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理解水文化內涵

如何理解水文化內涵

發布時間:2022-06-18 05:21:35

『壹』 水的寓意和文化是什麼

水的寓意:表示機會與前途,通常人們將水作為資源、財富和機會。表示無盡的事物或情感,水流似無窮無盡,所以詩人,經常用其表達那些不可斷絕的事物情感,比如思念。

水文化:物質形態的水文化,主要包括被改造的河流湖泊、水工技術、治水工具、水利工程等。從都江堰、靈渠、京杭大運河等現代水利工程,所有水利工程的設計、施工、造型、工藝和作用,都凝聚著不同時代人們的知識、智慧和創造。

制度形態的水文化,包括與水有關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宗教儀式及社會組織。精神形態的水文化,包括與水有關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業精神、科學著作以及文學藝術等。

水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美學中,滲透了濃重的「水精神」。諸子思想主要不是表現在其著作中有關水的只言片語上,而是體現在其哲學思想中本身已包涵著對水的審美意識的潛在邏輯內涵,是「在人的整個心靈與自然交合的直覺體驗中悟本窮源,得到終極真理。

自然環境決定文化狀態,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河道縱橫,水流密布海洋遼闊,人們擇水而居,水便自然地與人結成了某種親密的關系,先哲們對水的體悟使中國畫具備了深厚的哲學基礎。

『貳』 水文化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目前國際間對水文化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關水和人類文明形成的關系,水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角色,也就是水的文明史、利用史。
二是世界不同民族、國家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對水的觀念、認識、宗教信仰,使用和利用水的社會規范、行為模式等文化要素 。
三是人類在改造水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有文化內涵的物質結果。
四是當代人類的水文化價值觀、觀念、使用和管理水的行為模式、社會規范等。 五是水教育體系的構建,包括學校與公眾教育。國際上,目前在水文化方面關注的主要問題包括: 水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水文化和人類文明形成和發展的關系、在人類的文明過程中水文化扮演的角色; 水與資源管理、保護、利用的土著 。
知識和傳統文化的價值問題; 水文化與應對氣候變化、環境危機的可持續的途徑; 水文化政策、水文化權、水文化教育等~

『叄』 簡述文化、水文化、水利文化三者的關系

.水文化與水利文化的概念 文化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源,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斷前進的推動力。迄今為止,國內外關於「文化」的定義有200多種,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總體而言,...
2.水文化內涵的擴展 水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大文化」范疇。不僅是歷史的文化,也是發展的文化,不僅是繼承的文化,也是創新的文化。水文化的內涵隨著社會背景、人文環境的改變、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

『肆』 什麼是山水文化

就是山山水水中蘊涵和引發的文化現象。這是中國的寶貴財富,也是全 人類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在世界上有顯著的地位。

《中國山水文化》於2011年出版於武漢大學出版社。本書對於推廣中國山水文化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中國歷史上的山林文化,是中國山水文化形成過程中的又一動因。山林文化也可稱為隱逸文化、閑情文化 ,是相對廟堂文化、載道文化而言的。

一般說來,儒家文化屬於廟堂文化,道家文化屬於山林文化。兩者在思 想體繫上具有不相容性,但又有相成的方面。儒家是主張積極入世的,儒生「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然而,儒 家又主張「士志於道」,《論語》中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所以,在儒家人生哲學里又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4)如何理解水文化內涵擴展閱讀:

中國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本質

天人合一,人類就是在山山水水中孕育出來的,自始就與山水相依存。山水,是人類的安身立命之所,構 成生態環境的基礎,為人們提供了生活資源,好象母親的乳汁養育著她的兒女;山水,又是人們實踐的主要對 象,人們在這個廣闊的舞台上,從事著多方面的形形色色的活動。

人有生存、發展、享受等多種多樣的需求, 適應這些需求而與山水結成各種對象性關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過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於 山水之中,也就是使自身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從而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積累起豐富的山水文化。

自然環境本身不 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賴以生成的客觀條件;山水文化作為人類特有的創造,是人與自然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晶。 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創造的過程,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各個方面的進步,人對山水的 需求和關系自然也在演變。

山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注入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體現出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 。

『伍』 「水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水文化,是人類創造的與水有關的科學、人文、歷史、地理、自然等諸多方面的精神與物質的文化財產。
水文化的三種境界 ,
水,作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託,以它天然的聯系,似乎從一開始便與人類生活乃至文化歷史形成了一種不解之緣。
縱觀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勢滔滔的河,孕育了燦爛的歷史與人類文明,
流淌在東方的兩條大河--黃河與長江,則滋潤了蘊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絢爛多姿的楚文化。

『陸』 水文化指的是什麼

水文化,即與水相關的各種文化現象。

水,覆蓋了地球70%的表面,作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託,水與人類生活乃至文化歷史形成了種種不解之緣。

水文化,表現在人類對有限的水資源的精心愛護、合理開發與利用。

水文化,不僅是物質層面的,其精髓內涵已滲入人類文化思想的意識深層,成為一種精神的境界,涌現了大量與水有關的文學、藝術、學術、宗教、運動......

『柒』 淺談現代京城水文化

李振海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前言

水是地球上客觀存在的一種物質,是生命之源,從大自然中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及動植物物種的塑造和演變,到人類社會城市、鄉村和工業、農業的發展演變與布局,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人類與水的關系密切又復雜,既體現在個體性方面也體現在社會性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進步,人們對「水文化」更加關注。但是「水文化」究竟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至今尚未有人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筆者對此經常思考,深感水元素涉及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每個角落,從任何一個角度觀察都會呈現出無窮無盡的內容。「水文化」絕不僅僅指水景或相關文化作品,與水相關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的、社會的,客觀的、主觀的)都應當是水文化的范疇。

京城的水文化有著鮮明的特點,不同的時代體現出不同的特徵。自古以來京城就與水和諧相處,然而,現代京城建設高速發展,人口規模急速擴大,水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制約性因素,在此背景下,北京人與水的關系已不僅僅是休閑與賞景的問題,而是深化為發展與否、生存與否的關系。奧運會之後,北京水文化更已超越治河理念、生態景觀設計等層次,而且體現在政府決策核心內容,不僅涉及工程,還深深涉及行政、經濟、法律、全民意識等問題。以緩解水危機為目標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社會控制、廢水資源化等成為核心任務。

近10年來,筆者參與了北京一些水利工程研究工作,進行了大量實地考察,在水文化方面也做過一些探討。本文以水為中心,從京城與水的關系出發,立足於現實狀況,論述了現代京城水文化特點。期待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水是孕育北京的原動力

眾所周知,北京平原是華北平原的北端,西靠太行山脈、北靠燕山山脈,山外則是高原。有眾多河流從山區流入這塊平原,西部主要有永定河、拒馬河、大石河等,北部主要有潮白河、溫榆河等。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2億年前北京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後地球上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北京周圍的山脈,北京地區則逐漸變成淺海和沼澤窪地。洪水將山區和高原上的砂礫石、泥土沖瀉下來,一層層沉積在低窪處,形成了目前的北京平原,也雕刻成了現在的山區景觀。河流造就了平原,為北京城提供了一個生長的搖籃,在這個意義上說,水是孕育北京的原動力。

二、千年來京城與水和諧相處

水是保證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水系既有防洪、供水等基本功能,也有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功能。自古以來,「靠水而居」是人類普遍的心理偏好,作為人類集中居住地的城市,其誕生和發展與水都是密不可分的,北京也不例外。

歷史上北京地區河流濕地很多,地表水、地下水都很豐富,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因此,人類在這里逐漸建設起了一座重要的城市。素有「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之說,確切地道出了京城的誕生、布局、擴展、演變與水的關系。城市建設的同時,河湖水系也同時得到治理,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如今的北京城區有一個上至京西玉泉山、下至京東通州、串通環繞的河湖水系,在規劃市區1040平方千米范圍內,有大小河流30多條、湖泊近30處。這些河湖水系為京城增添了秀麗和靈氣,據此人類創造了豐富的文學、繪畫和音樂文化藝術。自古以來,京城水系就與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和人類生活關系甚密。

歷代各王朝都為控制水害、開發利用水資源、營造美麗景觀付出了巨大努力,比如清代乾隆年間僅在頤和園附近的金河就開挖治理了4處湖泊,用於蓄洪灌溉和營造園林;市區水系的疏挖、皇家園林的建設都具有治水、用水和生態保護內涵。可以說,千年來京城與水和諧相處。

三、現代京城與水的關系面臨深刻的矛盾

(一)從過去水量豐沛到現在的嚴重缺水

歷史上,北京河流水量豐沛,永定河、拒馬河、大石河、潮白河等夏天經常泛濫成災。據當地老人們回憶,20世紀60年代以前,永定河每年夏季都發大水,洪水滔滔,景象非常壯觀。60年代一次大洪水,拒馬河、大石河造成了5千米寬的淹沒區,大水一個月才退去。非汛期這些河流也很少斷流,水流清澈,景觀優美,「盧溝曉月」就是這種景象的寫照。當年地下水也很豐沛,沿山前平原地帶,到處都有泉水湧出,過去頤和園、圓明園內的河湖水系很多都是利用泉水補給,海淀區農民多用泉水灌溉稻田。

20世紀60~70年代,為了控制洪水、開發利用水資源,以官廳、密雲兩大水庫為主,北京修建了85座水庫,同時,永定河流域上遊河北省境內也修建了大小260多座水庫,由於水庫的攔截和大量取水導致河流下游流量銳減。80年代以後,隨著北京人口增多、工農業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2000年北京用水量大概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90倍多),缺水問題日益凸顯,大部分河道乾枯,河流生態環境遭受滅頂之災。2003年現場考查時看到,平原地帶的永定河、拒馬河、大石河、潮白河等,寬闊的河道全是砂卵石和雜草,幾乎滴水不見。河道成為當地居民的采砂場所,到處布滿了巨大的砂礫石坑,滿目瘡痍、一片荒涼,大風季節風沙彌漫,成為京城大氣污染源。

2000年以來,北京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人口規模急速擴大(2010年8月常住人口已突破2000萬),近10年來又遇連續枯水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減少1/4),導致北京水源不足問題更加嚴峻。官廳水庫水量越來越少,對北京已起不到多大作用,永定河引水渠已停止引水10年。密雲水庫入庫水量也逐年減少。北京已從過去水量豐沛演變成現在的嚴重缺水。

(二)從過去水流清澈到現在的嚴重污染

急速增大的污水排放量(目前北京年污水排放量約13億立方米)造成河流嚴重污染,「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成為普遍景象。河流污染又造成水質性缺水,進一步導致水資源危機。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上游污染,官廳水庫變為劣V類水,喪失了飲用水功能。京城市區的很多河流(亮馬河、涼水河、清河、萬泉河、北運河等)都成為排污溝,「大河無水,小河干」,由於缺乏清潔來水的稀釋,這些河流都濁流滾滾、臭味難聞。

北京市共監測有水河流82條段,長1995.6千米,2009年劣V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41.2%。除了西北方向的京密引水渠、圓明園湖、昆明湖、北海等外,整個北京市區及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的很多河流都受到污染。河道幾乎喪失了天然自凈能力,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河流污染又導致地下水污染,影響地下水飲用水源,造成連鎖反應。

(三)從過去泉水遍地到現在地下水嚴重疏干

由於兩庫來水減少、地表水嚴重不足,為滿足城市用水需求,多年來靠超采地下水維系。10多年來全市超采地下水56億立方米,相當於抽幹了2800個頤和園昆明湖。地下水埋深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目前已形成了2650平方千米的沉降區。

過去泉水遍地,現在地下含水層已嚴重疏干,著名的玉泉山泉水早已經斷流。近些年來,在北京西郊山前地區紛紛開鑿基岩供水井,使基岩地下水位衰減速度加快,以地下水為水源的城市自來水廠供水能力下降了7%~77%,取水水質變差,一些水源被迫停水。

(四)缺水造成不合理的水資源分配格局

由於缺水,北京對密雲水庫的供水功能進行了重大調整,從最初向150萬畝農田供水為主轉變為以城市供水為主。為保證北京城市供水,1981年國務院召開了京、津、冀三省市用水緊急會議,會議決定密雲、官廳水庫不再向天津、河北供水。1999年乾旱以來,北京市做出決定,停止向京密引水渠沿線的農業供水。2009年,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開始向北京供水,水源來自河北省崗南、黃壁庄等4座大型水庫,擠佔了150萬畝灌溉用水指標。不合理的水資源分配格局讓農民及北京周邊的省市作出了重大犧牲。

(五)缺水嚴重影響北京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

水源短缺已成為影響和制約首都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了應付缺水,北京市的供水政策被迫多次調整,多年來採取的供水分配政策是「限農壓工保生活」,難以顧及河湖環境生態需水。北京已實施了多項節水及應急供水措施,這些措施是以大力節水、消減和壓縮工農業供水、犧牲環境用水、只保生活和重要工業部門的基本用水為前提。

郊區農業用水指標大部分取消,無法種植水稻和瓜果蔬菜,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許多工業項目受水資源條件限制不能在北京建設。2000年2月,石景山發電總廠4口自備井因乾枯被迫停產了3口,廣寧地區每天停水15個小時,唯一一口維持供水的自備井隨時可能被抽空,中斷供水,為此,永定河三家店攔河閘緊急提閘放水,為石景山地區回灌地下水。可見,缺水對北京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六)現代京城水文化核心體現在人與水的深刻矛盾

面對京城嚴峻的水問題,人們難以瀟灑浪漫起來,在美麗的湖光山影面前作詩賦詞、抒發情懷的水文化形式已顯得沒那麼重要。從政府到民間關注的重點是如何緩解京城的水危機,畢竟它實實在在地威脅到了京城的生存和發展。

一個地區的水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發展卻是無限的,超過水的承載能力進行過度開發就會造成水危機,北京目前的狀況就是這樣形成的。不管怎樣,人是主動者,水是被動者,水對人類的報復是大自然的一種被動反應。客觀形勢的變化會導致水文化核心價值的變化,現代京城水文化核心主要體現在人與水的深刻矛盾。要緩解這種矛盾,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還需要人類做出艱巨的努力,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四、奧運會後京城水文化體現在政府決策核心內容

(一)奧運會後京城水文化體現在政府決策核心內容

為了迎接奧運會,在水的問題上,中央、北京市政府、北京人民和周圍省市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首先,2003年國務院批准了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從河北省應急調水供給北京;北京市投巨資對城區諸多河湖水系環境進行了治理;規劃建設了16座污水處理廠,大大提高了污水處理率;推進了中水利用;對首鋼等耗水和污染企業進行搬遷外移等。

奧運會雖圓滿落幕,但水危機問題依然緊緊纏繞著這座城市。2015年預計缺水20億立方米,水問題成為北京市政府進行社會經濟發展決策的核心內容,在行政、工程、經濟、法律、宣傳等方面都需要採取更多措施,水文化就是這種現象的綜合體現。

(二)以水為核心建立更加嚴格的法律和管理制度

為應對水危機,北京正在建立一套新的、更加嚴格的法律和管理制度。

2010年11月,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條例》,於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立法的核心在於推進首都污水綜合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由無害化向資源化轉化。《條例》對住宅小區、單位、市政等用水有了更嚴格的規定,對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再生水、雨水、循環水利用及相應的建設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此外,北京正醞釀修訂《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以進一步推進節約用水。

2010年11月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屆八次全會上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委書記劉淇作報告時強調各區縣在規劃中要提出限制人口目標,主要是針對水資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

(三)投巨資繼續實施調水、供水、中水處理等工程

南水北調京石段乾渠工程已於2008年完成,2009年向北京供水3.3億立方米。2015年全線通水後,每年可來水10億立方米,可大大緩解北京水源不足問題。南水北調北京市內的配套工程也在加緊進行,比如大寧調蓄水庫、南乾渠、北乾渠、東水西調、團城湖調節池、亦庄調節池、部分凈水廠等。另外,從2011年開始,將啟動「引黃濟京」工程,預計將每年調水3億立方米,以確保北京正常用水。

「十二五」期間北京將重點建設以應急供水為重點的調水工程、城鄉供水工程、治污工程、防汛安全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水資源保護工程、水環境工程等七大工程,力爭在全國實現「五個率先」:實現境內五大水系連通目標,率先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目標,率先達到國際最高應用水平;實現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目標,率先達到歐盟國家治理水平;實現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目標,率先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准;實現應用推廣高新技術目標,率先完成科技水務體系建設。

「十二五」期間,城六區還將規劃新建首鋼等8座水廠,擴建楊庄1座水廠。新城則規劃新建門城水廠、通州水廠等15座水廠,擴建城子水廠等4座水廠。

這些工程可以緩解北京缺水的緊張局面,使工業、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確保首都的可持續發展;有了替代水源,可以減少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逐步扭轉地下水環境惡化的態勢;增加城市河湖的生態用水量,改善生態環境;可以減少對密雲、官廳水庫的取水量,利於庫區水生生態及環湖生態涵養。

(四)繼續控制耗水、實施節水、控制人口

「十一五」期間,北京啟動了規模最大的節水運動,以年均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支撐了年均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北京市「十二五」規劃草案提出,建立區域取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嚴格實行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開展新建重大項目節水評估;建立嚴格的產業節水準入制度,淘汰高耗水產業;制定完善的節水器具認證體系,城市居民家庭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95%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5%以上。

正醞釀修訂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規定,將禁止開辦高檔洗浴業、以水為原料的生產企業、滑雪場、高爾夫球場以及月用水量超過5000立方米的戲水、游藝經營場所等高用水企業。在用水應急措施中,一旦本市發生供水突發事件或者在用水量達到日供水能力90%時,經政府批准,應當停止這些用水企業的生產經營用水。

控制人口是控制水資源消耗的重要一環。《北京市十一五規劃建議》曾提出:「以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人口規模為目標,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力爭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600萬人左右。」在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明確提出,北京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萬。但2010年8月,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總數已突破2000萬人。可見,控制人口是非常困難的。

(五)大力推進廢水資源化利用

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市就開始對城市污水進行再生利用。目前,北京污水排放量年超過13億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4%,農村已經超過50%,處理率全國領先。目前利用再生水約6億立方米,2014年前計劃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0億立方米。

根據規劃,北京城六區現有污水處理廠將全面進行升級改造,新建污水處理廠全部建為再生水廠。到2015年,城六區再生水廠達到24座,新城則規劃新建、擴建再生水廠30座。目前,再生水已用於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奧海、圓明園湖、永定河、昆玉河等河湖補水,用於農業灌溉用水,還用於熱電廠等工業用水以及園林綠化、市政雜用、居民沖廁等。過去高井、石景山兩電廠冷卻用水一直採用官廳水庫來水,2006年修建了橫穿北京市區東西的中水管道,冷卻水已改用中水。

加強再生水使用力度可以促進合理配置水資源,一定程度上實現減少超采地下水的同時保障生態用水量。據測算,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80%,每年可節約新鮮水用量8.9億立方米。

污水再生利用一舉多得,是緩解水不足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北京再生水利用也存在很多問題,工程體系建設需要龐大的投資,在水源收集、生產、輸送、使用中涉及面廣、環節多,各環節部門的職責未在法規中予以明確,全市統一調配的再生水資源管理機制尚未建立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需要政府大力推進,社會大力配合,輿論大力宣傳。

(六)兼顧水景觀和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北京在水工程建設中充分兼顧了水景觀和生態環境保護。所有工程都進行了詳細論證,做到了既實事求是、符合北京實際情況,又嚴格執行國家和北京市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下面簡要介紹幾個例子:

大寧水庫位於永定河西岸,與京石高速公路毗鄰,是永定河流域的蓄滯洪水庫,容量4000萬立方米,已乾枯40多年,庫底沙石坑遍地,景色荒涼。2003年市政府決定將大寧水庫作為南水北調調蓄水庫,這一決定面臨很多環境問題:飲用水源地與蓄洪的功能矛盾問題,高速公路污染事故防止問題,周圍截污、治污問題,地下水滲漏嚴重等。經過細致的協調和規劃設計,克服了很多困難,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大寧水庫蓄水後一舉多得,不但滿足了南水北調需要,還將由一個滿目荒涼、風沙彌漫的荒涼景觀變為京城近郊一處水面開闊、碧波盪漾的新景觀。

新建團城湖調節池(面積33公頃、容量127萬立方米)作為南水北調市內配套工程,市政府將其安排在頤和園南側,與城中村改造規劃和生態景觀建設結合起來。選址處有3個自然村,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較差,2010年被北京市政府列為搬遷改造的城中村。調節池工程設計中充分考慮了生態景觀問題,採用景觀設計的手法運用地形、植被等景觀元素營造良好的水源地生態景觀。3個村莊搬遷、調節池建成後,將形成美麗的景觀,與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相協調。

2010年北京啟動了「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項目,對「母親河」進行生態治理,治理河段18千米。永定河北京河段已乾涸40多年,寬闊的河床沙石裸露、沙坑遍地,是風沙源地。河岸進行了景觀設計,河道利用清河中水廠的中水(年引用1.3億立方米)補給,建成後永定河將形成溪流湖泊相連、兩岸綠樹成蔭的生態景觀走廊,新增水面1000公頃,到時「盧溝曉月」的美景將會重現。

結語

水是孕育北京的原動力,千年來京城與水和諧相處,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水文化。歷史上北京水量豐沛、景色優美,但由於現代城市過度發展、對水資源過度開發,形成了河流乾枯、污染和嚴重缺水的水危機,威脅著京城的生存和發展,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制約性因素。現代京城水文化核心主要體現在人與水的深刻矛盾。

奧運會之後,水問題成為北京市政府進行社會經濟發展決策的核心,以緩解水危機為目標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社會控制、廢水資源化等成為核心任務,在行政、工程、經濟、法律、宣傳等方面都需要採取很多措施,這種現象就是現代京城水文化的主要特點。

要緩解京城水危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還需要人類做出艱巨的努力,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這種努力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捌』 水文化與中國詩歌、詩詞的聯系,從中表現了水怎麼的內涵

「上善若水」別解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經》里的一句話,其意是「美好的道德像水一樣」,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咀嚼先哲的「四字」真言,別有一番滋味:水,原來具備那麼多優秀品格!
一曰守拙。水乃萬物之源,論功勛當得起頌詞千篇、豐碑萬座。可它不以為然,不僅不張揚,反而「和其光,同其塵」,哪兒低往哪兒流,哪裡窪在哪裡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靜。此等寧靜和達觀,洋溢著謙謙君子之風,有品位,有內涵,有境界,在低調中彰顯著高貴。
二曰齊心。水的凝聚力極強,一旦融為一體,肩並肩,手挽手,一個方向,一個步調,榮辱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什麼力量能使它們分開,故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之慨嘆。蓋因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威力無比。匯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盪今滌古;乘風便起波濤,與土地結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與生命結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和諧之美,妙不可言。
三曰堅忍。水至柔,卻柔而有骨,執著的信念不懈地追求,令人肅然起敬。你看那九曲黃河,多少阻隔,多少誘惑,即使關山層疊,百轉千回,東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絲動搖,雄渾豪邁的腳步何曾有片刻停歇;你看那浪擊礁盤,縱然粉身碎骨也決不退縮,一波一波前赴後繼,一浪一浪奮勇搏殺,終將礁岩撞了個百孔千瘡;你看那崖頭滴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咬定目標,不急不躁,千萬次地「滴答」,硬是在頑石身上鑿出一個窟窿來。實乃「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四曰博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通達而廣濟天下,奉獻而不圖回報。無私之愛是真愛,養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壯。無私之愛是至愛,渡帆檣舟楫,飼青鰣鰱鯉,水任勞任怨;布置「荷塘月色」,構造洞庭勝景,水殫精竭慮。無私之愛是大愛,仰觀天空,一滴水見太陽,卻從不與春爭艷;俯瞰大地,涓涓細流滋潤萬物,卻只見物而不見水。因為寬厚所以崇高,因為獻身所以美麗,不圖索取卻回饋豐厚,應了那句「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的名言。
五曰靈活。不拘泥,不呆板,不偏執,有時細膩,有時粗獷,有時嫵媚,有時奔放。「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高度靈活性是水的特點。因時而變,夜結露珠,晨飄霧靄,晴蒸祥瑞,陰披霓裳,夏為雨,冬為雪,化而生氣,凝而成冰。水展示萬千氣象。因勢而變,舒緩為溪,低吁淺唱;陡峭為瀑,虎嘯龍吟。水因勢利導,煥發勃勃生機。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故此「水無常形」。因變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水便擁有了無窮魅力。
六曰透明。惟其晶瑩剔透,才觀得魚戲淺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才無做作,不欺瞞,去浮華,才不被假冒,無法偽造;即使蟄伏地下千尺,依然清澈真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像水一樣光明磊落,玉潔冰清,心地充滿陽光,陰影自然遠去。
七曰公平。水不司偏見,無論高低遠近、親疏貴賤,不管置於瓷碗還是置於金碗,均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叫做「水平」。更有甚者,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叫做「高水平」。倘遇溝溝坎坎,水便奔騰咆哮,此乃「不平則鳴」。
水的美好品質值得歌頌,更值得學習。我們每一個人都應以水為鏡,常照照世間的善惡美醜;更應以水為尺,常量得失長短,不斷修煉自己的品格,使之更加完美。

『玖』 水文化是什麼

水文化是一種具有水特徵的文化形態,中華水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拾』 京杭大運河的水利文化內涵體現在哪些方面

作為古代人工運河的大運河,充分利用了自然水域發展航運。在開挖運河之前,先根據地形來設計運河線路,巧妙地把天然的大小河道湖泊窪地串聯起來。

這樣,不僅節省工程量,同時使運河水源也有了保證。邗溝、鴻溝、通濟渠、京杭運河等人工運河都充分體現了這個特點。

運河水源系統多元化,也是它的水文化內涵之一。邗溝的水源來自於長江和淮河。鴻溝的水源來源,除了黃河與淮河外,黃淮之間的許多湖泊和支流河道,都是鴻溝的水源。

淮河流域段的京杭運河水源更為復雜,山東省濟寧境內因地勢高運河水靠閘控制,所以稱「閘漕」,水源除引汶、泗兩條河水外,還有145個山泉供水。

蘇魯兩省邊境段運河稱「河漕」。因運河是借黃河行運的。蘇北南段運河稱「湖漕」,因為該段運河靠湖泊供水。

運河水利工程技術先進,主要項目包括河道、閘壩、護岸與供水等項工程。在秦漢時期,是用斗門來調解水位。

至唐代,除了斗門還在使用外,在運河上出現了堰、埭建築物。唐代後期,斗門又逐步向簡單船閘演變。

至宋代,再用水力、人力或畜力拖船過堰的辦法,已不能適應宋代航運事業發展的需要,於是,勞動人民就在運河上創建了復閘和澳閘。

復閘即船閘,創建於984年,這座船閘,史稱「西河閘」。宋代人用船閘代替堰、埭,這不能不說是運河工程技術史上的一大創舉。

澳閘就是在船閘旁開辟一個蓄水池,將船閘過船時流出的水或雨水,儲入水澳,當運河供水不足時,再將水澳里的水提供給船閘使用。澳閘解決了船閘水源不足的問題,也是運河工程技術的完善與進步。

元明清三代對京杭運河的開鑿與整治工程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有,科學家郭守敬,名臣宋禮、潘季馴、靳輔等人,以及汶上縣老人白英。

尤其是明代永樂年間,工部尚書宋禮,採用白英的建議,引汶泗水濟運,創建南旺運河水南北分流樞紐工程,解決了南旺運河水源不足的問題,受到後人的稱頌。

創建運河南旺分水樞紐工程,使明清兩代會通河保持勃勃生機,它是我國運河天人合一治水模式的一個典型示範,客觀上符合水資源循環利用規律。

蘇北黃淮運交匯的清口河道曲折成「之」字形運河,是明清兩代人民精心治理演變,逐步創造而成的一項偉大的航運科技成就。

江南漕船北上要翻過黃河進入中運河,必須通過清口盤山公路式的「之」字形運河,行程10千米,平均需要三四天時間,逆行需要人拉纖,走得很慢,下行如同坐滑梯,異常驚險。

在古代,我國人民巧妙地運用各種擋水的閘壩工程調控,創造出「之」字形河道,延長行程來減緩河水流速,保障航行安全,這是我國航運史上又一大創舉。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水文化內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