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長沙哪裡有特色文化

長沙哪裡有特色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15 02:28:06

『壹』 長沙的文化

長沙最重要的特產是「長沙三絕」,即湘綉、棕編(另一說為中國紅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綉的起源和發展都在長沙縣(今開福區沙坪一帶),為四大名綉之一。長沙也建有湘綉博物館以供研究、參觀和銷售。 菊花石產於瀏陽大溪河底岩石層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圖案,其雕品為長沙的一大特色。中國紅瓷器最早出現於1100年前的晚唐長沙窯,但包括之後出現的瓷器在內,都沒有純正的紅色。1998年底,尹彥征在長沙才研製出純正的紅瓷器,並在長沙隆平高科技園建立了中國紅陶瓷工藝園。
瀏陽有「花炮之鄉」的美稱,其生產的花炮在中國和世界各地都有銷售。
長沙過漢族的所有節日,其中一些節日有地方特色。也在一些日子有很多特有的民俗。陶公廟廟會為趕集的一大特色。農歷三月三時,長沙人都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這個習俗已經被很多人淡忘,但在郊縣依然保持。立夏時有吃立夏粳之習。驚蟄時農家於暗處點燈,用石灰撤房屋四周及潮濕暗角。小孩點燃一個個爆竹,丟向屋角牆下,邊丟邊喊:「涼蟄驚蟄,炸得蟲蟻筆直」。長沙過去流行的湘劇,是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地方劇種。當今湘劇缺乏青少年群眾為主的市場,逐漸走向沒落。 湘菜源遠流長,根深葉茂。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其著名詩篇《招魂》中,就記載了湖南的許多菜餚。西漢時期,湖南的菜餚品種就達109個,烹調方法也有九大類。六朝以後,湖南的飲食文化豐富與活躍。明、清兩代,是湘菜發展的黃金時期,湘菜的獨特風格基本定局。清朝末葉,在長沙先後出現了軒幫和堂幫兩種湘菜館。民國初年,出現了著名的戴(楊明)派、盛(善齋)派、肖(麓松)派和祖庵派等多種流派,奠定了湘菜的歷史地位。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迎來了湘菜繁花似錦,奼紫嫣紅的春天。

『貳』 長沙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長沙有臭豆腐的文和友坡子街,有橘子洲頭,還有張家界去看下。

『叄』 長沙周邊有什麼好玩的 長沙十大紅色旅遊景點

長沙是一座有2000餘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是楚國雄踞南方的戰略要地之一。漢朝的劉邦立國之後,於公元前206年改臨江為長沙,並設立漢朝的屬國——長沙國,自此之後,長沙開始築建城牆,並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沙因為據有險峻的地理環境,所轄地區又盡為富庶之地,經濟與交通均較為發達,故歷代以來,都是名人、文士輩出的地方,其文化藝術極為繁盛,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

長沙,位於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轄長沙、望城、瀏陽、寧鄉4縣和東、南、西、北、郊5個區,境內的主要河流有湘江與瀏陽河。總面積12500平方公里,總人口550萬,其中城區面積352平方公里,人口110萬。年平均氣溫為17攝氏度上下。

主要風景瀏覽區有嶽麓山、桔子洲、天心閣、烈士公園、月亮島,主要名勝古跡和中國革命紀念地有馬王堆漢墓、嶽麓書院、開福寺、陶侃寺、賈誼故居,「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清水塘、湖南自修大學舊址船山學社、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等。

浩瀚的歷史長河,燦爛的古代文化,給長沙這塊古老的土地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原始社會時期的長沙,已與黃河流域溝通,成為江南文明較早地區之一,形成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精神文明的一個側面,現長沙被列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5處。其中最具盛名、令遊人為之神往的有嶽麓書院、古麓山寺及麓山寺碑、禹王碑、開福寺等歷史名勝及馬王堆漢墓和保存完好的女屍與3000多件出土文物。嶽麓書院座落在湘江西岸的嶽麓山下,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由官府捐資興建,距今有1024年的歷史,故有「千年學府」之稱。書院規模宏大,全盛時期有學生達千餘人,故稱「瀟湘洙泗」,幾與孔子在家鄉講學的地方齊名。麓山寺,藏匿於嶽麓山腰的古木叢中,這里,「石蹬羊腸險,雲門烏道懸,半山還翠蓋,萬壑響清泉」。石徑迤麗,古木參天。這個寺為西晉泰始四年興建,歷屆住持多為高僧,著名的詩人杜甫曾在一道題為《清明》的詩中描述了人們當時燒香朝佛的盛況:「蓍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諸將亦自軍中至」(湘西寺即麓山寺)。現雖時隔千年,歷盡滄桑,長沙人也不像那時千人萬人前往朝香拜佛,但寺內還是一年四季香煙鳧鳧,鍾磬木魚之聲不絕於耳。長沙開福寺,也是中國佛教的一座著名禪寺,創建於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現建築面積約16000平方米,佛殿有三進,第一進為三聖殿,第二進為佛殿(即大雄寶殿),第三進為毗盧殿。東邊廂房有客堂、齋堂、庫房、方丈居室;西邊廂房有說法堂、禪堂,「碧湖詩社」舊址。大佛殿內,供有佛像和羅漢像。到長沙旅遊,尋訪歷史名勝和文物古跡,人們最感興趣的是保存完好的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女屍及出土文物。長沙西漢女屍是1972年從東郊馬王堆漢墓群一號、二號墓挖掘出土的,當時,屍體保存完好,皮膚具有彈性。墓中出土的文物也非常豐富,內有帛書、帛畫、竹簡、漆器、絲織品、木俑、陶器、農畜產品、中草葯材等文物,共計3000多件。此外在長沙的一些漢代以前的古墓葬中,還出土有大量商周的青銅器,秦漢的兵器、漆器,唐宋的陶瓷器,元明清各代的文物。這些文物都凝結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展示了古代長沙的燦爛文化。迄今為止,我國第一把鋼劍,第一支毛筆,第一張地圖,最大、最早、最完美的青銅樂器,最完整的古棺、古屍,最精美的漆木器、絲綢織物等都出自長沙,展示了遠古時期,長沙獨具特色的文明。

長沙風光秀美,山河壯麗。作為觀賞自然景觀的游覽處所,主要有嶽麓山、橘子洲、天心閣、烈士公園等。嶽麓山,屹立於湘江西岸,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萜地,層巒疊翠,秀如琢玉,山漳泉流終年不涸,蘭芷芳馨,隨風指面。特別是深秋時節,楓葉經霜,漫山紅遍,與天上白雲藍天,山下清江綠水交相輝映,景色端麗而又凝重,登上山顛雲麓峰的望湘亭,俯瞰長沙,萬千景象,盡收眼底。湘江河中橘子洲,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100來米,四面環水,宛如一巨型游輪,泊定江心。這里,春季嫩柳低垂,隨風飄拂,夏季百花爭艷,芳香四溢,秋季桔紅果熟,丹桂飄香,冬季雪壓青松翠竹,銀雕玉琢。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引人入勝。天心閣,雄踞古城最高處,樓閣高聳,樹綠成蔭,登閣遠眺,「四面雲山皆到眼,萬家燈火最關心」。烈士公園,位於市區東北部,面積120公頃,園內青松翠柏,虯枝曲干,蓊鬱青蔥。寬闊的嚴嘉湖南,碧波盪漾,形狀各異的亭、台、樓、閣、橋、榭、舫等,掩映在湖光山林之中,置身其間,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到長沙旅遊,還有一個重要的參觀游覽點寧鄉花名樓劉少奇故居。劉少奇故居,距長沙50餘公里。故居是一棟土木結構的農舍,前面是一池溏,後面是連綿的山巒,共有房屋20餘間。劉少奇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18歲時離家求學和開始從事革命活動,故居附近新建的陳列館內,陳列了他一生革命的數百件珍貴實物和照片,展示了這位共和國創始人的昭昭業績。

NO.1雷鋒紀念館

雷鋒紀念館在雷鋒鄉雷鋒村,為紀念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志而建。全館展室陳列面積1500平方米,共分三個部分,四個展室,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雷鋒同志生前的模範事跡,和全國人民學雷鋒的典型事例。是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共產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館內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中央領導同志號召全國人民學雷鋒的題詞。

交通:雷鋒紀念館位於長沙市望城縣,望城縣是雷鋒的故鄉。你可以從長沙西站做中巴到望城縣。在那裡你可以瞻仰雷鋒生前的生活環境,拜讀雷鋒生前的事跡,還可以看到雷鋒的故居。
門票:10元

NO.2譚嗣同紀念館

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譚嗣同的一生離不開的瀏陽。這里保存有他的祖居地天井坡,故居「大夫第」始建於明末。現保存有他的書房、卧室、會客廳等,是譚嗣同讀書會友,尋求救國真理,從事維新變法活動的地點之一。現已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譚嗣同祠亦稱譚嗣同烈士紀念館,於瀏陽市才常路89號。譚嗣同的故居,位於瀏陽市城內北正街90號。建於明朝末年,因譚嗣同父親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官階顯赫,奉旨命名為「第官邸」,簡稱「大夫第」。譚嗣同曾在這里居住多年,被害後,其夫人李閏居「大夫第」,在譚繼洵的鼓勵和支持下,用自己的部分家產,兼得公、私資產的贊助創辦了瀏陽第一所女子學校,造就了許多女性教師、大夫等,譚嗣同烈士紀念館被列為瀏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元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瀏陽人。好任俠,喜劍術。從學於歐陽中鵠,博覽群書,好金文經學,兼習西方自然和社會科學著作,對魏源,龔自珍甚為贊賞。游歷直隸、陝甘、晉、魯、豫及大江南北等省,觀察風土,結交名士。發揮王夫之「道不離器」學說,提出「器既變,道安得獨不變」,為變法提供理論根據。

譚嗣同墓位於瀏陽市荷花街道辦事處小水村石山下,墓呈半圓形,小圓扁卵石鋪蓋冢頂,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圓圍。前有拜台,兩側擴圍,形八字狀。後立墓碑三通,墓地前方有石馬,石虎各一,華表一對,刻聯語:「亘古不磨,片石蒼匯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

『肆』 長沙有什麼特色好玩的地方,比較代表長沙現代文化的

做為一個正宗長沙人,長沙別的不說 橘子洲絕對是值得一去的,《沁園春·長沙》就是最代表長沙橘子洲的一首詞,橘子洲上面還有毛澤東青年時藝術雕塑佇立在長沙橘子洲頭,作為長沙橘子洲景區最大景觀工程的青年毛澤東藝術雕塑以1925年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形象為基礎,突出表現毛澤東胸懷大志、風華正茂的形象。是絕對值的一看,要是遊玩橘子洲後感覺餓了,太平老街的臭豆腐、大香腸、糖油粑粑等著名小吃包你盡興。

『伍』 長沙最值得去的三大景點是哪幾個可以簡單介紹下么

長沙最值得去三大景點

一、嶽麓山風景名勝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嶽麓山上雖然沒有仙人,但是被列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15處。嶽麓山風景區位於長沙市嶽麓區,海拔300.8米,佔地面積35.20平方公里,是南嶽衡山72峰的最後一峰,位於橘子洲旅遊景區內,為城市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嶽麓山雖然不高,但是卻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館”。整個山體全被樹林覆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全區植物種類有174科,977種,以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暖性針葉林為主,部分地區還保存著大片原生性常綠闊葉次生林。山上還有舉世聞名的愛晚亭,與醉翁亭、西湖湖心亭、陶然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

三、坡子街美食一條街

長沙坡子街,擁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千年老街,同時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每座城市都應該有一條屬於自己的美食街,而長沙坡子街的地位一直不可撼動,無論是本土人還是外來遊客,這里每天都會吸引大批吃貨慕名前來。

坡子街的特色美食主要有:酸梅湯、臭豆腐、糖油粑粑、糯米粽子、湘賓春卷、龍脂豬血、綠豆沙、湯面、米粉、八寶果飯、餛飩、蘿卜絲餅、薯丁粑粑、油條、嗦螺、口味蝦、紅燒豬腳、麻辣燙等。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店,等著你們來一個一個品嘗。

『陸』 長沙有哪些特色的景點推薦,最好是有文化特色的

長沙
方法/步驟
老虎灘:算是一個海洋公園,裡面的海洋動物應有盡有,有很多漂亮的貝殼、叫聲優美的鳥兒、還有會親吻你的海豚,每天都會有很多動物表演,帶小朋友去世一個不錯的選擇。
金石灘:這里有金色的沙灘、奇崛的山,非常漂亮。跟朋友一起來這里燒烤、放風箏、騎自行車、打水仗,感覺非常不錯。
最值得去的景點
發現王國:這是帶有歐洲風情的一個主題公園,每年都有成天上萬的大學生來到這里體驗浪漫與刺激。眼鏡蛇過山車、激流勇進、太空梭、大擺錘、翻江倒海、食人草、亞馬遜探險等等,好像眼鏡蛇是亞洲最大的過山車。一般都會玩到晚上,因為晚上有很多演出,別有一番風味。
最值得去的景點
星海廣場:這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充滿著庄嚴與神秘,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每逢過節,這里都會有女騎警,蔚藍的天空,平坦的沙場,賓士的警馬,颯爽的女警,非常帥氣。

『柒』 長沙文化有哪些

長沙歷史文化之最

中國最大的商代銅鐃 自1959年寧鄉縣老糧倉發現5個商代大型銅鐃後,寧鄉縣又陸續有大銅鐃出土,總數達11件。其中1983年發現的一件重220.76公斤,是我國迄今所見商代最大的銅鐃。這些銅鐃具有明顯的地方特點,如形體高大厚重,甬部有旋,紋飾繁復,有特殊的獸面紋。據武漢音樂學院教授測試,每個銅饒有現代音階1-3聲,組合起來能演奏出現代音樂。銅鐃比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編鍾還要早1000餘年。

中國最早的金屬稱量貨幣 1959年寧鄉黃材出土的商代銅窯中藏有224隻小青銅斧,大小一致,全是新鑄,未見使用痕跡。據《居後敦》銘文「貨餘一斧,舍餘一斧」,以及《易·旅》中「得其資斧」等記載推斷,資斧當為資金。可見「斧」曾具備貨幣的職能,東周銅幣「布錢」上常鑄有「釒斤」字,大抵源於斧下的斤字。由此可認定寧鄉銅窯中貯藏的銅斧是一種稱量貨幣。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金屬貨幣。

世界最早的鑄鐵件 1951年在長沙識字嶺314號春秋晚期楚墓填土中發現的鐵凹形鋤和長沙窯嶺15號春秋晚期(約公元前6、7世紀)墓中出土的鐵鼎是國內迄今發現最早的鑄鐵件,金相檢驗為榮氏體白口鐵組織。這種鑄鐵件的發現使我國鑄鐵發明的時間大大提前,比歐洲使用鑄鐵的時間要早2100多年。

中國最早的鋼製品 1976年在長沙楊家山65號春秋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把鋼劍,很久以來,一般認為塊煉摻碳鋼最初出現在戰國中期,而這把鋼劍的出土,把碳鋼出現的時間上推到春秋晚期,一下提前了二三百年。經金相檢驗,這把劍含0.5%的中碳鋼,中部由7-9層反復鍛打而成,可能還經過了高溫退火處理。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品之一 長沙地區110多座楚墓中出土了琉璃(即古玻璃)璧以及瑗、環、珠、管等130餘件。 璧呈乳白、淡黃、淺綠、深綠等色,半透明,飾穀粒紋,有的反面有方格紋,內緣或外緣有弦紋,在全國極為罕見。據檢驗,長沙楚墓出士玻璃器物屬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頗異。由此可見說明,玻璃並非西萬所獨發明,長沙地區也是玻璃發明最早的地區之一。

中國最早的絹畫作品 1949年長沙陳家大山楚墓中發現的《人物龍風帛畫》和1973年長沙子彈庫楚墓中發現的《人物御龍帛畫》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距今2400年)的兩幅絹畫作品。這兩幅畫中的人物形象均為墓主人,前者為一貴婦龍鳳引魂升天圖,後者為一中年男子,頭戴高冠,腰佩長劍,手挽韁蠅司於龍舟之上,其龍頭高昂,儼然一幅御龍升天圖。郭沫若先生題同雲:「彷彿三閭再世,企翹弧鶴相從,陸離長劍握拳中,切雲之冠高聳。」

中國最早的繒書 繒書即寫在絲織品上的書。1942年長沙子彈庫楚墓中出土的繒書是我國最早用毛筆和彩墨書畫的珍貴圖書資料。此繒書呈長方形,長46厘米,寬38厘米。中心有兩段文字,共948個字,四周用朱、絳、青3色繪有神物和樹木等圖像和解說詞。它的出土引起了國內外內學者的重視,注家蜂擁,成為研究楚文字的重要資料。

世界最早的毛筆 1954年長沙左家公山15號楚墓發現一支保存完好的毛筆,是迄今考古發現最為古老的毛筆。這支毛筆套在一個竹管做的筆筒內,筆桿長18.5厘米,徑0.4厘米,毛長2.5厘米,筆毛用上等免毫做成。製作方法是將筆桿的一端劈成數開,將筆毛夾在中間,外面用細絲線纏繞,再塗漆膠住。這支毛筆的發現打破「蒙括造筆」之說和秦以前沒有毛筆的論斷。

中國最早流通黃金貨幣的地區 楚國黃金貨幣「郢爰」是中國最早流通金幣。目前湖南發現的楚金幣實物雖只有湘鄉椅子山74號戰岡墓一處,但長沙卻出土了較多數量的泥質金幣,如五里牌5號楚墓出土了「郢愛」泥金鈑。而砝碼、天平等稱量衡器的大量出土,則從側面反映了長沙地區黃金貨幣的流行。據統計,長沙有100多座楚墓出土了砝碼,長沙左家公山15號楚墓還出土了一件完整的天平和一套完整的砝碼。

世界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星占》和《天文氣象雜占》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兩本天文學專著。前者記載了公元前246-177年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天空運行的位置;推算出金星的會合周期為584.4日,此觀測值只大0.48日,測得土星的恆星周期為30年,比觀測日只大0.54年。後者給出29幅彗星圖,畫出彗核、彗發和彗尾,這個規律的發現比歐洲要早近180O年。

中國最早的地圖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3幅地圖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地圖實物。這些地圖以1寸比10里的比例繪制了今瀟水流域的山脈、水系、道路、城邑的分布,與現代地圖相重疊,山脈走向、河流骨架,流向基本一致,有些區域相差無兒。其「駐軍圖」部署嚴密、地勢利用巧妙,諸軍事因素考慮周全,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最早的中醫學著作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14種醫書,包括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養生方》、《雜療方》、《卻穀食氣》,竹簡《十問》、《合陰陽》、《天下至道談》,帛畫《導引圖》等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中醫學著作,體現了中國早期發達的葯物學和早熟的經驗醫學體系,有關人體經脈循行走向及所主疾病的論述,比《黃帝內經·靈樞》中關於經脈的論述更為古樸。

世界最輕的素紗彈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件素紗禪衣,重僅49克,不足1市兩,可只手盈握,薄如蟬翼,但蟬翼比之顯得僵硬;輕若卵幕,但卵幕又沒有禪衣的通透。近年來國內外多有仿製,竭其心智,窮其工力,無有能及者。同時出土的17籍絲綢,花團簇擁,色彩鮮艷。印花技術已採用先進的縷空版和多版分印工藝。所出土的金銀色印花紗是我國首次發現的3套版印花紗,也是世界最早的彩色套印實物。

中國最早的坐堂醫生 長沙太守張仲景是最早的「坐堂醫生」。東漢獻帝建安中期,名醫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長沙連年疫情流行,為拯救百姓,時稱「經方大師」的張太守視功名於不顧,以自己的名字冠以「坐堂醫生」4字為病人診脈處方,他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坐在公堂上,讓民眾就醫。後來,中醫葯人士效法張仲景,在葯店門前掛牌行醫,坐堂應診。從此乃把中醫生稱為「坐堂醫生」,中葯店的牌號也多稱為「堂」了。

世界最早的釉下彩瓷器 唐代長沙窯以其發明釉下彩瓷器著稱於世,代表著當時全國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產品暢銷國內外,潭州因此成為著名的陶瓷之路的起點。長沙窯遺址於1956年在銅宮附近的瓦渣坪發現,時代為唐代中晚期。長沙窯由學習越窯青瓷而大膽創新,發明了青瓷釉下彩、白瓷釉中掛彩的新工藝,並把其與傳統的裝飾技藝如劃花、刻花、模印、粘貼、捏塑等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世界創辦最早的高等學府 長沙嶽麓學院始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今日湖南大學與之一脈相承,故有千年學府之稱,這比義大利最早的博洛尼亞大學要早近100年,比英國牛津大學更要早近200年。宋真宗賜書的「嶽麓書院」4字門額曾使書院名聲大振,宋代全盛時期曾有「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之譽,張木式、朱熹曾在此講學,是湖湘學派的發祥地。從明末起,嶽麓書院造就了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一大批曠世奇才,其師生為正史立傳者達26人之多。

中國最早的印刷廣告和廣告文 1985年在沅陵縣雙橋元墓中發現了兩張元代潭州「票報」。票報即現今的海報。出土的印刷廣告系用黃色毛邊紙印製,一尺見方,亦可作包裝紙,廣告文字為:「潭州昇平坊內,白塔街大尼寺相對住,危家自燒洗無比鮮紅、紫艷上等銀朱、水花二珠、雌黃,堅實匙筋。買者請將油漆試驗,便見顏色與眾不同。四遠主顧請認門首紅字高牌為記」。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印刷廣告實物和廣告文。

『捌』 長沙市有哪些人文特色

1、方言

長沙方言屬新湘語長沙話,主要以長沙城區和長沙縣、望城區為代表。長沙也有一些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忌諱,比如以前因為有虎出沒而忌說「虎(fu音)」,把「腐乳」讀作「貓乳」、「府正街」讀作「貓正街」。

2、地方戲

長沙湘劇是湖南地方大戲中的一個主要劇種,其腔調最初以江西弋陽腔與長沙等地的民間宗教音樂結合而形成,舊稱「人戲」、「大戲」。由高腔、低牌子、崑腔、彈腔4種聲腔構成,用長沙方言演唱。其風格或粗獷、奔放,或委婉。當今湘劇缺乏青少年群眾為主的市場,逐漸走向沒落。

長沙花鼓戲是長沙地區流傳最廣的一個劇種,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所喜愛。

長沙彈詞是長沙城市曲藝的一種,它源於道情,因用長沙方言說唱,也稱長沙道情,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民俗

長沙過漢族的所有節日,其中一些節日有地方特色,也在一些日子有很多特有的民俗,陶公廟廟會為趕集的一大特色。農歷三月三時,長沙人都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立夏時有吃立夏粳之習。驚蟄時農家於暗處點燈,用石灰撤房屋四周及潮濕暗角。小孩點燃一個個爆竹,丟向屋角牆下,邊丟邊喊:「涼蟄驚蟄,炸得蟲蟻筆直」。

4、美食

長沙境內主要以湘菜為主,湘菜源遠流長,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其著名詩篇《招魂》中,就記載了湖南的許多菜餚。西漢時期,湖南的菜餚品種就達109個,烹調方法也有九大類。六朝以後,湖南的飲食文化豐富與活躍。

明、清兩代,是湘菜發展的黃金時期,湘菜的獨特風格基本定局。清朝末葉,在長沙先後出現了軒幫和堂幫兩種湘菜館。民國初年,出現了著名的戴(楊明)派、盛(善齋)派、肖(麓松)派和祖庵派等多種流派,奠定了湘菜的歷史地位。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得到更好發展。

5、宗教

長沙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五大宗教俱全,有宗教教職人員近300人,受洗和皈依的信徒幾萬人,信眾10萬人以上。

『玖』 湖南省長沙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有什麼文化習俗

湖南長沙是一個外來人口比較多的城市,有豐富的文化特色,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城市。長沙作為南方很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幾十年來飛速發展,目前這個城市很有自己的魅力,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口遷入。

從以上的表達我們可以知道,長沙是一個物質和文化都十分豐富的城市。包容度很高,無論你喜歡什麼、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都不會有人打擾你,可以隨心的選擇自己想要的,在這里生活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拾』 長沙有哪一些具有文化氣息的地方

太平里青年創意社區,長沙濱江文化園,長沙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月湖時當代藝術中心

閱讀全文

與長沙哪裡有特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