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胡人政權能保留多少漢文化

胡人政權能保留多少漢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18 18:47:00

『壹』 古代社會胡人對中原漢人有怎麼樣的影響

前些年,有一部暢銷書叫《狼圖騰》,其中一個觀點是中原漢人要靠胡人輸血,才能保持活力,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胡人輸血論。這里所謂的“輸血”,不完全是基因上的融合,還有文化上的注入。

那麼,這一觀點是不是正確呢?不妨看一看中國歷史上最慘痛的三次“難民收容”再說,接收了狼性民族,結果卻反而差點讓古中國亡國滅種,可惜如今鮮為人知!


從這三件事上,何曾看到“胡人輸血論”帶來的活力?其實,每一次外族入侵之後,中華文明往往變得更保守,宋朝的程朱理學,就是金國、蒙元入侵之後逐漸形成的,明朝相比宋朝就要保守的多,清朝就更別說了,龔自珍的“萬馬齊喑究可哀”一語道破清朝社會現實,可惜如今鮮有人思考這一問題。

如果從世界范圍來看,蒙古入侵之前的伊斯蘭世界,社會極為寬容,文明程度超過歐洲,但此後卻變得越來越極端。值得深思的是,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歐洲文明,唯獨西歐沒有遭到蒙古佔領,最終西歐開啟了近代文明,是偶然還是必然,還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貳』 北方胡族推翻西晉政權後,邊疆民族和漢人都在哪些方面有融和

這場北方胡族對衰弱的西晉政權的沖擊,在激起一次歷史大動盪後逐步向一個新的平衡狀態恢復,在有大批漢人參加的胡族軍隊推翻西晉政權建立起以胡族為主要統治者的政權之後,漢時邊疆民族和漢人隔地而居的狀況被完全的雜居所代替,中國北方發生了各胡族和漢族在習俗、語言方面的融合,邊疆民族的牧業知識和特殊的風俗給北方漢人的生活中添加了新氣息,而邊疆民族的主要部分則在這個融合過程中被歷史裹入了漢族文明的洪流之中。首先是作為統治者的胡人貴族,接著是一般民眾,被漢族的文化所征服。這是不可避免的文明融合過程。

『叄』 五胡亂華時漢人人口銳減到多少是不是歷史上最少的一次

應該是最少的一次了,每一次異族入侵,華夏子孫的精英就死一批,優秀的遺傳基因也少一點,自蒙滿以後,中國人的血腥越來越少就是這個原因吧,有血性的都被屠殺了!

我們,都是沒有血腥的那部分的炎黃子孫的後代,至少——大部分是。

『肆』 五胡十六國時,北方胡人建立的國家都是什麼樣的漢人怎樣生存呢

五胡16國時,北方胡人建立的國家都是一些滿足國家,漢人的生存非常艱難。

『伍』 為什麼說魏晉南北朝時期:胡人統治者向儒以治中原,民族融合成大勢所趨

此外,開頭提到的"腥膻"是因為當時的少數民族都喜歡吃牛羊肉。所以,身上這種味道自然避免不了。而彼時,漢人也開始學著烹飪這些美食。

《齊民要術》"本地多受胡人影響,畜養牲畜,宴之以牛羊"。他們開始吃牛羊肉,開始喝牛奶。

"匈奴、鮮卑、東胡等國,不論男女披頭散發或髡發"。自從孝文帝推行改革以後,就嚴令禁止留這種頭發。

所以,很多鮮卑人戴上了帽子,俗稱"鮮卑帽"。漢人覺得這種帽子實用性很強,所以也學著穿戴。

結語:

當時很多個少數民族,紛紛在中原建立了政權。但不論怎麼說漢人還是主體。他們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學習漢人的東西,漢人也難免會學習胡人的東西。更何況,北魏時期又大力推行。

『陸』 史書上老是說胡人統治國家沒有會超過百年的,為何清朝會超過百年呢

魏晉南北朝時期胡人的統治國家確實沒有超過百年的,因為那時各族自立,戰亂不休,沒有一個民族有實力威懾諸邦,一統中國,再加上那時五胡濫殺漢人,不得民心的國家怎麼會超過百年呢。但到了遼金宋時期就同了。遼金兩個胡人治下的國家都超過百年的,因為契丹和女真的軍事實力和宋是相當的,此外遼金都懂得吸收漢文化,文教安邦,推崇儒家,沒有嚴重的民族壓迫,這樣就很得漢族士人和地主的支持。
清朝通過超百年原因也基本有遼金一樣,吸收漢文化,除了服飾和發辮和漢族不一,其他的幾乎已經漢化。滿清最精明的地方在於優撫漢族地主,拉攏漢族的讀書人,這兩處為清朝定鼎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明末的戰亂使得百姓厭惡戰爭,急於一個安定的環境,這是中國特色,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中國的封建社會是一個農耕為主的社會,小農意識就要求一個安定的環境,這也就決定當時人在能吃飽肚子的情況下,沒人願意為民族大義反清的,至少大部分的漢人是這樣想的。封建的農耕有一個非常的強的「利己」思想,這是潛意識。

『柒』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時期,胡人屠殺了多少漢人冉閔等又打敗並趕跑了多少胡人冉閔,五胡亂華時期的大英雄

五胡亂華,死亡平民1000萬以上。
五胡亂華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多個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而造成與漢族政權對峙的時期。又稱永嘉之亂或五胡十六國。
腐朽的西晉政府在經歷八王之亂後,民眾損失過半,其後被各胡軍隊一系列車輪戰的打擊,終於亡國於凶奴首領劉淵了.
當時入侵中國的胡族大大小小有十多個.
其中族群在三十到一百五六十萬之間的大胡有:1凶奴、2鮮卑、3丁零、4羌、5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6夫余、7羯、8高麗、9盧水胡.
(在以後的漢人的大反擊,和胡與胡之間的仇殺中.這九個胡族除了人數眾多的鮮卑和入侵當時遼寧與漢人的居住的朝鮮半島的高麗人保存了下來,其它各胡基本上給殺絕.)

西晉滅亡後的317年北方漢族人口總數不到1000萬。
以下是各族當時的分布情況:
陝西一帶羌、氐、匈奴有80萬之眾,而當地的漢族人口因戰亂、逃亡也只有80萬;
山西則是匈奴羯族和鮮卑族的天下,他們有80萬之多,殘留在當地的漢族只有100萬人;
河北的鮮卑人應該有80萬,而當地漢族人口不過150萬人;
至於河南-山東一帶主要是漢族人,人口占絕對優勢,而遷移至此的鮮卑族人則主要靠漢人每戶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來過活;
甘肅東部一帶為鮮卑、羌、氐族。漢人約佔五分之二;
寧夏、內蒙古則基本上是鮮卑人天下,人數操過120萬;
遼西鮮卑人漢人各佔一半,各20到30萬;
遼東漢人100萬左右,高麗人50萬;
河西走廊-敦煌-新韁天山以南一帶多是中原流亡的漢族和當地漢族,人數操過三、四百萬,在以後的漢人的大反擊中大量回遷中原。

冉閔起義成功後,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東四省的匈奴、羯、鮮卑、羌、氐人在冉閔組織的漢人的大反擊中被全部樹清.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殺的白奴(凶奴分化為白奴和黃奴,黃奴自稱夏後依,白奴被冉閔和各路山西義軍殺絕)多達六十萬之多,其中四十萬被閔閔正規軍殺絕。羯人三十萬被殺,羯族基本上被殺絕.(除了一支一萬多人的羯族部落向西投靠凶奴夏.以後這支羯族部落亡種於梁將陳霸先)

冉閔是五胡亂華時中原地區漢人起義首領之一,後被推為國主。當時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殘害漢民,先有驅數十萬漢丁修林苑甲兵,死傷遍野之舉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後有奪漢女五萬入後宮肆意凌殺污辱之行。漢兒冉閔立誓掃中原,恢復中華河山,一朝得機起兵,旦夕間盡滅羯胡三十萬,羯族基本被全族殺絕。及至北方各地漢人響應,各胡深懼,而遭到群胡連番圍攻:
(1)其首戰以五千漢騎破胡騎七萬;
(2)再戰以漢騎一千破凶奴主力三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萬;
(4)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敗羌氐聯軍十萬
(6)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經過數場戰爭下來,冉閔手下的漢軍越打越少,卻又得不到有效的補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種族仇殺中都受到了恢毀性的打擊,而統治今天外蒙內蒙和中國北部的鮮卑卻進入極盛時期。這個時後東晉王朝卻打著正統的身份要到北方接受失地,使的冉閔大努,而一努之下,在部將的擁護一作出了稱帝的主張。冉閔舉大事有一半靠的是李農,一位深受漢人義軍----乞活軍愛戴的將領。然而冉閔在稱帝後卻因其居功自大而殺了他。而使的幾萬乞活軍分離出了冉閔的軍隊。關中有漢人武裝不下五萬人築壘自守,對抗胡人。遼東也有近十萬漢軍義軍響應。冉閔也都沒有任用合適的人加以聯絡。反而在這時稱帝,不僅沒得到東晉王朝的支持,反而使的東晉五朝與鮮卑人對他來了個南北夾擊。
與鮮卑人的廉台決戰中,冉閔騎朱龍馬,持矛戟,沖入十餘萬鮮卑鐵騎軍中,手刃三百餘鮮卑強兵悍將,及至戰馬受傷倒地被俘,面對鮮卑國主質問仍大呼:"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天下大亂,你們這些禽獸一樣的蠻夷尚且可以稱王稱帝,何況我們堂堂中華英雄呢!)其後拒降被鮮卑王慕容俊斬於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五月不雨直至於十二月。慕容俊懼之,祭祀冉閔,追謚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即大雪過膝(晉書正史所載,絕非道聽途說.

『捌』 五胡十六國的政權究竟能不能算作中原文明

五胡十六國是孕育在魏晉期間的胡人內遷,是在反抗西晉宗室各王壓迫、掌握自己命運的過程中產生的。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少數民族身份入主中原的,在這後來每逢中原亂世、軍閥割據,少數民族政權都會摻和進來分一杯羹,留下一些屬於自己的腳印。五胡十六國政權,除開少數邊遠地區割據的仇池、前涼等政權,其他胡人政權存立時間皆不足半個世紀,往往是二世而亡。他們這些政權沒有秦朝的創新且偉大的成就,卻患了秦朝二世即亡的「絕症」。

可見胡人十六國政權多採用魏晉以來漢族使用的選拔制度,從而爭取中原漢人士族的支持,將其拉攏到胡人統治集團中,起著非常大的積極作用。而且這一做法,可以提高漢人對胡人國家的認同感,以及正統性和合法性,還可以為保障政權穩定和本族貴人權勢。

『玖』 五胡亂華之後還剩下多少漢人

按鳴沙屈出土的《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測當時北方的漢人最多不過400萬左右。

自東漢末年起,先是三分之二的人死於戰亂,到三國時總人口只有2000萬左右,再加上西晉八王之亂,北方五胡入侵,又有二分之一人死掉,到東晉初僅餘800萬漢人。到隋初,人口才顯著增加。

長年的戰爭使得中國的人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統一全國後,根據《晉書》記載,全國有2,495,804戶,16,163,863人。

根據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史》、《中國人口發展史》,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許多戶口被隱藏,西晉的實際戶口為在冊戶口的2倍多,最高時大約是300年前後,有3500萬人,其中北方2450萬人,南方1050萬人。

東晉建立後,漢民為躲避胡人殘暴統治,以免戰火和屠殺,紛紛大量地南遷。這一時期共有六次南遷高潮,累計遷入過百萬,東晉因而設置了許多僑郡僑縣以安置北方流民。

除了南下之外,尚有許多黃河沿線的漢族投奔涼州張氏政權、遼東慕容氏政權以及幽州王氏。慕容氏積極招納流民,還仿效東晉政府在遼東設置了一些僑縣。

復旦歷史學者葛劍雄認為,由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人口損失僅比東漢末年小一些,谷底時期大約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 。

根據《十六國春秋》的記載,370年,前秦滅前燕時,從前燕得到245.87萬戶,998.79萬口,而前燕的轄區僅僅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和山西的一部分,加上之前屬於前燕管轄的秦隴地區和前涼管轄的河西地區,當時北方實際人口至少也有1300萬了。

東晉方面,由於西晉末南方已經有近千萬人口,雖然東晉建立後尚在境內有一些戰爭,人口有一定損失,但這些損失都被北方南下的流民補充,所以人口仍然維持在千萬以上。

(9)胡人政權能保留多少漢文化擴展閱讀: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東晉建立時,中原已淪喪於胡人之手。中原漢族在祖逖、桓溫等名將的帶領下絕地反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遷居南方的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復失土為己任。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廝殺,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河淮地區為南北交戰的主戰場。

閱讀全文

與胡人政權能保留多少漢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