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伏羲文化的發源地在哪裡
伏羲氏在天水發源,以蛇為圖騰。古書中記載,伏羲氏生於成紀,徒治陳倉,都於陳,在位一百五十年,傳十五世。伏羲氏發源於成紀,發展壯大後,沿著渭河谷地進入關中,出潼關,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東遷,而後折向東南,最後都於陳.
❷ 伏羲文化有哪些
五千多年前出現的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源頭。傳說伏羲皇發明網罟,教民漁獵,創八卦,別姓氏,倡導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龍文化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伏羲皇用爻片創作的「日月三爻圖」是中華文字與數字的開端,也是中華易學的開端。因此,伏羲皇被歷代中華兒女尊稱為【人文始祖】。
伏羲文化是伏羲時代產生的龍文化、玉文化、觀天文化、姓氏文化、漁獵文化、太極八卦文化,原始文字與數字文化的總稱。太昊伏羲皇首創的龍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❸ 伏羲是哪個朝代的人有哪些主要業績
伏羲或庖犧又稱太昊。傳說乃人類始祖,人類由他和女媧兄妹通婚而生。傳說他教民結網,漁獵畜牧,製造八卦等。太昊伏羲定都於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傳說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八卦演生易經。為中國占卜之始。通過某指定媒介(如艾草龜紋)以求神意。近代之求簽或擲杯。實是易經之簡化版。
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一說伏羲即太昊,本姓風。傳說他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稱太昊。神話中華夏民族的始祖。又傳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都陳。在位15年。
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東夷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制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此外,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漁打獵。關於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在古籍中常見,但又說法不一。
像中伏羲氏散發披肩,身披鹿皮,一派遠古風范。遠古時期,人們以石器加工獸皮,再以骨針等工具進行縫制,用以禦寒。圖中左下角畫有八卦圖形表明他創制八卦的功績,而伏羲氏的目光顯得深沉、睿智,無愧於古代智者的形象。
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伏羲氏是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對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他又擁有著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將他觀察到的一切,用一種數學符號(這種二進制數學模式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基石)描述了下來,這就是八卦。
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干、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伏羲氏造書契、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蒙昧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庖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由他和女媧氏兄妹相婚而產生人類。他教民漁獵畜牧,又傳說八卦也出於他製作。一說伏羲即太昊。
相傳說中的「三皇」之一。據說伏羲乃雷神之子。《山海經》說:「雷澤中有雷神羲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太平御覽》引《詩含神霧》說:「華胥氏因踏雷神足跡,感而有孕,生伏犧。傳說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
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❹ 伏羲時代是什麼考古文化
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史前時代即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屬社會發展史上的原始社會。
在舊石器時代,人們的主要勞動工具是打制的石器,從事採集和狩獵經濟活動。其時間跨度在距今約一百八十萬年前至距今約一萬年前的漫長歲月中。舊
石器時代晚期,生產力相對提高,原始採集與漁獵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一定保障,社會組織已進入母系氏族公社早期,人類的體質形態也發展到新人
階段。
從距今約一萬年前開始,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當時的主要勞動工具是造型規整的磨製石器,並發明了陶器,編織、雕刻等。在經濟生活方面,除繼
續從事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的採集、狩獵、捕魚等活動之外,還發明了生產性的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當時的社會組織由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進而發展為父系氏族公
社,未期則進入軍事民主制階段。其時間跨度在距今約一萬年前至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在不同的地區,其孕育產生的時間、發展傳播的速度各不相同。
神話傳說中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女媧,,應該是距今約一萬年前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度時期,也就是母系氏族公社進入繁榮期的一位有突出貢
獻的氏族首領。正是由於她的貢獻太突出,在氏族的繁衍遷徙,發展壯大,氏族與氏族之間的交往融合過程中,她逐步被演變成為整個氏族的象徵。這樣一來,「女
媧」這個詞的含義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原先指稱一個具體的人,逐漸演變成代指一個氏族,進而代表一個時代文化階段。女媧文化處於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前後
的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繁榮階段。其主要標志是石器製作技術有了顯著的進步(由打制發展到磨製)和發明了陶器(灰陶)。
作為三皇之首的伏羲是中華民族的根。他和女媧一樣,也是由原先指稱一個具體的領袖人物,逐漸演變成代指一個部落,進而代表一個時代文化階段。伏
羲文化是中華文明之源,他代表整個新石器時代文化階段。當時社會組織已完全進入了父系氏族公社。其主要標志是造型規整的磨製石器的運用和彩陶的發明。
民間傳說伏羲和女堝是兄妹,且兄妹成婚而繁衍了人類。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女媧是距今約一萬年前的母系氏族首領,而伏羲是距今約一萬年後的父系氏
族首領。女媧代表的是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前後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的繁榮階段;而伏羲代表的是新石器時代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女媧在前而伏羲在後。女媧文化是開
啟伏羲文化的源頭和基礎;伏羲文化是對女媧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她們之間不是兄妹夫妻關系,而是源和流的關系。伏羲文化是在女媧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神話傳
說也反映出先有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後有伏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中視人情,創制八卦,肇啟文明。前者反映出了人類由猿人、古人,進化發展為新人,石
器製作技術顯著進步,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得到改善的真實歷史狀況。後者反出了人類由野蠻愚昧初步進入了文明開化的真實歷史狀況。
有關文獻記載,女媧、伏羲均出生於甘肅天水。這可從距今約三萬八千年的武山人和距今七千八百年的大地灣遺址,以及散布於天水各處的如西山坪、師趙村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成果所充分證明。
天水秦安大地灣遺址,上至距今七千八百年(近說八千二百年)。在此之前的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也就是女媧文化時期,有待考古發掘的進一步證
實。下至距今四千八百年時突然中斷,其原因在考古學界至今還沒有定論,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但在同一類型的眾多仰韶文化遺址中,大地灣遺址下層中出土的彩
陶,其造型手法古拙,製作年代最早,這是無可爭議的史實。由此完全可以證實,以彩陶為主要標志的伏羲文化(考古學界稱為仰韶文化),天水是她的發祥地,是
她的故鄉。羲皇故里、舉世公認。人祖文宗,人人敬仰。
伏羲文化源於天水,但發展到中晚期階段,她傳播到整個黃河流域地區。其發展傳播的路線和時間可由彩陶在下列有代表性的對應的古人類文化遺址中出現的最早年代來加以證實。
(1)甘肅天水秦安大地灣遺址距今七千八百年,其下層屬仰韶文化的初期階段;
(2)陝西西安半坡遺址距今七千年,屬仰韶文化早期階段;
(3)河南三門峽陝縣廟底溝遺址距今六千七百年,屬仰韶文化中期階段;
(4)山西運城夏縣西陰村遺址距今五千九百年,也屬仰韶文化中期階段;
(5)河北新樂何家莊遺址距今五千年,屬仰韶文化晚期階段;
(6)在晉陝豫交界的周邊地區,存在著許多古人類文化遺址,包括發掘最早的河南三門峽澠池仰韶村遺址。另有山西中部汾陽杏花村和段家莊、北部忻
州游邀以及河南中東部地區(包括准陽)屬於仰韶文化的古人類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彩陶其最早年代都在距今六千七百年以後,均屬仰韶文化的中晚期階段。
由彩陶在上述遺址中出現的最早年代,我們可以大致勾畫出伏羲文化的傳播路線和時間,也就是伏羲部落生活和遷徙的過程中跟其他部落交往和融合的大致路線和時間。
(1)由發祥地甘肅天水沿渭水向東遷徙傳播到陝西西安經過了八百年;
(2)由陝西西安到河南三門峽三百年;
(3)由河南三門峽到山西運城八百年,同時其分支以大體相同的速度向河南中東部地區發展,其中准陽是伏羲部落的主要活動區域;
(4)由山西運城到河北新樂九百年。
由此可見,伏羲文化傳播的主體路線大致為:天水—寶雞—西安—三門峽—運城—汾陽—忻州—大同—新樂。伏羲文化由甘肅天水傳播到河北新樂,其傳播時間總共歷時二千八百年。
伏羲文化隨伏羲部落的遷徙,在由西向東發展傳播的過程中,除了上述主線以外,還應有許多分支,有待考古發掘的進一步證實。但可以肯定是,伏羲部落總共歷時二千八百多年時間,才將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文化傳播到黃河中下游地區。
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伏羲部落為了生存,不得不向自然條件較優越的地區遷移疏散人口。在這種遷移疏散過程中,自然將先進的生產技術,思想文
化傳播到新的地區。他們在生活和遷徙的過程中,必定要跟其他部落發生關系。或者以戰爭的形式征服對方,佔領新地區,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或者以和平交往的
形式與對方融合,取長補短,壯大自己。總之,伏羲部落在東遷過程中不斷的發展強大。他們部分留守,部分遷移,走走停停,那裡適宜生存,便向那裡擴展遷徙。
歷經二千八百多年的時間才由甘肅天水疏散遷徙到達直線距離一千多公里的河北新樂,並將先進的伏羲文化傳播到黃河中下游地區,這是完全令人信服的。
甘肅臨洮馬家窯遺址距今五千三百年,甘肅廣河齊家坪遺址距今四千年。特別是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甘肅禮縣高寺頭出土的陶塑少女
頭像堪稱藝術傑作。這些遺址都屬於仰韶文化中晚期階段。由此可見,伏羲文化除了主要沿渭水向東發展傳播外,同時還向天水周邊地區擴展輻射,並一直延續到奴
隸制國家的建立。
甘肅天水市區建有伏羲廟,現在保存完整的建築群始建於明朝,當時是從距市區十餘公里的卦台山搬遷過來的。卦台山傳說是優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
中視人情創制八卦的地方。山上之廟宇曾幾興幾廢,最早建於何時,至今沒有定論。河北新樂建有伏羲台,也是幾興幾廢,現在大部分建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重建。
據考證其最早始建於商周時期。傳說這里是伏羲生前的主要活動區域。河南淮陽建有太昊陵(伏羲墓)傳說這里也是伏羲生前的主要活動區域,並且去世後葬於此
地。前面已經闡述過,「伏羲」一詞由原先指稱某個有突出貢獻的領袖人物,逐漸演變成代指一個部落,進而演變成代表一個時代文化階段,並且由發祥地甘肅天水
發展傳播到河南淮陽經歷了兩三千年。如果伏羲墓的傳說是真實可靠的,那麼墓中所葬之人絕對不是伏羲文化的首創者,即原始意義上的伏羲。他只能是伏羲文化中
晚期的眾多繼承發展者中某位有突出貢獻者。同理,活動於河北新樂地區的伏羲,也一定是伏羲文化晚期的繼承發展者,並且不可能是一個人,而應該是一個直接延
續千百年的原始部落。
現今,在許多留有伏羲文化遺跡的地方,都舉行各種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其中規模最大的有羲皇故里—甘肅天水伏羲廟;羲皇聖里—河北新樂伏羲台;
羲皇故都—河南淮陽太昊陵。這幾個地方每年都舉辦規模宏大的伏羲文化節。在節會期間,眾多中外華夏兒女,尋根祭祖,一方面促進繁榮地方經濟,更重要的是宏
揚光大伏羲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伏羲文化在距今五千至四千年以下的晚期階段,幾乎遍布整個黃河流域,但在不同地區,其發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據有關學者考證,黃帝軒轅氏,炎帝神
農氏皆出生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山(古稱嶓冢山),並且曾在天水市麥積區東柯河域會盟後,黃帝軒轅氏沿渭水向東遷徙進入黃河中下游地區,炎帝神農氏由西漢水
再到漢水,並沿漢水向東南遷徙進入長江中游地區。但炎黃聯合大敗蚩尤的戰爭地點在河北涿鹿,黃帝陵在陝西黃陵縣,炎帝的主要活動區域在楚地。至於炎黃的誕
生地更是眾說紛雲。黃帝軒轅氏的誕生地不管是秦州齊壽山還是清水軒轅谷,都在天水市范圍內;但炎帝神農氏的誕生地,除天水外,文獻記載的主要還有陝西寶雞
姜水河畔和湖北隨州烈山等,各地相距千里之外。在生產力極不發達和交通極不便利的原始社會,任何一個人的活動范圍不可能如此之大。因此,黃帝軒轅氏、炎帝
神農氏跟女媧、伏羲一樣,也應該是由某個有突出貢獻的部落首領,逐漸演變成代指一個部落或部落聯盟,進而代表一個文化階段。也就是說他們是新石器時代末期
由父系氏族公社向軍事民主制階段過渡時期的直接延承數代的部落或部落聯盟領袖群,是伏羲文化晚期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至於堯、舜、禹,其主要活動范圍大致在中原地區。他們都是新石器時代末期由父系氏族公社完全過渡進入軍事民主制階段的部落聯盟首領,是炎黃文化
的直接繼承者、發展者。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期,由禹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銅器和鐵器相繼發明並推廣使用,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國家
的形成,金屬工具的推廣使用,標志著中國社會首先在中原地區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也就是說由新石器時代進入了銅鐵器時代。
隨著奴隸制國家的鞏固、發展、強大,其勢力范圍由中原地區不斷向周邊輻射擴張,國家制度逐步取代了原始氏族公社制度。以山東章丘龍山文化和甘肅
廣河齊家文化為代表的伏羲文化晚期階段與中原地區的奴隸制國家並存了一段時間後,逐步過渡進入了奴隸制國家階段,新型的銅鐵器時代取代了原始的石器時代。
由以上闡述可以看出,以彩陶為主要標志的伏羲文化的發展傳播方向主要是由西(天水)向東(中原),由於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其速度非常緩慢;而
以銅鐵器為主要標志的奴隸制度的建立,是由中原向四周輻射發展的,由於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其速度比較快。顯而易見,中華文明在史前階段的發展脈絡,其
主線是由女媧到伏羲、由伏羲到炎黃、由炎黃到堯舜禹。現在我們通常稱中華民族為炎黃子孫,這說明炎黃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文明的源。炎黃又是女媧伏羲的
子孫,這說明民間傳說中兄妹成婚繁衍人類的女媧伏羲,是中華民族的根之根,是中華文明的源之源。中華民族的始祖,中華文明的起源,應由距今四千到五千年的
炎黃上推到距今五千到一萬年前的女媧伏羲。
女媧伏羲,華夏宗祖!媧皇羲皇,文明肇啟!
❺ 伏羲文化發源地是哪裡
伏羲氏
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一說伏羲即太昊,本姓風。傳說他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稱太昊。神話中華夏民族的始祖。又傳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都陳。在位15年。
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東夷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制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此外,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漁打獵。關於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在古籍中常見,但又說法不一。
像中伏羲氏散發披肩,身披鹿皮,一派遠古風范。遠古時期,人們以石器加工獸皮,再以骨針等工具進行縫制,用以禦寒。圖中左下角畫有八卦圖形表明他創制八卦的功績,而伏羲氏的目光顯得深沉、睿智,無愧於古代智者的形象。
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伏羲氏是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對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他又擁有著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將他觀察到的一切,用一種數學符號(這種二進制數學模式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基石)描述了下來,這就是八卦。
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伏羲氏造書契、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蒙昧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據說伏羲乃雷神之子。《山海經》說:「雷澤中有雷神羲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太平御覽》引《詩含神霧》說:「華胥氏因踏雷神足跡,感而有孕,生伏犧。傳說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
伏羲氏有赤龍氏,降龍氏,上龍氏,屠龍氏,青龍氏,水龍氏,潛龍氏,長龍氏,白龍氏。
伏羲氏的遷移和龍圖騰的形成
伏羲氏在天水發源,以蛇為圖騰。古書中記載,伏羲氏生於成紀,徒治陳倉,都於陳,在位一百五十年,傳十五世。伏羲氏發源於成紀,發展壯大後,沿著渭河谷地進入關中,出潼關,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東遷,而後折向東南,最後都於陳。這一活動區大體與仰韶文化古遺址的分布區相吻合。只是伏羲氏是氏族遷徙還是文化影響尚待研究。
今河南淮陽蔡河之濱,有「太昊伏羲氏之陵」,高約20米,上圓下方,據傳此陵在春秋時已有,習傳至今。陵區周圍古柏參天,碑刻林立,為公認的伏羲墓地。
龍圖騰的形成,源於伏羲,而非炎帝,黃帝。除了聞一多先生論述外,還有其它證據。司馬貞《補三皇本紀》前面雖說伏羲蛇身人首,但在最後卻言伏羲氏「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這種記載暗示了伏羲氏在龍圖騰形成中所起的主導作用。又蛇在生肖中叫小龍。蛇如果有了靈性,就變成了龍。漢代緯書中講,伏羲氏首德於木,為百王之先。伏羲氏即是青龍,青帝。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為王,為赤龍;黃帝軒轅氏以土德為王,為黃龍。按照五行始終說,最先出現的是木,而非火、土。同理,青帝也應該是遠古第一帝,青龍也是中華民族第一龍。伏羲氏自然也就是當之無愧的龍圖騰的創始者,而天水,也就是龍圖騰發源地。龍的傳人,在知道炎黃為老祖宗的同時,也不應該忘記,在炎皇之上,還有一位更偉大,更古老的始祖,開創了華夏民族的文明。
伏羲氏的蛇圖騰和天水的蛇禁忌
伏羲氏蛇身人首,說明伏羲氏以蛇為圖騰。在《山海經》中,人首蛇身,人首龍身的神數量巨大。可注意的是尤以北、西、南為多。東方《海內東經》有雷神,龍身而人頭,據考證此條為錯簡,應在《海外西經》。又前面已知雷澤在甘肅庄浪,雷浪之神也應在西北。《山海經》中神有454個,「神人」307個,與蛇、龍有關的達138個,佔45%,可見,蛇在遠古先民心中的地位之高,無與倫比。
以蛇為圖騰,在防衛同族的同時,也會發生不愉快。每個老祖宗當然認識自己的子孫,認識他們的相貌和聲音。但兒孫太多時,老祖宗一時疏忽,認錯了人,那是誰也不能擔保的。於是同一圖騰族的人對這個老祖宗是又敬又怕,惟恐招惹。同時,兒孫們最好是不時在老祖宗面前演習他們本圖騰的特殊姿態動作與聲調,還要經常在裝飾上表現本圖騰的特殊形象以便老祖宗隨時隨地能夠注意,保護族類。
天水至今仍保留著對蛇的敬畏之情和禁忌。家裡面發現的蛇叫家蛇,如果出現,表示家中有邪氣,家蛇不能安居,主人應焚香磕頭禮拜,氣神驅邪。看見交尾的蛇要迴避,並且不能同其他的人說,交蛇的形象和古代伏羲女媧蛇身人首的形像相似。蛇名不直呼。通稱為長蟲,生肖中稱蛇為小龍。並且,蛇有靈性。鄉間塑造神像,往往抓小蛇放入泥胎頭部或腹內,以顯示神性靈驗。農村人常說,某某山有大長蟲,粗如水桶,經過處草木都被壓倒。這種大蛇,也是這座山的靈性所在。蛇鑽七竅,更是真龍天子。遇蛇要避,蛇有難要救。天水一帶最忌諱的是打蛇。打蛇遭報應的故事在民間數不勝數。這些蛇禁忌的實質都有深刻的圖騰崇拜性質。
天水的蛇崇拜,其本質就是龍崇拜。
《春秋緯》的《命歷序》說,太昊伏羲氏傳1世,14年。
❻ 伏羲出生什麼年代
伏羲出生在上古時代。
相傳上古時代,華胥國有個叫「華胥氏」的姑娘,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就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有蛇的身體人的腦袋,取名為伏羲。
據傳伏羲生日為農歷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區有在農歷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風俗。
(6)伏羲文化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伏羲的個人成就
1、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
2、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3、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4、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
5、根據《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記載可以伏羲時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蕪,於是伏羲娶妻,生子四,命名萬物。
❼ 伏羲佛祖是什麼朝代
伏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之一,是中華文化的人文始祖之一。在伏羲生活的時代屬於史前社會,還沒有佛教的傳播,所以伏羲不能稱為佛祖。
❽ 伏羲文化是什麼
伏羲文化是伏羲時代產生的龍文化、玉文化、觀天文化、姓氏文化、漁獵文化、太極八卦文化,原始文字與數字文化的總稱。太昊伏羲皇首創的龍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❾ 伏羲是哪個朝代的人
伏羲是上古時期的人。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
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
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主要成就:
一、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
二、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三、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四、始造文字,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五、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
六、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
❿ 伏羲是什麼年代的人
上古時期的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目前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