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特色文化有那些
山東特色文化有:山東方言、山東宗教、山東飲食、山東戲曲、地域文化等。
1、山東方言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1)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2)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及山東臨沂、菏澤、棗庄、濟寧、曲阜等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3)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2、山東宗教
山東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3、山東飲食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
4、山東曲藝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
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5、地域文化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❷ 萊西山查節因何停辦
萊西舉辦山楂節原因與條件:1、萊西市店埠鎮東庄頭村有一中山楂品種是原產地。中國果樹志有記載。
2、萊西的山楂種植面積大
3、、萊西市的山楂加工企業多、山楂片、罐頭、佛蒙特山楂果茶、山楂果酒等
4、萊西鄉鎮企業發展的龍頭
5、對外宣傳招商引資。
如果帶來不了收益,就不辦了。
❸ 2012青島過年期間有什麼活動
天後宮民俗廟會
舉辦時間:農歷正月初一至三十
舉辦地點:天後宮
主要活動:除夕夜撞鍾儀式、向本命年朋友贈送紅腰帶、小禮物、民俗風情攝影大賽、徵集「迎新春」對聯、燈謎大賽、中外名雞擂台賽、飛鏢有獎大賽、「百姓樂」民間藝術雜耍表演賽、「祭海」民俗表演、民間剪紙大賽、元宵燈會、民俗信仰祭拜等。
交通方式:天後宮位於青島太平路19號,市內可乘坐6、26、311、312、314、316、321、501、801、802路公交車,在大學路站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天後宮始建於明成化三年,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歷經明、清、民國等七次維修擴建成目前規模。1996年青島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修復,並將其辟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每年在此舉辦民俗廟會。
青島蘿卜會(元宵山會)
舉辦時間: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
舉辦地點:雲溪庵
主要活動:開幕式,蘿卜藝術雕刻大賽,民間工藝品製作大賽,元宵製作展評,閉幕式等。
交通方式:在市內乘坐2,5,21,24,305路車在「黃台路」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雲溪庵始建於元代,屬道教廟宇,因出產的蘿卜脆而大著名。民間有「正月初九吃蘿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說法,因而蘿卜成了廟會上的主要商品,漸漸廟會也就被人們稱之為「蘿卜會」。現在的蘿卜會人流如潮,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已成為島城春節後第一個有影響的民間節日盛會。
海雲庵糖球會
舉辦時間:正月十六至正月十八
舉辦地點:海雲庵
主要活動:茂腔、柳腔、皮影、雜耍、剪紙、年畫、秧歌大賽、鑼鼓大賽等民間藝術活動,還有大型廣場文藝表演、地方戲專場演出、攝影抓拍比賽、書畫現場表演、武術表演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1、5、7、15、32、206、210、319路公交車前往。
背景介紹:海雲庵始建於明代。舊時農歷正月十六是該庵廟會,由於廟會上賣山楂糖球的特別多,便稱之為「海雲庵糖球會」。1986年青島恢復了這一民俗節日,為期3天。
青島嶗山茶文化節
舉辦時間:每年4月-5月
舉辦地點:嶗山區
主要內容:嶗山茶文化節於每年4月至5月舉辦,旨在挖掘嶗山茶文化的內涵,是一個將休閑度假、品茶美食、健身娛樂等融為一體節慶活動,遊客可在曉望社區、囤山社區茶田參與採茶、炒茶等活動,也可以欣賞茶鄉風情,品嘗茶鄉農家宴。
青島櫻花會
舉辦時間:4月初~5月上旬
舉辦地點:中山公園
主要活動:櫻花節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動:一是4月1日至4月10日的游園踏春。二是4月10日至4月25日,傳統的賞櫻盛會登場。上千株櫻花、20萬株鬱金香及紫荊、海棠等相繼進入盛花期,呈現出「東園花海」盛況。三是4月26日至5月7日的歡慶五一活動。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車到達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簡介:青島舉辦櫻花會始於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東園花海」的中山公園櫻花,已被列入青島十大勝景。
青島國際啤酒節舉辦
時間:8月的第二個周六開幕,為期16天
舉辦地點:青島國際啤酒城
主要活動:開幕式、啤酒品飲、文藝晚會、藝術巡遊、文體娛樂、飲酒大賽、旅遊休閑、經貿展覽、閉幕式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102、104、110、125、230、301、311、312、317、321、362、375、802、501、606公交車到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國際啤酒節於1991年6月23日首次舉行,具有青島的地方特色。與會期間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啤酒廠、啤酒代理商參加展銷和交流,使青島這座美麗浪漫的「東方瑞士」更富有魅力。
青島國際時裝周舉辦
時間:9月
舉辦地點: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主要活動:發布會、品牌展示會、美容美發大賽、時裝設計邀請賽、時裝周模特大賽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321、304、301公共汽車,在國際會展中心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國際時裝周自2001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自2006年起,青島國際時裝周更名為「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與會期間有來自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時裝設計師。國際服裝周已成為展示時代服裝特色的一個窗口,吸引著中外各地遊客旅遊參觀。
❹ 糖球會的起源與特色
海雲庵糖球會的來歷和發展 海雲庵坐落在青島四方區海雲街1號,始建於明代,迄今已有500餘年歷史,為道教廟宇。廟內有南北唱殿堂兩座,正堂供奉觀音老母,南殿供奉比干、關羽,左右配殿供奉龍王、老君。古時,海雲庵屬嶗山太清宮下院,長年駐道土3人。 海雲庵之名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500多年前的一天,海中漂來一根巨大的圓木,上面載著一家老少。人們把他們救上岸後,始知他們的漁船在海里出了事,多虧漂來這根圓木,才使全家倖免於難。當地百姓認為這是神的庇佑,遂用這根圓木建起了一座廟宇。因為廟宇附近是大鶴鳥群居棲息的地方,又長年雲霧繚繞,就根據"海為龍天地,雲是鶴家鄉"之意,命廟名為"海雲庵",廟前一條街為"海雲街"。每年第一個大潮日,也就是大圓木漂來的那一天--正月十六,為開廟逢會日。 這天,鄰近村民就前來進香許願,祭掃神靈,祈求豐收和海上平安。各地藝人趕來獻藝,商販設攤叫賣,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由於廟宇附近盛產山楂,商販們多用它做成糖球在廟會上叫賣,久而久之,海雲庵廟會便被民眾稱為"海雲庵糖球會"。 建國後,人民政府對海雲庵這一歷史遺跡加以保護。1982年12月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籌款對廟宇進行了全面修復。同時對糖球會這一深受群眾歡迎的民俗節日加以正確引導,使之集文化、體育、經貿、旅遊於一體,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以民俗活動為主,淡化迷信習俗,會期也從1天延長至3天。 如今,每逢糖球會日,四面八方的遊客蜂擁而至。會上,茂腔、柳腔、皮影、雜耍、剪紙、年畫、秧歌大賽、鑼鼓大賽等民間藝術活動豐富多彩;山楂、軟棗、山葯豆、橘子瓣等品種不同、造型各異的糖球令人垂涎;各類手工藝品、風味小吃又讓人應接不暇。每年前來趕 會的中外遊客都在百萬人以上。 1990年,"海雲庵糖球會"被列為國家重點旅遊項目。
❺ 青島的風俗節日和風俗節日的介紹
財神節
查其根源,這個財神節很可能是來自臨清,臨清少部分農村有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為財神會,唱戲三天。而濰縣地區是七月二十一日為祭財神日。而他們的這個財神節,也出現了不過十幾年,出現的原因不明.
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吧,可能先是傳到即墨,近幾年傳到了青島,由於青島的商業發達,財神節終於被發揚光大了.而濰縣等地近年卻少有人過財神節了.
於是農歷7月22成為了一個青島獨特的節日,在而別處沒有這個節日
❻ 山西運城的民族風俗有那些啊
運城,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座因鹽而建立起來的城市。2000年撤地設市,轄1區2市10縣、14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3173個行政村。總人口533.6萬,其中農村人口
272.4萬,國土面積1.4萬平方公里。
運城特色小吃:
北相羊肉胡卜
北相羊肉胡卜的誕生,與著名的戲劇「二進宮」有關,「二進宮」是一部反映明代宮廷斗爭的歷史劇。明穆宗朱載厚死後,李良企圖篡位,皇後密召徐、楊二人進宮,欲把太子交與二人帶出宮。楊派人去
蒲州搬兵卻走漏風聲,李良派兵追到泓芝驛。北相鎮的路老漢在泓芝驛賣炊餅,一位後生沖進他的席棚喊救命。後生一路上飽受風寒病倒了,高燒不退。路老漢心急無招,把炊餅用刀切碎,抓起一
塊羊油放進鍋中,趁熱放進大料,再投入一把潞鹽加水燒開,把炊餅加入烹好倒進碗中,趁熱喂下。半個時辰後,後生高燒漸退,趕往蒲州搬兵救駕。事後,這位後生找見路老漢,見面就拜,唱
道:「你讓我吃的真是護國良餚啊!」路老漢聽不清後生的南方話,把「護國」聽為「胡卜」了。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運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清乾隆年間,翟店鎮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運城,
製作出售,食者甚多。後來,這位商人不斷改進製作技術,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然後擰成炸制,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
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產於黃河北岸的芮城縣。是用芝麻、小米湯、熟麵粉、大豆油、檸檬酸、廣東榴花白糖等十餘種原料和質軟甘甜的芮城井水精製而成。片薄如紙,晶瑩透光,其味蜜
甜,入口酥脆,食後有餘香。經盛夏而不粘連,存放久而不變味。長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補充營養、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老幼咸宜。
甑糕
甑糕是由糯米和棗悶蒸而成,關鍵是適時加水掌握火候。雖不及八寶米,在晉南一帶也久負盛名,因為它是用特殊的器皿蒸煮,一粘二甜,老少可口,如與澇糟合煮少許,飲之,更是別有風味。為
新絳老少皆宜的傳統小吃。
特點:軟、粘、甜、熱,喜甜可多放白糖,宜熱食。
萬榮涼粉
萬榮涼粉用紅薯粉製成,白晶透亮,調上鮮紅的辣椒油,拌上生蒜泥、芥末等調味品,麻辣酸香,清涼爽口,是一道適合夏季食用的小吃,其色潔白,晶瑩剔透,嫩滑爽口,夏季冷食有消暑解渴之
效。有熱涼兩種,澆羊肉臊子的為熱涼粉,調以油辣子、芥茉、食鹽、蒜泥、醬油、醋的為涼涼粉。涼粉筋道,調和麻辣適度,醋香誘人,入嘴即咽。據傳始於清代,由陝西韓城傳入,是一道萬
榮名吃與文化兼融的美餐。
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有著山西「餅點之王」的美譽,又有「國式糕點絕產」之美稱。煮餅在明末就已有名氣。魯迅先生在小說《孤獨者》中有「我提著兩包聞喜產的煮餅去看友人」的字句。煮餅是一種油炸的點心,在晉
南民間把「炸」就叫「煮」。聞喜煮餅形似圓月,由於外皮粘滿白芝麻,所以外觀是月白色。其外裹芝麻,滾圓狀,內有栗色、絳白二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厘米長的細絲,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
膩,久不變質。主要原料為麵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紅白糖等。
運城風俗:翟店抬閣、寺庄花鼓、十二生肖花鼓、馬拉花車、塢堆火龍等。
(6)山楂文化節在哪裡舉辦擴展閱讀:
運城地方特產
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饅頭,花式各樣,從而命名為花饃。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具有豐富的文化品位和濃郁的
地方特色。聞喜花饃有「花糕」、「花饃」、「吉祥物」、「盤頂」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2006年入選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展出
2012舉辦的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上創造四項世界紀錄
2012年2月3日,首屆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在聞喜縣城成功舉辦
臨猗蘋果
臨猗低處黃河之畔中條山之下,氣候濕潤,晝夜溫差大,海拔高,無污染,是優質蘋果基地,蘋果個大,色鮮,紅富士×新紅星雜交育成的優良中晚熟品種,在臨猗縣9個中下旬成熟,果實極大,平
均單果重400—500g,果型指數高達1.3以上,屬大型高樁中晚熟蘋果,肉質硬脆,酸甜爽口,不發綿,貸架期長,著色鮮紅。
垣曲獼猴桃
垣曲縣的獼猴桃資源豐富,有紫果、軟棗和元寶等3個品種,主蔓長達10多米,直徑達10厘米以上,但處於野生狀態。1979年,垣曲縣有關部門選擇優良單株,調查研究高產技術,將收集到的種子、
剪集的枝條,進行人工栽培繁殖,已經大批成活,長勢良好。
絳縣山楂
絳縣素有中國山楂第一縣的美譽,自1987年就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七大山楂基地縣之一。如今,絳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山楂生產基地縣,10萬畝山楂遍布全縣10個鄉鎮,形成大金星、敞口、大
五棱、大果等優良品種。從事山楂食品加工的企業有100餘家,主要產品有山楂果脯、蜜餞、汁、果醬、糖、餅等8個系列3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美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榮獲國家「七五」星火
科技成果優秀獎,1998年通過了美國FDA質量檢測,2001年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名牌產品,2003年維之王和金甲公司的九個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成為消費者信賴的綠色食品。
參考資料來源:運城市人民政府-市情概況
參考資料來源: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稷山元宵節社火表演活動驚艷亮相
❼ 河南信陽商城縣長竹元鄉
土特產品 信陽毛尖[8] 信陽毛尖信陽毛尖,亦稱「豫毛峰」。產於河南大別山區的信陽市信陽縣(現為浉河區),因條索緊直鋒尖,茸毛顯露,又產於河南信陽,故取名「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品質高上,外形細秀勻直,顯峰苗,色澤翠綠,白毫遍布。內質湯色嫩綠、鮮亮,香氣鮮嫩高爽,葉底嫩綠明亮、細嫩、勻齊。特級品展開呈一芽一葉初展。信陽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獎,1959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後,1985年又獲升國家金質獎,1991年在首屆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授予「中國茶文化名茶」稱號,成為河南省茶葉生產上的瑰寶。信陽毛尖屬於鍋炒殺青的特種烘青綠茶。茶葉形狀為條型,干茶色澤翠綠或綠潤;湯色屬淺綠型,湯色、葉底均呈嫩綠明亮;茶葉香氣屬清香型,並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毫香、鮮嫩香、熟板栗香;茶葉滋味濃醇鮮爽、高長而耐泡。葉底芽葉完整,勻稱。依品質優次,分為特級、一至五級、級外。1992年以來,信陽憑借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茶的品牌優勢,以茶為媒,廣交朋友,舉辦中國信陽茶文化節。茶文化節期間舉辦了許多大型活動,有農貿產品交流會、書畫展、茶葉展評會。而茶文化節開幕式的晚會也成為信陽人每年之中規模最大的文藝盛會。 信陽板栗信陽板栗信陽[9]位於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上,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於多種農作物和動植物生長繁育,農副土特產品種類多,產量大。其中尤以信陽板栗的歷史最為悠久,據說信陽縣長台關楚王城出土的戰國初期祭盤內就有板栗的殘骸。區內所產板栗具有個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澤鮮艷、顆粒飽滿等特點,產於羅山、商城兩縣的油栗個小、皮薄、肉厚、香味獨特,不易生蟲,便於儲運,頗受消費者的青睞。信陽板栗的年產量達數百萬噸。從1959年起開始銷往港、澳、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 信陽石涼粉石涼粉,這種價廉物美的食物深受信陽人的喜愛,老少皆宜。石涼粉的原料很簡單,至少在信陽市處處可見,叫做石花籽。這種石花籽個頭非常小,與芝麻大小差不多,而且價錢也不貴。做法也簡單,先備一盆清水,用紗布包一兜石花籽,放在清水中輕輕地揉搓,揉的差不多了,盆中的清水也有了些白色的沉澱,然後放置一段時間,等盆中的水與粉的混合物融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點了。這「點」也是比較關鍵的,石涼粉之所以得名,就是需要這一「點」。「點」可以用兩種東西,其一是用茄子,另一種就是石膏了。茄子「點」出來的石涼粉顏色稍帶些微紫色,當然,如果用的是青色的茄子,那麼在顏色上就沒有什麼影響了。石膏「點」出來的石涼粉則是完全無色的。在「點」的時候也得注意,不能嫩也不能老。太嫩了,石涼粉就不成形,無法凝結,而太老了,又有些硬了,影響口感。只有「點」得恰到好處才行,才會順滑適中。盆中的粉狀物一經點過,就成了無色透明的凝固物,這時候就已經成形了,可以吃了,但若是用冰塊冰上一會兒,味道可就更好了。要說這石涼粉,無色無味兒,有什麼好吃呢?其實它的味道就獨特在無色無味上。淺底瓷碗中盛上那麼一碗透明見底的石涼粉,舀一勺白糖,再灑幾滴薄荷水。淺淡的石涼粉中,白糖的綿甜,薄荷的清涼,全都出來了。此外,除了薄荷汁以外,店主一般還准備有橘子汁,菠蘿汁,檸檬汁等不同口味的飲料,根據不同人的口味而選擇喜愛的調料加入。而且通常會灑一些比較碎的山楂片,吃起來感覺很像果凍,在炎熱的夏季吃一碗,心情就象石涼粉一樣透明涼爽!在信陽,石涼粉的生命力是很強的,至少可以從每年的二月持續到十一月。尤其是在夏天,一勺清涼的石涼粉吃下去,只覺得渾身的涼爽,暑熱立馬就可以消去大半兒。倒可以說,石涼粉才真是信陽最本土的小吃。 固始皮絲固始縣製作豬皮絲的歷史已有100多年,早在清咸豐年間就成為貢品,屬宮廷御膳佳餚,名揚京城、天津、濟南等地。固始皮絲鬆散,富有彈性,放下起堆,翻炒不會粘邊攪條,其味松嫩爽香,含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可做皮「松花皮絲」、「肉鬆皮絲」、「涼拌皮絲」、「皮絲圓子」等名菜,皮絲不僅享譽國內,在美國唐人街數家餐館也享有盛名,視為珍品。皮絲的製作方法是:用大肥豬之皮,刮盡皮上肥肉,趁鮮製作,先將其切成紙一樣的薄片,然後切成細絲,在通風處陰干,不能曝曬。 中華獼猴桃獼猴桃,學名為中華獼猴桃,又叫做洋桃
❽ 2022年撫寧天馬山廟會開會嗎
開。
2022年1月11日召開的撫寧區委三屆三次全會,對2022年全區經濟、社會、文化、旅遊等重點任務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強化旅遊宣傳推介。全方位開展對外推介,多角度進行對外宣傳,唱響玩轉撫寧、山水撫寧、生態撫寧、畫境撫寧、康養撫寧宣傳口號,叫響「行山宿水,游學撫寧」旅遊品牌。謀劃舉辦撫寧旅遊論壇、大型旅遊推介會,辦好南戴河荷花藝術節、天馬山文化旅遊節、南山山楂節、舊縣桑葚節、王漢溝黃桃節等節慶活動,打造「網紅」撫寧。
❾ 你知道青島還有哪些民俗節日嗎
青島蘿卜會(元宵山會)
舉辦時間: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
舉辦地點:雲溪庵
主要活動:開幕式,蘿卜藝術雕刻大賽,民間工藝品製作大賽,元宵製作展評,閉幕式等。
交通方式:在市內乘坐2,5,21,24,305路車在「黃台路」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雲溪庵始建於元代,屬道教廟宇,因出產的蘿卜脆而大著名。民間有「正月初九吃蘿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說法,因而蘿卜成了廟會上的主要商品,漸漸廟會也就被人們稱之為「蘿卜會」。現在的蘿卜會人流如潮,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已成為島城春節後第一個有影響的民間節日盛會。
海雲庵糖球會
舉辦時間:正月十六至正月十八
舉辦地點:海雲庵
主要活動:茂腔、柳腔、皮影、雜耍、剪紙、年畫、秧歌大賽、鑼鼓大賽等民間藝術活動,還有大型廣場文藝表演、地方戲專場演出、攝影抓拍比賽、書畫現場表演、武術表演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1、5、7、15、32、206、210、319路公交車前往。
背景介紹:海雲庵始建於明代。舊時農歷正月十六是該庵廟會,由於廟會上賣山楂糖球的特別多,便稱之為「海雲庵糖球會」。1986年青島恢復了這一民俗節日,為期3天。
青島櫻花會
舉辦時間:4月初~5月上旬
舉辦地點:中山公園
主要活動:櫻花節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動:一是4月1日至4月10日的游園踏春。二是4月10日至4月25日,傳統的賞櫻盛會登場。上千株櫻花、20萬株鬱金香及紫荊、海棠等相繼進入盛花期,呈現出「東園花海」盛況。三是4月26日至5月7日的歡慶五一活動。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車到達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簡介:青島舉辦櫻花會始於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東園花海」的中山公園櫻花,已被列入青島十大勝景。
青島海洋節
舉辦時間:6月下旬—7月中旬
舉辦地點:中山公園(主會場)
主要活動:《歡樂中國行—魅力青島》大型演唱會、航運活動、海釣大賽、海洋知識圖片展、海上浪漫婚典、「海之情」等專題系列活動。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車到達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海洋節於1999年開始舉行,每次節日的主題都不同。節日期間舉辦的中國海洋科技博覽會暨海洋科技與經濟發展國際論壇,以其參會人員層次和論文學術價值水平高,成為近年來本市舉辦的最高層次的國際性會議。
青島國際啤酒節
舉辦時間:8月的第二個周六開幕,為期16天
舉辦地點:青島國際啤酒城
主要活動:開幕式、啤酒品飲、文藝晚會、藝術巡遊、文體娛樂、飲酒大賽、旅遊休閑、經貿展覽、閉幕式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102、104、110、125、230、301、311、312、317、321、362、375、802、501、606公交車到中山公園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國際啤酒節於1991年6月23日首次舉行,具有青島的地方特色。與會期間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啤酒廠、啤酒代理商參加展銷和交流,使青島這座美麗浪漫的「東方瑞士」更富有魅力。
青島國際時裝周
舉辦時間:9月
舉辦地點: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主要活動:發布會、品牌展示會、美容美發大賽、時裝設計邀請賽、時裝周模特大賽等。
交通方式:市內可乘坐321、304、301公共汽車,在國際會展中心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青島國際時裝周自2001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自2006年起,青島國際時裝周更名為「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與會期間有來自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時裝設計師。國際服裝周已成為展示時代服裝特色的一個窗口,吸引著中外各地遊客旅遊參觀。
天後宮民俗廟會
舉辦時間:農歷正月初一至三十
舉辦地點:天後宮
主要活動:除夕夜撞鍾儀式、向本命年朋友贈送紅腰帶、小禮物、民俗風情攝影大賽、徵集「迎新春」對聯、燈謎大賽、中外名雞擂台賽、飛鏢有獎大賽、「百姓樂」民間藝術雜耍表演賽、「祭海」民俗表演、民間剪紙大賽、元宵燈會、民俗信仰祭拜等。
交通方式:天後宮位於青島太平路19號,市內可乘坐6、26、311、312、314、316、321、501、801、802路公交車,在大學路站下車即可。
背景介紹:天後宮始建於明成化三年,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歷經明、清、民國等七次維修擴建成目前規模。1996年青島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修復,並將其辟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每年在此舉辦民俗廟會。
大澤山葡萄節
舉辦時間:9月1日—9月30日
舉辦地點:大澤山鎮
主要活動:獅舞、龍燈、旱船、高蹺、秧歌、鑒評葡萄、葡萄知識競賽、吃葡萄比賽、喝葡萄酒大賽、登山賽等。
交通方式:市區內可乘從內蒙古路車站出發的汽車,車票15元,也可在四方長途汽車站對面的四方大酒店門口等車,乘坐平度到大澤山的汽車,票價5元,15分鍾一趟。
背景介紹:大澤山葡萄節原為平度大澤山區獨有的民間傳統節日—「財神節」(農歷七月二十二日),相傳源於唐朝初年,1987年將其演變為「葡萄節」。1991年改名為「平度葡萄節」,定於每年公歷九月一日舉行開幕式。近些年為方便遊客參加,一般選在周六開幕,舉辦時間為一個月,期間橫跨了不同品種葡萄的盛果期,遊客可品嘗到各種葡萄的美味。
青島酒吧文化節
舉辦時間:12月
舉辦地點:青島市內參加文化節的酒吧
主要活動:名人雞尾酒會、攝影大賽、調酒大賽等
背景介紹:自1998年以來,青島酒吧文化節已連續舉辦了五屆,為挖掘中西酒吧文化內涵,繁榮島城冬季旅遊文化生活,培育酒吧文化市場做出了卓越貢獻。目前酒吧文化節已成為拉動島城冬季旅遊,促進青島旅遊特色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中國青島海洋節
以發展青島的海洋科技、海洋旅遊、海洋體育、海洋文化為宗旨,著力塑造青島作為中國海洋城、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海上運動中心的新世紀城市形象,促進以海洋產業為主導的海洋經濟的發展。
時間:7月14日-22日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局,青島市人民政府
雖然很長,但很完整,請你參考一下
❿ 山東省各個地區有什麼大型活動和當地習俗.
1、青島糖球會:
青島糖球會在青島海雲庵舉辦,舉辦時間基本上從正月十六左右開始,歷時1周。主要舉辦地點海雲庵和海韻廣場、嘉禾路街心花園為中心輻射的周邊道路。
海雲庵在青島市北區,又稱「大士庵」,始建於明朝末年,正殿祀觀音大士,俗稱「老母廟」,青島建市後,廟前街道就叫海運街,曾是四方一處的商業中心。
四方一帶有工人也有漁民,海雲庵供奉的神很多,觀音以外還有關公、龍王、比干、魯班、太上老君等。舊時香火旺盛,往拜者多為漁民,因此定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即新年中第一個大潮日為廟會正日。
每逢廟會,香火更盛,同時廟前廟後多有唱戲、跑驢、踩高蹺、跑旱船等娛樂活動,飲食、玩具攤販也紛紛聚來,其中賣糖球(北京稱為「糖葫蘆」)的尤為眾多,用山楂、軟棗、山葯、桔寧等製成的糖球,紛紛上市,叫賣競爭,各呈特色。年久之後,群眾便稱海雲庵廟會為糖球會。
2、濰坊風箏節:
濰坊風箏節(會)每年4月的第三個周六在濰坊舉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賽,是我國最早冠以」國際」並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大型地方節會。從198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過三十三屆,其創立的「風箏牽線、文體搭台、經貿唱戲」的模式,被全國各地廣為借鑒。
濰坊,古稱「濰縣」,又名「鳶都」,特產有風箏、年畫等,馳名海內外。濰縣自古為北海名城,文風昌盛,科甲蟬聯,經濟繁榮。
乾隆年間曾有「南蘇州,北濰縣」的說法,濰坊風箏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魯國大思想家墨翟製作第一濰坊國際風箏節只「木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開始興盛,走向民間卻是在明代。
到清朝中葉,濰坊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在濰縣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風箏藝人扎制風箏,新穎好看,起飛高穩,遠近聞名。年年有民間或官辦的風箏賽會、連許多外地的風箏商販和風箏藝人也慕名而來。這便是濰坊風箏比賽起源於濰坊市區白浪河大集的雛形。
3、田橫祭海節:
田橫祭海節主要是漁民過的節日,發源於山東省田橫鎮周戈庄村的地方傳統民俗活動。具有500多年歷史。
經當地政府的精心策劃、包裝和推介,這個古老的節日已發展成為山東乃至全國知名的民俗節慶品牌,更是現代人心馳神往的狂歡大典,每年都吸引不計其數的中外遊客及中國各地的民俗、經濟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專家慕名前來。
祭海前一天,漁民們將海邊的龍王廟打掃一新,懸掛大紅燈籠,擺香爐、祭案,貼對聯,披紅掛彩。同時在龍王廟前的海灘上扎松柏龍門,在其上懸掛匾額,掛滿彩燈,張貼大紅對聯。
各船船主忙著將彩旗獵獵的漁船開到村前海灣,船頭面向大海,一字排列,將漁具和網具擺放整齊,然後下錨定位,等待第二天正式舉行祭海儀式。
祭海儀式當天,漁民們以船為單位在龍王廟前的海灘上開始擺供。一束束用竹竿綁紮成的幾米高的「站纓」迎風而立,一張張供桌上擺滿了麵塑聖蟲、壽桃、魚、各類糖果、點心等,桌前的紅漆矮桌上,一頭頭黑毛公豬昂首向前,一隻只大紅公雞精神抖擻。
漁民們將要焚燒的黃裱紙整理好,擺好香爐,將上千掛紅彤彤的鞭炮升上高空。
4、泰安東岳會廟會:
泰岳廟會始於唐末,興於宋,鼎盛於明清,經久不衰,集宗教、民俗、民間藝術和商貿活動於一體的中國民俗文化盛會。
泰東岳泰山為五嶽之首,是佛道並存的神山。泰山腳下的岱廟,供奉著泰山神--東岳大帝。
傳說夏歷三月二十八日為泰山神生日,歷代帝王多於這天在岱廟舉行封禪大典。帝王的慶典活動、佛道的宗教活動以及民眾的朝山進香活動,在岱廟一帶形成了以貿易活動和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東岳廟會。
民國年間,每年廟會期,善男信女遠道而來朝山進香者不絕於途,山中居民多出售香蠟紙錁,生意最盛。沿途乞丐甚多。
建國後,廟會轉化為物資交流大會,「文化大革命」中中斷。
1986年泰安市恢復了泰山廟會,地點改在泰山環山路上,以紅門、王母池為中心。新的廟會保留了傳統廟會的一些內容,又充實了新的內容和新的特色,集游、玩、吃、樂、經濟貿易於一體,規模和影響在逐年擴大。
5、菏澤國際牡丹花會:
菏澤國際牡丹花會是山東省菏澤市一項重大旅遊節慶活動,是由菏澤市人民政府主辦,每屆花會都舉辦大批的經貿文化活動。
自1992年起每年4月中旬舉行,為期20天,至2017年4月15日已成功舉辦二十六屆,累計共接待中外遊客3000多萬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國家部委的領導人到菏澤視察。
「菏澤國際牡丹花會」為中國著名牡丹旅遊節慶之一,近年來,曾榮獲「全國花卉類節慶十強活動」、「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等稱號,菏澤市也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優秀節慶城市」等榮譽稱號。
通過舉辦牡丹花會,不僅提高了菏澤牡丹的知名度,使菏澤成為享譽全國的「中國牡丹城」,而且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動了菏澤經濟社會全面發展。2012年3月菏澤正式被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都」。
花會的宗旨是「以花為媒、廣交朋友、文化搭台、經貿唱戲、開發旅遊、振興經濟」,充分體現菏澤「牡丹之鄉」的特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島糖球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濰坊風箏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田橫祭海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泰安東岳會廟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菏澤國際牡丹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