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青銅時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夏朝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開始,但這一時期青銅兵器的數量不多,主要仍使用石、骨、木製原始兵器。商周時期,軍隊與戰爭規模擴大,對兵器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避免遭到更大殺傷,還開始用青銅製造各種防護裝備。與此同時,青銅冶鑄技術的發明和發展,也為製造青銅兵器和青銅防護裝備創造了條件。因此,商周時期兵器和防護裝備的面貌大為改觀,它們鑄造精美、種類繁多,成了這一時期刀光劍影戰爭奇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Ⅱ 中國歷史上哪個時期產生了青銅文化
商周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它結束了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期,進入了人類文明時期,產生了光彩奪目的青銅文化,並完成了由青銅時代向早期鐵器時代的轉變。
Ⅲ 中國最早出現的青銅器在哪個朝代
我國青銅器貫穿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整個文明史,形成了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青銅文化,在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
夏代青銅器已經開始走出新石器時代青銅器製造的原始階段,其大量的禮器和兵器形成了我國青銅器造型的基本格局,神秘的獸面紋開啟了我國青銅器紋飾的主體圖案,庄嚴厚重的審美感受更是代表了我國青銅器的整體藝術風格,這些均為商周青銅器藝術鼎盛時期的到來作了必要的鋪墊。
我國使用青銅器的歷史相當久遠,可以遠溯至夏商周之前。青銅器古樸凝重,造型典雅,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青銅器在鑄造工藝方面有自己的特殊傳統,造型豐富、品種繁多、面貌各異、精品迭出,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早在6500多年前,陝西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先民鑄造出了第一塊
銅片。隨後,從馬家窯文化到龍山文化時代,先民們又遺留下來了陶寺遺址的銅鈴,登封王城崗遺址的殘銅片、坩堝殘片等。
我國發現最早的青銅器是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刀,距今約4800年。
在甘肅青海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時代,他們則開始冶鑄或冷鍛出銅刀、鑿、錐、鑽頭、斧、匕、指環以及小飾件和鏡子等銅器。被確認最早的3件銅鏡屬齊家文化,它們的製作較粗糙,但是青銅鏡已無疑問。
這些均顯示了我國文化由「銅石並用時代」向「青銅時代」的緩慢過渡。
夏代是我國第一個進入階級社會的奴隸制國家,人類文明已由石器時代步入了青銅時代。
這時,青銅器工藝在總結新石器時代器物製造經驗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偃師二里頭遺址和夏縣東下馮遺址這一片獨特面貌的早期青銅文化區域,同我國歷史記載的夏王朝統治的范圍大致吻合。
根據偃師二里頭夏代遺址所發現的夏代鑄銅作坊和青銅器物來看,這一時期的青銅二里頭文化中的銅牌飾器已經出現了禮器、兵器、生產工具、樂器和裝飾器等五大類型,而在貴族墓中發現的青銅器主要是禮器和兵器。
可以說,夏代貴族墓中出現的禮器和兵器,奠定了我國青銅器以禮器和兵器為主的構架模式。傳說夏禹鑄九鼎,從此我國歷史上才有了「定鼎」「問鼎天下」和「一言九鼎」等說法。
大禹建立夏朝後,在以前先王子孫諸侯國林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時間長了,有些諸侯不免離心離德。為了檢閱天下究竟有多少諸侯國,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系,大禹決定召開一次諸侯大會。因這時適值各方諸侯來朝,夏禹趁機舉行郊祀之禮,眾諸侯都留在陽城住。
祭畢,諸侯紛紛散開,然後又聚攏到一起。大家對大禹不滿。一個諸侯說:「真是好笑,他向上天推薦皋陶,可是皋陶已經老病垂危,朝不保夕,哪個不知道?他要禪位於他,豈不是虛領人情嗎?」
一個諸侯接著說道:「我聽說,夏禹的兒子啟糾合了無數心腹之臣,想承襲王位。大禹哪裡肯傳賢人呢?」
後來不太滿意的諸侯就都紛紛歸去。
大禹郊祭之後,看見諸侯不服而去的有33國之多,心中不免納悶。計算起來,不服之國以東南兩方為多。於是大禹決定在陽城東南的塗山盡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
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諸侯按照他們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也稽首答禮。
禮畢,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誡、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我胼手胝足,賓士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
「舜帝也經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大禹對各諸侯又重加賞賜,並申明貢法,要求必須按照規則繳納。同時,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護各諸侯國的權利,使其不受鄰國的侵犯。
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高高興興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領群臣返回都城陽城。走到半路,忽然傳來急報,說皋陶去世了,大禹聽了,非常傷心,返都之後,就又改薦伯益於天。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大禹,就在堅決擁護大禹的同時,也積極進獻各類貢品。
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
大會,就准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青銅,鑄造成幾個大鼎。
但為免諸侯責備,大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
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並鑄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那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個月,大禹已在位5年了。夏禹承帝舜之制,也是5年就巡視天下一次。巡視回來後,氣勢磅礴的九鼎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異獸。
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
Ⅳ 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什麼時期()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原始社會
我國的青銅器,最早出現於四千至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也就是堯舜禹的傳說時代。青銅是紅銅與其他元素的合金,最早時用來製作裝飾物或小型工具,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青銅制的武器或容器,到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製作技術發展到頂峰。具有代表性的青銅器有:後母戊鼎、銅奔馬、鴞尊、三星堆青銅樹、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鍾等。
Ⅳ 青銅器起源於哪個朝代
世界上最早的應該是在兩河流域,也就是巴比倫王國!距今5000多年,有實物為證的!就我國來說最早應該是夏朝,可惜沒有實物證實,商朝的青銅器發展很成熟了,所以據此推理應該是夏朝!
Ⅵ 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什麼時期
在中國,距今50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4000年前直到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
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經碳14鑒定距今約5000年。
Ⅶ 青銅時代是從什麼時期開始的
商、西周時期,以青銅器為代表的中國工藝美術有了劃時代的進步。雖然是青銅時代,但青銅器卻全部為統治階級所佔有,勞動人民的生產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只有石、陶、木等製品。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用於統治階級在祭祀時的禮器,是權力等級的象徵。在當時不同等級使用青銅器的種類和數量都有著明確規定。因此,青銅冶煉和鑄造完全由官府控制,並集中了最好的工匠和奴隸進行生產。商周時期出現了大批製作精美、系列不同的青銅器,其造型和紋飾對後世的工藝美術影響深遠。就青銅器藝術風格而言,商代青銅藝術追求庄嚴、華美,而到西周中期以後,則是典雅、樸素的風格。
Ⅷ 古代中國的青銅器時代是什麼時候
青銅器主要指我國自夏代末期至秦漢時期用銅、錫經燒制、鍛造後所形成的各種器物。中國青銅時代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歷近15個世紀。
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其中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最有價值。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周時代的禮器既有文化價值,又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組成結構:自然界存在著天然的純銅塊(即紅銅),因此銅也是人類最早認識的金屬之一 。但紅銅的硬度低,不適於製作生產工具,所以,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不大。
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錫礦石,並學會了提煉錫,在此基礎上人們認識到添加了錫的銅即青銅,比純銅的硬度大。經過測定紅銅的硬度為布林氏硬計的35度,加錫5%,其硬度就提高為 68度;加錫10%,即提高為88度。而且經錘煉後,硬度可進一步提高。
應用領域:
1.工具:如小刀、鑽、錐、鑿等,基本上是仿石、骨工具製作的,造型十分簡單。
2.農具:斧、鏟、魚鉤等。
3.兵器:較多如戈用於鉤殺。弓形器、盔、獸頭刀、雕脊刀等)
4.飲食器:仿陶器而制,如大方鼎、園鼎、還有大量成套使用的飲食器。
5.酒器:爵——銅制帶足帶把的酒杯,三條腿、觚、盛酒器具,尊、酒杯。
6.梳妝用具:有盥、洗手洗臉的用具。銅鏡現存最有價值的銅鏡是976年河南安陽出土的周代的婦好墓里的四面銅鏡,共有四件,其中大型一件、中型兩件,小型一件。鏡面為弓形,背面有花紋。水器,有盂、罐、盆、瓢,出土數量較少。
Ⅸ 青銅時代指哪個時期
青銅時代指的是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的這個時期。
青銅時代處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早於鐵器時代之前,世界各地進入這一時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伊朗南部、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銅器,歐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銅器。
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銅較晚,大約不晚於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將近公元11世紀,才出現冶銅中心。中國則在公元前3000年前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青銅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個銅冶煉技術的文明,姜寨遺址出土的公元前4700年前冶煉黃銅片及黃銅圓環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冶煉黃銅,標志著人類初步掌握了金屬冶煉技術,為青銅時代的到來打下基礎。
而位於中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已知的最早掌握青銅冶煉技術的文明,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冶煉青銅器,人類初步踏入了青銅時代的門檻。
1973年,在陝西臨潼姜寨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塊半圓形黃銅片和一塊黃銅管狀物,年代測定為公元前4700年左右。
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冶煉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經碳14鑒定為公元前3000年。此刀長12.5厘米,為單范鑄成。沒有血檔及繯首等成熟的後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於黃河、長江、珠江流域,距今約5000年,止於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於考古上的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時代,及文獻上記載的中原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