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南京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南京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4 17:38:00

1.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什麼坐落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

被世界列為文化遺產的明孝陵坐落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垣周長達22.5公里。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

明孝陵的歷史: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朱元璋也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大一統皇帝,他是開局一個碗,從一個叫花子打怪升級最後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能夠成功當然和他的能力是分不開的,但是他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的支持,那就是馬皇後。

想當年朱元璋參加義軍,被郭子興重用還把義女馬大腳嫁給朱元璋,但是郭子興聽信別人的讒言猜忌朱元璋,數次想要朱元璋的命,都是馬大腳幫助朱元璋脫離了困境。

所以朱元璋一生雖然嬪妃無數,但是他一直只把馬皇後當成自己的妻子,馬皇後在洪武十五年病逝,朱元璋就沒有再立皇後,可見夫妻二人的感情很深。

2. 南京最重大最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遺產是什麼

南京最重大最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遺產是明故宮。

南京故宮是明朝京師應天府的皇宮,又稱明故宮,舊稱紫禁城,皇城面積6.53平方千米,宮城面積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禮制秩序的典範,其建築形制為北京故宮所繼承,是北京故宮的藍本,明清官式建築的母本。

影響:

南京故宮開創了皇宮自南而北中軸線與全城軸線重合的模式,這種宮、城軸線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條件使然,也是遵循禮制、呼應天象、順應自然建設的傑作。

整體布局、建築形制都成為後來明中都和北京城的設計藍本,並深遠的影響了中國明代王府、韓國首爾景福宮、越南順化紫禁城、琉球國首里城等宮殿建築的布局與形制。其建築風格、裝飾風格作為中國明清官式建築的母版,影響至今。

3. 南京最重大最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遺產

是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寢。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12月,被列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明孝陵經歷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已不存在,但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地下墓宮完好如初。

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有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築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

4. 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一、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江蘇省南京市的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工序繁雜,經過「裝造掏范、障口、掏邊、找斷頭、接頭、拽花、搖緯、練梭、拋梭、挖花過管、妝花配色、織造打緯」等十多個步驟,超過百道工序,耗時少則兩三個月,多則四五年最終織造出南京雲錦。

2006年5月20日,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3。2018年5月15日,該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秦淮燈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京白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京剪紙

5. 南京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陵明孝陵

南京世界文化遺產是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寢。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6. 南京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摘要 親親,您好,為您查詢到:截至2012年,南京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2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8處,明孝陵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2003年7月3號決定,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南京雲錦織造技藝、中國雕版印刷技藝(金陵刻經印刷技藝)、中國剪紙(南京剪紙)、古琴藝術(金陵琴派)等4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7. 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方山大鼓、棲霞龍舞、江浦手獅、高淳民歌、留左大鼓等等。
1、方山大鼓,源自清同治,南京獨有,鼓風威凌雄健,尚傳承。方山大鼓(麻雀蹦)相傳源於方山陶家莊祭祀闖王李自成的活動。明朝末年,居住在方山一帶的百姓為迎接闖王,搬出大鼓,邊打鼓邊舞蹈。
2、棲霞龍舞,龍文化在古都之傳承,全國享譽。棲霞龍舞還保留著最原始的龍舞形態之一——柴龍,這種龍造型古樸,演員眾多,展開來足有40米長,是南京地區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3、江浦手獅,南京獨有,全國享譽,尚傳承。江浦手獅在表演形式上,通常流行的舞獅都是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身獅尾。兩人密切配合,協調動作。
4、高淳民歌是南京高淳的傳統民歌,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高淳就有「出門山歌進門戲」的習俗。高淳早在6300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先民們在漁狩、牧耕過程中,創造出了原始的勞動歌曲,如打夯號子、劃船號子等。
5、留左大鼓作為一項省級非遺,在長蘆地區是家喻戶曉的民間吹打樂,每到過年,留左大鼓鬧新春是當地群眾最喜愛的表演。

8. 坐落於南京市玄武區的世界文化遺產是

坐落於南京市玄武區的文化遺產是明孝陵。明孝陵是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有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築遺存。明孝陵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寢,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明孝陵的石刻風格多樣,造型厚重簡朴,融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為一體,也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9. 南京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1、南京剪紙南京剪紙明代初年已在南京民間廣泛流傳。尤以喜花和斗香花而聞名。喜花用於婚嫁妝奩、洞房和節日喜慶裝飾。斗香花用於裝飾斗香燭,是南京獨有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刻紙。當代南京剪紙,以已故剪紙傳人張吉根為傑出代表,以張方林、馬連喜、張林娣等為代表性傳承人。他們仍在從事南京剪紙的傳承與發展事業。

2、秦淮燈會,秦淮燈會是歷代南京民眾延續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它發端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唐代迅速發展,至明代達到鼎盛。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導元宵燈節活動以後,南京就逐漸開始享有「秦淮燈火(彩)甲天下」之美譽了,秦淮河懸掛花燈的畫舫(俗稱「燈船」)也隨之蜚聲天下。

3、南京白局,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區獨特的曲藝形式,最大的特點是用地道的南京方言演唱和念白。南京白局起源於鄉間吹打班子的民間小調以及明清時的俚曲,形成於織錦機房。2008年6月,《南京白局》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包括: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刻和雕塑、書籍、書法與繪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洞窟以及聯合體。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

文化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區域。

閱讀全文

與南京的文化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