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大汶口文化在山東哪個地方

大汶口文化在山東哪個地方

發布時間:2022-06-18 07:22:19

Ⅰ 大汶口文化遺志在我國什麼地區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山東泰安市岱嶽區南部,大汶河北岸,距東岳泰山60華里,是馳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發祥地和歷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鎮。

Ⅱ 大汶口文化主要是種什麼

大汶口文化主要是種粟。

大汶口文化是中國黃河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1959年發掘的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大汶口文化的經濟以原始農業為主,主要是種粟,家畜飼養相當發達,晚期陶器上有原始文字。

大汶口文化的特點

大汶口文化時期,社會生產的勞動者的性別,先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從男女隨葬的石鏟、石斧、石錛和紡輪這兩類工具的變化,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在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後,隨葬石鏟、石斧、石錛等生產工具的主要是男性,而隨葬紡輪的則主要是女性。

這說明男子已成為社會生產,特別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擔當者,而婦女則從事紡織等家內勞動,社會已經從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發展到父系氏族公社階段了。

Ⅲ 大汶口文化分布於哪些地區

大汶口文化是在公元前4300年至前2500年的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發現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南部大汶口的文化遺址為代表。其范圍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河南省也有少量大汶口文化遺存。

Ⅳ 大汶口文化位於哪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山東泰安市岱嶽區南部,大汶河北岸,距東岳泰山60華里,是馳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發祥地和歷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鎮。 中國黃河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及江蘇省淮北地區。包括北辛文化和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區是山東、蘇北、皖北和豫東的汶河、泗河、沂河、淄河、淮河下游的廣大地區。是本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文化。已發掘的典型遺址有泰安大汶口、滕縣崗上、曲阜西夏侯、鄒縣野店、兗州王因、邳縣劉林、大墩子、諸城縣呈子、日照縣東海峪和膠縣三里河等遺址。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約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遺物特徵,可以區分為早、中、晚3期。有泥質、加砂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並出現白陶、蛋殼陶。手制為主,晚期發展為輪制陶器,燒成溫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單耳杯、觚形杯、高領罐、背水壺等。許多陶器表面膜光,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圓圈紋、三角印紋、鏤孔等。彩陶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紅、黑、白三種,紋樣有圈點、幾何、花葉等。 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是分布於我國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的一種原始文化。1959年在山東泰安、寧陽兩縣交界的大汶口、堡頭遺址..

Ⅳ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的岱嶽區大汶口鎮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大汶口文化」內涵豐富,有墓葬、房址等遺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缽型鼎、鏤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石錛、石鏟、石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1982年,大汶口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Ⅵ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省

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我國山東省。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汶口遺址平面范圍略呈東南-西北方向的圓角長方形,大汶河從中部自東向西穿過,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岸面積約25萬平方米,南岸約20萬平方米,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大汶口遺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個階段的文化遺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 。

(6)大汶口文化在山東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大汶口遺址與大汶口文化的發現,是新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這支文化主要分布於山東和蘇皖兩省鄰近山東的地區,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紀至前二十四世紀之間。由於它的發現,使這個地區的史前歷史,從龍山時期上推了大約兩千年 。

大汶口遺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地居民的埋葬形態,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浙江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Ⅶ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山東省。

Ⅷ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哪裡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大汶口遺址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100餘處,並出土了大量生產生活用具,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大汶口遺址的發現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地居民的埋葬形態,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浙江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歷史文化

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大汶口遺址),考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考古學界即將大汶口遺址及其相類同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

Ⅸ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時候,主要是在中國的什麼地區

大汶口文化的初期階段大部分只分布在山東省和蘇北地區,其南界但是黃河,往北抵達魯北地域,西界在運河兩邊,東到黃海。但膠東半島地域初期遺址的文化特性,歷年來存有著不一樣意見。

在其中較為一致的觀點是,大汶口文化初期處在母系社會社會的後期,但在初期的後一階段,母系社會逐漸瓦解,慢慢向父系社會社會銜接。大汶口文化中後期則早已進入了父系社會社會階段,中後期時財富的獨享和窮富中間的分裂擁有進一步的發展趨勢。大汶口文化末期生產主力水準較中後期擁有很大的發展趨勢,生產主力的發展趨勢推動了生產要素的轉型,以前所建立的父權制,這時候早已慢慢衰落,宗族規章制度也走向了崩潰。

Ⅹ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山東省。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大汶河東西貫穿,將遺址分為南北兩片,北片在衛駕庄東,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距今已有65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有早中晚期的區分。

遺址的特點:

大汶口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社會遺存,遺址總面積約82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5400平方米。遺址內涵豐富,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100餘處。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產生活用具。陶器主要包括紅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幾種。

大汶口遺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隨葬獐牙的習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許多墓葬中還隨葬有數量不等的牲豬,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閱讀全文

與大汶口文化在山東哪個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