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嶺南建築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嶺南建築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1 22:26:03

『壹』 廣東嶺南文化特色是什麼

嶺南文化包括粵劇、嶺南畫派、廣東話、廣綉、廣彩、嶺南建築風格。代表嶺南文化的作家:歐陽山、杜埃、陳殘雲、秦牧、黃秋耘等,這些作家都是廣東人,寫的文章多少都會帶有嶺南文化特色。

嶺南畫派的代表: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嶺南三傑」、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陳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蘇卧農、李撫虹、黃獨峰、黃少強、葉少秉、張坤儀、趙少昂、何漆園、周一峰等。

嶺南文化傳說

從古老的民間傳說開始,就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跡。著名的嶺南畫派,就是在繼承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借鑒了西洋畫的技術而形成;

飲譽世界的粵菜風味,不但吸取了國內八大菜系的技藝,也吸取了西菜烹飪之精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人更發揮了這方面的潛質,在全國率先敞開大門,在對外經濟、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這並不是偶然的。

『貳』 嶺南文化的特色、

1,開放風氣

從嶺南民間傳說就體現出開放心態,至今南海神廟中還立有波羅國使者達奚司空的塑像,西來初地還有達摩祖師的遺跡。嶺南畫派在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借鑒了西洋畫的技術而形成;飲譽世界的粵菜風味,不但吸取了國內各大菜系的技藝,也吸取了西菜烹飪之精要。

2,進取精神

嶺南文化處處迸發出一種超越「傳統導向」的進取精神。鄭信是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廣東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現了一批努力超越傳統導向的文化名人,如嶺南畫派祖師高劍父,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梁啟超等。

3,實利重商

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它在唐宋時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區,以珠江三角洲、韓江三角洲為中心向外輻射,特別是清中葉以後,隨著國際市場對茶葉、絲綢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中國「五大商幫」之一的粵商。

(2)嶺南建築文化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構成元素:

1,南遷的中原文化

秦漢以後,嶺南統一於中華,修靈渠、開庾嶺,嶺南與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先是屯軍貶官,更有幾次戰亂的大量移民,強勢而先進的中原華夏文明有如「韓潮蘇海」,席捲珠江,進而構成嶺南文化的主體。

2,固有的本土文化

古代嶺南本地文化最有特色是冼夫人文化,冼夫人本名亞英(522—602),南越首領。一生致力於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為嶺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後人稱「嶺南聖母」。

『叄』 廣州有哪些嶺南特色文化

嶺南傳統建築、嶺南特色食品、嶺南特色風俗、傳統的文化藝術,從粵語、粵劇、廣東音樂、廣東曲藝、嶺南書法、嶺南畫派、嶺南詩歌、嶺南建築、嶺南盆景、嶺南工藝到嶺南民俗和嶺南飲食文化,都反映出嶺南文化豐富內涵和獨具一格、絢麗多姿的嶺南地方特色。

『肆』 嶺南建築經歷了數次變化,最終形成了自身的風格,它有什麼明顯區別於其他建築的特點

嶺南建築享有著獨特的江南園藝風格,植被豐富,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的園林最出色。



可見,嶺南建築是歷史文化沉澱出的結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再建築領域有很高的地位。

『伍』 蚝殼屋是嶺南建築的特色之一,你對這種建築特色了解多少

蚝殼屋顧名思義就是以耗殼為建築材料建造成的房子,這種房子的優點在於冬暖夏涼,無需擔心蟲蛀,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以南地區,而這作為地區分界線的五嶺則分別是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以及大庾嶺。現在按照省份來看的話,廣東與廣西兩省、海南以及港澳便都屬於嶺南。不過在歷史上,嶺南地區還包括雲南東部以及福建西南部這兩部分地方。

耗殼屋從出現到現在已經經歷數百年的時間,它的出現其實就是古人智慧的體現。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嶺南地區的耗殼屋數量越來越少,很多地方為了發展都拆除了耗殼屋。不過像司前鎮新建村等一些地方現在仍舊保留有耗殼屋,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陸』 嶺南風格建築包括哪些元素

1、追求意境

廣東人在每一種藝術創作中都刻意追求嶺南特色,建築創作也一樣,追求意境,立意在先,處處體現出中國的嶺南情調和神韻。

例如白雲山莊的詩情畫意,能喚起海外遊子思鄉之情的「故鄉水」。

2、與環融合

嶺南建築重視選址立基,與環境融為一體,繼承了傳統建築的精華。「白雲賓館」、「雙溪別墅」、「白天鵝」等賓館建築是其中的佼佼者。

3、群體布局

嶺南建築結合氣候特點,使建築物具備現代景園特色,而只在門廳、中庭、休息廊、餐廳、走道、卧室之中布置園林花木,賦予環境以大自然的情趣。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將中國園林的精神與現代建築的格調渾然一體的東方賓館庭園。

4、建築形象清新明快

嶺南建築善於利用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特點,創造通透空間及虛靈形體,塑造清新明快的建築形象,同時借鑒古代亭台樓閣原型,使新建築千姿百態,氣象萬千。

5、室內設計豐富多彩

嶺南建築在室內設計上利用傳統手法,如灰塑、陶塑、磚雕、木雕、洞門景窗、空花博古、貼地鋪地、彩色玻璃、鑲拼壁畫、盆景幾架、特色傢具、匾名對聯等等,使室內景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6、具有景園文脈

嶺南建築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鑒中國古園林空間手法,移植到建築與城市設計中,從而產生出鮮明的特色。例如白雲山、越秀山、流花湖公園、蘭圃、烈士陵園、麓湖、東山湖公園等。

(6)嶺南建築文化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嶺南建築分類:

嶺南建築主要主要分為廣府建築、潮汕建築和客家建築。

廣府民居的代表是鑊耳屋,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粵北客家等地稱為「雲牆」或者是「茶壺環」。鑊,是古時的一種大鍋,鑊耳屋,因此亦稱「鍋耳屋」。

據說鑊耳狀的建築防火和通風性能良好: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的蔓延和侵入;微風吹動時,山牆可擋風入巷道,進而通過門、窗流入屋內。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廣府風格的民居建築為主要代表,因其在屋的兩邊牆上築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

在明清時期的廣府民居中,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牆。鑊耳屋象徵著官帽兩耳,具「獨占鰲頭」之意,唯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也是家境殷實的象徵。明清兩代,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

西關大屋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極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

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西關大屋的門廊裝修,設矮腳吊扇門(又叫腳門)、趟櫳、硬木大門三重門扇。大廳是大屋的主體建築,面積最大,屋脊最高。

潮汕民居以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稱「下山虎」和「四點金」。規模較小的城鎮平民居屋有布局狹長的「竹竿厝」。

大型民居以四點金為基礎橫向或縱向擴大規模,稱「三廳串」、「八廳相向」、「四馬拖車」、「百鳳朝陽」,其外部輪廓則保留十分規整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大規模的集居式住宅稱為「寨」,這是清代潮汕地區鄉村居民軍事化的產物。

從平面上可分為方案和樓寨,從外圍方式上可分為圍牆和圍樓。潮汕地區建築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採用貝灰和石材。至遲在北宋已開始燒制貝殼灰,以貝灰為主體原料的三合土版築大為盛行,不僅應用於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應用到加固堤防上。

石材不僅應用於建築構件的門框、欄板、抱鼓石、台階、柱礎、井圈、梁枋上,而且建造了石牌橋、石塔、石橋大型建築物。潮州城內,僅太平路就有47座石牌坊。以巨石為墩的潮州湘子橋,建造年代從南宋至明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四大古橋之一。

客家建築的代表是客家圍龍屋。歷史上客家人社會宗族制的強化,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質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祠堂設施的完善和族譜連續修撰。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各族都重視祠堂的建造。祠堂住處講究風水,重視堂號家聲。

客家圍屋堂號,或有直書故土祖地,或言志明義,這些堂號的命名習慣與唐宋古俗相承。再就是在民居方面出現了超大型的土樓和樓房組合成的大理圍龍屋。土樓建築多以夯土或土坯磚為材料,漸而發展到以花崗石、大青磚為建築材料,十分堅固,規模巨大。

現存土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自清康熙初年至20世紀70年代,興建了不少土樓建築。圍樓形制依平面布局大體分為圓形和方形。大型圓形圍樓高達4~6層20餘米,多達四環。

建於清代的始興縣隘子鎮滿堂村大圍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10800平方米。各家圍龍屋尤為講究風水。近代,還出現了傳統民居布局而門面裝修西式的中西合壁的客家僑鄉民居。

『柒』 嶺南文化的特點

1、嶺南文化的重商性      

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濟領域歷來具有重農抑商的傾向。但是,這種封建社會小農經濟條件下萌生的價值觀念,在嶺南地區並無突出的反映。嶺南文化上的商業精神不僅彌漫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約者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目標。     

2、嶺南文化的開放性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形成的嶺南文化,必然是「窗權之下,易感風霜」,免不了要發生與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匯,形成一種開放的文化心態,呈現出與較為封閉的內陸文化有明顯的不同性質。     

3、嶺南文化的兼容性      

開放性跟兼容性是相互聯系的。嶺南文化具兼容並蓄的性質,它處於與不同文化相互對流和溝通的狀態,不存在嚴重沖突和對抗的局面。     

4、嶺南文化的多元性      

嶺南文化的兼容性在表現上,必然出現嶺南文化的多元性。嶺南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多種性質,多種類型,多種層次文化的並存,使嶺南文化顯得多姿多彩,生動活潑、富有活力。     

5、嶺南文化的享樂性      

嶺南文化的享樂性不僅表現在舒適、快樂、美好、享受等美的生活追求,企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表現為通過勞動,獲得成功,取得勝利,實現人生價值,達到目的以及對個人利益、事業成就的滿足。其主導方面是積極的,它催人上進,奮發,開拓,攀登,建設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消極因素,諸如過於追求刺激和物質享受,甚至奢侈。

(7)嶺南建築文化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漢族嶺南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嶺南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漢族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為主,構成了嶺南漢族文化的主體。

『捌』 嶺南文化特色體現在哪裡

飲食:嶺南地域內可獵、可耕、可漁,物產十分豐富,山珍、海味、糧食、蔬菜、水果等種種食料,嶺南飲食文化正是在嶺南的農業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融中產生和發展的,比較有名的有粵菜、客家菜、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

飲茶:「喝茶」在粵方言里稱作「飲茶」,廣州人愛「飲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飲食文化。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

語言:粵語、客家語、潮州話,別的地域可沒有

宗教:宗教是構成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嶺南歷史上曾有過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傳播,並且在中國宗教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嶺南為外來宗教入傳中國的第一站,同時又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嶺南地區成為全國外來宗教勢力最為強盛的地區之一。

民俗節慶:他的文化節日特別多,比如東莞龍舟競渡、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廣州國際美食節、盂蘭節等等

工藝園林:比較有特色,工藝的如金漆木雕、玉雕和牙雕,獨特的嶺南盆景

戲曲:廣東的戲曲劇種有粵劇、潮劇、廣東漢劇、採茶戲、雷劇、瓊劇(亦稱瓊州戲,海南戲)等,以粵劇、潮劇、廣東漢劇三種流行最廣、影響最大、觀眾最多。

建築:嶺南建築及其裝飾是中國建築之林中一枝奇葩,千百年來,經過歷代建築匠師的辛勤勞動,充分利用了南國的自然資源,結合南國人民的生活特點,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建築藝術,在中國建築之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玖』 嶺南建築風格特點有哪些

嶺南建築風格特點有:
寧變勿仿 寧今勿古
現代嶺南建築的先驅,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夏昌世教授以現代建築風格設計廣州文化公園水產館、中山醫學院和華南工學院校園中的建築群,在全國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他作品中的山醫學院醫療教學建築群還榮獲中國建築學會優秀建築創作獎。
追求意境 力臻神似
廣東人在每一種藝術創作中都刻意追求嶺南特色,建築創作也一樣,追求意境,立意在先,處處體現出中國的嶺南情調和神韻。
例如白雲山莊的詩情畫意,能喚起海外遊子思鄉之情的「故鄉水」。
因借環境 融為一體
嶺南建築重視選址立基,與環境融為一體,繼承了傳統建築的精華。「白雲賓館」、「雙溪別墅」、「白天鵝」等賓館建築是其中的佼佼者。
群體布局 組合空間

嶺南建築結合氣候特點,使建築物具備現代景園特色,而只在門廳、中庭、休息廊、餐廳、走道、卧室之中布置園林花木,賦予環境以大自然的情趣。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將中國園林的精神與現代建築的格調渾然一體的東方賓館庭園。
清新明快 千姿百態
嶺南建築善於利用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特點,創造通透空間及虛靈形體,塑造清新明快的建築形象,同時借鑒古代亭台樓閣原型,使新建築千姿百態,氣象萬千。
室內設計 豐富多彩
嶺南建築在室內設計上利用傳統手法,如灰塑、陶塑、磚雕、木雕、洞門景窗、空花博古、貼地鋪地、彩色玻璃、鑲拼壁畫、盆景幾架、特色傢具、匾名對聯等等,使室內景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景園文脈 推陳出新
嶺南建築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鑒中國古園林空間手法,移植到建築與城市設計中,從而產生出鮮明的特色。例如白雲山、越秀山、流花湖公園、蘭圃、烈士陵園、麓湖、東山湖公園等。
神似之路 殊途同歸
嶺南建築學派主張新建築與傳統形式風格要神似,不要形似。神似反映了一種文脈意識,對傳統精神及集體無意識的關注,對環境整體性及人性空間的尊重,對與世界潮流同步的強烈願望。
◆ 自古嶺南地區就以繪畫藝術為主要的文化,嶺南繪畫藝術萌芽與新石器時期。
◆ 如今嶺南建築更是建築史上最為經典的典型,聞名世界,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拾』 嶺南建築文化特色是什麼

建築特徵表現,從社會文化角度來看,可以分為社會特徵,文化特徵,還可以有各個歷史時期的特徵。從建築自身角度來看,還有技術、藝術特徵。從技術方面來看,有平面的、結構構造、材料的特徵,還有氣候、地理、地貌特徵等。從藝術角度來看,就有外貌、細部、裝飾、裝修等特徵。綜合起來,就是建築的總特徵。

建築特徵表現中,一般說,物質技術容易反映,而精神氣質較難表現,最難表達的是它的文化內涵。在一座建築中,外表的建築形象、細部、裝飾、色彩等藝術表現和平面功能使用、結構、構造、材料等技術手段,看得見、摸得著,易於表現。而一座建築物的文化內涵、性格、氣質、它蘊藏在建築深層,是很難一下子判斷。

此外,建築特徵還有三個層次的表現,即:

1.1 淺層次表現,它表現在物質技術方面的特徵較多,也是易看到易反映的一種特徵表現。一般在建築中如平面、結構、材料、氣候、地貌以及某些外形、細部、構件、圖案等,在建築設計中,它可以直接拿來應用,在創作中可以稱作抄襲或模仿。

1.2 中層次表現,它已經開始進入建築中去模索、綜合,可以說是一種代表性或典型性特徵,如符號、象徵、手法等都屬於這一類中層次特徵表現。

1.3 高層次表現,這是深入到文化內涵的一種特徵表現,是要經過相當時間才能逐步形成的。

1.3.1建築技術特徵與表現

這是淺層次表現,在建築上屬於技術范圍。歸納起來有下列四個方面特徵:

 開敞通透的平面與空間布局

建築平面布局中要考慮建築的朝向,以便獲得良好的通風條件。通透的空間,包括室內外空間過渡和結合的敞廊、敞窗、敞門以及室內的敞廳、敞梯、支柱層、敞廳大空間等。

‚ 輕巧的外觀造型

建築設計的藝術組成有四個要素,體型、材料、細部和色彩,其中關鍵是體型。建築物的造型美觀悅目其首要的條件是體型得當,即比例恰當、優美。和諧優美的比例是形成建築自然美的必要條件。其次是材料,它是建築形成的物質基礎。細部和色彩包括裝飾、裝修,是建築增加美觀的重要輔助手段。

南方氣候炎熱、潮濕多雨,人們的性格喜愛一種輕穎、活潑的生活,同時更喜愛戶外活動。對於厚重實體的物件,往往從內心感到繁重壓郁。這種觀念也影響到對建築的看法,總的來說,希望建築輕巧、活潑、自由。

建築體型做成輕巧,有下列一些手法,如:建築不對稱的體型體量、線條虛實的對比。多用輕質通透的材料、以及選用通透的細部構件等。

ƒ 明朗淡雅的色彩

嶺南建築在色彩選擇上往往喜愛用比較明朗的淺色淡色,同時又喜歡用青、藍、綠等純色作為色彩基調,這些都能使建築物減少重量感,從而造成建築外貌的輕巧。

„ 建築結合自然的環境布置分為兩個方面:

a、 建築與大自然的結合,即建築的充分利用天然的即大自然的山、水,如山崖、峭壁、溪水、湖泊作為環境,以增加建築物的自然風光。

b、 建築與庭園的結合。其特徵就是有庭又有園、庭與園的結合。庭有多種類型,以水為中心的稱水庭,以綠地為中心的稱旱庭,以石景為中心的稱石庭,石景在水面之中的稱為水石庭。建築物環繞庭院而建,稱為繞庭建築。

將庭園引入室內,也是建築與庭園的一種手法,具體做法有:把庭園引入大廳、把庭園引入房間內、把庭園引入屋頂層,稱為屋頂花園或天台花園、還有把庭園引入支柱層,稱為底層花園。

… 傳統地方特色細部和裝飾裝修的運用。

1.3.2建築象徵特徵表現

這種特徵表現比上述技術、外表或形式特徵表現要深入一些,它深入到建築的本性來反映,可以說是屬於觀念、規律等范圍,它已經有一種概括性的內容表現,例如一般設計人員通常喜用的符號、手法、象徵等都屬於這一類。但是,這種如符號、手法、象徵等特徵表現不是固定的,而是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建築特徵表現,並且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或淘汰、或升華。

如廣州地區七十年代流行的新建築形式及其設計思潮,當地有一段諺語說,「板式建築帶形窗,高層平頂加裙房,高樓低層相結合,遮陽板加通花窗」,這就是當時嶺南新建築的符號、形象和細部等特徵及其具體體現,它比技術物質特徵是進了一步。但是,為時不久,到了八十年代,這些特徵也沒落了,產生了新的特徵。

1.3.3高層次建築特徵與表現

高層次表現,這是屬於文化思想內涵方面的表現,它已經超越某些表面形式等物質特徵和符號、象徵、手法等內容表現,而是進入到通過意匠、構思、並從哲學、美學、歷史、人文等學科在理論綜合上進行研究和創造來表達,這是建築創作的最高境界。通常業內人士所說要「神似」不要「形似」,就是這個意思。這種創造境界是較難達到,也是很艱苦才能做到,而且要化精力、化時間並在長期的實踐、摸索創作中才能逐步達到的。如果在創作中能在思想內涵某一方面達到高層次表現,那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

下面我們從嶺南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嶺南建築的特徵。

文化特徵的形成由於各個民族、各個地區因它所處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歷史發展以及觀念上的不同等因素所造成。

嶺南文化的特徵可以歸納為,三大文化體系和四大文化特徵。三大文化體系即多元文化、海洋文化和商業文化。至於四大文化特徵,即兼容性、務實性、世俗性和創新性,在近現代文化發展中還增加了輻射性。

 多元文化。嶺南地區在古代為南越百姓居住地,當時稱土著文化。秦漢以後的幾次動亂中,北方漢族徒遷南下帶來了中原文化。長期來漢越文化交流融合,加上吸取了嶺南周圍地區如荊楚、閩越、吳越文化、還有海外一帶的外來文化的優點,從而使嶺南文化中的多元化成為其最大的特點。在全國來說,這也是比較特殊的。

嶺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其特徵形成離不開中華民族文化特徵的影響和交融。嶺南地區的多元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與土著文化長期融合的結果,也是吸收周邊地區文化的結果。這里要明確的是,在漢越文化中,是以中原文化為根,在嶺南多元文化中則要明確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導。其次要強調的是,在漢越文化融合的主體中,不能忽視南越文化的歷史發展及其特色。如果離開了上述兩點,那麼,嶺南的多元文化偏離了民族的和地域的特點,那與國外地區的多元文化又有什麼區別呢?

‚ 海洋文化。在氣候地理上的特點是開放、開朗、開敞,與大自然相融合,這是自然性、開放性的反映。此外,海洋文化交往、開拓、貿易多,吸取和傳播文化也多,雙方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的交流也多。近代的中國和國外的交往都是從沿海地區的城鎮作為交匯點產生和發展的,因此,海洋文化的特徵就是開放、開拓。

ƒ 商業文化。其特點是有經濟頭腦,帶來競爭意識,但也帶來功利主義、崇商崇利。處理好「利義」關系是關鍵,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關系,這也反映在傳統文化與商業文化的關繫上。在我國現代社會新的價值觀上,兩者應是統一的,但必須要強調社會效益。

下面敘述嶺南文化的四個具體特徵。

 兼容性。這是嶺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反映出來最明顯的特性之一。嶺南人對待古代文化、外來文化、包括一切古今中外文化都能採取來者不拒、批判吸收,一切皆為我用的態度,這就是多元文化帶來的效果。兼容性中最主要的原則是以我為主,也就是多元化是以中華文化為主。

‚ 務實性。這是商業文化帶來的優點。要做生意,長期經營下去,就是靠誠信。要有信譽、誠實,要老實做人,商品實在,作風踏實。這是正確的、有道德的商業文化所帶來的行為必然是務實。其次,商業文化也帶來靈活變通的特點,這是與務實相輔相成的另一面。只要不違背務實、信譽,允許事物有一定的靈活和變通。

ƒ 世俗性,這也是嶺南文化主要特徵之一。嶺南土著文化是代表了南越人的文化,它是南越人生活、生產中的事物、觀念以及禮儀、制度等方面的反映。在歷史文化發展中,嶺南文化代表了民間所需求的利益,如古代建築中的祠堂、書塾,近代的商店、茶樓等老百姓喜愛和實用的這些民間建築類型的產生,都是為老百姓所用的,這就是民俗性。

„ 創新性,這也是商業文化和海洋文化帶來的綜合反映。創新是競爭的必需手段,也是任何事物要獲得成功、勝利的必然途徑。沒有競爭,就不可能前進,但是,這種競爭必須是良性的、光明磊落的。

創新不同於創造。創新主要是一種觀念、思想,就是要求新奇,與眾不同。而創造則是具體行為,是產生價值的行為,是具有科學依據進行艱苦勞動創造價值的行為。當然,兩者有聯系,在某方面解釋也是可以相通的。

嶺南建築來源於地域的文化和自然條件。綜合上述,嶺南建築的特徵可歸納為:1、務實性,嶺南建築的本質所在,就是以真實為主;2、兼容性,古今中外,一切精華為我所用,這是嶺南建築博各家之長、豐富自己的做法;3、世俗性,這是嶺南建築注意民間建築,大眾化思想的表現;4、創新性,這是嶺南建築的主要特色和根本,一切以創新為主,在創新中求變。此外,隨時著文化的發展,輻射性的作用也在嶺南建築中不斷發展,也可以說是第五項特徵了。

2 嶺南建築地域風格的創造

2.1 地方建築風格形成的因素和條件

建築風格形成主要有四項因素,即社會因素、經濟因素、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

2.1.1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包括歷史因素和人文因素兩大類。歷史因素中有時代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這些因素比較穩定,不是經常變化的。人文因素是社會因素中最活躍的也是經常變化的因素。人文因素包括人的習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養、審美觀念等。

在歷史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社會制度。在封建社會下,各個時期還有不同的表現,就構成了時代因素。

2.1.2經濟因素

這是建築形成的物質條件。同樣的材料,結構可以導致不同的建築形象和外貌,因為建築創作並不由材料結構等科學技術來決定, 而是由當時的社會需求,人們對建築的理解,以及思想文化對建築的要求來確定的。材料、結構方式為建築創作提供了建築實施的可能性和經濟性,是必要條件,但不是決定條件。

2.1.3自然條件因素

不同的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理、地貌和材料,它是我國建築形象呈現出豐富多彩和地方風貌的主要因素之一。

2.1.4文化因素

凡屬於意識形態方面的、非物質技術方面內容的、都屬於文化因素范疇。如制度(如禮制)、宗族、還有藝術方面的小說、詩歌、繪畫、音樂、戲曲、雕刻、裝飾、裝修、服飾、圖案等都屬於文化范疇。以建築類別來說,則多著重在制度、習俗、審美觀以及藝術處理等方面。

建築是為人的生產生活服務的,而建築又是由人進行設計和建造的。建築的形成離不開人,人的文化素質不同、性格不同都會導致建築的布局、空間、環境、形象產生不同的反映,建築風格更是如此。

建築風格的形成,四項因素都是必備的條件,但是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它們存在的條件不同,就會導致建築風貌、風格的不同。特別在南方地區,就要抓住嶺南特點,關鍵有兩個,一個是嶺南的人文因素,另一個是嶺南的自然因素。

那麼,什麼才是地方建築風格的形成標幟?通過多實踐總結,認為需要具備三方面的條件即:成熟的人文條件,明顯的地域條件和比較齊備的地方傳統文化條件。

Œ 成熟的人文條件

人文條件的內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項,一是性格特徵,另一是文化特徵。如果說,當地人民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本地共同性格特徵已經認真地總結出來,同時它的共同文化特徵也已經總結出來,那麼說,本地區的人文條件基本成熟了,這就為創造本地區的建築風格奠定了人文基礎。

 明顯的地域條件

任何建築物都是在一定的地點建造起來的,每個地點都有它的具體地形、周圍環境和具體氣候特徵,建築物是不能離開這些具體氣候、地形、地貌等特徵去做設計的。一座優秀的建築物,特別是地方建築一定要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地域特徵明顯就能使建築充分呈現出它的地方風貌和風格。

Ž 比較齊備的傳統文化條件

建築中的文化有兩類:一類是比較偏重於文學藝術等直觀型門類,如繪畫,雕飾、彩塑、裝飾、裝修、圖案以及匾額、楹聯等,另一類是側重於文化內涵,即情景意境等美感方面。後者比前者更深一步,但難度更大。

建築有藝術的一面,可以歸屬於藝術門類。它的表現主要是形象表現,但它也離不開材料、構造等物質技術條件。在古代,一些功能比較復雜、規模比較巨大的建築物不得不藉助於其它門類的藝術來表現,如雕飾、繪畫等,這些藝術門類既幫助了建築物增加它的形象表現,同時也增加了建築的文化內涵,呈現了更豐富的感染力。

藝術表現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歷史文化方面的積累和沉澱,各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藝術有它的民族性、時代性,對地方來說有它的地方性。既然是歷史的文化,就必然有傳統性、繼承性。這些傳統文化也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表現和反映。離開了這些文化,無論是國家、民族、或者地方將是愚味的,沒有生命力的。有了燦爛的、獨特的豐富文化,國家、民族和地方就是高尚的、有生命力的、光輝的。

建築風格也是一樣,必須有強大的文化作為它的表現基礎。有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在建築風格表現上必然也是有獨特風貌的。我國古代建築風格上雄偉、庄嚴、豪放、壯麗, 給人一種偉大、強盛的感覺。在民間建築風格上的朴實、豐富、多式多樣,以及園林中的自由、靈活、活潑、多變,構成了古代建築風格中豐富性,多樣性。這是我們需要繼承的一筆寶貴財富。

為此,只要人文條件達到成熟了,有了明顯的地域條件,再加上有了比較齊備的文化條件,那麼嶺南建築風格就有了創造的基礎和可能。

2.2 歷史文脈、人的素養與嶺南地方風格

根據以上所述,當人文條件、地域條件和當地的文化條件都已齊備時,那麼是不是建築的地方風格就能夠自然地產生了呢?回答是不一定,這三項條件雖然齊備,但是,它還只是形成具有地方建築風格的客觀條件和基礎,關鍵還在於人,也就是建築師,是由建築師的思想、素養、信念來決定的,這就是主觀條件。

閱讀全文

與嶺南建築文化的特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