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宜昌有多少家傳媒
紙介傳媒:《三峽日報》《三峽晚報》《三峽商報》》《中國地市報人》《地方新聞選刊》《三峽文化》 《好生活》
網路傳媒:中國三峽傳媒網等(地方網站上有鏈接)
音頻傳媒:宜昌人民廣播電台等
傳媒公司:宜昌未來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宜昌建宏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宜昌三峽廣電傳媒廣告公司、宜昌宜視傳媒策劃有限責任公司等
B. 宜昌有幾個區和幾個縣
截至2021年,宜昌市共有5個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
5個縣: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3個縣級市: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
宜昌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處,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取「宜於昌盛」之意改稱「宜昌」。宜昌是長江三峽起始地,三峽大壩、葛洲壩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華民族之母嫘祖、絕代佳人王昭君和近代名人楊守敬的故里。
C. 2009年宜昌市文化局對於網吧經營許可證的政策是怎樣的
宜昌市文化局向宜昌城區各網吧發出通知,要求各網吧於2006年9月20日前到宜昌市文化局辦理《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延期申請換證等有關手續。逾期未來辦理許可證延期手續者,宜昌市文化局將於2006年9月30日依法注銷其《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D. 宜昌是一個地級市嗎 他的市長是正廳級嗎
宜昌市是湖北省的地級市。市長(職位)的級別確實是正廳級,但也有高配為副省級的。
比如從省里或者武漢市(副省級城市)調入一個正廳級幹部到宜昌去任職,一般情況下,都會高配為副省級。畢竟宜昌市在湖北省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宜昌號稱是副省域中心城市,90年代地市合並,是毫無疑問的地級市,市長或有高配副省級的,但較罕見。
(4)宜昌市多少個文化局擴展閱讀:
宜昌的歷史文化
宜昌曾經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發展的地望。這里孕育出屈原、民族和親使者王昭君以及學者楊守敬等諸多先賢名流,歷代文人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陸游等,也多會於此。他們游覽西陵山水所留下詩文,為宜昌增添了文化財富。
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里。這里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建有關帝陵。同時也是關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內,境內還有屈原祠、昭君村、讀書洞、娘娘井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
E. 宜昌市區有哪幾個區
宜昌市區有5個區,包括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
宜昌市可分為:五縣三市五區。
其中,五縣為: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自治縣、五峰自治縣;
三市為: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
五區為: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
宜昌東西最大橫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80.6公里,人口總數達415萬人。
宜昌,古稱夷陵,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建制歷史逾兩千年。「宜昌」之名始於東晉,市的建制始於解放初,於1992年設立地級市。全市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
宜昌的區位優勢:
1876年宜昌被辟為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1877年清朝政府在宜昌設立海關,英、日、美、德、意、法等國也相繼設立領事館和商行。
宜昌地理位置居中,在長江經濟帶中,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東部發達的經濟科技與西部豐富資源的結合部,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中線進入西部的起點。
處於南北經濟文化交往、東西資源要素對流的交匯處和過渡地帶,歷來是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地。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由沿海向內地梯次推進,長江開放開發、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三峽工程的興建。
宜昌處於承東啟西的戰略部位,是重慶和武漢之間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1994年8月,宜昌市被國務院批准為沿江開放城市,所轄夷陵區、興山縣、秭歸縣被列為三峽經濟開放區。
F. 宜昌市下屬有哪些縣級市
截止2019年5月3日,宜昌市下屬的縣級市有當陽,枝江,宜都。
1、當陽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中部,西鄰三峽宜昌,東連荊州古城,北通襄陽隆中。1988年10月,撤縣建市。轄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國土面積2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2016年總人口56萬人。
2017年6月,當陽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枝江市屬湖北省宜昌市代管縣級市,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西緣,北靠當陽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猇亭區、夷陵區。
境內地勢由西北丘陵高崗,逐漸傾斜至東南部平原,有平原、崗地和低丘三種基本地貌形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豐富,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3、宜都是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縣級市,位於鄂西南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江漢平原向鄂西南山地過渡地帶,東隔長江與宜昌市猇亭區、枝江市相望,東南鄰松滋市,西南、正西與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交界,北與宜昌市點軍區接壤。
2018年11月,宜都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創新型縣(市),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6)宜昌市多少個文化局擴展閱讀:
宜昌簡介:
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東鄰荊州市和荊門市,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農架林區和襄陽市。
宜昌市河流均屬長江流域的長江上游幹流水系、長江中游幹流水系、清江水系、洞庭湖區的四口水系及澧水水系等五大水系。以長江幹流為主脈,河流多、密度大、水量豐富。
2016年宜昌市轄13個縣市區,即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共設20個鄉、67個鎮、23個街道。
截至2017年底,宜昌市常住人口為413.5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86%。戶籍人口為392.26萬人。年末出生人口3.76萬人,較上年增加0.63萬人;死亡人口5.09萬人,較上年增加2.61萬人;自然減少人口1.33萬人。
G. 宜昌分哪幾個區
5個區,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
宜昌市位於北緯29度56分~31度34分,東經110度15分~112度04分,地處長江上游、中游分界處,聞名世界的長江三峽的終點,鄂、渝、湘三省市交匯地。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以「三峽門戶、川鄂咽喉」著稱。自古以來,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渝)東一帶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要沖。
(7)宜昌市多少個文化局擴展閱讀
部分區介紹:
一、夷陵區
夷陵區,古稱彝陵,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東連遠安縣、當陽,西鄰秭歸縣、興山,南抵枝江、長陽,北與保康接壤,南北長103公里,東西寬約77公里。
二、西陵區
西陵區位於長江的西陵峽口,地屬宜昌市,是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貿中心和旅遊服務功能區,總面積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萬。西陵區轄學院、雲集、西陵、西壩、葛洲壩、夜明珠、窯灣等7個街道以及西陵經濟開發區和解放路步行街。
H. 湖北省宜昌市三峽文化交流中心屬於事業單位嗎
事業單位與公務員的相同點和區別
二者都屬於公職單位。公職單位和企業的差別是比較明顯的:公職單位是以社會公益為目的,企業以營利為目的;公職人員待遇往往和財政掛鉤,企業是自收自支;公職人員帶有編制,而企業沒有。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主要是管理人才;事業單位是事業編制,主要是專業人才。
行政編走的是級別(比如有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鄉科級、股所級),而事業編走的是職稱(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技術員)。
I. 宜昌一共幾個區哪幾個區屬市區
宜昌市轄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5個市轄區。宜昌,位於長江中上游結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
清朝時改稱「宜昌」,取「宜於昌盛」之意。宜昌歷史悠久,巴楚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是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
礦石狀況
宜昌境內發現各類礦產10類89種,佔全國已發現礦種的 51.4%、占湖北省的 59.3%,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8種,主要礦種有磷、鐵、煤、錳、釩、金、銅、鉛、鋅、硅、石膏、石墨、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等。
全市共發現礦產地 740 處,其中探明儲量的有 297 處。已探明工業儲量的礦產 48 種,其中磷、錳、銀釩礦、溶劑用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冶金用砂岩、石墨、石榴子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高嶺土、含鉀頁岩、化工用白雲岩、化肥用橄欖岩、化肥用蛇紋岩、蝕面花崗岩等 16 種礦產為宜昌優勢礦產。
以上內容參考:宜昌市人民政府——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