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如何影響健康

文化如何影響健康

發布時間:2022-06-18 23:20:06

A. 文化對人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影響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兒大,但值得回答,以下為個人見解:不同的文化產生不同的生活方式,這包括的內容很多,那麼不同的生活方式肯定有很多對健康不利的生活習慣,人們總是生活在當地的文化氛圍中,不會因為其他文化而輕易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我們才有這么豐富的種族。

B. 社會文化因素如何影響健康

這兒有篇文章《社會和文化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http://wenku..com/view/de5ffd19a8114431b90dd852.html

C. 文化對人的健康和生活方式都有哪些影響

文化有好有壞。好的文化對健康帶來益處,充滿活力。給生活帶來積極向上的態度,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朝氣。文化能讓你真正認識生活,沒有文化,生活就會沒有精神支持。相反不好的文化,身體處於亞健康,工作沒熱情,消極的思想,不斷的沉迷,生活沒目標等等。

(3)文化如何影響健康擴展閱讀:

人類傳統觀念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由人類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與歷史的積淀物。

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和傳播的國家或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規范、藝術文化、科學技術等,它是人類相互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是對客觀世界感性上的知識與經驗的升華。

文化是人類在不斷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的過程中,在不斷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創造的並獲得人們共同認可和使用的符號(以文字為主、以圖像為輔)與聲音(語言為主,音韻、音符為輔)的體系總和。用更簡煉的文字表達,則可縮寫為:文化是語言和文字的總和。

D. 簡答題 文化影響健康的特徵有哪些

(一)文化對人的影響:
1、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1)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2、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1) 潛移默化的影響:(2) 深遠持久的影響:思考:處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長劑.(注意:先進的、健康的才能成為個人成長的催長劑.)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判斷:1、處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 2、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無法選擇的.
(二)文化塑造人生(優秀、先進文化的作用)
1、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3、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一是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的、姓扈促進的二是認得全面發展的含義;優秀文化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文化與個人成長的關系(文化對個人的影響作用) (1)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2)文化對人的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和深遠持久的特點.(3)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E.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源於什麼表現在哪些方面

1.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

(1)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影響因素: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

體 現:交往時的行為、語言和器物

(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影響因素:文化環境、知識素養、價值觀念

思維方式是在認識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體現各種文化的影響;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思維方式反過來又影響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

3.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1)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影響的過程看)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的,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過程。

②要選擇健康的文化生活,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點撥: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但並不意味著處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只有主動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會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

(2)深遠持久的影響(從影響的效果看)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長期性的、較為緩慢的,但一旦內化成人們的態度和信念,就會持續地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並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和行為。

②要自覺培養良好的文化素養,樹立正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F. 文化對個人影響或社會發展有什麼影響

文化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它的作用就在於它能夠引導人們的社會實踐,達到推動歷史進步的目的,先進的思想理論更能使人振奮和充滿希望。

1、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2、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3、文化塑造人。

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優秀的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優秀的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詩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優秀文化為人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3、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文化軟實力,可以為經濟社會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G. 文化對人的影響

1、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7)文化如何影響健康擴展閱讀

1、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是人創造的`,反過來又影響人、熏陶人、塑造人。文化對人的影響既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也源於人們參與的各種文化活動。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之中,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文化的影響。人的社會化過程就是不斷接受文化影響,由生物人變成文化人的過程。先輩的引導和教誨,社會的褒揚和懲戒,無不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傳播一種文化觀念。我們接受各種教育、參與這樣那樣的文化活動,都是在接受教化。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化人,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一個人小到飲食起居、待人接物,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不是一定文化影響的結果。文化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人是文化的產物。

H. 簡述文化通過哪些具體形式對健康產生影響

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對健康產生影響的,包括健康的理念,包括一些健康類的文化產品。

I. 文化對人生活的影響

文化對人的作用:1、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2、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3、文化塑造人。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優秀的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的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詩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優秀文化為人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J. 傳統文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傳統文化對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雙重影響:傳統文化 中「義利統一」的價值觀 、「 形神合一」的 自然觀 「 仁愛為 上」的處世觀對於心理健康教育 目標的實現、教育模式的確立、 教育效果的達成都有積極意義。但是傳統文化中的社 會取向性、高度約束性特徵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又有負面影響。
一:傳統文化中 「 義利統一」的價值觀對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實施有推動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有較強專業性的教育活動,它的主要目標是 :「指導學生積極適應, 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開發學生潛能,消除心理問題,培養樂觀進取、自信自律、負責守信、友善樂群、開拓創新、不畏艱難的健全人格和社會適應能力」這首先反映在一個人健康的人生態度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要義。無論從理論還是 現實層面講,個體成長的歷程就是不斷實踐其生活目標並將其生活經驗內化為其價值系統的過程 ,而一旦價值觀有意識和無意識地被內化,它就成為指引行為 , 對客體和情境所抱態度 ,對自己與他人以及比較自己與他人進行判斷的標准與尺度」。當今社會思想、觀念,價值呈多元化發展趨勢,人們在價值選擇時會產生各種矛盾和沖突,導致心理問題加劇 ,若不及時消除,輕則出現偏執、冷漠、無助、孤獨等 ,影響正常生活學習,重則產生自棄、逃避、反抗、破壞等行為。如何幫助人們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則, 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同時又能滿足人們的慾望及合理需求,即道德「防線」的維護與利益獲取相統一,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

二:傳統文化 中 「 形神合一」的自然觀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確立有啟示作用

初步形成了心,身,物相統一的自然觀。在這一哲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們認為: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是「 生理——心理——社會」的整合模式,它既綜合了各種學科模式的優點,克服了單一模式的不足,又符合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按照這一思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效果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三:在傳統文化中 「仁愛為上」的處世觀對於人 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獨特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於其他教育,師生只有在民主,理解、真誠、尊重等關系的基礎上才能產生互動,如果用強制的手段去逼迫學生,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發展潛能,各種教育措施就不能產生效果。因此,在以「 仁愛為上」的處世觀的指導下,師生易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這是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的保障。

四:傳統文化中的社會取向性,高度約束性特徵對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有負面影響

高度約束性的傳統文化特徵,要求人們盡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處世,生活、名利方方面面要「克己」、「 慎獨」、「自省」、「 謙虛」 等 ,使個體需求、慾望、 情感得不到宣洩。久而久之,人們形成了依靠 自身力量即自我調節來化解個人內心矛盾的習慣。這固然造就了中國人的堅忍和深刻,卻阻礙了人們去接受更加積極有效的方式來預防、控制和消除心理障礙,客觀上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文化如何影響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