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興安縣文化廣場在哪裡

興安縣文化廣場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17 06:27:42

① 興安有什麼景點

興安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位於廣西東北部,地處東經110°14′-110°56′,北緯25°17′-25°55′之間,東南接灌陽縣,西南瀕靈川縣,西北臨龍勝各族自治縣,北與資源縣為鄰,東北與全州縣接壤。

② 我的家鄉廣西桂林興安有什麼名勝古跡,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歷史沿革興安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戰國時期今縣境屬楚國疆土。[1] 興安古屬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鑿成靈渠後的第三年,即平定嶺南,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在今全州縣鹹水鄉設立了零陵縣,由長沙郡管轄。當時,興安境內東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屬零陵縣治。而西南的灕江流域,則屬桂林郡。[2]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漢朝。南海郡的龍川令趙佗卻趁楚漢相爭,無法顧及嶺南,而奪下桂林與象郡,建立了南越國。趙佗勢力延伸至越城嶺地區,今興安的西南部成為南越國的北方前線。趙佗不僅加固了位於溶江的古秦城,還在今興安縣城附近修建了越城。這就是後來古籍中提到的越城嶠。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了嶺南,次年南越滅亡。漢武帝將原來的南越國分為九郡,統歸交趾刺使部。又在今臨桂(包括桂林市)、陽朔、永福、靈川和興安西南部等地設立始安縣,屬零陵郡,歸荊州刺使部管轄。三國時期,始安縣升格為郡,但仍歸荊州刺使部。西晉,始安劃歸廣州郡管轄,而興安境內的湘江流域一帶仍屬零陵郡。[2] 晉永嘉元年(370年),荊州郡將今屬全州、灌陽等地分出來,成立湘州,始安郡亦隨之劃歸湘州。南北朝的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廣州郡被分割,在桂林設置了桂州,始安郡劃歸桂州管轄。至陳朝,原來屬零陵郡的今興安湘江流域一帶,被並入了始安縣,興安縣的范圍基本確定,並完全脫離了零陵郡,其地北至界首鎮與全州相鄰,南至高尚、溶江與靈川為鄰,西至越城嶺深處,包括大、小溶江流域的金石、華江,與龍勝、靈川、資源為界,東至都龐嶺深山,與全州、灌陽為鄰。隋朝統一中國後,始安縣仍歸始安郡管,興安整個縣境都歸入了今日之廣西。隋亡,唐帝國撤郡建州,增加了州縣,使行政區劃范圍縮小,以便管理。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派大將李靖擊潰後梁皇帝肖銑,收降嶺南五十餘城,在始安縣內劃出了今日的興安地區,設置了新的臨源縣(因興安縣是湘江、灕江的發源地),隸屬桂州,縣城設在城台嶺上(今興安中學、興安二中校址)。[2]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桂州將領朱濟時與廣州番禺的馮崇道叛唐,朱攻下了周圍10餘座州縣城池,而臨源縣內官民堅守,朱久攻不下。後朱濟時被容管經略使王平定,唐代宗為表彰全縣官民忠義,將縣名改為「全義縣」。所以,柳宗元歌頌吏治改革的名文《全義縣復北門記》,已沒有臨源之名。唐末,湖南馬殷趁農民起義之機,攻佔桂州、賀州、柳州等多個州縣,908年自稱楚帝。此時後晉皇帝重貴雖已無法管理馬殷佔領的全義縣,但他在開運三年(946年)仍然將全義縣升為溥州,把縣名改為德昌。直到後漢高祖劉知遠乾佑元年(948年),馬殷失敗,德昌才歸後漢管轄。至宋,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963年)撤消溥州,重將德昌恢復原名全義縣,重歸桂州管轄。976年,趙匡胤死,其弟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因為全義的「義」字犯了他的名諱,第二年(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他便下詔將全義縣改為「興安縣」,取意為興旺安定,仍歸桂州轄治。興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元、明、清、民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迄今都稱興安縣。元屬靜江路,明、清時期屬桂林府。民國2年(1913年)7月隸屬灕江道,民國3年6月隸屬桂林道,民國16年直屬廣西省政府,民國19年隸屬桂林民團區,民國23年3月隸屬桂林行政監督區,民國29年3月隸屬桂林行政督察區, 民國31年3月直屬廣西省政府,民國33年5月隸屬第八區,民國36年3月直屬廣西省政府,同年4月隸屬第八區,直到臨解放。解放後屬桂林專區,1970年後屬桂林地區。1998年9月8日 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興安縣屬桂林市。[3] 而建在城台嶺上的縣城,後來因人口增加,狹窄的城台嶺不適宜形勢發展的需要,於明朝中葉,遷至西邊一里之外的岳王台和鳳凰台上,一直保持到今天。這就是興安縣城的「三台」。風景名勝編輯興安的文物古跡頗為豐富,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桂北第一雄關」古嚴關、秦城遺址、石馬坪漢代古墓群、界首紅軍堂等。主要旅遊景點有靈渠、水街、樂滿地休閑世界、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秦家大院古村、湘江源等。有涉外星級賓館4家,其中五星級1家,全年接待遊客300萬人次。靈渠: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古名秦鑿渠,靈渠、陡河,近代又稱湘桂運河、興安運河,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全長36.4公里,分南北二渠,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北有長城,南有靈渠。」北渠入湘江,經湖南入洞庭;南渠入灕江,可經珠江達南海。它選址科學、設計奇巧、施工精當 ,與萬里長城一南一北,同為中華瑰寶、世界奇觀。建有靈渠公園,公園內景點主要有鏵嘴、大小天平、分水塘、臨源閣、靈源寺、南陡閣、狀元橋、郭沫若題詞碑、秦文化廣場、四賢祠、飛來石等,是大桂林旅遊圈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與四川的都江堰、陝西的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 水街景區:興安水街景區是指靈渠穿過縣城一段兩岸的街區,長約1公里。整個水街景區由秦漢建築文化、古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觴景區、娘娘橋、萬里橋、馬嘶橋、古戲台、湖廣會館、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長廊、古石雕群、民俗風情區等。秦文流觴,景區是興安水街的入口,也是第一個重要的景點。它緊倚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濱臨靈渠,佔地約3000平方米。首先是重建的興安古城北門,景區內以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條古街的形式,充分體現出秦代建築的風韻。[21] 娘娘橋,位於秦文流觴景區上游約100米,又名天後橋、滄浪橋,始建於康熙七年(1668年),2004年重修,橋上建有雙亭,橋名為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所題。萬里橋:位於娘娘橋上游約100米,唐寶歷元年(825年)桂管觀察使李渤所建,因傳說距唐朝京城長安水路1萬里而得名,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石拱橋,迄今已整整1200年歷史。歷史上被稱為「楚越要津」,2004年重修橋亭,橋的南岸立有明代吳玉所寫《萬里橋記》一文和「萬里如歸」題詞兩塊石碑。馬嘶橋:位於萬里橋上游約100米靈渠與雙女井溪相交處,傳該處最初為小木橋,當年馬援率部南平交趾時,其坐騎至此揚蹄嘶叫,不願過橋,馬援下馬發現該橋已朽,乃募捐修橋,傳為千古佳話,此橋因而得名。原為與靈渠水街南北路並行的兩座橋,2004年改建,增加了一座橫跨靈渠的連橋,形成了「三橋跨二水」的奇觀。橋亭為漢代建築風格。[21] 古戲台:又名天韻閣,位於縣城中心廣場與水街交會處,高12米,分上下兩層,上面唱戲,下面行人,為徽派建築風格。該戲台與萬里橋遙相呼應,是居民休閑看戲的好地方。湖廣會館:位於靈渠水街中段,建於清朝初年,系舊時旅居興安的湘南、湖北同鄉聚會議事、供奉先賢、唱戲娛樂的場所。內設有大堂、戲台、先賢祠和花園。具有典型的荊楚文化風格。水街亭台廊榭:位於娘娘橋至馬嘶橋之間約200米的靈渠水街旁,依街傍水,均為實木結構,青瓦蓋頂,下有石板路相連,掩映在綠樹叢中,是人們休閑觀光、吟詩賞景的絕佳去處。北街里:位於萬里橋北,是一條傳承千年文化的古巷,寬不過5米,長約300米,兩邊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築,讓人體會到濃濃的桂北市井風情。水街民居 位於靈渠水街兩岸,鱗次櫛北,綿延近1公里,均為青瓦白牆,木雕花門窗,具有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之嶺南風韻。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位於縣城西南2公里。碑園佔地120畝,氣勢恢宏,其紅軍群雕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性群雕,園內還建有紅軍突破湘江紀念館。是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與巍巍老山界、界首湘江戰役遺址構成了興安獨具特色的紅色之旅。紅軍堂:原名「三官堂」,位於縣城以北約23公里古鎮界首境內的湘江畔,當年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渡河和湘江戰役的指揮所,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紅軍高級領導人曾在此指揮渡江和戰斗。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山界:位於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雄偉,周圍是茫茫原始森林,景色美不勝收。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難走的高山,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的同名散文而聞名,上有陸定一親筆題詞的老山界碑亭。貓兒山:位於興安縣西北部的華江瑤族鄉,距縣城80公里,因峰頂形似俯卧的巨貓而得名。主峰海拔2141.5米,為「五嶺絕首、華南之巔」,是灕江、資江、潯江的發源地。2004年被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區域面積300平方公里,景區內原始森林一望無際,被稱為第四紀冰川「活化石」的鐵杉林鬱郁蔥蔥,共有植物(毛竹等)800餘種,珍禽異獸112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5種,二類保護動物30餘種。主要景點有「華南之巔」、神仙柱、仙愁崖、鐵杉公園、杜鵑林(杜鵑花)、原始森林、灕江源、老山界碑亭、美軍二戰失事飛機紀念碑等。世紀冰川大溶洞:又叫「靈佛洞」,位於縣城西南約6公里的桂黃公路西側約500米處,洞幽石美,水路旱路交替游覽約1小時,洞內奇石千姿百態,更有一尊天然石佛,堪稱洞景一絕。白石天生橋群:位於縣城東南25公里處湘江源頭的岩溶峰叢窪地中,屬於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觀。白石的天生四橋,集中於短短的一公里之內,它們由連成一串的天然溶洞組成,堪稱世界級的地質奇觀。漠川觀音洞:景區坐落在距興安縣城28公里、離漠川鄉政府800米的釣魚山下,三級柏油公路依傍著秀麗的漠川河從洞口經過,交通十分便利。觀音洞全長約2500米,分上下兩層,貫通形成孺子牛圖形的環狀游覽區。洞內石柱、石幔、石花多姿多彩,天然藝術長廊出神入化,古生物化石、蓮花天梯堪稱稀見,神秘的石壁天書蘊藏玄機,送子觀音,還有神龍見首、包公升堂、坐井觀天、三藏曬經、雙獅護寶等景觀都十分迷人。古嚴關:位於縣城西南7公里處的嚴關鎮境內,國道322線西側約300米處,兩山對峙,關隘雄偉,號稱「桂北第一雄關」,相傳為秦戍五嶺時所築。[22] 秦城遺址:位於縣城西南約25公里的溶江鎮境內,靈渠與灕江交匯處,是秦戍五領時的屯兵之所。2006年4月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乳洞岩位於縣城西南約6公里的龍蟠山下,自唐代以來即為游覽勝地,被譽為「勝絕南州」、「湘南第一洞」。洞內開闊處可容千人,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宋尚書左丞相李邦彥曾寫了《三洞記》一文,南宋大詩人張孝祥題寫了「上清三洞」四個大字。漠川「三大」:位於縣城東南約40公里的漠川鄉境內,有廣西最大的古樟,有規模宏大、置有石人石馬等石雕的古墓,清代留傳的巨型石拱橋依然屹立。五里峽景區:即五里峽水庫景區,位於縣城東約10公里處,水庫水面8000畝,蓄水1億立方。[22] 高尚銀杏林:在縣城南30公里,湘江發源地附近,桂興公路兩側。此地方圓10平方公里,銀杏林成片,其中流蘭銀杏林園3000餘株。湘江源:湘江源旅遊景區位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境內,座落在以湘江之源白石河為中心的約20平方公里范圍內,西北距興安縣城22公里,有二級瀝青路相連,景區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其精華景點有:湘江源頭:在湘江源頭碑立碑處,一尊8米多高,惟妙惟肖的天然毛主席石像坐於旁邊,旁邊還有一塊天然的「天子玉璽」。周邊還有觀音石、烏龜石等。 天生橋群:在湘江源白石河上,並列著4座由地下水雕刻而成的大自然藝術品——天生橋,橋下有岩洞——大龍王岩,橋洞分別高達40—100米不等,跨度分別達30—60米不等,橋橋相連相交,高低有序。秦家大院:秦家大院位於廣西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村內有一佔地17000平方米的「秦家大院」,始建於明洪武年間,院內遺存有三組明清時期建築群,其主次軸線分明,依軸線層層深入,左右對稱,梯進布局,高牆窄巷,古民居多為三開二進型,青磚黛瓦,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刻字銘文。街巷縱橫,平坦整齊,青石鋪就,清爽宜人。歷代以來,村中先後出過十三位文進士和三位武舉人,有「進士村」之美譽。[22] 解放前,城鎮鄉村均設有寺廟,據清道光《興安縣志》所載,有26座。主要有:文廟:始建於隋代,在今縣城看守所處,廟內有孔子、觀音等塑像、狀元橋。解放後塑像被毀,狀元橋移到靈渠公園里。金峰殿:在縣西三里處,殿堂內供奉觀音、五穀真仙、岳武穆、齊天大聖等塑像。解放後,殿堂及塑像均被毀。雞籠殿:在今普頭村附近,殿內設有「黑帝天公」。中華聖公會教堂:全縣共有5所,地址分別在今興安鎮、界首鎮、溶江鎮、湘漓鄉東桂屯(東坡山)、崔家高澤村。解放後,教堂都已不存在。天主教堂:在今縣城漓濱街即靈渠北路的餅干加工廠處。此外,還有高尚鄉的秀峰寺、雙泉寺,湘漓鄉的近明寺、長壽庵、鷲峰庵,興安鎮的寶塔寺、觀音庵,界首鎮的寶峰庵,護城鄉的桑樹庵、石磊庵,溶江鎮的太和庵,華江鄉的千家寺、回龍庵。民俗風情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興安是湘方言與西南官話的交匯之域。居民交際通用語言為帶有湘方言口音的西南官話和湘方言,少數地區使用漢語土話和瑤語。興安民間較注重的傳統節日有立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立夏、六月六、七月半(鬼節)、中秋等。民間風俗有春節貼春聯、放鞭炮、拜年、舞獅,元宵吃湯元,清明掃墓祭祖,端午劃龍船、插菖莆,農歷六月六嘗新米、七月半祭祖先,中秋吃月餅、插柚香,結婚娶媳唱賀郎歌、鬧洞房,喪葬時「鬧喪」(包括請鼓樂班子奏哀樂、唱孝歌、出殯喊祭等等)。[17] 米粉節興安桂林米粉節於2007年開始舉辦,至今已經舉辦四屆了,計劃是每年的「五一」黃金周開幕,由於2008年的節假日改革,所以,2007年的第一屆米粉節是4月30日—5月7日,2008、2009、2010年第二、三、四屆米粉節都是從4月28日—5月3日。第五屆米粉節於2011年6月9日至12日舉行。第四屆米粉節活動內容共26項。興安縣城將用米粉製作2隻大型「米粉神福虎」和百米「米粉巨龍」向遊客及市民展示。近20家著名米粉店和各種小吃雲集米粉美食一條街。5天的米粉節期間,將舉辦廣西山歌大王爭霸賽、古樂演奏大賽、吃米粉喝啤酒大賽、受市民歡迎的彩調專場,米粉世家才藝大比拼、桂林米粉現場製作演示及歷史文化展、秦城珍藏品系列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兩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為成就一統天下的霸業,在興安開鑿了靈渠,同時順應北方士兵的飲食習慣締造「桂林米粉」。今天,「桂林米粉」早已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最響亮的飲食品牌之一,經過專家考證米粉發源於興安。[18] 葡萄節以盛產葡萄出名的南方吐魯番興安每年舉辦一次葡萄節,第一屆葡萄節於2009年8月11日—8月30日舉辦,第二屆葡萄節於2010年8月18日至8月30日舉辦。第二屆葡萄節以「牽手葡萄盛會,相約魅力興安」為主題,其間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葡萄節開幕式暨相約文化新城大型明星文藝晚會、中國創意農業暨南方葡萄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果蔬經貿洽談、百名中小學生同繪百米葡萄長卷、葡萄仙子評選、網上葡萄節、吃葡萄比賽等16項主題活動。興安縣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引種巨峰葡萄品種,經過20多年的摸索、實踐、總結,打造出了一個標准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葡萄產業,2004年、2007年興安巨峰葡萄兩次獲得「廣西農產品名牌新產品」稱號,2008年6月,興安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種植技術先進,葡萄種植面積達10萬畝,總產量11.2萬噸,年產值6.62億元,興安因此享有「南方吐魯番」之美譽。[19] 飲食文化興安人熱情好客,飲食文化十分豐富。飲食風味受湘菜、粵菜和嶺南少數民族風味影響,以湘菜風味為主。代表性的美味佳餚有香芋扣肉、清水燉雞、白果燉老鴨、酸辣禾花魚、冬筍炒臘肉等等。佐餐開胃的腌菜有酸辣椒、剁椒、酸豆角、酸生薑等,令人垂涎。傳統小吃有桂林米粉、粑粑、油茶等。興安酒文化亦較發達,不僅出產廣西馳名的「秦堤三花酒」、村村皆釀米酒,而且喜歡以酒待客,席間勸酒,部分地區辦紅白喜事時還以「喊席」助興。[17]

③ 興安在哪裡

興安縣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湘桂走廊,地處北緯25°18′~ 26°55′、東經110°14′~110°56′之間,屬桂林市轄縣,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的所在地,自古以來即是楚越文化交匯之區。

④ 急!!!!東莞文化廣場在哪裡

東莞市有很多「文化廣場」,你所說的應該是「莞城文化廣場」。
中途要轉車。從茶山坐84路、87路、109路跨鎮公交車到東城榴花車站,轉乘24路城巴至郵政局站下車,運河對面即莞城文化廣場。文化廣場有百佳、天和等超市,還有西城樓大街商鋪、珠寶、電子市場等。

網路地圖「G」位置就莞城文化廣場

⑤ 興安縣銀杏廣場的面積是多少

銀杏廣場傲踞西一環中央城區核心區,定位於城市綜合體,由高層華宅、商務公寓、時尚商街、精品超市、美食匯、休閑娛樂等多種業態組成,無從再版的一環路核心地段;地鐵2、4、5三鐵交匯,「白果林站」以及「中醫葯大學省人民醫院站」距離項目僅僅500米之遙,標准三地鐵口岸物業,配套齊備,交通便捷。
中文名
銀杏廣場
定位
城市綜合體
建築面積
67388.92平方米
容積率
1.68
綠化率
30.12%

⑥ 興安縣財神廟何時拆除

不拆除。
據了解,興安靈渠歷史文化街區(財神廟街)項目位於縣城三台路與新興街路口交匯處,主城區核心地段,緊鄰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美譽的靈渠,並在原址上復建光緒年間財神廟,以公益形式運營;
項目整體採用「六樓一廟兩廣場」規劃布局,每棟樓都配有1-2部電梯,出行十分便捷,並設計五大出入口,將人流引至財神廟,匯聚人氣財氣福氣。

⑦ 文化廣場在哪

華商文化廣場是為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的舉辦新建立的一個廣場。在火神台前面。

⑧ 秦始皇為了攻打當時的 南越 曾經下令開鑿一條人工運河請問在哪

順便帖一下介紹

靈渠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東北60公里處興安縣境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並稱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靈渠全長37公里,建成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靈渠設計科學,建造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灕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北方六國之後,又與公元前211年對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地區的百越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征服活動。秦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惟獨在兩廣地區苦戰三年,毫無建樹,原來是因為廣西的地形地貌導致運輸補給供應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證交通補給成了這場戰爭的成敗關鍵。秦始皇運籌帷幄,命令史祿劈山鑿渠。史祿通過精確計算終於在興安開鑿了靈渠,奇跡般的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接了起來,使援兵和補給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推動了戰事的發展,最終把嶺南的廣大地區正式地劃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為秦始皇統一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後,漢代馬援,唐代李渤、魚孟威又繼續主持修築靈渠。靈渠南渠岸邊的四賢祠內,至今還供奉著史祿和他們的塑像。靈渠在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刻苦耐勞精神的同時,也展示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

靈渠兩岸網景優美,文物古跡眾多,如狀元橋、陡門、四賢祠、飛來石、鏵嘴、大小天平、泄水天平和秦文化廣場等景點,景區內還建有二戰美國飛虎隊遺跡紀念館,現已成為桂林的旅遊勝地。

⑨ 桂林興安縣 是什麼樣的 繁華大神們幫幫忙

不太大,是個小城市 興安縣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湘桂走廊,地處北緯25°18′~ 26°55′、東經110°14′~110°56′之間,屬桂林市轄縣,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的所在地,自古以來即是楚越文化交匯之區。湘桂鐵路和國道322線一級公路斜貫全境,縣城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區57公里。總面 積2348平方公里;人口37.2萬,其中農村人口31.1萬。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另有瑤、壯等少數民族1.3萬人。轄6鎮4鄉,縣人民政府駐興安鎮。 興安縣歷史悠久,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縣之一。遠古屬百越之地,春秋戰國時期是楚國之域。秦在境內設零陵縣,漢屬始安縣,唐初設臨源縣,後改名全義縣。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名興安縣,取「興旺安定」之意,沿用至今。 興安自然環境優越。湘漓二水在這里發源,華南第一峰「貓兒山」在這里崛起。地形東南和西北高,中間低,西北部為越城嶺山脈,其主峰貓兒山海拔2141.5米,是華南第一高峰;東南縱貫都龐山脈。兩大山脈中間的狹長地帶為「湘桂走廊」,其間分布著丘陵及河谷平原,是農業耕作區和水果種植區。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為17.8℃,極端最高氣溫38.5℃,最低氣溫-5.8℃,年平均降水量1842毫米,年無霜期293天以上。境內河流主要有屬長江水系的湘江,屬珠江水系的灕江;由於興安海拔較高,自古有「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頭流」之說,形成湘江北去、灕水南流的獨特景觀。靈渠,是秦代開鑿連接湘江、灕江的人工運河,全長36.4公里。 全縣有耕地2.06萬公頃,人均耕地0.06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6.4%,活立木蓄積量為550萬立方米。縣內探明有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有16種,主要有鐵、鎢、金、鉛鋅、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等。主要農產品有大米、柑橘、葡萄、銀杏、毛竹、杉木等;是全國著名的「銀杏之鄉」和毛竹基地,是廣西最大的葡萄產區,號稱「南方的吐魯番」。工業主要有水泥、竹木加工和方解石加工為主的建材業和食品工業,主要工業產品有水泥、礦粉、竹木製品、白酒、罐頭等。 興安交通便利,湘桂鐵路和322國道一級公路斜貫中部。鐵路可通全國各地,公路直達快班每半小時發往桂林一趟、每天往返南寧二趟,並有通往廣州等省外城市的班車,全部鄉鎮和99%的行政村通汽車。全縣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3萬門,有用戶15000多戶;100%的行政村可收到廣播電視,行動電話和互聯網可與世界五大洲相通。 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38.4億元,年均增長13.5%,經濟總量實現了較大增長,2006年獲得「全國十大魅力名鎮」稱號。財政總收入2.42億元,平均每年以16%以上的速度增長,四年時間將近翻了一番,財政狀況明顯好轉。金融存款增勢強勁。存款余額突破22億元,實現了每年近2億元的增長速度,為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資金保障。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固定資產投入完成15.81億元,是2002年的2.6倍,年均增長27.9%,為全縣經濟發展儲備了強大的動力。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41.4:27.7:30.9發展到2005年的30.5:39.4:30.1,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產業比重轉變的趨勢顯著增強。 尤其是以工業為主的二次產業首次超過了一產和三產,並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不減弱,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四年來引進了包括海螺、靈鑫、大錳、宏興、康達等大項目在內的工業投資項目496個。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0.59億元,五年間增長了3.4倍,實現利潤9727萬元,改變了多年以來工業利潤負增長的局面。「工業強縣」戰略得到深入貫徹落實,縣域經濟步入加快發展的新起點。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2年的2603元增加到2005年的3427元,農民人均每年增加了近300元的收入,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農業產業化程度得到不斷提高,產業鏈逐漸拉長,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成效日益凸顯。先後獲得「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農業生態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自治區農產品加工示範縣」和「自治區首批綠化模範縣」等一批榮譽稱號。 城市建設邁出了新步伐。先後完成了體育館、雙擁路、火車站廣場、桂北農貿市場、秦文流觴、水街、靈渠鏵嘴的建設工程;改造了中心廣場、縣城污水處理系統、志玲路、三台路及小街小巷;啟動了商業步行街、聖龍山莊等一批重點工程。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市容市貌明顯改善,城市品位得到了提高。鄉村規劃改造建設進展較快,道路和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觀,農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旅遊產業健康發展,知名度得到較大提高。2005年榮獲「中國十大魅力名鎮」稱號,為旅遊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6年遊客量突破百萬人次,實現了較大的增長。 興安旅遊資源豐富,是大桂林旅遊圈的次中心,主要旅遊景點有靈渠、水街、樂滿地休閑世界、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秦家大院古村、湘江源等。有涉外星級賓館4家,其中五星級1家,全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縣城興安鎮,位於全縣中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約8萬人。

⑩ 興安縣的風景名勝

興安的文物古跡頗為豐富,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桂北第一雄關」古嚴關、秦城遺址、石馬坪漢代古墓群、界首紅軍堂等。
主要旅遊景點有靈渠、水街、樂滿地休閑世界、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秦家大院古村、湘江源等。有涉外星級賓館4家,其中五星級1家,全年接待遊客300萬人次。
靈渠: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古名秦鑿渠,靈渠、陡河,近代又稱湘桂運河、興安運河,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全長36.4公里,分南北二渠,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北有長城,南有靈渠。」北渠入湘江,經湖南入洞庭;南渠入灕江,可經珠江達南海。它選址科學、設計奇巧、施工精當,與萬里長城一南一北,同為中華瑰寶、世界奇觀。建有靈渠公園,公園內景點主要有鏵嘴、大小天平、分水塘、臨源閣、靈源寺、南陡閣、狀元橋、郭沫若題詞碑、秦文化廣場、四賢祠、飛來石等,是大桂林旅遊圈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與四川的都江堰、陝西的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街景區:興安水街景區是指靈渠穿過縣城一段兩岸的街區,長約1公里。整個水街景區由秦漢建築文化、古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觴景區、娘娘橋、萬里橋、馬嘶橋、古戲台、湖廣會館、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長廊、古石雕群、民俗風情區等。
秦文流觴,景區是興安水街的入口,也是第一個重要的景點。它緊倚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濱臨靈渠,佔地約3000平方米。首先是重建的興安古城北門,景區內以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條古街的形式,充分體現出秦代建築的風韻。
娘娘橋,位於秦文流觴景區上游約100米,又名天後橋、滄浪橋,始建於康熙七年(1668年),2004年重修,橋上建有雙亭,橋名為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所題。
萬里橋:位於娘娘橋上游約100米,唐寶歷元年(825年)桂管觀察使李渤所建,因傳說距唐朝京城長安水路1萬里而得名,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石拱橋,迄今已整整1200年歷史。歷史上被稱為「楚越要津」,2004年重修橋亭,橋的南岸立有明代吳玉所寫《萬里橋記》一文和「萬里如歸」題詞兩塊石碑。
馬嘶橋:位於萬里橋上游約100米靈渠與雙女井溪相交處,傳該處最初為小木橋,當年馬援率部南平交趾時,其坐騎至此揚蹄嘶叫,不願過橋,馬援下馬發現該橋已朽,乃募捐修橋,傳為千古佳話,此橋因而得名。原為與靈渠水街南北路並行的兩座橋,2004年改建,增加了一座橫跨靈渠的連橋,形成了「三橋跨二水」的奇觀。橋亭為漢代建築風格。
古戲台:又名天韻閣,位於縣城中心廣場與水街交會處,高12米,分上下兩層,上面唱戲,下面行人,為徽派建築風格。該戲台與萬里橋遙相呼應,是居民休閑看戲的好地方。
湖廣會館:位於靈渠水街中段,建於清朝初年,系舊時旅居興安的湘南、湖北同鄉聚會議事、供奉先賢、唱戲娛樂的場所。內設有大堂、戲台、先賢祠和花園。具有典型的荊楚文化風格。
水街亭台廊榭:位於娘娘橋至馬嘶橋之間約200米的靈渠水街旁,依街傍水,均為實木結構,青瓦蓋頂,下有石板路相連,掩映在綠樹叢中,是人們休閑觀光、吟詩賞景的絕佳去處。
北街里:位於萬里橋北,是一條傳承千年文化的古巷,寬不過5米,長約300米,兩邊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築,讓人體會到濃濃的桂北市井風情。水街民居 位於靈渠水街兩岸,鱗次櫛北,綿延近1公里,均為青瓦白牆,木雕花門窗,具有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之嶺南風韻。
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位於縣城西南2公里。碑園佔地120畝,氣勢恢宏,其紅軍群雕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性群雕,園內還建有紅軍突破湘江紀念館。是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與巍巍老山界、界首湘江戰役遺址構成了興安獨具特色的紅色之旅。
紅軍堂:原名「三官堂」,位於縣城以北約23公里古鎮界首境內的湘江畔,當年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渡河和湘江戰役的指揮所,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紅軍高級領導人曾在此指揮渡江和戰斗。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山界:位於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雄偉,周圍是茫茫原始森林,景色美不勝收。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難走的高山,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的同名散文而聞名,上有陸定一親筆題詞的老山界碑亭。
貓兒山:位於興安縣西北部的華江瑤族鄉,距縣城80公里,因峰頂形似俯卧的巨貓而得名。主峰海拔2141.5米,為「五嶺絕首、華南之巔」,是灕江、資江、潯江的發源地。2004年被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區域面積300平方公里,景區內原始森林一望無際,被稱為第四紀冰川「活化石」的鐵杉林鬱郁蔥蔥,共有植物(毛竹等)800餘種,珍禽異獸112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5種,二類保護動物30餘種。主要景點有「華南之巔」、神仙柱、仙愁崖、鐵杉公園、杜鵑林(杜鵑花)、原始森林、灕江源、老山界碑亭、美軍二戰失事飛機紀念碑等。
世紀冰川大溶洞:又叫「靈佛洞」,位於縣城西南約6公里的桂黃公路西側約500米處,洞幽石美,水路旱路交替游覽約1小時,洞內奇石千姿百態,更有一尊天然石佛,堪稱洞景一絕。
白石天生橋群:位於縣城東南25公里處湘江源頭的岩溶峰叢窪地中,屬於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觀。白石的天生四橋,集中於短短的一公里之內,它們由連成一串的天然溶洞組成,堪稱世界級的地質奇觀。
漠川觀音洞:景區坐落在距興安縣城28公里、離漠川鄉政府800米的釣魚山下,三級柏油公路依傍著秀麗的漠川河從洞口經過,交通十分便利。觀音洞全長約2500米,分上下兩層,貫通形成孺子牛圖形的環狀游覽區。洞內石柱、石幔、石花多姿多彩,天然藝術長廊出神入化,古生物化石、蓮花天梯堪稱稀見,神秘的石壁天書蘊藏玄機,送子觀音,還有神龍見首、包公升堂、坐井觀天、三藏曬經、雙獅護寶等景觀都十分迷人。
古嚴關:位於縣城西南7公里處的嚴關鎮境內,國道322線西側約300米處,兩山對峙,關隘雄偉,號稱「桂北第一雄關」,相傳為秦戍五嶺時所築。
秦城遺址:位於縣城西南約25公里的溶江鎮境內,靈渠與灕江交匯處,是秦戍五領時的屯兵之所。2006年4月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乳洞岩位於縣城西南約6公里的龍蟠山下,自唐代以來即為游覽勝地,被譽為「勝絕南州」、「湘南第一洞」。洞內開闊處可容千人,洞中有洞,分上、中、下三洞,宋尚書左丞相李邦彥曾寫了《三洞記》一文,南宋大詩人張孝祥題寫了「上清三洞」四個大字。
漠川「三大」:位於縣城東南約40公里的漠川鄉境內,有廣西最大的古樟,有規模宏大、置有石人石馬等石雕的古墓,清代留傳的巨型石拱橋依然屹立。
五里峽景區:即五里峽水庫景區,位於縣城東約10公里處,水庫水面8000畝,蓄水1億立方。
高尚銀杏林:在縣城南30公里,湘江發源地附近,桂興公路兩側。此地方圓10平方公里,銀杏林成片,其中流蘭銀杏林園3000餘株。
湘江源:湘江源旅遊景區位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境內,座落在以湘江之源白石河為中心的約20平方公里范圍內,西北距興安縣城22公里,有二級瀝青路相連,景區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其精華景點有:湘江源頭:在湘江源頭碑立碑處,一尊8米多高,惟妙惟肖的天然毛主席石像坐於旁邊,旁邊還有一塊天然的「天子玉璽」。周邊還有觀音石、烏龜石等。 天生橋群:在湘江源白石河上,並列著4座由地下水雕刻而成的大自然藝術品——天生橋,橋下有岩洞——大龍王岩,橋洞分別高達40—100米不等,跨度分別達30—60米不等,橋橋相連相交,高低有序。
秦家大院:秦家大院位於廣西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村內有一佔地17000平方米的「秦家大院」,始建於明洪武年間,院內遺存有三組明清時期建築群,其主次軸線分明,依軸線層層深入,左右對稱,梯進布局,高牆窄巷,古民居多為三開二進型,青磚黛瓦,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刻字銘文。街巷縱橫,平坦整齊,青石鋪就,清爽宜人。歷代以來,村中先後出過十三位文進士和三位武舉人,有「進士村」之美譽。
解放前,城鎮鄉村均設有寺廟,據清道光《興安縣志》所載,有26座。主要有:
文廟:始建於隋代,在今縣城看守所處,廟內有孔子、觀音等塑像、狀元橋。解放後塑像被毀,狀元橋移到靈渠公園里。
金峰殿:在縣西三里處,殿堂內供奉觀音、五穀真仙、岳武穆、齊天大聖等塑像。解放後,殿堂及塑像均被毀。
雞籠殿:在今普頭村附近,殿內設有「黑帝天公」。
中華聖公會教堂:全縣共有5所,地址分別在今興安鎮、界首鎮、溶江鎮、湘漓鄉東桂屯(東坡山)、崔家高澤村。解放後,教堂都已不存在。
天主教堂:在今縣城漓濱街即靈渠北路的餅干加工廠處。
此外,還有高尚鄉的秀峰寺、雙泉寺,湘漓鄉的近明寺、長壽庵、鷲峰庵,興安鎮的寶塔寺、觀音庵,界首鎮的寶峰庵,護城鄉的桑樹庵、石磊庵,溶江鎮的太和庵,華江鄉的千家寺、回龍庵。

閱讀全文

與興安縣文化廣場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