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健康證中醫院可以辦嗎
一般是在當地的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辦理,鄉鎮到醫院,帶上身份證,按規矩是上午空腹體檢,主要查傳染性病毒乙肝(血液2毫升),內科(用聽疹器聽內臟功能),糞便,還有其它傳染疾病:如皮膚病,結核(胸透)等,只要你沒有症狀就沒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條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
B. 平邑古玩市場在什麼位置
板橋路南段,酒廠附近有幾家搞藝術品的,如奇石等,個別店裡也有古玩。
浚河路與文化路交匯路南路西,有一個常攤。
蓮花商城裡,西路有也有一家搞字畫的;文化路與興水路交匯,路南路東約100米。
C. 求平邑縣教育局郵箱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教育局管理、指導全區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教育(合社會力量舉辦的學校),指導中小學德育、特殊教育和工讀教育;落實教育計劃,指導教育改革、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工作。指導、協調招生、考試工作,管理學籍和畢業證書發放工作,指導社會力量舉辦中小學、職業高中工作。並且管理全區學前教育、掃盲教育,落實教育計劃、指導教育改革;受理社會力量辦學審批、年檢工作;統籌管理成人文化技能教育,指導社會力量舉辦各類學校、職業培訓學校和職業證書考試;負責社區教育工作;指導全區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等。
地址:山東省臨沂平邑縣文化路2號
郵編:273300
聯系電話:0539-4211174
D. 臨沂市哪裡辦健康證
你想就業的單位,要求你去哪家醫院,一般情況得要有權威醫院,北京一般得到三甲以上醫院
E. 臨沂平邑縣賣婬的在什麼地方
文化路。據臨沂平邑縣公安局在官網上2022年4月12日發布的一則公告可知,公安局在臨沂平邑縣文化路附近抓到了一夥賣婬的團伙。
F. 平邑一中在哪裡
地址:平邑縣浚河路 86號 平邑一中始建於 1952年,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和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佔地206畝,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在校學生8136人,教職工540人,是一所大規模、高標準的現代化學校。 平邑一中校園環境幽雅,教學設施完備。慧泉橋、礪志亭、文化路、青年林等景觀烘托出校園獨特而又濃厚的文化氛圍。教學樓、辦公樓、科技實驗樓、圖書樓、藝術樓五位一體,錯落有致;中學生電視台、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實驗室、電子閱覽室設施先進,校園網系統功能齊全。
G. 平邑立案庭在哪裡
平邑縣文化路與銀花路交叉口網西北約100米處。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在當代的社會,普遍的公民如果發生了民事糾紛的話,可以到法院來提起訴訟,法院的立案庭會對此進行一定的審查,如果確實是符合起訴條件的,會決定決定立案處理。當然也是需要攜帶民事起訴狀的。
H. 文化路在哪
文化路是鄭州市市中心南北方向的一條大動脈,位於金水區內,北止大河路南與二七路相連。二零一四年四月到十月對文化路下水管道,燃氣管道,通信管道,進行全面檢修路面重鋪。鄭州大學工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會計學院,河南省黨校,鄭州市實驗中學,鄭州九中都在這條路上。
I. 平邑鎮的歷史古跡
平邑因春秋時為魯國大夫季平子的食邑而名,歷史悠久。 原立於平邑鎮北部蓮花山上。1931年遷至鎮中縣立第二小學。1956年建闕屋保存。1979年12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收藏於平邑縣博物館。
其中元和石闕有二,銘文有東漢章帝劉炟的「元和」年號。又因銘文「皇聖卿冢」,也稱「皇聖卿闕」。二闕形制相同,均由灰青色石灰石加工而成,高2.10米、寬0.75米、厚0.59米,正、側、背面各分5層。闕頂刻四注式瓦頂,闕頂底部刻檐椽一排,闕頂下面施石一層,四角各雕斗拱一朵,斗拱下面為闕身,闕身四面有石刻畫像。
畫像有的已模糊不可辨,有的略有遺存。如有加冠女子,左、右手各攬一人身蛇尾者;有車馬,車頂及四周覆蓋幃縵;有歌舞場面,人物或彈琴、或橫吹、或手持道具舞蹈;有手持兵器、身著胄甲的武士打鬥場面;有表演摔跤、射獵飛鳥的場面;有獸身人面像;還有隸書殘存銘文「南武陽平邑皇聖卿冢」「之大門卿以元和三年」等。元和石闕是國內發現的漢闕當中時代較早的2通,時間僅晚於四川綿陽的李業闕,但比李業闕完整,承載的文化蘊涵更為豐富。 在文化路中段東側(原平邑鎮西北門內),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初擴建為現規模。佔地2668平方米,有房屋34間,其中禮拜堂6間,南、北講堂各3間。禮拜堂及南、北講堂均為磚木結構,屋面用小瓦構築,造型古樸,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內有左寶貴書寫橫匾1塊。該寺自興建以來,幾經戰亂,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間破壞,禮拜堂及南、北講堂明顯位移。經多次修繕,已基本恢復了昔日風采。為臨沂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