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皮影戲、剪紙、古琴、珠算、二十四節氣、針灸、書法、京劇、活字印刷術、清明節等等。
1、皮影戲
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2. 河南省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可以說是非遺大省,資源非常豐富。比如太極拳,花木蘭,梁祝等各種傳說,民間美術有年畫,汴綉,燈籠張等,民間音樂有嗩吶,盤鼓等。
3.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一、民間文學
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花木蘭傳說(虞城縣)、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蛇鬧許仙傳說(鶴壁市淇濱區)、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平輿縣)、柳毅的傳說(衛輝市)、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邵原創世神話群(濟源市)。
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固始縣)、愚公移山傳說(濟源市)、趙氏孤兒傳說(溫縣)、大禹神話傳說(禹州市)、王莽攆劉秀傳說(西平縣、遂平縣、內鄉縣、靈寶市)、靈寶黃帝傳說(靈寶市)、葛天氏傳說(長葛市)、牛郎織女傳說(南陽市)、竹林七賢傳說(修武縣)、帝舜傳說(濮陽縣)。
以上內容參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4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榜
4. 河南安陽滑縣皮影戲(市級非遺)也叫「皮影「「燈影戲」或「影戲」,它有何特色
皮影戲的特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道具和聲腔。「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是中國農業文明的產物,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這種局限也帶來了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平面的影戲和影偶使得影偶離開平面,形象就變得模糊甚至消失,因此影戲適合表現上天入地、騰雲駕霧、打鬥變化的神話故事。
5. 河南有哪些有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可以說是非遺大省,資源非常豐富。比如太極拳,花木蘭,梁祝等各種傳說,民間美術有年畫,汴綉,燈籠張等,民間音樂有嗩吶,盤鼓等。
6. 紅旗渠是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或者「不是」
不是。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對某地區化傳承有重要意義的行為或表現,如括民俗、文化、信仰、傳統、知識和語言等各種非物質形式的智慧財產。
7. 河南有什麼出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龍門石窟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殷虛。
8. 河南安陽正月十六的廟會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怎麼興起的
我們知道河南安陽正月十六的廟會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此可見的歷史悠久與繁華。
咱們最熱鬧的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但是對於大部分安陽人來說,最熱鬧的自然是正月十六的廟會啦,過了這個時候,新年的快樂才能慢慢畫上句號。
所以,作為文化遺產,我們更加需要傳承保護,現在很多古老的文化遺產由於我們沒有關心愛護而消失,實在是太心痛了。
9. 誰知道安陽可以帶走的特產有那些
1、內黃大棗
內黃大棗,河南省安陽內黃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因所產紅棗味美量大,內黃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2009年07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內黃大棗」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內黃灌腸
內黃灌腸是河南內黃縣特有的傳統特產小吃,已納入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蒜灌腸色澤粉紅,味道清淡,趁熱吃最佳,吃起來入口光滑,香辣韌軟,軟而不粘,香而不膩。
3、東崗核桃
東崗核桃是河南安陽林州東崗鎮的特產。東崗鎮位於林州市東北部,獨特的山地氣候條件使這里的核桃久負盛名。
4、林州茶店山楂
內黃大棗,河南省安陽林州茶店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茶店鎮的山楂多生於1000-1500米的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性喜陽光,稍耐陰、耐旱、耐寒、耐貧瘠;結果多,產量穩定。
5、安陽栝樓
安陽栝樓,河南省安陽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安陽庭院種植栝樓歷史悠久,2010年0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安陽栝樓」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