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廬陵文化生態園的園區游覽設施
★游覽交通系統。公園緊靠吉安市中心城區,對外交通便利。公園共設置有六個出入口,以西入口廣場為主入口,通過園區5米寬主路、游步道、橋梁形成環路交通系統。根據規劃,公園遊人容量為18800人,目前西入口停車場規劃建設有大型車位24個,小型車位353個。
★游覽設施和管理。一是為方便市民游園,園區配備八座和六座電動游覽車各兩部,水上電動遊船六艘,遊客既可通過電瓶車游覽公園風景,又可泛船湖面,領略廬陵湖風光。同時配備巡邏車一輛,全天對全園進行巡查。二是在公園東北側規劃建設面積為1.25公頃的兒童游樂場一處。已完成經營招商工作,現正進行緊張的施工,預計今年底各種兒童游樂設施即可投入使用。三是公園管理單位「廬陵文化生態公園管理處」,建設有面積達14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遊客中心,接待服務設施齊全,並配有專業講解員4名。園內已建成監控系統,並聘請專業保安隊伍進行安全保衛和救援。根據園區布局,已設置游覽指示牌、標識標志。標識系統和安全制度健全。
★在西入口廣場南側建有茶樓,建築面積約3265平方米,功能定位為以茶為主,附靈動文化,展示本省本地名茶、特產,使遊客賞景中品茗,感受廬陵文化精髓。
★為聚集人氣,吸引更多的海內外人士前來觀光旅遊,在廬陵文化生態園半島處,正在建設廬陵山莊。山莊總用地面積約6.34公頃,建築面積約28000㎡,功能定位為園林式山莊酒店。遊客入住其中,可盡享公園湖光山色、朝霞夕照。
② 廬陵新區的發展方向
定 位:吉安政治文化新區。以行政中心搬遷、一批文化教育公建設施使用為契機,以完善行政和文化服務功能為重點,以提升行政服務效能為目標,集中打造崇文、正氣、開放、圖強的現代新區;現代服務業的聚集區。以城南商業慢行系統、河東濱江新區大型綜合體、廬陵美食城、金融街、廬陵國際酒店、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等項目為龍頭,進一步完善功能和配套,全力打造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生態宜居的示範區。以美麗贛江、後河「金腰帶」、神崗山、天華山等重要山水景觀為依託,集中建設一批風格獨特、環境優美、功能配套的住宅小區,努力打造品質休閑生態宜居區。
目 標:一年出形象。新區核心區的市民廣場、城南路網、濱江路網等基礎設施,文化藝術中心、行政中心、博物館與城市展示館、科技館與青少年活動中心、工人文化宮與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商會大廈、九江銀行吉安分行、農商行、市審判大樓等房建項目相繼建成,管理取得成效,新區顯現新形象;三年見效。新區內的後河「金腰帶」工程、神崗山組團建設開發工程、城南商業慢行系統、體育中心工程、濱江大型城市綜合體、濱江體育休閑公園等重大項目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同時有一批商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居民住宅項目和功能配套項目相繼開工或基本建成。新區管理規范高效,區內水、電、氣、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及市容衛生、亮化美化等實現高效能管理,現代化城市新區基本形成;五年成規模。五年內建成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以上,新增人口10萬以上。
概況:廬陵新區是吉安市委、市政府為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優勢資源、打造中心城區增長極而成立的一個新區。概括起來講,廬陵新區有三大特點:一是「小」,指范圍小,僅54平方公里,設一鄉一街24個村(社區),5.6萬人口;二是「心」,指核心,廬陵新區是吉安市新行政中心所在地;三是「新」,指機制新,市委、市政府賦予了新區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政策和快速、高效的審批機制。自2012年8月份組建運行以來,廬陵新區緊緊跟進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決策,全面融入吉泰走廊建設主戰場,尤其是在市中心城區建設的實踐中當先鋒、打頭陣,扎實苦幹、攻堅克難,實現了新體制交接運行、新面貌迎接挑戰、新項目如火如荼、新作為回報社會的良好局面。2013年廬陵新區在建重大項目66個,開展招商和前期項目23個,預計完成總投資56.7億元、房屋徵收50萬平方米。廬陵新區創新、有序、高效地運行,引發吉安社會的高度關注,廬陵新區正朝著「吉安政治文化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生態宜居示範區」的建設定位闊步向前。
整體規劃:廬陵新區的空間結構為「兩江兩岸」(贛江、禾河兩岸)、「兩大組團」(城南組團、濱江組團)、「五大片區」(濱江片區、城南核心片區、城西片區、神崗山片區、萬石湖片區)。其中城南組團是市中心城區的幾何中心,與老城區組團、河東組團共同構成未來吉安城市發展的金三角,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目前,我們按照「沿路商務、沿河居住、沿軸商業、聚心公建」的布局理念,已全面啟動了「一廊一場一軸」(古後河綠廊、市民廣場、城南商業慢行系統)、「兩中心」(行政中心、全民健身體育中心)、「三街」(廬陵美食街、金融街、總部經濟街)、「四校」(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市委黨校、新白鷺洲中學、鳳凰小學)和十大公建的建設。公共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在建住宅小區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超過30億元;完成園林綠化100萬平方米,在建園林綠化145萬平方米。
發展「三新」產業:一是新型經濟。針對新區無工業、農業比重小的實際,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勞動力密集的新型城市經濟,以建築地產、商貿金融、總部經濟、文化旅遊等四大主導產業為龍頭,帶動會展賽事、餐飲服務、電子商務、中介服務等新型業態同步發展,形成由頂天立地的龍頭服務企業和鋪天蓋地的小微企業組成的廬陵新區現代服務業結構體系。二是新型組織。以新型社區、新型社會組織和新型社會管理為基本要素,推進以人為本的城市化進程,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推進吉泰走廊統籌城鄉發展戰略,著力推進農民市民化「遷轉俱進」。三是新型環境。圍繞擴容、提質、扮美的目標。做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規劃體系,高質量編制完成城西片區、城西南片區控規,並全力推動城市南延西展,加快「一城、兩帶、四園、五片區、十大精品建築群」等城建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做到「水在城中、城在園中、樓在綠中、人在景中」,實現城市體量、功能和品質的整體提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兩年內完成打通「三條路」 (吉州大道南延三期、香樟路、吉祥路西段)、貫通「兩張網」( 吉安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周邊路網、吉安高職技術學院周邊路網)、點亮「兩片燈」(城南組團路燈、濱江組團路燈)、對接「一座橋」(廬陵大橋),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實現基礎設施城鄉共享。
新區服務業:按照市政府對廬陵新區產業發展定位,新區重點突出以會展經濟、地產經濟、商貿物流為主導產業的新興服務業。即突出以古後河綠廊為依託的休閑健身旅遊業;以華南城為載體的高端商貿物流業;以文化藝術中心為載體的演藝經濟,以濱江會展綜合體為核心的會展經濟,以高端商務中心、粵商大廈、德昌大廈等為基本面的總部經濟,將廬陵新區打造成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新型經濟的活躍區,力爭新興服務業收入今後佔新區財政總收入的主導地位。主要是培育主導產業(建築地產、商貿金融、總部經濟、文化旅遊等),鞏固優勢產業(建築安裝、總部樓宇等),招商引進新興服務業(電商、中介、物流、文創、服務外包等),鼓勵做大本土產業(休閑觀光、專業合作社等)。重點推進吉安華耀城、廬陵美食城、天虹商城、華潤商城、廬陵人文谷、銅鑼灣慢行系統、濱江會展城市綜合體、廬陵國際大酒店、金鑫未來港(吉泰高端家裝家俬城)等十大商業城市綜合體的招商、建設和營運工作。廬陵新區已落戶並正在建設的項目主要有廬陵美食城、銅鑼灣商業慢行系統、廬陵國際酒店、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古後河(綠廊)、廬陵人文谷、金鑫未來港、華潤商城、五洲醫葯港、天虹商場、總部經濟大廈等近20個項目,並有多個項目正在洽談對接當中。
城市經濟:在培育發展城市產業方面,我們將在以下方面著力:一是培育沿江沿河沿軸沿路經濟帶。「沿江」即打造沿贛江及贛西堤特色街區;「沿河」即培育古後河(綠廊)旅遊休閑餐飲經濟帶;「沿軸」即塑造城南商業慢行系統體驗式購物經濟帶;「沿路」即建設沿井岡山大道的總部經濟區和金融街。二是培育城市經濟板塊。突出集聚、集群、集約發展理念,打造板塊經濟。努力培育以濱江會展城市綜合體為龍頭的會展中心、以華耀城項目為載體的商貿物流中心、以城南商業慢行系統為核心的休閑購物中心、以廬陵美食城為主體的餐飲服務中心、以廬陵人文谷為平台的文化創意中心、以樓宇經濟為特徵的總部經濟中心。三是打造城市綜合體。將城市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會議、文娛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間優化組合,打造功能更加綜合、建築更加現代、設施更加配套的城市綜合體。大力推進「一城」(華耀城)、「兩街」(城南商業慢行系統、廬陵美食城)、「五片」(濱江會展城市綜合體、廬陵人文谷、吉泰高端家俬城、華潤萬家、天虹商業區)等新型城市綜合體建設,促進區域內城市綜合體項目合理布局、競相發展。
③ 廬陵文化生態園的主要景點介紹
1.西入口廣場。主要景觀有:①重100噸,長12.5米,高3.8米的泰山石。正面寓意為藏龍卧虎圖,反面似一幅描繪吉安的山水畫;②創下世界保護性移植成活最大古樟記錄的,胸徑3.18米、重112噸古樟樹,目前它是亞洲最大最古老的古樟。
2.噴泉看台。通過西入口廣場南側游步道進入,主要景觀有①200米長,40米寬音樂噴泉,主噴高138米,為目前江西最高;②精衛填海雕塑
3.九曲橋。從噴泉看台,經游步道進入。是一座人行景觀橋,橋寬4米。以拱橋和平曲橋結合形式,體現景觀和諧和人文休閑。
4.湖心島。經九曲橋上湖心島。島面積約30畝,島上綠樹成蔭。主要景觀有時光隧道和古亭廊
5.金螺廣場。從湖心島亭廊,通過水上浮橋進入。廣場因形似螺號得名。主要景觀有①以民間傳說「螺女和山伢」為雕塑原型創作的「田螺姑娘」雕塑。雕塑以古銅色鑄銅材質為主,金螺貼金鉑,高約13米,整體雕塑流暢、動感,充滿美感,主要特色為動態、旋轉、可升降;②高5米,長32米,以浮雕形式通過正反兩面展示廬陵自然、人文景觀的紅砂岩文化牆。正面由六個主題組成,用寫實的手法表現「生態吉安,文化廬陵」的圖景。反面以「四山環抱,一江襟帶」的古城吉安為背景,雕有先賢造像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解縉、胡銓等古代吉安名臣名士等人文景觀;③純手工打磨,充滿廬陵文化韻味的景觀藝術燈柱。
6.「十萬工農下吉安」大型群雕。從金螺廣場經游步道,至東西主幹道北面假山 「十萬工農下吉安」大型雕塑。雕塑跨度90米,以九組群雕組成,從不同側面反映工農紅軍攻克吉安的過程。整個雕塑氣勢恢弘,形態逼真,由49個人物和3頭火牛陣牛等組成。充分體現出毛澤東詩詞《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中「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的情景畫面。
7.民俗館文化園。位於東西主幹道以東。民俗園分室內展覽、室外展演、室外體驗三大塊內容,展示吉安民間風俗禮儀、民間文化(如燈彩、音樂、傳說故事、盾牌舞、鯉魚燈)。
8.「一縣一景」。為體現吉安下轄各縣、市(區)特色,沿園區主路及游步道,分布有各縣、市(區)建設的景觀、小品,並附縣情說明。
9.文星塔。從停車場經園區南北主幹道,沿螺子山上山路,上螺子山文星塔。得名於明代名臣鄒元標倡建並作的《文塔記》,是展示吉安人文興盛現象的象徵和標識。該塔為仿宋風格建築,地下一層,地上七層。文塔建成後將成為集文化、 宗教、觀景為一體的景點建築,並成為全園的一個制高點,創造出「海納百川,縱貫天地」的意境。
10.廬陵湖。廬陵湖波光粼粼千畝湖面美不勝收,湖上仿古畫舫穿梭其間,亭台樓閣盡顯江南廬陵望郡風華。
④ 萬尚·廬陵文化商業廣場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吉安
樓盤名稱:吉安萬尚·廬陵文化商業廣場
公交線路:吉水縣汽車站(公交站):301路;吉水縣醫葯公司(公交站):301路;周嶺林場(公交站):301路;財興路口(公交站):301路;
其他交通方式:暫無資料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23.1%,共0棟樓,停車位暫無資料
周邊配套:暫無資料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⑤ 廬陵文化生態園的介紹
廬陵文化生態園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城北,是一個展示吉安城市形象、反映廬陵人文精神、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大型城市生態公園,是吉安城區最引人入勝的景觀,也是吉安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整個公園是利用螺子山山體和滯洪區為建設用地,規劃總面積約4000餘畝。公園於2011年9月15日建成開園,同年被江西省旅遊局評為「江西省十大新旅遊景區」。2012年獲批為國家4A級景區。
⑥ 吉安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吉安可以玩的:
以吉安青原區為中心,向吉水方向15公里左右有「天玉山」,可以去爬山,人多最好是一起騎車去,因為車費有點貴。山下有很大一片果園,有桃樹,梨樹,葡萄......春天的時候去爬山,然後下山的時候可以去看看......那兒的果林可有方圓好幾公里,有點大。再往吉水那邊走點,那兒有一個桃花島,不過現在正在修什麼東西,說實話,春天去桃花島還不如去天玉山下的果園。還往吉水走,有一個叫「燕坊」的古鎮,距離青原區有22公里左右,有志者可以騎車去,那兒有點古色古香,有空可以去玩玩。
另外,距離青原區很近的」青原山「,可以玩,好像要收門票。
吉水縣那邊,距離青原區也有20幾公里,有一個」文天祥紀念館「,有空組隊騎車去是好選擇,騎車大概一小時就到了。
吉安市區有個」廬陵文化生態公園「,是新修的。
站在井岡山大橋上,就會看見江水裡有一個綠蔭蔥蔥的島,那是白鷺洲中學,裡面有一個古時留下來的白鷺洲書院。
從白鷺洲書院出來,沿著那條柳樹成蔭的公路向北走,你會看到白鷺洲公園和濱江公園在公路兩邊。
還有一個地方,感覺去了有點吃虧,就是」釣源古村「,沒有上面所說的」燕坊「大,但是路程要遠很多,而且那條路很爛。。。。。。。我上次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了,車受不了。
吉安最重點的地方還是」井岡山「可以坐火車去,也可以騎車去,騎車到井岡山市的路程有105公里,慢慢騎一天能到,像我那樣快速騎,大概5--7小時能到。
以上地區除了井岡山我還沒有去過,其他地方我都騎車去過,具體好不好玩要看自己,不一樣的時候,不一樣的心情,和不一樣的人,以不一樣的方式,看的風景也不一樣,所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樣。。。。。。。祝你旅途愉快。。。。。。。
⑦ 廬陵文化生態園在哪
廬陵文化生態園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區北端,是一個展示吉安城市形象、反映廬陵人文精神、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大型城市生態公園,是吉安城區最引人入勝的景觀,也是吉安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整個公園是利用螺子山山體和滯洪區為建設用地,規劃總面積約4000餘畝。公園從2000年開始策劃,2009年8月正式動工建設,並於2011年9月15日建成開園,同年被江西省旅遊局評為"江西省十大新旅遊景區"。2012年獲批為國家4A級景區。
景點介紹:
1.西入口廣場。主要景觀有:①重100噸,長12.5米,高3.8米的泰山石。正面寓意為藏龍卧虎圖,反面似一幅描繪吉安的山水畫;②創下世界保護性移植成活最大古樟記錄的,胸徑3.18米、重112噸古樟樹,目前它是亞洲最大最古老的古樟。
2.噴泉看台。通過西入口廣場南側游步道進入,主要景觀有①200米長,40米寬音樂噴泉,主噴高138米,為目前江西最高;②精衛填海雕塑
3.九曲橋。從噴泉看台,經游步道進入。是一座人行景觀橋,橋寬4米。以拱橋和平曲橋結合形式,體現景觀和諧和人文休閑。
4.湖心島。經九曲橋上湖心島。島面積約30畝,島上綠樹成蔭。主要景觀有時光隧道和古亭廊
5.金螺廣場。從湖心島亭廊,通過水上浮橋進入。廣場因形似螺號得名。主要景觀有①以民間傳說"螺女和山伢"為雕塑原型創作的"田螺姑娘"雕塑。雕塑以古銅色鑄銅材質為主,金螺貼金鉑,高約13米,整體雕塑流暢、動感,充滿美感,主要特色為動態、旋轉、可升降;②高5米,長32米,以浮雕形式通過正反兩面展示廬陵自然、人文景觀的紅砂岩文化牆。正面由六個主題組成,用寫實的手法表現"生態吉安,文化廬陵"的圖景。反面以"四山環抱,一江襟帶"的古城吉安為背景,雕有先賢造像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解縉、胡銓等古代吉安名臣名士等人文景觀;③純手工打磨,充滿廬陵文化韻味的景觀藝術燈柱。
6."十萬工農下吉安"大型群雕。從金螺廣場經游步道,至東西主幹道北面假山 "十萬工農下吉安"大型雕塑。雕塑跨度90米,以九組群雕組成,從不同側面反映工農紅軍攻克吉安的過程。整個雕塑氣勢恢弘,形態逼真,由49個人物和3頭火牛陣牛等組成。充分體現出毛澤東詩詞《減字木蘭花 廣昌路上》中"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的情景畫面。
7.民俗館文化園。位於東西主幹道以東。民俗園分室內展覽、室外展演、室外體驗三大塊內容,展示吉安民間風俗禮儀、民間文化(如燈彩、音樂、傳說故事、盾牌舞、鯉魚燈)。
8."一縣一景"。為體現吉安下轄各縣、市(區)特色,沿園區主路及游步道,分布有各縣、市(區)建設的景觀、小品,並附縣情說明。
9.文星塔。從停車場經園區南北主幹道,沿螺子山上山路,文星塔上螺子山文星塔。得名於明代名臣鄒元標倡建並作的《文塔記》,是展示吉安人文興盛現象的象徵和標識。該塔為仿宋風格建築,地下一層,地上七層。文塔建成後將成為集文化、 宗教、觀景為一體的景點建築,並成為全園的一個制高點,創造出"海納百川,縱貫天地"的意境。
10.廬陵湖。廬陵湖波光粼粼千畝湖面美不勝收,湖上仿古畫舫穿梭其間,亭台樓閣盡顯江南廬陵望郡風華。
⑧ 廬陵文化生態園的公園概述
吉安廬陵文化生態公園是吉安市為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響應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目標號召,高規格、高標准建設的一項重點項目。是一個展示吉安城市形象、反映廬陵人文精神、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城市生態濕地公園。
公園地處吉安市中心城區北端,秉承「山水廬陵,生態吉安」的城市定位,通過「山、水、樹、鳥」等自然景觀,體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景象。項目從2000年開始策劃,經多方論證,於2008年最終確定以「保住山、穩住水、留住鳥」為設計原則,以螺子山和900畝廬陵湖為核心,圍繞山體和自然生態水體作文章,形成各功能區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六大景區的設計方案,具體可概括為「一線、三色、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