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直播授課中關於學習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議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一、扎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小學的基本教學內容以識字為主,一二年級重點在於字詞,三四年級開始接觸閱讀寫作,五六年級則加深難度,因此我們要打好基礎,從字詞出發。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二、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進行因材施教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眾多,並不是所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作都在適合在小學階段讀,所以,在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時,我們要慎之又慎,既有培養學生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又要蘊含做人做事之道理。可以在教授新課時進行拓展,如:人教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有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我們可以進行擴展,讓學生了解其他神話故事:《女媧造人》、《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等等。
三、開展多樣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必須多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學生可以搜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很有效果。但我們也要明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只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過多的形式化也許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負擔。孩子們真正的收獲應該是潛心下來,快樂誦讀,並有所收獲。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曇花一現。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回歸的重要性。
『貳』 如何讓孩子了解和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
讓孩子們對傳統文化有興趣,有條件的話領孩子到文化聖地去親身體驗,這樣會更直接,更深刻。經常讓孩子們讀一些傳統文化的東西,當然要適合他們的年齡。還要正確的引導和指導。社會,家庭,學校都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這是最重要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
『叄』 中國傳統文化學習方法
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學習的目的是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這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站在時代的高度,用新的視角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整理、選擇和評價。
要防止兩種偏向:既要反對一味美化傳統,食古不化;又要反對把馬克思主義簡單化、教條化,玩能經典作家的個別詞句,而閹割其精神實質,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絕對對立起來。
全面滲透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孤立地各個掌握條塊的問題。應以弄清條塊問題為基點,進一步運用系統整和的方法,從部分與整體、條塊與系統、外層與內核的關系中尋求內在聯系,挖掘新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相對獨立的各個條塊,給予系統整合
『肆』 如何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 要加大傳統優秀文化的普及。比如,在機關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編寫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學習教材;在學校要開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在企業要開展「誠信企業」「誠信商戶」等評選活動;要通過開展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弘揚孝賢文化和感恩文化、弘揚優良家風,推進社區、農村和家庭建設。要突出抓示範。通過好人好事的評選和推廣,用榜樣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力量。
二、要加大文化、文明工作的創建。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開展文明行為大教育、大勸導、大實踐、大提升活動,突出細節文明建設,從身邊一點一滴抓起,從一個一個具體的不良行為改起,教育引導人們在衛生習慣、交往禮節、禮貌用語、守時守約、尊老愛幼、保護環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踐行文明規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三、政府要重視,比如,要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地方文化發展。宣傳部門、文化部門要加強指導支持,聯合戰略策劃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策劃方案。要從能乾的事情做起,盡快啟動一批先導性、基礎性重大文化設施項目。同時還要在推動傳統文化轉化創新上選好著力點和突破口,切實做好融合發展文章。
四、要加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政府、社團等要引導群眾增強文物保護和文化安全意識,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古鎮、古村落、古文化街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研究傳承基地和相關博物館建設,使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發揚光大。
五、要創新保護方式。比如與旅遊、與網路「+」相結合,讓文化釋放更大的能量。
六、中央領導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合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因此我們要做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
『伍』 怎麼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要深入的了解中國文化,並且熟悉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學習的時候也要掌握精髓和文化的內涵,更加深刻的理解傳統文化
『陸』 學習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常識的方法措施
想要學習傳統文化,尤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首先要明確基本的世界觀,以及學習的方法。
一、基礎世界觀
要學習傳統文化起碼要先接受先賢的世界觀,你倆要先在一個語境里,才可能稍微明白點先賢在講什麼,而不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華夏先賢們書寫的典籍出現在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分科之前,是先賢言行的記錄,所以拿西方研究文史哲的思路來學習華夏典籍竊以為不太合適。先秦元典代表著古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行為方式,所以真正的傳統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哲學、思想可以概括的。既然我們所說的傳統文化指的上承先秦時期的干貨,那麼自然不包後來從天竺傳來的佛教。
二、開蒙第一步
漢字表達了形聲意三方面的信息,包含著華夏先祖對自然真實的認識。或者說,漢字是承載華夏先祖對自然真實認識的一種載體。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圖畫,一段動作,一個立體的場景,乃至一段「自然真實」。所以不明白文字背後的自然真實含義,那麼對經典的理解就會浮於表面,或者師心自用,自己胡編。
就比如《三字經》里提到的:「性相近,習相遠」
習在《說文》里是「數飛也。」其實說的是小鳥拍打翅膀的樣子。小鳥想要飛翔,需要不斷的重復的拍打翅膀。所以習字其實代表著重復的不停的行動。所以這句話說得是後天的行動的積累是每個人變得不同的關鍵。而不是簡單的學習的意思。
所以當我們越來越貼近文字背後的自然真實含義,就越容易明白典籍中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古人言簡意賅,好不誇張的說,有時候一個字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個圖書館。
所以開蒙認字其實是第一步。在古代這是小孩子們的必修課。
三、學習套路
說完了上面的,才跟大家聊聊學習的方法。古人學習經典講究師說家法。現代人沒有這個條件,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方法是要知道的。
第一,學之以專。專可以先簡單的理解為專注,認真。而且這不是說簡單的看書時認真,而是廣義上的專注,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探索,這樣才有可能觸碰到典籍敘述的干貨,或者說真正的有可能理解一點典籍在說什麼。而不是浮皮潦草,看過一點就覺得自己咋樣了的那種啦。夫子學琴的故事可以了解一下哈。
第二,學之以序。序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序列。學習講究序列,就像先學小學數學,然後才能學懂初中、高中乃至高等數學一樣。學習傳統文化依然也需要講究序列,從基礎到高深,而不是好高騖遠,小孩耍大刀啦。《三字經》就算是基礎啦,是開蒙的重要書籍。大家往往低估了嚴重低估了應麟先生的水平。
第
『柒』 談談應該怎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個人實踐
第一 由簡入繁。無論你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先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學起。比如你可以閱讀一些基本的傳統文化的普及書籍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
第二 了解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是艱澀難懂的文言文寫成的,所以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可以通過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來學習和認識。
第三 需要去評判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可以學到不少有用的智慧和經驗,但畢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需要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每個時代對傳統的認識和思想觀念是不一致的,但是怎樣去很好的繼承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論題。
第四 可以學習優秀的作品。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學習一些比較優秀的代表性作品如《岳陽樓記》、《勸學》、《赤壁之戰》等作品。當然這些代表作是選擇出來的。如《古文觀止》就是一部很不錯的文選。
第五 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可能涉及到各個方面如文學、哲學、歷史、美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我們還要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歐洲、亞洲文化的聯系和影響。
第六 認識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的關聯。傳統文化需要與現代的思想和價值觀念相結合。
『捌』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而言,怎麼才能深入了解它呢
傳統文化起源於炎黃,歷經自夏,商,周,秦,漢以來十數次朝代更迭,強盛於李唐,光大於宋朝,至今五千餘年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集中體現和代表,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根基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寶藏。傳統文化可以用有容乃大,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如何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里我談些自己的小看法,供大家作一參考。
順著這個思路來看,讓我一起走到可循的歷史盡頭,有史可究。伏羲。是什麼呢?伏羲一畫開天,演先天八卦: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不是感覺有點脈絡了。順著歷史的河流而下,我想是不是就清晰起來了。如果要深究「伏羲氏」之前的,我想只能交給神學了,各人依各自的觀點,咱們求同存異就好。
順著歷史的脈絡,傳統文化就鑲嵌其中。就像DNA鏈一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玖』 當代大學生如何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當代大學生要繼承傳統文化,先要全面了解一下傳統文化,從了解到喜歡,再到學習,再傳承。比如有很多年輕人在一些著名景點,穿漢服,表演民族舞蹈和樂器,都是弘揚傳統文化。
『拾』 傳統文化怎麼學習
學習傳統文化,不僅要從書上入手,還得要實踐才能了解得更加透徹。
想要學習傳統文化,首先必須得有一顆認真學習傳統文化的心態,喜歡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古人曾說過,興趣才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傳統文化沒有興趣,那麼學習它就如同嚼蠟,食不知味,更別提能夠了解到傳統文化獨特的美,願意把它記在腦海里,並且加以研究了。
當然,傳統文化中自然也有許多令人唏噓的一面。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繼承與發展,主要是與現在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鮮少有人會耐著性子將傳統文化一一呈現給世人,如果喜歡這傳統文化,大可發揮你的耐心,多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它的魅力。當然,也有許多匠人不願將傳統文化貢獻出去,認為是祖上秘寶,對此我們也要多加尊重,不應該道德綁架,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的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