服務大廳現場申報或通過電子稅務局自行申報享受文化事業建設費免徵政策,不需要提交證明材料。費款所屬期為2021年的文化事業建設費,在申報表中填報計費銷售額後,會自動實現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非常方便。
【拓展資料】
文化事業建設費按廣告業和娛樂業的營業額的3%繳納。繳納期限與營業稅期限相同。所以廣告牌製作肯定要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成本扣除的問題,在計算繳納營業稅時,代理廣告業的計稅依據是收取的全部收入減去廣告發布費的余額,文化事業建設費不能扣除。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文化事業建設費可以稅前扣除。
提到噴繪製作的問題要看情況而言。一項業務中,如果你公司純粹只是負責噴繪製作、而不負責對外宣傳發布,並且能夠准確地分別核算不同稅目(即主營的廣告業和這塊噴繪製作設計費)的營業額,則這部分營業收入可按「其他服務業」開具服務業發票,不需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
如果你公司製作完成後還要負責對外發布宣傳,或者這塊收入與其它業務不能分別准確核算,則應該一並徵收文化事業建設費。
詳細可以咨詢當地地稅機關。
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單位和個人應按照提供廣告服務取得的計費銷售額和3%的費率計算應繳費額,並由國家稅務局在徵收增值稅時一並徵收。
計算公式如下:
應繳費額=計費銷售額×3%
計費銷售額,為納稅人提供廣告服務取得的全部含稅價款和價外費用,減除支付給其他廣告公司或廣告發布者的含稅廣告發布費後的余額。
繳納義務人減除價款的,應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合法有效憑證,否則,不得減除。
H. 廣告業文化事業建設費怎麼申報
在辦理稅務登記或扣繳稅款登記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文化事業建設費登記事項;也可以在首次文化事業建設費應繳納行為發生後,辦理登記事項。文化事業建設費的申報期限與繳納人、扣繳人的增值稅申報期限相同。相關行業的納稅人應主動按照規定登記並如實申報文化事業建設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I. 文化事業建設費怎麼計算填寫申報
為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現就營業稅改徵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試點中文化事業建設費政策及徵收管理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廣告服務的廣告媒介單位和戶外廣告經營單位,應按照本通知規定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廣告媒介單位和戶外廣告經營單位在境內提供廣告服務,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廣告服務接受方為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扣繳義務人。
三、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單位(以下簡稱繳納義務人)應按照提供廣告服務取得的計費銷售額和3%的費率計算應繳費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繳費額=計費銷售額×3%
計費銷售額,為繳納義務人提供廣告服務取得的全部含稅價款和價外費用,減除支付給其他廣告公司或廣告發布者的含稅廣告發布費後的余額。
繳納義務人減除價款的,應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合法有效憑證,否則,不得減除。
四、按規定扣繳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扣繳義務人應按下列公式計算應扣繳費額:
應扣繳費額=支付的廣告服務含稅價款×費率
五、文化事業建設費的繳納義務發生時間和繳納地點,與繳納義務人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納稅地點相同。
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繳納義務人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其扣繳的文化事業建設費。
六、文化事業建設費的繳納期限與繳納義務人的增值稅納稅期限相同。
文化事業建設費扣繳義務人解繳稅款的期限,應按照前款規定執行。
七、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按季納稅6萬元)的企業和非企業性單位提供的應稅服務,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
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以及按季納稅的季度銷售額不超過9萬元(含9萬元)的繳納義務人,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
八、營改增後的文化事業建設費,由國家稅務局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