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沙漠是什麼意思

文化沙漠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19 07:44:51

① 什麼是文化沙漠

一直以來,於有意無意間,許多外省人總喜歡把廣東視為「文化沙漠」,而不少廣東人好像也或多或少地自認了這一評價。廣東是否真的沒文化,真是欠缺文化底蘊呢?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廣東絕不會沒有文化底蘊!從古至今,廣東在文化層面上如果不是比別的省份要好的話,至少也絕不會比誰差。

當然,在這里我們首先必須弄明白:究竟什麼文化?究竟怎麼樣才算有文化?我們都知道,文化不過是人類各種活動承載於各種載體後的一種具體表現罷了。它雖然是一種抽象的東西,但卻絕不是空泛的東西,它有著許多可看、可聽、可感的載體,能使我們親身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我一向認同「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有文化的存在,分別之在於先進還是落後而己,而無所謂有無文化」的說法。我們廣東的歷史傳統文化比大多數人想像中的要豐富得多,積淀也不比誰差,它曾結合地域特色創造出與其它地方大不相同的「粵派文化」。

嶺南是一個地域概念,中國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點,嶺南也不例外。嶺南地區和珠江流域長期以來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和精神面貌,粵劇、客家音樂、潮劇等藝術形式源遠流長。所以說起歷史文化,中原很豐富,而廣東也並不差,廣東的南越王、南華寺等都很有代表性。而漢民族七大民系,廣東三大民系就佔了其中之三,分別是客家、廣府、閩南,此外還有不少亞民系,試問又有哪個省份能有像廣東這般豐富的民系文化呢?

倘自 12 萬年前的「馬壩人」算起,從曲江的「馬壩人」到廣州的「南越王墓」;從韓愈的治潮(潮州)到包龍圖的理端(端州、肇慶);從近代以來,廣東做為革命策源地輸出的種種革命理念,到改革開放後席捲大江南北的廣東風暴;從深圳輸出的時尚文化,再到廣州的飯食文化(現在全國起了多少各式茶樓呢?);從被譽中華民族唯一的茶道傳人的潮汕人的工夫茶文化,到被稱之為能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千年遷移史的客家遷移文化,廣東何曾欠缺過文化?

所以說,做「廣東沒有文化」這一結論的人,本身就是沒文化的體現。這些持「廣東文化虛無論」的人,除極少數是因患「紅熱病」而故做此言外,大多是因為對歷史文化現實的無知,鸚鵡學舌般人雲亦雲,所以才會妄做此無知之斷論。

從張九齡、六祖惠能,到倡詩界革命的黃遵憲,再到近現代的梁任公、康有為等一眾文化大師級人物,一千多年來,廣東幾何曾欠缺過文化名人?另外,從韓愈到蘇軾、包拯,廣東還存在著相當數量被貶到廣東的文化名人,這就如那些在北京、上海創造輝煌的文化名人沒有幾個是真正土生土長的一樣,他們也是完全可以算在廣東或曰與廣東有關的文化名人之內。

不過,就算拋開故往不提,單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廣東的文化名人也一樣是層出不窮。例如:有傑出音樂大師馬思聰;文學大師陳殘雲;被譽為「民俗學之父」的鍾敬文;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劍父、黎雄才、關山月;著名雕塑家潘鶴;著名作家劉斯奮;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等……就是時至今日,這些名字並不因歲月的流逝而褪色,他(她)依舊響徹雲霄、影響深遠。這些文化土壤還不夠深厚嗎?廣東怎麼可能會缺少文化底蘊呢?

所以說,千百年來,廣東從來就未曾欠缺過「文化」,它一直存在在南粵這片熱土上。廣東文化源於本地土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嫁接,故時常從中原大地上汲取養料,不過也不時反哺中原文化,給中原大地帶去一片又一片的清風,注入眾多全新的血液。正是嶺南文化那種海納百川般的包容並舉,既吸收了無數中原文化的養料,亦汲取了不少海外文化的精華,所有這些經嶺南文化所擅長的融會貫通之後,再源源不斷地反哺到中原大地上去,使中華文化能夠不斷地吸取清風、注入新血,而不至徹底僵化老朽。因此也可以說,中華文化之所以能歷萬載而不倒,亦有以廣東為首的嶺南文化的一份功勞。總之與其說廣東沒有文化底蘊,倒不如說廣東未能充分挖掘這厚厚的文化遺產,未能真正打好「文化牌」而來得貼切。廣東欠缺的是對這些「文化」的包裝,缺少的是對這些璀璨文化的宣傳。

這從對冼星海、馬思聰、鍾敬文等這樣的大師級人物的遭遇可以看出,廣東對他們又做了什麼像樣的宣傳了呢?而同是山歌,在一部電影《劉三姐》之後,人們一提起山歌,首先想到的會是廣西桂林,而不是身為山歌之鄉的梅州。(據說《劉三姐》一劇中劉三姐等哼的山歌調調,其就是來自梅縣)為什麼本是廣東的東西,卻在廣東絲毫吃不開,而非要到了別的地方才能發揚光大呢?

所以,廣東之所以會被外人如此誤解,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在於自己。眾所周知,廣東商業文化發達,是一個較注重實利,也即常言所說的較為務實的文化圈。而一般寫小說,都是很難在短期內見到效益的,故這就直接導致了廣東難出高質量的「大部頭」,難出能有巨大影響力宣傳廣東特色文化的小說、電影等文化精品。自然而然,這就使外界在了解廣東的方法上,會出現巨大的偏差,因為他們更多的是來於電視、電台等快餐式文化傳媒的直觀了解(前幾年,省外甚至是中央級電視媒體,不都是喜歡把廣東人塑造成「暴發戶」代言人形象的嗎?)。

記得曾有人總結這一情況而說過這樣一句話:「廣東寫「大部頭」的小說家不易見,而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專欄作家」卻多如牛毛。」這固是因為廣東的商業文化使然,但也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廣東文化在傳承中的無奈。

另外,廣東在這些年來,一直都只會跟在香港後面,拍一些毫無個性而十分粗糙的泡沫電視節目,而對張九齡、惠能等一眾真正的大師級人物(惠能還好一點,而同一等級的道教大師羅浮葛洪、明大儒增城湛若水,提到的更是沒幾個),卻極少能夠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宣傳他們。以至就算是廣東人自己,年輕一點或沒刻意去留意的,也根本不知道誰是「冼夫人」,誰是「宋湘」。

還有,現在一講到古猿人遺址,國人一般都會數出雲南的「元謀人」;北京的「北京人」;浙江的「河坶渡人」;陝西的「藍田人」,可又有幾個人知道廣東曲江的早期智人「馬壩人」?這里邊,就存在著很大的宣傳失策問題了。又如梅州黃公度的「人境廬」,本是一個能很好地提升文化層次的好項目,可卻任其默默於無名中。(「人境廬」是清代廣東名人黃遵憲所有,位於梅州市郊周溪畔, 其意取於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詩句。)

總的說來,相較於其它文化大省、文化強省,廣東在對文學、藝術和民俗的推廣和宣傳力度上還顯得非常的不足,比如富有特色的嶺南建築、嶺南畫派和客家音樂、潮汕工夫茶等,就未能上升到應有的高度去重視開發它。當前,重視本地文化,把鄉土文化傳承下去,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大課題。廣東,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歷史、認清本地文化後,才不會再被人誤為「文化沙漠」。

最後,我承認廣東在文化層面上,還有許多工作未做好,還存在著相當大的不足,但卻絕不能認同據此而將廣東文化「虛無化」的論調。廣東絕不是什麼「文化沙漠」,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將來更不會是!廣東文化不僅存在著,而且還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我們今天之所以對此感覺不強烈,只是因為我們還遠未能真正去開發這富礦,還有相當多的東西正在默默地等待著我們去認識。

在這里,就讓我們用一句「養在深閨待人識」來做結吧!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去「發現」那深藏著的「廣東文化」吧!

② 花少北年齡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直播已經成為了一項喜聞樂見的方式,成為了一種潮流,花少北就是其中的從業人員,但是,在這里他們使用的都是網名,那花少北真名及個人資料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對花少北的成名經歷了解一下。

1花少北真名及個人資料
花少北,1994年出生於河北承德,很多人都叫他花老師、花大傻子。

花少北一聽就不是一個真實的名字,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名字呢?對於這樣的直播播主來說,基本都是運用自己的網名,這樣既能充滿新意,又能夠保護自己的隱私,不管是處於哪方面的考慮,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花少北真名及個人資料:花少北的成名經歷

根據網路上的爆料,花少北的真名叫做劉彥,但是對於這樣的說法並沒有得到證實,自己本人也沒有公開承認過,所以關於自己的真實名字還有待挖掘。

花少北雖然現在有很高的人氣,但是他與大多數播主有相同的經歷,他並沒有太高的學歷,甚至說自己並不喜歡學習,可能也是處於這個原因,自己慢慢才做起了這份工作,雖然這份工作存在爭議行,但是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憑自己的本領,還是值得尊重的。

2花少北的成名經歷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艱難的,對於花少北來說更是如此,很多人都會想,關於這種拼人氣得工作,假如沒有了人氣那就等於沒有了工作,他們的成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他們的名氣也是一點點湊出來的。

花少北真名及個人資料:花少北的成名經歷

從最開始在b站上發布一些小視頻,到現在擁有數以萬計的粉絲,每個人的成名經歷都是非常艱辛的。在當時,那些小視頻也並沒有太多的人氣,而且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小視頻,為了就是能夠吸引人,為了能夠取悅觀眾。

現在來說他已經成為了嗶哩嗶哩的風雲人物,可以說是同行業的佼佼者,自己的付出終究得到了回報,希望他能夠繼續發光發熱,實現自己更大的價值。

③ 文化沙漠的梗出自誰

文化沙漠一詞是有學術的意思的。
是指在文藝、科學、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較為匱乏的地區,一般用於迅速崛起發展的國家和城市。
但是現在也可以表達吐槽一個人沒有學問,或者是短時間之內什麼都想不出來的空無狀態

④ 什麼叫文化沙漠

中國人的劣根啊,心胸狹窄,深圳的成就,讓中國傳統老城市顏面掃地,想出怎麼個詞彙還貶低深圳而已,悲哀啊。和英國人侮辱美國人一樣,呵呵呵。但是,恰恰相反,深圳的文化影響著中國,美國的文化影響世界。守著幾個古董,就自認有文化,中國人的悲哀啊。

一直以來,中國人面對西方的強大習慣用「我有5000年的文明」來當遮羞布。。。。

深圳的帶給現代中國的影響,有哪個城市可以比?「時間就是金錢,生命就是效率」,三天一層樓,最早的高爾夫學院(中國第一的張連偉16歲就在這里學習),最早的人文景點「錦綉中華」(向全世界遊客展現中國河山與景點),接著民俗村(展示56個民族的村落),接著世界之窗(向中國展示,接著全國仿效蔓延),中國第一個也是最牛的高科技交易會,第一個書城,全國人均購買圖書第一,人均電腦量全球第一 ,深圳高科技產值第一,深圳最早引進航母做游樂項目,深圳的城市綠化被各地競相參觀仿造,深圳的步行街經濟電腦街經濟也在內地全面效仿,深圳注重體育休閑,還拿到過足球中超冠軍,深圳的工業園,科技園概念全國效仿。深圳的手機,珠寶,服裝,玩具,眼鏡,鍾表等一度引領者國內消費潮流,行業規模也是最牛的。深圳的動漫產業也是一流的,科技創新也是深圳的殺手鐧。深圳強調綠色GDP,現在平均能耗全國最低。深圳流行跳標准舞,深圳標准舞拉丁舞世界公開賽經過10年的成長,早已成長為中國國標舞行業的第一品牌賽事。

圖書館之城 —— 2003年深圳啟動「圖書館之城」創建活動,截至2006年末,全市公共圖書館577座,公共圖書館總藏量1079.47萬冊(件),總流通1245.60萬人次。

鋼琴之城 —— 深圳在一系列國際鋼琴大賽中取得成就。李雲迪獲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打破了該項著名賽事13年來第一名空缺的歷史。陳薩、張昊辰等國際一流鋼琴人才,在國際大賽上嶄露頭角。以深圳藝術學校為代表,深圳鋼琴教育水平在全國居於前列,一代鋼琴師但昭義教授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鋼琴苗子,影響遠及海外。鋼琴藝術在深圳中小學生中普及率較高,深圳鋼琴擁有量在全國城市中突出,每百戶擁有量8.2台。(李雲迪於1982年生在中國重慶,9歲移民深圳,在深圳藝術學校師從中國著名鋼琴家但昭義教授,2000年10月,李雲迪代表中國參加素有「鋼琴奧運」之稱的肖邦國際鋼琴大賽一舉奪冠,成為該項賽事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得主,同時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音樂家)

設計之都————發展中國家唯一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設計之都」的城市是深圳。深圳擁有為數眾多、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設計精英,陳紹華、韓家英、張達利等平面設計師在國內設計界久負盛名。中國申奧標志就是由深圳人設計的,一批受到國內外設計界好評的作品和作者大都源於深圳。

動漫之都 —— 深圳是國家動漫產業基地之一,是全國最早為海外加工動畫的城市。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內地第一個港資動漫公司翡翠動畫落戶,鼎盛時期曾匯聚了全國近70%的動畫創作人才,為國內外加工製作了大量的動畫片。深圳動漫行業以低成本、國際性的加工能力,成為全球動漫遊戲產業重要的生產製作基地之一,具有雄厚的漫畫、二三維動畫和游戲軟體的加工能力。

要了解深圳的歷史,去博物館看看,深圳市博物館、皇崗博物館、大鵬古城博物館、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東縱司令部舊址紀念館、天後博物館、璽寶樓青瓷博物館和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⑤ desert是什麼意思

desert的意思是:沙漠;荒地;應得(的懲罰或獎勵) ;遺棄;離棄;放棄;擅離職守。

英 ['dezət],美 ['dezərt]

n. 沙漠;荒地;應得(的懲罰或獎勵)

v. 遺棄;離棄;放棄;擅離職守

例句:Some of them died of thirst in the desert.

翻譯:他們中有些人在沙漠中渴死了。

短語:

1、reclaim a desert 開墾沙漠

2、barren desert 荒涼的不毛之地

3、cultural desert 文化沙漠

4、trackless desert 人跡罕至的沙漠

5、arid desert 乾旱的沙漠


(5)文化沙漠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

barren

英 ['bærən],美 ['bærən]

adj. 貧瘠的;無效的;不育的

n. 荒地

例句:No one could raise crops on this barren land.

翻譯:沒人能夠在這么貧瘠的土地上種莊稼。

短語:

1、barren argument 無結果的爭論

2、barren cow 不生小牛的母牛

3、barren desert 荒漠

4、barren discussion 毫無結果的討論

5、barren fruit tree 不結果的果樹

⑥ 女生說大沙漠是什麼意思

女生說大沙漠指的是一個人知識貧乏的意思。文化沙漠出自於b站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up主,叫花少北,文化沙漠是粉絲用來笑話他文化知識貧乏。

⑦ 誰可以告訴我一下「文化沙漠」的意思

文化沙漠一詞最先用於深圳市,是指文藝、科學、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較為匱乏的地區,一般用於迅速崛起發展的國家和城市。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一個涵義廣泛的術語,泛指人類在科學、藝術、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就,如中國文化,文化遺產。文化是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被建構出來的,在不同的世代、不同的國家各地、不同的社會團體,文化也是不同。
文化很重要,文化可以啟迪人的思想與精神,可以建設道德和人格,可以開拓眼光與氣度,更重要的是維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可以說是人類精神的綠洲,綠洲之外,便是「沙漠」。
「文化沙漠」即為是指文藝、科學、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較為匱乏的地區或精神文明建設相對落後的地方。

⑧ 什麼是文化沙漠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一個涵義廣泛的術語,泛指人類在科學、藝術、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就,如中國文化,文化遺產。文化是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被建構出來的,在不同的世代、不同的國家各地、不同的社會團體,文化也是不同。
「文化沙漠」這一詞最先用於深圳,因為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後來又轉嫁到廣東身上,而廣東被認為是文化沙漠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廣東經濟發展快,經濟成就很大程度上掩蓋了文化成就的光芒;二是廣東全國性的文化遺產偏少。
文化是很重要嗎?當然很重要,文化可以啟迪人的思想與精神,可以建設道德和人格,可以開拓眼光與氣度,更重要的是維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可以說是人類精神的綠洲。
深圳歷史文化底蘊太淺薄,想想二十幾年的城市,跟百多年歷史的國家(美國)一樣,能有什麼文化底蘊呢?多是應用層面的快餐文化,找不到「根」的專家學者認為的淺薄的文化。
從另外一角度來說,深圳又是國內讀書氣氛最為濃厚的地方,但多為現學現用的「術」,並非深奧空虛的「學」。所以學術方面的創見並不多,多的是應用級別的技術,而且處於國內的前沿。如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動漫等多個方面。
而且,深圳為國內購書上花費最多的城市,深圳的圖書館為國內一流,而且免費對外開放。深圳正以自身經濟上的發展,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逐漸洗刷「文化沙漠」這一印象。

⑨ 有人把香港說成是文化沙漠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翻譯成英文是Some people refer to Hongkong as a "cultural desert"
下圖是翻譯軟體翻譯截圖

⑩ 無知者無所愛無能者不明理 是什麼意思

宋盛超
無知者無所愛,無能者不明理。惟明理者能愛、能察、能見……
——帕拉塞薩斯
當我們以不斷增長的GDP速度跨進現代文明的門檻時,當我們以一個大國的風度與眼光重新咀嚼鄭和航海雄風時,我們不僅把月亮看做我們的太空休息站,還把火星看成了我們未來的家園。真有一種「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恢弘氣度,更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君臨天下的大略雄才。
人類的偉大在於非凡的想像力。「吃在碗里看著鍋里」的不滿足感,成為人類不斷進化的驅動車輪。
但當我們把眼光收回到人類生活了幾百萬年的地球時,常會感嘆我們自己的想像力與修身、齊家、治國的矛盾。
為什麼說人類是宇宙的嬰兒?因為嬰兒還在爬的時候,就想到走;在走得東倒西歪的時候,就想到跑。這是人類進化的天性使然。
文化沙漠
當工業發展以環境的污染為代價時,我們清澈透明的江河已翻滾著黑浪與白沫;當我們「圍海造田」並向森林要糧食的時候,沙漠化離我們愈來愈近了。每年從我們國土上消失的良田有一個縣的面積;當我們向城市化進軍的時候,蒼翠欲滴的平原沃野終於變成了水泥鋼筋的建築,當我們以「攤大餅式」的方式圈地擴城時,在「五環」、「六環」路的城市中心,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文化沙漠」。
在我們有限的土地上,在無法再生的土地上,生長著和負載著人們所需的糧食和房屋,同時,也生長著我們的慾望和觀念。
當土地的沙漠化被列為世界環保的十大問題的時候,為什麼不把「文化沙漠化」列為世界的十一大問題呢?
在我們祖宗留下的遺產里,除了土地、森林、湖泊和大海外,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文化的重要作用,是啟迪了人的思想與精神,建設了道德和人格,開拓了眼光與氣度,維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是人類精神的綠洲。
而我們這片綠洲正在消失: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圖書館已陷入全面萎縮的困境。據文化部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公共圖書館的購書費用每年以800─1000萬元的速度增長,但隨著書價的上漲及其它因素影響,每年又以100萬元的速度銳減。我國每3000人才擁有一個圖書館。縣以上的圖書館擁有藏書量為3億冊左右,這就是說,我們每四個人擁有一本書。
城市與鄉村的綠洲正在消失,被一種物質慾望所取代,被一種浮躁心態所掩埋。據統計,我國有近40%的年青人家裡不藏圖書,即使「藏」有圖書,那些「世界名著」上的灰塵說明主人並不看書;即使「藏」有圖書,那些「影視名星」的艷照說明主人的審美趣味。
那些「先富起來」的款爺們,他們更沒有閑暇去光顧書店。他們可以花去萬元辦一桌酒席,花上百萬裝修一處豪宅,花上數十萬買一條哈巴狗,但他們不願花幾十元買本書,花幾元錢訂份報紙。因為,經驗告訴他們:「先富起來」好像並不是看書看出來的。
綠洲正在萎縮。萎縮的不僅僅是書店,而是人們的「精神家園」。
肌體的健康,是一個綜合平衡系統。中醫最愛說的一句話:精、氣、神是健康的標志。精足、神滿和氣盈是陰陽協調所致。拿進補來說,除了山珍海味還應有五穀雜糧,除了腴鮮厚味之外,還應爬山游泳。
精神的健康,也是一個綜合平衡系統。
常見一些報道:在國外的「漂洋族」里,並不多是住在金屋與銀居之中。其中一部分,他們為生存,也學會了坑、蒙、拐、騙。先被洋騙子騙,後騙自己的同胞。在台灣的「大陸妹」,在巴黎的「中國妞」,甚至在人口只有兩百多萬的馬其頓,都有華人賣淫者的身影。「窩里斗」成為一道在「漂洋族」中特別刺眼的「風景」。難怪,羅馬的某些街區,當地居民寫出了「中國人滾回去」的標語,即使在最為平和的西班牙馬德里,也出現了這樣的標語。
綠洲消失了,精神消失了,生命的尊嚴消失了,做人的人格扭曲了……
當我們從爺爺奶奶那裡傳承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祖訓,被當成「四舊」拋棄之後,當羞恥的堤防在金錢沖刷下崩潰之後,當美醜的天秤被顛倒之後,當「誠信」與「愛國」被譏諷嘲笑之後,我們新、舊的「道德」衣服就被一件件從軀體上剝光,原本赤貧的身軀,只剩下赤裸裸的原始、蒙昧和貪婪。
綠洲消失了,包括了我們人生的價值取向。
人口眾多,加劇了生存的競爭,而競爭又演變成「窩里斗」。
窮困使人目光短淺,所謂「衣食足而禮義興」。羞恥心的喪失,最先喪失的是人格,同時喪失的是國格。
教育的滯後與落後,阻止了生命平衡的通道。
我們掃除文盲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還十分艱巨。我們是窮國辦大教育,窮國辦精英教育。教育應該成為精神家園的防風牆,雖然教育不是萬能的。
防風牆
我說的「防風牆」,是心靈的綠化。「風」的種類繁多,有風尚、風俗、風格、風潮、風化等等。人們對「風」的態度也花樣繁多,諸如跟風、追風、隨風、頂風等等。
風在廣闊的沙漠最為肆虐,因為沒有阻隔、沒有防護;風在乾渴的土地上最為肆虐,因為沒有大樹,沒有綠草;風在狹窄的山谷最為肆虐,因為沒有疏導,沒有減壓閥門;風在貧脊的土地上最為肆虐,因為沒有生命,沒有文化,沒有精神,沒有靈魂……
當「外來物種」殺入沒有抵禦能力的貧脊驅體時,最為肆虐:
君不見,港台與西洋歌曲的旋風在大陸有「龍卷風」的威力。為一睹天皇巨星的尊容,小姑娘們可以抬起天王乘坐的汽車、砸爛賓館的玻璃,如若不是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話,早已發生「追風」的慘案。
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真把沒有見過世面的少男少女們烤得全身出汗。一個苦追「偶像」二十年的成都姑娘,在寒雨凄風中苦等了十幾個小時,聽說終於獲得了一張費翔的簽名。
君不見,那滿街的招牌,使中國人在自己的大街上變成了文盲。
我們經常走在從「好望角」到「洛杉磯」的路上,我們經常吃著「漢堡包」與「肯德雞」,我們經常穿著「畢加索」和「巴拿馬」,我們經常喝著威士忌和XO,我們經常住著「希爾頓」與「喜來登」,我們經常說著「上客有」與「古得拜」……
我們是最古老的民族,我們也是緊跟時代風潮的民族。為表示我們不是「鄉下人」,我們一定得在自己的母語中嵌入「洋腔」;為了表示我們不是「出土文物」,頭發花白的中年人也要學會見面的「哈羅」和「HI」的招呼。為了表示我們姑娘「世界性眼光」,一定得有一個異國情調的伴侶,白色優先,黑色亦可。
當綠洲消失的時候,我們自己正在消失。
我們常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現在,好像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沒有誰敢阻擋「歷史的潮流」,不然怎麼叫「與世界接軌」?
美國人懂得:他們與世界接軌的時候,他們還是自己。他們以自己的價值觀和色彩去塗抹世界,世界就變成了自己的顏色。
經濟的輸出,必將伴有文化的輸出;生活方式的輸出,必將伴有道德價值的輸出。輸出貨物時,貨物的附加價值是文化;輸出勞工時,輸出的是人的精神。誰都知道文成西嫁與昭君北出的故事,我們不是常說,婚姻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嗎?
一個自信的民族應該有匯聚百川的氣魄與勇氣。而一個缺少自信的民族,常以「自我消亡」為代價達到與別人相溝通。
我們不應該再犯「熱戀期女人」的錯誤。女人們愛說,「我是你的,你是我的。」但到頭來,你真的成了我的,我永遠不是你的。
文化輸出的巨大潛能較之商品輸出強大得多。它改變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而是扭曲和蛻變了民族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應該建立心理上的「防風林」。
第一,讓中國人吃飽、吃好。吃飽與吃好之後才不會淺薄。
第二,構築教育防風林,培養人的自信與人格力量。馬克思的深邃、林則徐的眼光,方誌敏的堅毅與瞿秋白的人品都可以發掘。寶藏不在洛杉磯,就在我們腳下。
第三,拓展美育平台。讓人們審美時,學會審丑。分得清美醜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強大的民族。
女人為什麼被社會看成了「尤物」?「楚王愛細腰,宮女多餓死」,這種獎勵原則不是強迫,而是勾引。電影導演要性感女郎「上鏡」,於是出現了「隆胸」;「女模」評論家大談女人的「骨感」,於是女模個個「枯瘦如柴」。因為演員和女模的薪酬是「平常女人」所無法比擬的。
舊社會,「逼良為娼」,因為「笑貧不笑淫」。封建社會如此,當今社會如何?君不見,作為現代美國女性,為爭當《性慾都市》的女主人而不惜「削足適履」。
因此,審美與審丑教育確實成了當務之急,如果我們不想還原為猴子的話。

閱讀全文

與文化沙漠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