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排名前幾的娛樂經紀公司有哪些(有個排名前後最好)
你說的是市值?還是市場佔有率?還是年銷售收入?還是什麼指標?!
如果是這幾個指標來看前幾位分別是萬達文化、華誼兄弟傳媒、中影集團、博納文化、澄天娛樂
萬達文化去年營收33億美元,電影院線全球第一;華誼去年是18.8億人民幣;天娛如果不是湖南廣電的財政補足和資源分享,估計前年都破產了;中影是中國最大的娛樂國企,競爭力幾乎等於零,只不過掌握了國家的資源;博納文化是最近幾年快速成長起來的影視公司,被美國眾多娛樂巨頭都看好,只是初期創業啟動資金還是太少、太嫩,如果給了時間成長,有希望成長為世界娛樂巨頭,只不過需要時間。華誼前年以前發展挺迅速,這幾年為了規避風險,作風很保守,影視投資都是合資入股投資,簽約了眾多明星走了美國娛樂巨頭都避免走的路,即培養明星而產生市場,這條路被證明沒有出路,和韓國一樣,成長有限;美國幾大娛樂巨頭都不會培養明星從而產生收益,市場利潤空間太小,萬達文化走的就是美國娛樂巨頭曾經走過的成功的路,只關注作品本身所能帶動的價值。華納、華特迪斯尼、維亞康姆從不會簽約明星培養從而由明星產生價值,而關注電影或電視劇的價值,投資大資金積累也快。韓國SM公司從2008年起幾乎在亞洲唱片市場佔有率達到8.33%,遙遙領先其餘公司,但是去年的營收才區區的8300萬美元,看看和萬達文化的差距。經紀公司這個領域是小打小鬧,成長空間極其有限。對於明星,只是作品的合作,而非全職簽約,這樣更有利於市場價格變動產生的資金回籠,經紀公司真的很弱很弱,福布斯和財富列出的娛樂企業排行,全球100大娛樂企業,以經紀合約運營的經紀公司從未進入過榜單
2. 中國十大娛樂公司是哪幾家 如天娛等
天娛傳媒,華誼兄弟,星光國際,金牌大風,環球唱片,華納唱片,英皇娛樂,東亞唱片華研國際,等,具體好像也沒有排過,好像公司大不大和藝人水平無關。天娛大的原因是。。。哎,收了好多沒搞搞的選秀歌手,使勁捧啊捧啊。。。就紅了
3. 誰能給我介紹幾個中國知名的文化娛樂傳媒公司
很多啊。
華誼兄弟、天娛傳媒,光線傳媒、鳳凰傳媒、點時傳媒、華視傳媒、分眾傳媒、本山傳媒。
詳細的在搜搜吧。
4. 中國三大娛樂公司巨頭是什麼
1、華誼兄弟傳媒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營電影公司,華誼兄弟在過去22年間不但創造了多個票房奇跡,也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各大電影獎項,先後推出了百餘部深受觀眾喜愛的優秀電影作品。
其中包括曾占據國內票房領先的《手機》、《天下無賊》、《寶貝計劃》、《集結號》、《非誠勿擾》系列、《功夫之王》、《風聲》、《唐山大地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畫皮2》、《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私人訂制》等,總票房逾150億,是國內商業成績最好的民營影視公司。
(4)哪個娛樂公司不看文化高低擴展閱讀:
明星經紀公司排行
1、泰洋川禾
旗下藝人:周冬雨、金晨、尹正等
2、嘉行傳媒
旗下藝人:楊冪、迪麗熱巴、張雲龍等
3、壹心娛樂
旗下藝人:李現、白宇、馬思純等
4、歡瑞世紀
旗下藝人:楊紫、秦俊傑、任嘉倫等
5、悅凱影視
旗下藝人:楊洋、吳尊、宋茜等
6、和頌傳媒
旗下藝人:趙麗穎、陳學冬、李冰冰等
7、喜天影視
旗下藝人:張天愛、李光潔、宋祖兒等
8、歡娛影視
旗下藝人:許凱、吳謹言、白鹿等
9、華策影視
旗下藝人:胡一天、吳倩等
5. 中國有哪些娛樂公司哪個娛樂公司比較好他們的藝人都有哪些
個人認為最腳踏實地不炒作的是環球公司。黃齡和薩頂頂都是旗下的。
6. 和娛樂圈搭邊的除了文化傳播、文化傳媒還有哪些公司
模特經紀公司,電影傳媒公司,音樂製作公司等等
7. 國內有哪些著名的娛樂公司
太合麥田、天中文化、華誼兄弟、橙天娛樂、金馬影視 、中視影視 、中北電視 中國星 英皇
8. 請幫我介紹一下中國比較好的娛樂公司
英皇我覺得很不錯..
他們在網路勢力超強,可以幫助明星搞網路的宣傳,主要藝人有謝廷鋒,容祖兒,梁洛施,李俊基等等著名演員(成龍父子也是這公司的)
喬傑立也不錯,有很多新人也是在那紅的,比如183club 5566 七朵花 起初王心凌也是那公司的.
百代唱片也是中國一家搶手的公司,資金宣傳方面都周轉的開,他們願意重金打造勢力歌手公司有:蔡依林 羅志祥 孫燕姿 陶喆 胡歌 胡彥斌 花兒樂隊等著名歌手..
其實新加坡海碟唱片也不錯哦,他們的宣傳戰略很不錯,用長輩幫助新人的方式來帶紅新人,從一開始的阿杜(艱難的起步)到後來用阿杜帶紅林俊傑,再後來林俊傑有帶起金莎,到現在的林宇中,以及現在公司又捧紅現在網路超火的BY2 組合..
華納唱片(Warner/Wea)集團是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原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近年來,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2004年3月,時代華納正式將旗下的華納音樂集團以2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由前任環球(Universal)集團總裁小艾德加·布隆夫曼(Edgar Bronfman Jr.)領導的美國布隆夫曼投資集團,之後華納音樂集團 (Warner Music Group, WMG)內部經歷了巨大的人事動盪,公布了一系列重組措施。
2003年華納唱片(華語)公司入主中文市場恰巧十年時間。1992年著名的台灣本土唱片公司飛碟被華納控股,1993年華納正式收購飛碟唱片,成立華納台灣唱片公司,標志著華納全面進軍華語樂壇。雖然收購了飛碟唱片,原飛碟旗下歌手王傑、蔡琴、郭富城、姜育恆、葉倩文、蘇芮、張雨生、陳百強、呂方、林憶蓮的唱片版權也歸於華納,但華納在90年代卻發展的並不順利。隨著旗下歌手合約紛紛到期,整個華納一度面臨著鄭秀文郭富城 ( 郭富城05年底轉投大國文化 ) 一王一後獨撐大局的窘境。而90年代華納唱片最值得圈點的則是,1995年將朱哲琴adawa成功的推向了世界市場,《阿姐鼓》在5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行,成為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全球發行並且銷量最高的中文唱片,在國際樂壇引起強烈反響。
華納唱片的真正猛崛起始於2000年前後。在1998年周建輝新任華納大中華區總經理之後,華納代理了擁有梁詠琪、古巨基的EEI唱片的發行業務。另外,華納把目光伸向了台灣和內地市場,在兩地分別簽下張惠妹、那英兩位大牌,更成功打造了人氣小天後孫燕姿,加上鄭秀文坐鎮香港,構成了華納獨一無二的「天後宮」。此外,華納主攻內地市場,與專營校園音樂的獨立品牌「麥田音樂」和以專業演藝經管為理念的「普萊音樂」簽約,兩者成為華納的加盟品牌。華納麥田的朴樹、周迅、老狼等人以及內地頭號男女歌手孫楠、那英均招至麾下,無疑擴大了華納的品牌內涵與內地影響力。
目前華納除了「四大天後」(張惠妹,那英,孫燕姿,鄭秀文)、「兩大天王」(郭富城,孫楠)之外,還擁有蔡健雅、麻吉等藝人。華納的成功,更多的是依託如雲的大牌歌手搶占市場。憑借國際化推廣的經驗,各自獨立的發展空間和相對固定的市場,避免了女歌手之間的顧此失彼。另外,華納音樂還是以港台商業化的主流音樂為主,如何拓展單一的音樂形式,攻克男歌手領域的軟肋,藉以突破固有的大牌表象,卻成為決定華納未來發展的重頭戲。
隨著眾多天後的離開,目前的華納音樂相比之前,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只有蕭亞軒、F.I.R.飛兒樂團、辛曉琪 、徐若瑄支撐著台灣華納的「天後」旗號。
滾石唱片1980年,校園民歌運動的積極參與者段鍾潭、段鍾沂兄弟創辦了《滾石》雜志,由於不滿足在版面上單純介紹西洋音樂,萌發了要製作華人自己的流行音樂的想法。就因為這個簡單的初衷,創辦了滾石唱片,唱片交由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BMG發行。滾石一開始的元老就有潘越雲,張艾嘉以及之後的齊豫和羅大佑。極具才華和人格魅力的歌手,團結熱情的緊密團隊,原創加上人文的滾石風格,締造了最初滾石至高的起點。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如一顆「流行樂史的原子彈」,在台島颳起了一股黑色旋風,更堅定了滾石早期創業者繼續探索華人流行音樂的決心。1985年,滾石從日本引進了鐳射唱片技術,生產了首批5張CD。《回聲》成為滾石第一張、同時也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張CD唱片。1988年,滾石成立了旗下的巨石音樂,擁有林隆璇,張信哲等歌手。同時李宗盛、小蟲、陳升、趙傳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80年代末,滾石成立了友善的狗工作室,推出了趙傳、黃韻玲、張洪量、黃品源等歌手。1989年,海外歸來的羅大佑在香港成立了「音樂工廠」,集合了黃耀明、林夕、花比傲等音樂人製作了《東方之珠》等唱片,同時滾石獲得了杜德偉、梅艷芳的國語唱片製作發行權。
從80年代中期開始,滾石幾乎網羅了包括香港Beyond在內的港台流行樂壇的精英,製作人有羅大佑、陳升、李宗盛、小蟲坐鎮;女歌手方面成功製作了黃鶯鶯、陳淑樺、娃娃、辛曉琪、萬芳等人的專輯;男歌手方面,趙傳、周華健、張信哲、成龍、馬兆駿等人成績頗豐。1989年,張培仁和製作人賈敏恕成立魔岩文化,集合內地的搖滾新勢力在90年代初期相繼推出了黑豹、唐朝、《中國火1》、張楚、何勇等人的專輯,取得空前的社會影響力,滾石的音樂內涵及領域進一步拓展。此時的滾石已達到了鼎盛的顛峰期。
90年代中期,張國榮重返歌壇簽約滾石,林憶蓮、杜德偉加上原來的精兵強將,滾石唱片的陣容無比強大。1996年,魔岩唱片在台灣正式注冊成立,之後推出了楊乃文、順子、李雨寰、陳綺貞和張震岳。作為滾石香港品牌的「龍卷風」也成功發行了莫文蔚、Beyond等人的國語專輯。 蘇慧倫、劉若英、徐懷鈺等年輕歌手的誕生則暗示著滾石後來的偶像路線。
2000年,隨著經濟蕭條市場惡化,滾石將旗下的各家製作公司整合,「龍卷風」畫上句點,同年底,魔岩唱片的創始人張培仁離開魔岩。2001年,「魔岩」也畫上了句號。其後滾石在北京成立了戰國音樂,在上海也設立了發行部,轉向內地發展。時代變遷,滾石的中流砥柱紛紛淡出或離去。目前滾石唱片留有周華健、任賢齊、梁靜茹、辛曉琪、五月天等原班人馬,另外則以F4的偶像劇形式捧紅了許紹洋、李威等人。但如今的滾石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滾石」自身的品牌內涵無以後繼,最重要的是滾石曾經傲視群雄的強大創作力已盪然無存,與一般的唱片公司並無二樣。二十年春秋如一夢,滾石如一位拖著疲憊身軀的沒落貴族,積聚著希望,等待著重生……
環球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簡稱 UMG)是全世界最大的唱片公司,它佔有世界市場的23%。它旗下不乏世界知名的歌手,如:阿姆、|-{zh-cn:帕瓦羅蒂;zh-hk:巴伐洛堤;zh-tw:帕華洛帝}-、[[]]、U2等。
環球唱片公司原來只是著名電影製作公司環球影業旗下的一家機構。後來環球影業在1998年從Seagram手下買入專門出版古典音樂及流行音樂唱片的寶麗金唱片公司(PolyGram),改組成為今日的環球唱片。
公司有藝人有:張學友,譚詠麟,李克勤,陳慧琳,許志安,陳慧嫻 ,潘瑋柏等
索尼唱片僅次環球是世界第二唱片公司主要有藝人王力宏 劉亦菲 楊丞琳
筆者很辛苦,祝願能幫助你..
9. 國內有哪些有名氣的娛樂公司
國內娛樂公司如下:
1、英皇娛樂集團
涉及的產業領域較廣,目前已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的大型集團。旗下坐擁超過75%的香港歌手!
2、亞洲華納音樂
華納集團亞洲運營中心,曾於90年代中後期並購台灣著名本土唱片公司飛碟唱片而進入華語市場,現華語區旗下知名藝人有:蔡依林、林俊傑、吳克群、蕭敬騰、喬任梁、李榮浩、郭采潔等,組合:飛兒樂團、東城衛等。
3、蠍子傳媒集團
國際戰略中心設在香港,國內運營中心設在北京,在武漢,上海,廣州,新加坡,越南等地均有子公司,擁有亞洲人數最多的幕後運作部隊小組,名為「黑魚信息」娛樂工作組,該工作組人數為150人左右。
4、天娛傳媒有限公司
由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全資控股的傳媒公司,公司在上海注冊,還在香港、長沙、北京、吉隆坡等城市和地區設有分公司和辦事處,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擁有超級女聲,快樂女聲,快男等欄目品牌!
5、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簡稱唐人電影)是一個由大中華區一批資深媒體人共同投資組建的文化創意產業類企業。總部在上海,於香港,台灣,橫店設有子公司。旗下的藝員,曾由該公司包裝代理的藝人有胡歌、孫莉、袁弘、林家宇、劉詩詩、梅小惠、關詠荷、李亞鵬、郭晉安、龔蓓苾、王渝文、王寧、張茜等。
10. 全球最大的娛樂傳媒公司有哪些
排名 公司名稱 總部所在地 綜合指數 走勢
1金牌大風
2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中國(內地) 8.8
3 喬傑立娛樂 中國(台灣) 8.4
4 映藝娛樂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8.4
5 台灣華研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8.3
6 北京海潤影視集團 中國(內地) 8.3
7 天娛傳媒 中國(內地) 8.3 2
8 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8.3
9 美亞娛樂資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8.3 2
10 新索音樂娛樂公司 美國 8.2
11 北京春秋鴻文化投資公司 中國(內地) 8.1
12 世紀冠雄文化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8
13 橙天娛樂集團 中國(內地) 7.9
14 台灣天熹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7.9
15 北京榮信達影視藝術中心 中國(內地) 7.9 2
16 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7.9 1
17 AEG新亞洲娛樂聯盟集團 中國(內地) 7.9 1
18 福隆製作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7.8
19 海碟集團 中國(內地) 7.8
20 紅館藝人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7.7
21 凱渥模特兒經紀公司 中國(台灣) 7.7
22 大國文化集團 中國(香港) 7.6
23 北京宜和星光文化經紀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7.6
24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7.5 5
25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7.5 2
26 東亞唱片(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7.5
27 傑尼斯事務所 日本 7.5 4
28 百代唱片 英國 7.5 3
29 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7.4 1
30 新視線多媒體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7.4
31 傑威爾音樂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7.4 5
32 環球唱片公司 美國 7.4
33 華納音樂集團 美國 7.3
34 威廉-莫瑞斯經紀人公司 美國 7.3
35 星輝海外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7.3
36 福茂唱片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7.2 1
37 艾回唱片公司 日本 7.2 1
38 創新演藝經紀公司 美國 7.2 2
39 鑫寶源影視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7.2
40 中國星娛樂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7.2 16
41 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7.2
42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中國(內地) 7.1
43 IMG模特經紀公司 美國 7.1
44 東亞唱片製作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7.1
45 天搏明星經紀網 中國(內地) 7.1
46 JYP經紀公司 韓國 7
47 北京太合麥田音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7
48 北京中盛天歌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7
49 北京星澤國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中國(內地) 6.9
50 星之國際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6.9
蠻詳細的,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