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每年那些地方舉辦性文化節 為什麼有日本ny參加
廣州舉辦,日本在這方面先進。
㈡ 日本有哪些節日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日本的節日一共有以下15個,其中從中國傳去了春分、重陽和秋分:(遇到節假日跟星期天趕到一塊兒倒休一天。日本不是周雙休制,所以遇到星期六不倒休。)1月1日《元旦(元日)》全世界共通...實際上一般12月30日至1月3日都放假。1月第二星期一《成人節(成人の日)》慶祝成人的節日。在日本是20歲成人。2月11日《國慶節(建國記念日)》日本國慶很簡單,就放這么一天假,什麼活動都沒有。3月20-22日的其中一天《春分(春分の日)》當然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不過在日本已「生根開花」成節日。4月29日《昭和節(昭和の日)》原昭和天皇的生日。昭和天皇沒後(1988)一直到今年(2006)為止叫「綠化節(みどりの日)」,但今年年初日本節假日法改正,正式決定從明年起叫昭和日,把綠化日挪到5月4日,與5月3、5日一起組成一個三連休。但亞洲國家對此敏感,認為這又是一個日本「恢復軍國主義」的舉措。5月3日《憲法節(憲法記念日)》紀念日本國憲法施行(1947)的日子。5月4日《綠化節(みどりの日)》鼓勵綠化,提倡環保。從2007年開始新實行的節日(參照上面4月29日《昭和日》)。5月5日《兒童節(こどもの日)》相當於中國的「六一」。不同的是不光兒童,所有人都放假一天。7月第三星期一《海節(海の日)》日本是島國四周全是海,所以大海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很重要。9月第三星期一《敬老節(敬老の日)》從中國的重陽節演變,但到了日本也變成全民的休假日。9月22-23日《秋分(秋分の日)》跟春分一樣,也是源於中國、在日本「生根開花」的節日。這兩個節日反映了日本傳統農作社會:歡慶春分(播種)和秋分(豐收),而夏至和冬至不算節日。10月第一星期一《體育節(體育の日)》把中國的詞兒套上就是「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11月3日《文化節(文化の日)》現行日本國憲法對外正式公表發布的日子(1946),施行是轉年(1947)5月3日。11月23日《感恩節(勤労感謝の日)》這也不是像美國那樣大大地熱鬧一番。12月23日《平成節(天皇誕生日)》現日本明仁天皇(也就是平成天皇)的生日。
㈢ 日本傳統、習俗和一些好玩的地方-----要詳細的哦
日本節日:
元旦 1月1日 日本人最隆重的節日
成人禮 1 月15日 各地年滿20周歲的年輕人舉行的儀式,慶祝他們成人自立
建國紀念日 2月11日 紀念公元前660年日本第一代天皇即位
春分 3月21日 歌頌自然,愛護生物(自古以來是佛教節日)
憲法紀念日 5月3日 紀念1947/5/3日本憲法的實施
兒童節(男孩節) 5月5日 希望男孩子們像跳躍龍門的鯉魚那樣朝氣蓬勃,勇往直前
敬老節 9月15日 各地為老年人舉行演出活動,祝賀他們長壽並饋贈紀念品
秋分 9月23前後 敬祖先,思亡靈(自古以來是佛教節日)
體育節 10月10日 紀念1964/10/10舉行的東京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一天舉行各種振興體育的活動
文化節 11月3日 1945年之前,這一天作為明治天皇的生日舉行慶賀活動。戰後作為愛自由,愛和平,發展文化的日子被確定下來
勞動感恩節 11月23日 提倡勤勞,慶賀生產發展,國民之間相互感謝
天皇誕生日 12月23日 天皇和皇後在皇宮接受國民進宮朝賀
日本習俗:
逢年過節會互送賀卡,重大節日會朝拜,
北海道札幌雪節、京都葵節、京都的祗園節、京都的時代節、仙台的七夕節、秋田的竿燈節等等。還有許多受到中國民間活動的影響,如5月5日的男孩節就是由我國的端午節傳到日本後形成的。
日本好玩的地方由涉谷、池袋西這都是年輕人邊及的地方,涉谷也是東京最繁華的商業街,也是各大名品的專賣地:在有日本的迪斯尼公園是一定要去的,如果要吃新鮮的烤肉就一定得去北海道
日本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就不一一介紹的
㈣ 亞洲藝術節在哪裡舉辦那個日本動漫系列展
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吉祥物「愛麗亞」,以內蒙古草原上的白絨山羊為創作元素。「愛麗亞」身著蒙古民族服裝,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亞洲各國的藝術家與國內外的朋友。豎起的大拇指,表達了「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的主題。 由中國文化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將於8月18日在鄂爾多斯市開幕,印度、日本、韓國、泰國、朝鮮等20多個亞洲國家的藝術代表團將來華參加演出,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行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記者今天從文化部在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8月4日,文化部在京召開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新聞發布會。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劉新樂,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局長董俊新、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廳長王志誠、鄂爾多斯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雲光中等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董俊新主持。 據文化部通報,以「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將於2009年8月18日至2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行。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辦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首屆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蒙古族傳統盛會「那達慕大會」,以及「四海一家——第四屆駐華使館藝術藏品展」等12項重要活動。目前,已經有16個國家的文化部長或代表,10個國家的駐華大使,以及21個藝術團確認來華參加本屆藝術節。 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說,本屆亞洲藝術節有三大特色。一、這是亞洲藝術節第一次在中國的西部少數民族地區舉辦。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文和自然景觀最為豐富的城市,是世界蒙古族傳統禮儀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具有鮮明的地區民族特色。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將促進內蒙古自治區對外文化交流的繁榮與發展,提升鄂爾多斯市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二、首次在藝術節期間召開專題性的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各國文化部長將就世界經濟危機形勢下文化發展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發表意見,並將簽署旨在促進亞洲區域文化合作的《鄂爾多斯倡議》。三、本屆亞洲藝術節將成為歷屆以來規格最高、最具民族特色、內容最為豐富的藝術盛會,對於展示亞洲各國藝術成就,促進亞洲各國間文化、經貿、旅遊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劉新樂和鄂爾多斯市市長雲光中分別介紹了內蒙古自治區和鄂爾多斯市的發展情況以及為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所做的各項准備工作。 據悉,本屆亞洲藝術節吉祥物有兩個,吉祥物「愛麗亞」以內蒙古草原上的白絨山羊為創作元素,「羊」與「祥」相通,表示吉祥之意;吉祥物「大角牛」以內蒙古草原上人們喜愛的牛為創作元素。今年恰逢中國傳統的牛年,充滿牛氣的「大角牛」,象徵奮力拚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亞洲藝術節是由文化部主辦的國家級的區域性國際藝術節,自1998年首次於北京舉辦後,至今已先後舉辦了十屆。本屆藝術節由文化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具體承辦。 背景資料: 「鄂爾多斯」為蒙古語,漢語意為「眾多的宮殿」,是成吉思汗守陵部落名稱。鄂爾多斯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西、北、東三面被黃河環繞,屬黃河上中游地區,黃河境內流長728公里。南以長城為界,與山西、陝西接壤,西與寧夏自治區毗鄰,形成秦晉文化與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鄉」。 鄂爾多斯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薩拉烏蘇文化、青銅文化源遠流長。35000年前,古「河套人」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十三世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親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被這里的美麗景色所打動,選為長眠之所。1649年,清政府在這里設伊克昭盟。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設立地級鄂爾多斯市。全市轄東勝區、達拉特旗、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杭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區,總面積8.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59.1萬,其中蒙古族17萬,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城市。
㈤ 日本的特色文化節日
呵呵,節日慶典是很多的,而且各地不同
比如說有以下的:
法定節日
一月一日----元旦規定是休息一天,實際上前後休息一周左右。
一月第二個星期一----成人節為20歲的青年祝賀。
二月十九日----建國紀念日
三月二十日或者二十一日----春分
四月二十九日----綠色之日已故昭和天皇的誕生日
五月三日----憲法紀念日
五月四日----國民休息日
五月五日----兒童節(端午節)
七月二十日----海之日
九月十五日----敬老日
九月二十二日或者二十三日----秋分
十月第二個星期一----體育日
十一月三日----文化節已故明治天皇的誕生日
十一月二十三日----勤勞感謝之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當今天皇的誕生日
民間節日
二月二日----節分立春的前一天,撒黃豆,招福驅鬼。
二月十四日----情人節
三月三日----偶人節又稱桃花節,是女孩子的節日
四月上旬----賞櫻花
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黃金周
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七月十七日----京都祗園花車遊行
八月六日----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日
八月十五日----戰爭結束紀念日
八月中旬----盂蘭盆節民族大移動
八月十六日----京都大文字送靈火
九月一日----防災日紀念關東大地震,加強防災意識。
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為7歲、5歲、3歲的孩子過節。
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年三十
其實節日還有具體的內容,還有更多的一些有特色的節日及詳細慶典活動,你可以在這個地方去查一下,很詳細啦。
http://japan.etpass.com/cities/rbcty/ctfs/jrqd/
㈥ 日本傳統文化節日有什麼
日本節日
1月1日 元旦 是新的一年中最初的一天,也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幸運、幸福,和擬定這一年的計劃的日子,這一天也到神社或附近的寺廟去做第一次的參拜。
1月15日 成人節 是慶祝年滿20歲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節日,有各市、鎮、村的行政機關舉行成人儀式的典禮。
2月11日 建國
紀念日 根據日本最早的一部史書《日本書紀》中的記載,這一天是為了要追憶當初建國不易,以及培養愛國情操,而以此為宗旨,於1966年追加的。在日本國內,目前仍有人反對所謂的"建國紀念日"。
3月21日 春分之日 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是掃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5月3日 憲法紀念日 是為了紀念1947年5月3日的現行憲法制定之日。
5月5日 孩童節 本來是慶祝男孩的端午節,慶祝小孩成長,祈求幸福之日。
9月15日 敬老日 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在1966年補制的節日。
9月23日 秋分日 為秋之彼岸的中心日。和春分一樣,要掃墓及祭拜祖先靈位。
10月10日 體育節 紀念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的日子。這是接近體育、認識健康重要性的日子。1966年補定。
11月3日 文化節 為紀念1946年11月3日頒布日本現行憲法,並以培養尊重文化的意識而制定的節日。
11月23日 勞動感謝日 此時正值收獲的季節。為了表示對收獲的謝意,重新廣泛認識勞動的喜悅,而以此制定了以感謝勞動為宗旨的節日。
12月23日 國慶日
=============================================
1月
成人節 (第二個周一).當年滿20歲的人都可以擁有這個節日!青年人通常身穿正式的服裝去游覽觀光(主要是神社和寺院)
2月
春分節 (2月3日或4日)標志冬天的最後一天.許多神社和寺院舉行傳統慶祝活動,而後經常有扮成惡魔和諸神的演員進行表演.
3月
女兒節 也叫偶人節或桃花節(3月1日-4日).這是女孩子的節日;日本人家裡搭起專門的小棚子,上面擺著偶人,代表天皇,皇後以及皇宮隨從.
4月
賞花花節
同事,朋友,親友在盛開的櫻花樹下野餐,其樂融融. 全國的寺院共同慶祝佛主的誕辰
8月
孟蘭盆節(8月中旬)標志著秋季的開始,同時也是暑假的開始,同時也是暑假的開始.各地慶祝方式不同,著名的活動有孟蘭盆舞,壯觀的焰火,以及在河邊用小紙船放蠟燭(每支蠟燭代表一個靈魂)
11月
七五三節(11月15日).全國年齡為7歲,5歲,3歲的孩子身穿華麗的傳統服裝,到神道神社參加祈福儀式.
東京
1月
出初式 (1月6日)消防隊員們穿著某個時代的服裝,沿著東京灣的晴海街遊行在竹子梯子的頂端表演精彩的特技
5月
三社祭(5月17日左右).人們穿著某個時代的服裝擁擠在淺草區的大街小巷.
6月
山王祭 (每年6月10日-16日).在日枝神社舉行.每相隔一年,僧侶們會騎馬,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面,沿著淺草去主要街道遊行.
7月
焰火節(7月最後一個周六)在淺草區的隅田川上舉行.這是日本最盛大的焰火表演哦
11月
酉市 (11月中旬之前,每年時間不同)淺草區鷲神社和新宿區花園神社的夜市.夜市上出售裝飾精美的竹耙子(祈求眾神保佑多多賺錢)街上有精彩的通宵晚會,還有攤位出售酒,面條和叉燒肉.
12月
板羽市 (12月17-19日)這是千僧寺慶祝節日的通宵夜市.夜市上出售板羽球和用木刻印染的精美布料
東京周邊名勝
4月
鐮倉節(4月第二個周日到第三個周日).集中在鶴岡的八幡宮,節日上的舞蹈和古代武士遊行隊伍非常富有特色.佩帶武士勛章的弓箭手騎在馬上格外引人注目.
5月
千人遊行(5月17-18日)節日在日光的東照宮到達高潮.場面壯觀,1000人穿著武士盔甲遊行
9月
流馬節(9月16日).在鐮倉的八幡宮舉行.最激動人心的是弓箭手的馬上表演
10月
東照宮節(10月17日).這是日光東照宮的秋分節,身穿僧侶服裝和武士服裝的遊行隊伍極富特色
11月
大名遊行(11月3日)盛裝遊行讓人們想起了17世紀大名們沿著箱根湯本的東海道遊行的場景
北海道
2月
雪節(2月初)札幌雪節世界聞名,節日期間,巧奪天工,裝飾美觀的雪雕裝點著市中心
本州北部(東北地方)
2月
雪窖節(2月15日-16日)幾個地方同時舉行的兒童節,最有名的是秋田縣橫手地區的雪窖節.節日得名於節日中建造的雪窖;孩子們坐在溫暖舒適的雪窖里,點燃蠟燭,旁邊有一個火盆,用來煮甜酒,和別人一起分享.
6月
幼馬節(6月15日)在盛岡市,養馬人和賣馬人愉快的牽著精心打扮的駿馬遊行,到SOZEN神社去祈福.
8月
睡魔節(8月1-7日)節日在青森市和宏前市同時舉行,具有特色的是遊行隊伍中製作精美,繪畫裝飾一流的燈籠.
竿燈節(8月4日-7日)在秋田市,遊行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子舉著挑著燈籠的木桿跳舞,將木桿不時的放在手上,肩上,下頜以及前額上.
12月
驅懶節(12月31日)在秋田縣的男鹿半島上舉行.許多未婚男子身穿節日盛裝,走門串戶,告戒懶漢們,居民們用米糕和酒款待他們.
本州中部(中部地方)
3月
豐收節(3月15日)犬山附近的田瀉神社的豐收節最著名---該神社是日本僅存的40座生殖器崇拜時期的神社之一.遊行隊伍中竟然還有....不想說了....
4月
高山節(4月14-15日)節日主要在高山市的鷲神社舉行.遊行隊伍中有12輛重型大貨車,上面載12個屋台,屋台上有自動表演裝置.
5月
鸕鶿捕魚節(5月11日開始).從開始一直到10月15日,幾乎每天都能起伏縣的大量川上看到這種有趣的活動(如果正是旅遊季節的話).船上點著火盆照亮,經過訓練的鸕鶿借著亮光到水中捕魚.
10月
高山市八幡宮節(10月9日-10日),主要在高山市八幡宮舉行,該節日始於15世紀,漂亮的游車和神轎名不虛傳.
關西
1月
財神節(1月9-11日)在大阪LMAMIYA惠比須神社舉行.成千上萬的人參拜惠比須---財神,庇護商人,工人,漁家.婦女們身穿華麗的和服,坐著轎子遊行
若草山燒(1月15日)節日中火燒若草山(位於奈良公園內)上的草,以紀念兩座寺院之間戰爭的結束.節日上還有熱鬧非凡的慶祝活動及焰火表演
2月
燈籠節(2月3日或4日)節日活動在奈良舉行以迎接春天的到來.春日大社中所有的銅燈籠和石燈籠都被點燃
3月
取水節(3月1日-14日)自從公元9世紀以來,每年都在奈良的當代寺舉行.最最激動人心的是3月12日那天,當水從若狹井裡取出來的時候,手持火炬的人晃動火炬,星星點點,僧侶們則吹起螺號,場面格外動人.
5月
綠節(5月15日)在京都的下鴨神社和上茂神社舉行.節日上,人們穿著華麗的服裝,場面盛大,主要為了紀念來訪的侍臣和僧侶.
浮舟節(5月第三個周日)詩人,音樂家,舞蹈家身穿某個時代的服裝,乘船在嵐山大井川上表演.
6月
薪能節(6月1日-2日)點燃火炬標志著能樂表演的開始,演出在平安神社的露天劇場進行,主要演出藝術史上的主要劇目.
播種節(6月14日).住吉神社舉行,有12位佳麗主持的播種儀式.
7月
祗園節(整個7月,7月17日遊行)這個著名的節日是為了9世紀突然結束的一場瘟疫,節日活動主要在京都的八坂神社舉行.遊行活動是節日的高潮,參加遊行的人會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
8月
大位元組(10月22日)慶祝活動伴隨著焰火舉行,京都市NYOIGA-DAKE的山坡上,火焰鏤刻出巨大的[大]字
10月
時代節(10月22日)在京都的平安神社舉行.慶祝活動最重要的部分是舉行盛大的遊行活動,遊行者身穿各個時期的服裝,慶祝794年京都市的建立.
12月
OKERA MAIRI 螻蛄來節(12月31日)巨大的篝火於午夜在京都的八坂神社點燃,人們都從家裡帶來蠟燭,點燃新年裡的第一把火.日本全國各個神社舉行類似的活動
本州西部(中國地方)
2月
EYO得(2月第三個周六)此節日是日本裸節在幾個地方的別稱(好奇怪的名字...),在岡山縣西大寺市的西大寺舉行.上百名年輕人只裹著纏腰布(......),在寺院的一座塔樓內比賽,看誰最先拿到兩根魔杖.人們認為魔杖能保佑人一生幸運,通常由僧侶將魔杖扔到人群之中,活動拒絕參觀...
6月
管弦樂節(農歷6月17日,每年具體日期都會發生變化)慶祝活動在宮島市的嚴島神社舉行,在裝飾華麗的遊船上展示古代宮廷舞蹈和音樂.
8月
和平紀念日(8月6日)在廣島,人們通過禱告,慰藉原子彈爆炸中遇難者的亡靈.
10月
吵架節(10月14-15日)在姬路市松原神社,抬轎的人分為幾組,爭搶著走道遊行隊伍的前列,盡力擠掉對手的神轎;活動非常有趣,但是也十分危險
四國島和瀨戶內海
7月
WAREI NATSU MATSURI 分割夏天的祭祀(7月23日-24日).宇和島上有焰火表演,火炬遊行以及鬥牛活動
8月
阿波舞節(8月12-15日)
德島市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盡情歡跳,數千名遊客也加入其中,整個活動持續四天之久
九州
5月
港節(5月3日-4日)福岡市的居民身穿節日盛裝,裝扮成神或者魔鬼,組成五顏六色的遊行隊伍,有些人還騎著馬遊行.
7月
博多祗園山笠(7月1-15日).最後一天是節日的高潮,在福岡市的街道上,人們分成若干組進行花車比賽,花車上有城堡模型,偶人,武士等
10月
重陽節(10月7日-9日).主要在長崎市的諏訪神社舉行.活動的主要部分(舞龍)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些花車展示了日本與歐洲在歷史上的聯系
==============================
以上復制來的= =
女兒節,孟蘭盆節,國慶節等都算是重要的節日,在動畫,日劇等中都常見。
LZ下次提問前,可以先網路一下,不要浪費資源啊OTZ
㈦ 日本有什麼傳統的文化節
日本的民俗節日
日本的民俗節日 日本的節日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由政府規定的國民慶祝節日;二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傳統民俗節日。前者在戰前稱為"祝祭日"其中主要的節日都是圍繞神道和天皇而制定的,如"四方拜"、"紀元節"、"地久節"、"春(秋)季皇靈祭"、"天長節"、"明治節"等。戰後隨著新憲法的制定,"祝祭日"這些節日有的被取消,有的被重新命名,改名為"元日"、"建國紀念日"、"春分日"、"秋分日"、"勤勞感謝日"等。顧名思義,這些節日名的改變不僅僅是名稱的變更,內容上也有了新的含義。此外,戰後新規定的節日有"成人節"、"憲法紀念日"、兒童節、"敬老日"、"體育日"、"文化日"等。民間流傳下來的傳統民間節日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多數來源於中國,通過佛教自中國傳到日本,和化而成。主要的民俗節日有"正月"、"元日"、桃花節,端午節,七五三節等。
日本的節日雖大致可分為上述兩大類。但有一些政府規定的節日與傳統的民間節日相重合,如一月一日既是"元日",同時有是"正月"里的第一天;五月五日既是兒童節有是"端午節"。
日本的民俗節日
"正月"(新年)
廣義的"正月"是陽歷一月份,狹義的"正月"則是指元日至七號,在這里指後者。由於日本人不過春節,因此"正月"就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期間充滿節日氣氛,其中元日至三日最為熱鬧,連日全國放假。
新年期間各戶門前擺掛上松枝和竹枝,叫「門松」,有吉祥之意。新年頭三天叫「三賀日」,人們彼此拜年。除夕夜人們有守歲的習慣,尤其在午夜時去神社聆聽除夕鍾聲,這時的神社人山人海,常達數萬人之眾。進入12月人們要互寄賀年片、有獎明信片,郵局為此專辟郵道。據說大年初一翻閱紛沓而至的賀年片是日本人獨有的一種新年喜悅。
"元日"(元旦)
陽歷一月一日,也稱為"元旦"。元旦的前夜叫"大晦日"。"大晦日"的晚上要吃過年面,叫做"年越蕎麥",吃面時合家圍坐在火爐前,一邊吃面,一邊聆聽從遠近的寺院傳來的除夜的鍾聲。除夜鍾共敲一百零八下,它意味著驅走一百零八種煩惱,這是來自佛教中的典故。元旦的早晨,家正門口升起國旗,人們穿上新衣服,家裡神佛牌位前點上明燈,進行祭拜。然後,合家就坐,互相拜過年後開始用「祝膳」。「祝膳」主要有屠蘇酒,節日燉菜(例如:青魚子、黑豆、用醬油和糖煮的小干魚等,寓意子孫繁盛,身體健康),年糕湯。
屠蘇酒本是中國隋唐時代就有一種葯酒,後來傳至日本,據說喝了這種酒可益壽延年。但今天,祝賀新年的酒一般都稱作屠蘇酒,不一定是真的屠蘇酒了。
節日燉菜是把山珍海味與祝願吉利以及世代昌盛相聯系起來,按家裡的愛好和習慣做出並裝入四層的食盒內的一種熟菜。習慣上「三賀日」期間不再動爐火,只吃節日燉菜。
用過「祝膳」之後,增送壓歲錢。然後出門進行「初詣」觶,拜年。也有不少人在除夕之夜聽罷鍾聲之後就去進行「初詣」的。「初詣」就是在新年之始前往神社寺院參拜神佛,祈願一年的幸福的一種活動。
日本民俗節日
七草節
開鏡糕
成人節
節分
初午
桃花節(女孩節)
彼岸
花節
賞花節
兒童節(男孩節)
母親節
七夕節
盂蘭盆節
中秋節
七、三、五節
臘月
聖誕節
日本國定節假日有十二個
■1月1日 元旦
■1月15日 成人節 日本法定成人年齡為二十足歲,女子在過成人節時,習慣上要穿和服。
■2月11日 建國紀 紀念日按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舊稱紀元節。1945年廢除,1966年恢復後 改稱建國紀念日。
■3月20日 春分 舊稱春季皇靈祭,是天皇祭祀祖宗的日子。老百姓也在這一天去掃墓,做園子或糯米飯團拜祭祖先。
■4月29日天皇誕辰日 舊稱天長節。
■5月3日 憲法紀念日 紀念1947年5月3日日本憲法正式施 。
■5月5日 兒童節 舊稱端午節,現作為男孩子的節日。
■9月15日 敬老日。 各市、町、村紛紛舉行集會向老年人贈送禮物。
■9月24日 秋分 舊稱秋季皇靈祭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10月10日 體育節 紀念1964年第十八屆奧運會在東京開幕。
■11月3日 文化節 舊稱明治節,紀念明治天皇生日。現改為對文化事業有卓越貢獻的人授與文化勛章的日子,又稱菊花日。
■11月23日勤勞感謝節 舊稱新嘗祭是天皇嘗試新米的日子。
除了以上介紹的全國性節日外,各地還有相當數量富有鄉土色彩的民間節日。這些節日多與當地的「道祖神」及秋季慶豐收的活動有關。這些「例祭」有的地方搞得十分盛大,要進行雅樂或以笛子,鼓等組成的演奏或伴奏等活動。由於日本的節日不僅有政府規定的節日和傳統的全國性民間節日。還有這樣具有鄉土色彩的地方性民間節日,因此內容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大大地豐富了日本人民的生活。
今天,雖然有些日本人,特別是一些青年人認為民俗節日內容古舊,充滿迷信,沒有什麼意義,但由於這些節日反映出日本人重視自古以來的傳統,追念祖先的習俗,因此仍然有它的生命力,日本人民重視文化遺產,熱心保護歷史遺跡的作法不能說與這些活動毫無關系。這就是節日世世代代相傳下來的原因所在。但是隨著時代的推移,傳統民間節日內容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其原來的意義逐漸地被遺忘,宗教迷信的色彩也日益淡薄,與此同時也添上新的內容,獲得新的生命力,從而不斷地持續下去。
㈧ 日本文化節是哪天,有什麼活動
文化祭(日語:文化祭(ぶんかさい),英語:cultural festival)是以展示幼兒、兒童和學生的日常活動及藝術成就為目的的學校課外活動。有入學意願或對該學校該興趣的人可以進入學校,了解學校的成就和風氣。該活動通常會開放給公眾,特別是高中及大學舉辦的文化祭。大多數學校會在日本節日文化日(11月3日)前後舉辦文化祭,並通常在周六日進行。有歌舞、演奏、演講、興趣小組活動、臨時食堂或喫茶店等等。
㈨ 日本的校園文化祭是什麼東西中國有類似的東西嗎
恩…相當於中國學校的一年一度的什麼什麼校園節日吧。
像校園科技節之類的。學生隨便走動,各個攤位之類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節目。有分社團表演的、也有分班級表演的,如果LZ常看日本動漫就清楚了。
校園文化祭具體是幾月幾號是由校方規定的。多在3月份和5月份,但是還是3月份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