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梁平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梁平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9 09:08:13

『壹』 梁平竹簾的介紹

梁平竹簾,又稱梁山竹簾,漢族民間手工藝品,竹簾畫的一種。是流傳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已被錄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辭海》記載:竹簾畫,在細竹絲編織的簾子上加上畫的工藝品,產於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 而梁平竹簾的工藝製作歷史已逾千年。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飲譽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貳』 重慶市梁平縣有什麼文化特色

創新廉政文化建設,使頗具特色的廉政文化進機關、入社區、到學校,努力在全鎮上下營造清廉、崇廉、愛廉的良好氛圍。一是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學習好一本廉政教育讀物,每人發一本廉政台歷、觀看一批反腐倡廉電教片,每季度聽一堂黨風廉政教育課等「五個一」活動;二是在社區開展「廉政圖書角」、「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欄」,傳唱廉政歌曲等;三是邀請縣內書畫愛好者現場潑墨揮毫,開廉政文化書畫筆會和展覽會;組織西大街小學學生進行漫畫創作,在該鎮政府大樓走廊張貼,詼諧幽默的作品讓孩子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也讓天天過往的鎮機關工作人員時時警醒。

『叄』 重慶6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哪些

分別是:劉氏刺熨療法。
民間音樂包括川江號子、石柱土家啰兒調、南溪號子、接龍吹打、金橋吹打、木洞山歌、梁平癩子鑼鼓、鞍子苗歌、永城吹打、秀山民歌、薅草鑼鼓、小河鑼鼓、後壩山歌、梁平抬兒調、土家斗鑼、甘寧鼓樂、龍骨坡抬工號子、五句子山歌等18項。
屬於民間舞蹈的有銅梁龍舞、北泉板凳龍、擺手舞、大儺舞、巫舞、獅舞。
傳統戲劇包括川劇、梁山燈戲、面具陽戲、接龍儺戲、陽戲、余家儺戲、石壕楊戲、踩堂戲。此外,還有四川評書(重慶)、車燈、川東竹琴等3項曲藝;中塘向氏武術、木洞龍舟等2項雜技與競技。
梁平木版年畫、蜀綉等2項民間美術;塘河婚俗、嘗新、萬盛苗族踩山會、豐都廟會、秀山花燈等5項民俗;梁平竹簾、重慶漆藝、龍燈彩扎工藝、榮昌陶器、榮昌摺扇、榮昌夏布、涪陵榨菜製作工藝、合川桃片、合川峽硯、永川豆豉、藝廬微刻、龍鳳花燭、老臘肉製作工藝、朗溪竹板橋造紙、紙竹工藝等15項傳統手工技藝也被評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肆』 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

1、民間文學:《走馬鎮》。

2、傳統醫葯:劉氏刺熨療法。

3、民間音樂:川江號子、石柱土家啰兒調、南溪號子、接龍吹打、金橋吹打、木洞山歌、梁平癩子鑼鼓、鞍子苗歌、永城吹打、秀山民歌、薅草鑼鼓、小河鑼鼓、後壩山歌、梁平抬兒調、土家斗鑼、甘寧鼓樂、龍骨坡抬工號子、五句子山歌等18項。

4、民間舞蹈:銅梁龍舞、北泉板凳龍、擺手舞、大儺舞、巫舞、獅舞。

5、傳統戲劇:川劇、梁山燈戲、面具陽戲、接龍儺戲、陽戲、余家儺戲、石壕楊戲、踩堂戲。

6、曲藝雜技競技:四川評書(重慶)、車燈、川東竹琴、中塘向氏武術、木洞龍舟。

7、民間美術:梁平木版年畫、蜀綉等2項民間美術。

8、民俗:塘河婚俗、嘗新、萬盛苗族踩山會、豐都廟會、秀山花燈。

9:傳統手藝:梁平竹簾、重慶漆藝、龍燈彩扎工藝、榮昌陶器、榮昌摺扇、榮昌夏布、涪陵榨菜製作工藝、合川桃片、合川峽硯、永川豆豉、藝廬微刻、龍鳳花燭、老臘肉製作工藝、朗溪竹板橋造紙、紙竹工藝。

『伍』 梁平縣木板年畫的由來

梁平木版年畫據傳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到清朝康熙、雍正時已相當發達,民國時達到鼎盛。據《梁山縣志》(十卷·清光緒二十年刻本)禮儀民俗中對梁平門神畫有以下表述:「臘月二十三、四兩日,掃舍宇,夜『祀社』。」相傳灶神是日上天奏人間善惡事,故禱之。「除夕」,易門神,作春貼。用豬首、雞、魚祀祖先,迎灶神。放爆竹,少長團聚酌酒,謂之「守歲」。梁平木版年畫隨著社會風俗的演變而產生,隨著印刷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當時,梁山屏錦鋪(今梁平屏錦鎮)發展到作坊百家,畫種過千,家家雕木刻版,戶戶描繪丹青。

梁平屏錦鎮1536年最初出現印刷紅紙的刷房,當時,刷房在紅紙上用墨印單圖案和神靈,以滿足百姓婚喪嫁娶的需要,後來開始生產年畫。清乾隆年間,年畫業成立了行會,作坊主與工人都可以參加,名為「梅葛會」,由染紙、年畫作坊主捐資修建「梅葛廟」。每年農歷6月16日辦會,祭祀梅葛先師,並討論決定行會一切事務,選舉總值、值年,協調行內一切事宜。

清代,梁平木版年畫"馳名京省處",暢銷東南亞。據《梁平縣志》記載:在清康熙年間就已在宜昌、沙市、漢口均設有分庄,產品銷往陝西、西南各地及長江流域,盛極一時。據調查,當時的年畫作坊在屏錦鋪就有「元興號」、「信立號」、「正興號」、「恆泰正」、「德和泰」、「鳳祥雲」、「王幺門神「等。"閑披屏市諸先生,官綠榜黃色色新,更有馳名京省處,鉤金水甲土門神。" 這首竹枝詞,說的就是梁平年畫在清朝盛極一時的盛況。

1913年到1934年,梁平年畫進入鼎盛時期,每年生產數百萬幅,除滿足當地農民的年貨需求外,還遠銷沙市、宜昌、武漢、漢中、貴陽等地。民國初年,一王姓者把年畫印刷業傳到袁壩驛(今梁平袁驛鎮),其字型大小叫「錕發號」。由於年畫手工業作坊林立,屏錦、袁驛兩地逐漸形成了繁華的「刷坊街」。梁平縣有30餘家作坊,眾多的年畫手工作坊,小者有藝人二三十人,大者四五十人不等,從業人員數百人。年畫由單色發展到多版彩色套印,並在此基礎上施以手工彩繪,工藝由簡單到復雜,品種不斷豐富,成為全國著名的年畫產地之一。鎮上當年半邊是作坊店鋪,半邊是客棧、茶樓、酒肆,每逢年畫定貨、銷售旺季,全國各地商賈雲集,有「小重慶」之稱。典型的刷房前鋪後坊,分上下兩層。底樓多間樓梯通達樓上,供各工序所需材料的搬運;二樓連通作為作坊,工匠們按年畫製作工序一字排開,流水作業。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又被蘇聯、美國和法國等地的博物館收藏,由此蜚聲中外。20世紀末,《中國美術全集》、《中國民間美術全集》、《三峽民間藝術》和《民間年畫》等大型畫冊中都收錄了傳統的梁平木版年畫。

隨著歷史的變革,梁平年畫逐漸衰落,手工作坊也在1958年就先後停產了。

『陸』 中國國家級的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哪些著急,謝謝!!

只知道國家在2006年公布了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物質文化遺產還沒聽說過。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518項)

一、民間文學 (共計31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雲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雲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台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
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
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
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
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
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畲族小說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間音樂(共計72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2 Ⅱ—1 左權開花調 山西省左權縣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縣
34 Ⅱ—3 蒙古族長調民歌 內蒙古自治區
35 Ⅱ—4 蒙古族呼麥 內蒙古自治區
36 Ⅱ—5 當塗民歌 安徽省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寧德市
39 Ⅱ—8 興國山歌 江西省興國縣
40 Ⅱ—9 興山民歌 湖北省興山縣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縣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廣東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鹹水歌 廣東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亞市
45 Ⅱ—14 儋州調聲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兒調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49 Ⅱ—18 紫陽民歌 陝西省紫陽縣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51 Ⅱ—20 花兒 甘肅省康樂縣、和政縣、岷縣
(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
兒會、二郎山花兒會、老爺山 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兒會、丹麻土族花兒會、七 縣、樂都縣
里寺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山花兒)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齋俚曲 山東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55 Ⅱ—24 川江號子 重慶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號子 重慶市黔江區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慶市巴南區
58 Ⅱ—27 川北薅草鑼鼓 四川省青川縣
59 Ⅱ—28 侗族大歌 貴州省黎平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縣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
61 Ⅱ—30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壯族民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64 Ⅱ—33 澧水船工號子 湖南省澧縣
65 Ⅱ—34 古琴藝術 中國藝術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68 Ⅱ—37 嗩吶藝術 河南省沁陽市
甘肅省慶陽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四川省茂縣
70 Ⅱ—39 遼寧鼓樂 遼寧省、遼陽市
71 Ⅱ—40 江南絲竹 江蘇省太倉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宮調 江蘇省連雲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鑼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樂 福建省龍岩市、福州市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茶亭十番
音樂)
76 Ⅱ—45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省嘉祥縣
77 Ⅱ—46 板頭曲 河南省南陽市
78 Ⅱ—47 宜昌絲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79 Ⅱ—48 枝江民間吹打樂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廣東音樂 廣東省廣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樂 廣東省潮州市、汕頭市
82 Ⅱ—51 廣東漢樂 廣東省大埔縣
83 Ⅱ—52 吹打 重慶市巴南區、萬盛區
(接龍吹打、金橋吹打)
84 Ⅱ—53 梁平癩子鑼鼓 重慶市梁平縣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樂 河北省永年縣、撫寧縣
87 Ⅱ—56 晉南威風鑼鼓 山西省臨汾市
88 Ⅱ—57 絳州鼓樂 山西省新絳縣
89 Ⅱ—58 上黨八音會 山西省晉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樂 河北省固安縣、淶水縣、霸州市
(屈家營音樂會、高洛音樂會、
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
91 Ⅱ—60 銅鼓十二調 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貞
豐縣
92 Ⅱ—61 西安鼓樂 陝西省
93 Ⅱ—62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陝西省藍田縣
94 Ⅱ—63 回族民間器樂 寧夏回族自治區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縣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樂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樂 山西省五台縣
98 Ⅱ—67 千山寺廟音樂 遼寧省鞍山市
99 Ⅱ—68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江蘇省蘇州市
100 Ⅱ—69 武當山宮觀道樂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哈密
(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 地區、麥蓋提縣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間舞蹈(共計41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門頭溝區
105 Ⅲ—2 秧歌 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膠 山東省商河縣、膠州市、海陽市
州秧歌、海陽大秧歌、陝北秧 陝西省綏德縣
歌、撫順地秧歌) 遼寧省撫順市
106 Ⅲ—3 井陘拉花 河北省井陘縣
107 Ⅲ—4 龍舞 重慶市
(銅梁龍舞、湛江人龍舞、汕 廣東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滾地金龍、浦江板凳龍、長 浙江省浦江縣、長興縣、奉化市
興百葉龍、奉化布龍、瀘州雨 四川省瀘縣
壇彩龍)
108 Ⅲ—5 獅舞 河北省徐水縣
(徐水舞獅、天塔獅舞、黃沙 山西省襄汾縣
獅子、廣東醒獅) 浙江省臨海市
廣東省佛山市、遂溪縣、廣州市
109 Ⅲ—6 花鼓燈 安徽省蚌埠市、鳳台縣、潁上縣
(蚌埠花鼓燈、鳳台花鼓燈、
潁上花鼓燈)
110 Ⅲ—7 儺舞 江西省南豐縣、婺源縣、樂安縣
(南豐跳儺、婺源儺舞、樂安儺
舞)
111 Ⅲ—8 英歌 廣東省揭陽市、汕頭市
(普寧英歌、潮陽英歌)
112 Ⅲ—9 高蹺 山西省稷山縣
(高蹺走獸、海城高蹺、遼西高 遼寧省海城市、錦州市
蹺、苦水高高蹺) 甘肅省永登縣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縣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縣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陝西省安塞縣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陝西省洛川縣
118 Ⅲ—15 蘭州太平鼓 甘肅省蘭州市
119 Ⅲ—16 餘杭滾燈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120 Ⅲ—17 土家族擺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葉兒嗬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區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縣
123 Ⅲ—20 鍋庄舞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迪慶鍋庄舞、昌都鍋庄舞、玉 西藏自治區
樹卓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熱巴舞 西藏自治區
(丁青熱巴、那曲比如丁嘎熱巴)
125 Ⅲ—22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區
126 Ⅲ—23 苗族蘆笙舞 貴州省丹寨縣、貴定縣、納雍縣
(錦雞舞、鼓龍鼓虎-長衫龍、滾
山珠)
127 Ⅲ—24 朝鮮族農樂舞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象帽舞、乞粒舞) 遼寧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貴州省台江縣
(反排苗族木鼓舞、滄源佤族木鼓舞)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
129 Ⅲ—26 銅鼓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雲南省瑞麗市
131 Ⅲ—28 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亞市
136 Ⅲ—33 卡斯達溫舞 四川省黑水縣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溝縣
138 Ⅲ—35 僳僳族阿尺木刮 雲南省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139 Ⅲ—36 彝族葫蘆笙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煙盒舞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諾大鼓舞 雲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區
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縣
144 Ⅲ—41 塔吉克族鷹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
塔吉克自治縣

四、傳統戲劇(共計92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45 Ⅳ—1 崑曲 中國藝術研究院
江蘇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2 梨園戲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3 莆仙戲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4 潮劇 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
149 Ⅳ—5 弋陽腔 江西省弋陽縣
150 Ⅳ—6 青陽腔 安徽省青陽縣
江西省湖口縣
151 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陽縣
(西安高腔、松陽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縣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湖南省辰溪縣、瀘溪縣、常德

152 Ⅳ—8 新昌調腔 浙江省新昌縣
153 Ⅳ—9 寧海平調 浙江省寧海縣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戲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戲 福建省屏南縣、政和縣
156 Ⅳ—12 川劇 四川省
重慶市
157 Ⅳ—13 湘劇 湖南省衡陽市
158 Ⅳ—14 廣昌孟戲 江西省廣昌縣
159 Ⅳ—15 正字戲 廣東省陸豐市
160 Ⅳ—16 秦腔 陝西省
161 Ⅳ—17 漢調桄桄 陝西省漢中市
162 Ⅳ—18 晉劇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黨梆子 山西省晉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劇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內鄉縣
169 Ⅳ—25 懷梆 河南省沁陽市
170 Ⅳ—26 大平調 河南省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71 Ⅳ—27 越調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劇 中國京劇院
北京市
天津市
遼寧省
山東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劇 安徽省、黃山市
江西省婺源縣
174 Ⅳ—30 漢劇 湖北省武漢市
175 Ⅳ—31 漢調二簧 陝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寧梅林戲 福建省泰寧縣
177 Ⅳ—33 閩西漢劇 福建省龍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戲 湖南省岳陽市
179 Ⅳ—35 荊河戲 湖南省澧縣
180 Ⅳ—36 粵劇 廣東省文化廳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
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182 Ⅳ—38 宜黃戲 江西省宜黃縣
183 Ⅳ—39 亂彈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縣
184 Ⅳ—40 石家莊絲弦 河北省石家莊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兒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靈丘羅羅腔 山西省靈丘縣
187 Ⅳ—43 柳子戲 山東省
188 Ⅳ—44 大弦戲 河南省滑縣、濮陽縣
189 Ⅳ—45 閩劇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壽寧北路戲 福建省壽寧縣
191 Ⅳ—47 西秦戲 廣東省海豐縣
192 Ⅳ—48 高甲戲 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
193 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義市
(孝義碗碗腔)
194 Ⅳ—50 四平調 河南省商丘市、濮陽市
195 Ⅳ—51 評劇 天津市寶坻區
河北省灤南縣
遼寧省沈陽市
196 Ⅳ—52 武安平調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劇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滬劇 上海市
199 Ⅳ—55 蘇劇 江蘇省蘇州市
200 Ⅳ—56 揚劇 江蘇省揚州市
201 Ⅳ—57 廬劇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劇 湖北省
203 Ⅳ—59 荊州花鼓戲 湖北省潛江市
204 Ⅳ—60 黃梅戲 安徽省安慶市
湖北省黃梅縣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陝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戲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戲 山東省棗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戲 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
209 Ⅳ—65 採茶戲 江西省贛州市
(贛南採茶戲、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
210 Ⅳ—66 五音戲 山東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東省高密市、膠州市
212 Ⅳ—68 曲劇 河南省
213 Ⅳ—69 曲子戲 甘肅省敦煌市、華亭縣
(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
214 Ⅳ—70 秧歌戲 河北省隆堯縣、定州市
(隆堯秧歌戲、定州秧歌戲、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縣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215 Ⅳ—71 道情戲 山西省右玉縣、臨縣
(晉北道情戲、臨縣道情戲、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縣
情戲、藍關戲、隴劇) 山東省萊州市
甘肅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縣、青縣
217 Ⅳ—73 二人台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縣
河北省康保縣
218 Ⅳ—74 白字戲 廣東省海豐縣
219 Ⅳ—75 花朝戲 廣東省紫金縣
220 Ⅳ—76 彩調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1 Ⅳ—77 燈戲 重慶市梁平縣
(梁山燈戲、川北燈戲)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燈戲 貴州省思南縣
(思南花燈戲、玉溪花燈戲) 雲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東省臨邑縣
224 Ⅳ—80 藏戲 西藏自治區
(拉薩覺木隆、日喀則迥巴、日喀則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則仁布江嘎爾、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瓊結卡卓扎
西賓頓、黃南藏戲)
225 Ⅳ—81 山南門巴戲 西藏自治區
226 Ⅳ—82 壯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7 Ⅳ—83 侗戲 貴州省黎平縣
228 Ⅳ—84 布依戲 貴州省冊亨縣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30 Ⅳ—86 傣劇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231 Ⅳ—87

『柒』 梁平癩子鑼鼓的簡要介紹

梁山癩子鑼鼓,是流行於重慶市梁平縣,以鑼和鼓為主要樂器、以「18癩子」為主要曲調的一種打擊民樂。因梁平縣在1952年前稱梁山縣,故名「梁山癩子鑼鼓」。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據清代該縣文人藍逸清的《竹枝詞》記載,梁平癩子鑼鼓應該在明清之際就已廣為流傳。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梁平癩子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捌』 梁平癩子鑼鼓的介紹

梁平癩子鑼鼓是重慶市梁平縣境內流傳的一種漢族民間器樂。在梁平,前人有蜀人朝山,鑼鼓喧天之說。歷年來,梁山癩子鑼鼓與當地民眾的生活緊密相連,每逢節日盛會、開業慶典、生日禮儀、婚喪嫁娶等,人們總愛用梁山鑼鼓來渲染氣氛。一年一度的梁山鑼鼓迎春搶彩已成為當地代代相傳的民俗習慣。此外,還可根據人們生產勞動、生活的需要,即興在鄉村院壩、田間地頭進行演奏娛樂。2006年5月20日,梁平癩子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玖』 重慶有多少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重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有39項。
重慶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川劇藝術、梁山燈戲、川江號子、接龍吹打、金橋吹打、梁平癩子鑼鼓、木洞山歌、南溪號子、石柱土家啰兒調、走馬鎮民間故事、秀山花燈、梁平木版年畫。
重慶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涪陵榨菜傳統手工製作技藝、梁平竹簾、榮昌夏布、榮昌摺扇、永川豆豉釀制技藝、重慶漆器髹飾技藝、蜀綉、擺手舞
、劉氏刺熨療法、梁平抬兒調、龍骨坡抬工號子、秀山民歌、永城吹打、酉陽民歌
、車燈、四川竹琴。
重慶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酉陽古歌、四川評書、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鑼鼓藝術(小河鑼鼓)、高台獅舞、四川揚琴、四川清音、金錢板、榮昌陶器製作技藝、桐君閣傳統丸劑製作技藝。

『拾』 重慶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川江號子、石柱土家啰兒調、南溪號子 、走馬鎮民間故事、永城吹打等等。重慶在民間音樂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很多的。重慶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里人傑地靈,坐落在這里的風景也很美。重慶從古至今誕生的文化數不勝數。不論是藝術方面的文化,還是關系大眾民生的飲食文化,在全國都是排的上名號的。重慶在現代生活中已經是很多人旅遊必去的地方。除了重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吸引力,還有重慶美食的吸引力。

閱讀全文

與梁平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