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發布時間:2022-06-19 08:32:00

1. 如何正確評價和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

我國具有五千年文明發展史,中華民族有著博大精深、璀璨耀眼的豐富傳統文化 。從世界文明史看,中華傳統文化是與西歐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印度文化並列的、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產生巨 大深遠影響的世界四大文化系統。
1.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科學、嚴謹、審慎地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存在著正負、優劣兩方面的因素。中國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漫長的歷史、封閉的社會環境等獨特的社會歷史條件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加具有鮮明的兩重性:如果沒有積極向上的因素,沒有一種向前的推動力,它不可能在歷經無數次內憂外患後仍然以極其強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地延續至今,廣播東亞;如果中國傳統文化沒有消極落後的因素,沒有一種停滯的或向後的拖拽力,近代的中國便不可能在科技、文化、經濟迅速崛起的西方世界之後踽踽而行。因此,數典忘祖、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是危險的;全盤肯定、盲目自大、敝帚自珍的國粹主義同樣是有害的。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實事求是地去審視、剖析、鑒別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其優秀的成分,拒絕和拋棄其落後的成分,才能使中國傳統文化獲得新的生命活力,並成為推動現代化進程的強大動力。
2.要切實掌握鑒別、區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與糟粕的基本方法,提高洞察能力。
第一,要堅持歷史觀點,站在歷史的時間點上看待中國傳統文化和評價歷史人物。因為一切傳統文化都是歷史的產物,縱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必然有著歷史的烙印及其局限。鑒於此,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既不頌古非今,也不以今非古;只有尊重歷史的辯證發展,才能正確認識傳統文化,而不會以主觀片面的標准去評判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看成是一堆陳舊過時、不合時宜的歷史包袱。
第二,要站在現代的時間點上,用現代的科學觀來考察傳統文化,將歷史的和現代的兩種視角貫通、結合起來。只有很好地做到這種貫通、結合,才能對傳統文化作出客觀科學的評判與選擇。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是機械的復古,繼承優秀文化遺產並非盲目地照搬,而必須根據新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需求,進行合理的吸收、改造、創新和發展。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泥古唯古、食古不化,而必須站立在現代的時間點上審視傳統文化,堅持古為今用。
第三,要切實地把握和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本質內容,而不是只在其外部特徵上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地兜圈子。
3.面向世界,博採眾善,廣泛吸收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用以克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和彌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欠缺。

蔡元培曾說:「教育家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創造文化,而創造文化,往往發端幾種文 化接觸的時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正是這多種文化交匯、碰撞、激活、融合的時代,這使中華文化有了吸收西方優秀文化的機會。而中國21世紀的新文化的創造和發展也正需要在這多元文化的激烈交匯、撞碰、融合中進行。 中國文化也在變,不斷吸收,不斷變化更新,中國文化的魅力就在於創造。我們青年人要把中國文化的精華學到手,同時吸收外來的文化,再熔為一爐,創造出有你們特色的新文化來!

2. 怎樣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蘊藏著許多哲學思想和道理,對我國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構成復雜,是一個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數千年歷史。時間長,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增加一些東西,因此內容十分豐富,構成成份極其復雜。有許多東西是好的。有許多東西是糟粕。而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使中華的傳統很難改進和發展。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身為青少年,我們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並繼承其優良傳統。而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不能僅僅做一個博物館或者只是把傳統文化用聲音和影像保存起來。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准則,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並不是讓其凝固而無法變遷,這樣做的後果事實上是讓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2.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

中國新文化的建設,正如人們常說,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別人可以學習我們,我們也可以學習別人。學習永遠不是一件丟面的事,而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是一種追求進步的表現。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才能趕上別人,超過別人。

3.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

在當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經濟一體化浪潮越發洶涌之際,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利用、傳承與變遷、創新與調適成為民族研究與工作中的重大課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能夠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演進的自覺水平。文化作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對國家經濟、政治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力和影響力。

傳統文化與當今文化的相結合,要保留傳統文化的精華,還要灌輸當今文化的特點,符合世界發展觀,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配合,按照自身的規律得到的繼承和持續的發展。這樣,才能使中國的發展一直處於領先階段。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弘揚和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建設出符合中國特色的新型文化。

望採納。

我的 公~ 眾、 號:傳統文化智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每天分享精粹傳統文化視頻、文章,感恩!

3.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傳統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與自然的長期交往活動中所積累和積淀下來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各種事物的總和。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文化,特別傳統文化與教育密不可分,在人類歷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過教育這種社會遺傳方式延續下去,又藉助人們的不斷創新而造成變化,由量變的積累和積淀,而導致質的飛躍、從而形成在質上明顯不同的進化著的文化、文明的歷史。
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文化瑰寶,就是現在的人,也未見的能夠達到那樣的思想高度,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加以傳承的精神財富。比如孟子說,當一個國家不仁義的時候,持有正義的一國就可以高舉正義之旗,前去討伐,這一論點同現在國際上那種「人權高於主權」的觀點何其相似乃爾;再比如中華民族在抵禦外來入侵時所積淀出的精忠報國精神,與現在提倡的榮辱觀也有一脈相承之處。

4. 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和美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傳統文化和美德對於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時代,傳統文化和美德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讓優秀傳統文化美德走進生活。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進程中積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紐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而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實現創新發展,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生活。
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養浩然正氣」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目標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修身立德」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天人和諧」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自強不息」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強不息是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不懈奮斗,戰勝各種風險、經受各種考驗的制勝法寶。自強不息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每一個實踐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性,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奮發圖強。這種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自古以來就受到廣大有識之士的重視和倡導。自強不息表現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著獨立的人格;表現為堅韌不拔、奮發圖強,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悲觀、不喪氣,勇於開拓,積極進取;表現為志存高遠,為著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執著追求等等。幾千年來,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影響了整個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動的走向,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它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動力。高等學校的審美教育必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這一優秀文化傳統,培養青年學生樹立自強不息的審美精神。

5. 我們應該如何繼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對於如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吸收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文化,而對於其糟粕只能夠去除。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其中是蘊含了很多的大大小小的方面。例如民族節日,像春節,清明節等等,像二十四節氣,講究道德禮義廉恥等等之類的,它們都是蘊含著文化的。然而,對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們必須分清楚其精華和糟粕。

同時要說發揚得話,那我們必須要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走到國外去,讓別的國家也知道,並且向我們學習,這才是真正的發揚。

6.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民族傳統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創新中繼承。
文化具有歷史繼承性,人類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上的繼承和發展以及創新,傳統文化是優秀文化的基礎,優秀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發展,兩者是基礎和發展的關系。
文化作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對國家經濟、政治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力和影響力。文化資源、人文環境和民族素質,又是一個社會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保護、弘揚和利用,將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豐富的經濟生長資源,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沒有包括傳統文化在內的文化作為支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就沒有後勁,我們就無法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對於傳統文化實施科學有效的保護,也是實現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全面富強民主現代國家的現實需要。
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必須上升到一個全民族的高度,因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志,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託。

7. 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將傳統文化產業化,時代在發展,有些事物必然是在歷史的洪流中必然會被淹沒,這是歷史的必然性,這是大勢所趨,為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只能順應歷史的潮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商業產業中;

2.
將傳統文化融入影視行業,可以藉助電影對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

3.
文化管理部門利用自身的地位和影響力,針對每個不同的傳統文化行業制定不同的保護和發揚機制;

4.
引導民間人士建立一些學會、研究會、協會等民間保護和發揚組織結構;

5.
建立多種傳統文化保護籌集渠道,文化管理部門要根據各個傳統文化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經費預算,對總體經費進行統籌分配使用;

6.
建立傳統文化學校或是培訓班,讓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等

8. 當代大學生如何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當代大學生要繼承傳統文化,先要全面了解一下傳統文化,從了解到喜歡,再到學習,再傳承。比如有很多年輕人在一些著名景點,穿漢服,表演民族舞蹈和樂器,都是弘揚傳統文化。

9. 你怎麼看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對於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能僅僅做一個博物館或者只是把傳統文化用聲音和影像保存起來。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准則,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並不是讓其凝固而無法變遷,這樣做的後果事實上是讓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力。

傳統文化不是「瀕危野生動物」,它並不缺乏載體。可以說只要有炎黃子孫的地方都可以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讓我們帶著一顆誠摯的心,履行作為一名中國人最基本的責任,客觀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讓不好的一面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逝去,把好的一面傳承下來,讓中國幾千年來的偉大文化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9)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擴展閱讀:

我們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

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10. 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文華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來,古為今用,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吸收有益來的外來文化,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守舊主義。批判的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1怎樣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保持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見加以改造或剔除。

堅持正確方向

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堅持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方向。立足實踐,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的民族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對其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拓展、補充、完善,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道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