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安石.魏源.鄧延楨.鑒真.沈括在南京.鎮江.揚州這三個城市分別住在哪,具體居住地點名稱是什麼
魏源揚州新倉巷37號絜園
王安石南京清溪路附近半山園
鄧廷楨南京萬竹園
鑒真揚州法凈寺(大明寺)
沈括鎮江夢溪園
⑵ 鎮江的生活水平怎麼樣我是湖南人,我想去鎮江工作。
鎮江是三線城市,但是除房價外消費水平偏高,而工資水平一般。
鎮江的經濟在蘇南五市中(即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是最落後的。工資水平也是這五個城市中最低的。當然要好於蘇北城市。
鎮江市一個工人的平均工資,差的在2000左右,好的在3500左右,高的比較少。
鎮江市一個白領的平均工資,差的在1600左右,好的則比較高。
如果你確實想來鎮江工作,要看自身水平,如果在本地沒有房子,獨自一人,則會比較吃苦。
如果你是以打工賺錢為目的,建議你去蘇州或者無錫等地。
⑶ 鎮江的生活水平
鎮江雖在蘇南,但經濟不是特別發展,算是一般水平的中等城市吧。
鎮江的中山路是市內最主要的一條主幹道兼商業街,特別是從中山橋向東到南門大街這一段,商業設施非常多,尤其晚上去看,還是非常繁華的。
城市道路建設比較好,路況都不錯,好走。
公園門票都非常貴,金山、焦山等都在40元左右。
老城區在西邊,伯先路、京畿路一帶,有鎮江博物館,裡面是原來的英國領事館,還有旁邊的西津渡街,這里是鎮江歷史文化的最重要脈絡,不過一般人不怎麼知道。現在鎮江重點向東和向南發展,丁卯開發區一帶將是城市未來發展的主方向,還有南徐大道一帶將發展南徐新城。西北一帶只有金山附近還不錯,有風景區,還靠近潤揚大橋。
吃飯一般盒飯、面條之類的,5到10元可以解決,如果想到稍好一些的正規快餐店像「大娘水餃」之類的,一般10到20元左右。
⑷ 鎮江旅遊住在哪裡比較方便
一般來鎮江旅遊的都是景點地方,例如西津渡、金山、焦山等。 所以相應去附近景區進的酒店即可! 西津渡裡面吃飯地方住的酒店選擇很多的、大部分人會選擇那邊?
⑸ 名城鎮江,我的故鄉-----鎮江的自然環境\人文資源
鎮江市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地處長江三角洲的頂端。它西鄰南京,東南連接常州,北濱長江,與揚州隔江相望。
【面積】鎮江全市總面積384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區為196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1.1%;水域面積為52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7%。耕地面積179.71千公頃。城市建成區面積57.8平方公里。
【地貌】鎮江地貌大勢為南高北低,西高山東低,以寧鎮山脈和茅山山脈組成的山字型構造為骨架,山脈兩側由丘陵、崗地、平原分布。鎮江的西南部丘陵起伏,群山連綿,其中大華山為最高峰,海拔為437.2米。市區最高峰為十里長山,海拔為349米。
【氣候】鎮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常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常年降水量1070毫米左右。
【行政區劃】鎮江為江蘇省省轄市,下轄四個縣(市):丹徒縣、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下轄京口區、潤州區,以及鎮江新區。全市共有鄉26個、鎮63個、街道10個。
【交通】鎮江臨江近海,水陸交通極為便利。鎮江為國家級水路主樞紐城市。世界聞名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滬寧高速公路·京杭鐵路·滬寧二級公路穿市而過。橫跨長江的潤揚長江大橋正在建設中。
【風景名勝】鎮江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具有「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藐,以「天下第一江山」聞名於世。市區沿江自西向東鑲嵌著金山、北固山、焦山,組成風景各異的「三山」風景區。「寺裹山」的金山以綺麗著稱,「山裹寺」的焦山以雄秀聞名,北固山以險峻聞稱雄。南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山連綿,古木幽深,掩映著竹林、招隱、鶴林三寺。西部有被地質界譽為「世界罕見、中國第一」的彭公山方解石晶油洞。東部有寶塔山公園、中部有伯先公園、河濱公園、西津渡古街、夢溪園和長達5公里的古運河風光帶,有保存完好的漢末城堡鐵瓮城遺址。句容有以佛都"律宗第一山"和"寶華玉蘭"著稱的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集江南名山、道教勝地、革命根據地於一身的茅山風景名勝區。金山江天禪寺、焦山定慧寺、寶華山隆昌寺、茅山道院均為國家重點寺廟道觀。
鎮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焦山碑林、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焦山碑林中有"大字之祖"瘞鶴銘以及蘇軾、米芾、黃堅、陸游等大家的碑刻和摩崖石刻;南朝陵石刻存有齊梁兩代帝王歸葬丹陽故里的陵墓11得26件,是南朝石刻的瑰寶。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其中有焦山古炮台遺址,昭關石塔,人相傳為孔子所書的季子碑(唐拓本),被譽為"江南第一鍾"的唐中和銅鍾,古代建築奇葩隆昌寺無梁殿和銅殿,宋抗金名將宗澤墓,古炮台遺址等。還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處。
⑹ 鎮江有錢人多住哪些小區
你好,鎮江有錢人都在萬科地產,恆大地產的物業裡面居住。
⑺ 鎮江揚州哪座城市居住最好
當然是揚州,雖然鎮江是蘇南城市,但整體環境,綠化,幸福指數都沒有揚州好
⑻ 鎮江 哪區最繁華.環境好點.
你好,鎮江最繁華的是京口區和潤州區呀,京口區有大市口,潤洲區有萬達廣場,常發廣場,中浩廣場,頤高廣場連成的商業區。
⑼ 鎮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您知道他的「文脈」在哪嗎
但凡到過江蘇省鎮江市的人都知道:"三山"即金山、焦山、北固山非常有名,是游者必去之地,您可知道除此之外,鎮江還有很多名勝古跡,其中就有一條被稱之為"文脈"的好去處:鎮江西津渡。
宋代,這里是抗金前線,韓世忠曾駐兵蒜山抗禦金兵南侵。千百年來,發生在這里的重要戰事有數百次之多。由此可見:在鎮江西津渡留下了太多的歷史痕跡,可讓後人尋訪探究。鎮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您知道他的“文脈”在哪嗎?
二.名人駐足、寫詩頌揚的名渡
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歷史上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蘇軾、米芾、陸游、馬可· 波羅等海內外名人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 ,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這里原先緊鄰長江,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腳下的超岸寺旁。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
三國時期,這里曾駐有孫權的東吳水師,唐代以後這里更是專門派有兵丁守衛巡邏。宋熙寧元年 (公元 1068 年) 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詩: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元朝時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 · 波羅從揚州到鎮江來,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見,至少從三國時期開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鎮江自唐代以來便是漕運重鎮,交通咽喉。西津渡則是當時鎮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自三國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陸游途徑西津渡時,曾對渡口每日運送上千的兵源感嘆不已。清代詩人於樹滋所寫的詩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來
舟往的繁忙景觀:
糧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濱。
穩渡中流入瓜口,飛章馳驛奏楓宸。
各位看官,您如果造訪西津渡後,又會有何感悟呢?或許也會留下您的大作吧。
三.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內涵
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改變使西津渡逐漸淡化和削弱了作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活化石般的風貌卻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內涵在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沿著古街一路往西走,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兩層小樓把我們帶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古街上的建築多為明清時期的遺跡。磚木結構,飛檐雕花的窗欄一律油漆成朱紅色,給人以"飛閣流丹"的感覺。見多識廣的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置身西津渡古街時,不由發自內心地連聲贊嘆說:"漫步在這條古樸典雅的古街道上,彷彿是在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內散步。這里才是鎮江旅遊的真正金礦。"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先生更是把這里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
不僅如此,西津渡還是宗教與世俗、人文與自然的和諧交融,本身就是一部令人玩味無窮的歷史長卷。關於這一點,古街上由東向西的四道券門石額上的題刻就給了我們明白無誤的提示。題刻分別是:"同登覺路"、"共渡慈航"、"飛閣流丹"、"層巒聳翠"。無疑,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原汁原味的歷史風情和風貌。西津渡古街救生會、昭關石塔、觀音洞的維修和保護,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1 年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項目獎。
西津渡街是古老的、歷史的,但同時它又是年輕的、現代的。古街的居民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沉浸在往事的回憶里,悠閑自得地生活著。也許他們的眼前是騎著毛驢上金山的遊客的身影,耳畔交織著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和笙簫管笛如泣如訴的旋律。他們咀嚼著歷史,如同咀嚼著回鹵豆腐乾和麥芽糖的滋味。所以說:西津渡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當之無愧的"文脈"所在。
四.鎮江"文脈"西津渡歡迎您的到來
昨天已經成為歷史,西津渡古街如今已注入了時代的內涵,賦予時代的活力。現在每當夜色降臨,這里有絢麗的大型燈會展覽;應景的火爆夜市地灘,吸收了眾多的遊客趨之若鶩。
悠久的歷史,眾多的古跡,古樸的生態,淳厚的民風,傳統的商業,一切的一切都煥發出一種令人難以言喻的活力。西津渡古街正以它獨有的魅力強烈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和考古工作者的目光。這就是令人回味無窮的西津渡。這就是蜚聲中外的西津渡。
鎮江"文脈"西津渡歡迎您的到來!
⑽ 鎮江城市怎麼 環境好嗎
還不錯吧.跟北方比好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呢.不過跟江南其他比,干凈是干凈,就是少了點細俏的味道.還是挺適合生活居住的.空氣質量很好,治安也不錯,偶爾有點亂子也是外地人惹的,本地人還是很本分的.城市不大,但是很規律,到哪也不用走很多路.
我去過很多地方,南方,北方,現在就在北京回答你的問題,對這兒失望極了,這兒只適合短期居住,久了很難受,乾的厲害,每天走很多路,停車還要等車位,吃的也很難吃,太咸了.
我現在最渴望的事就是趕快回到鎮江這個平靜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