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如何表達

文化如何表達

發布時間:2022-06-22 03:32:32

Ⅰ 形容文化的句子有哪些

  1.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高爾基

  2. 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 ——愛默生

  3. 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勝利。 ——愛獻生

  4. 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毛澤東

  5. 智慧是知識凝結的寶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異彩。 ——印度

  6. 文化不能從上向下壓,因為它應該是從下面高漲起來的。 ——里德

  7. 所謂文化,比起文明開化往往不過是掩蔽蒙昧無知的最後一層裱糊板。 ——馬洛利

  8.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 ——雅各布 布克哈特

  9. 道德文化有可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認識到我們應該控制自己的思想。 ——Charles Darwin

  10. 人生來本是一個蠻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於禽獸。 ——《世俗智慧的藝術》

  11.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 ——阿諾德

  12. 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經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垢政治和經濟。 ——毛澤東

  13. 文化雖然不像文明那樣具有地區的廣泛性,但是,它相應地和各個國家的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具有更深刻的聯系。 ——森谷正規

  14. 文化的視野超越機械,文化仇恨著仇恨;文化有一個偉大的激情,追求和美與光明的激情。 ——馬大安諾德

  15. 在這富有歷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會,人類的文化應是多彩多姿的。 ——黑塞

中國文化怎樣實現「國際表達」

向世界展示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需要表現出傳統文化的現代形態和國際風格。提及文化「走出去」,或許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在路上」的中國文化怎樣更好地實現「國際表達」。日前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的「文化『走出去』:中國文化的價值應用與傳播路徑」論壇就聚焦於「中國文化的國際表達」。 中國文化的真正表達在於人 說到中國文化表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文化載體——藝術、電影、圖書、音樂、中國功夫等所展現的文化元素和特徵,而在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看來,這只是中國文化表達的第二個層面,精神層面才是中國文化表達的首要層面,也就是說,中國文化的真正表達在於人。就像因為喜歡人的性格而喜歡一個人一樣,人們喜歡一個民族也是由於喜歡這個民族的性格,而文化就包含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性格。人們認識和喜歡一個民族,通常從認識和喜歡它的文化開始。 文化化人,而人傳承文化。趙啟正認為,人的言行、對社會責任的認識等就是文化,「走出去」的中國人就成了中國文化的載體,成為中國文化活生生的表達。中國人走出國門,相應帶出了中國文化,這也是近年來「民間外交」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文化「走出去」,「每個人都有責任」。 注重傳統 關注當下 2012年,谷歌公司在全世界9個國家開展了一項名為「美麗中國」的調查,主要問題是「美麗中國因何而美」。在最後的統計結果中,「文化、歷史、風景」排名前三位。對於「中國文化最具特徵的核心要素是什麼」這一問題,從高到低的排序是「中國的傳統建築、茶、書法、繪畫、佛教、帝王、中醫、龍、功夫」。由此可見,中國文化的傳統因素在國際上深入人心。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認為,中國文化的核心要素就是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種文化綿延五千年,說明這種文化足夠優秀,這是我們的優勢。但在向國際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我們對自身文化不夠自信。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賈磊磊則談到,在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厚古薄今的傳播策略。古老的文化要素作為文化遺產,展現傳統文化的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不能作為當今時代的文化標志來推廣。當代中國期望別人認同的不僅是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還有體現時代特徵的絢麗多姿的當代文化。面向國際展示中國文化,需要按照當代文化的市場需求配置文化元素,根據流行文化的方式搭建交流平台,根據國家未來的發展需求鑄造文化形象。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於丹認為,中國文化的國際表達中,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文化元素並不矛盾。我們需要對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進行清醒反思,前進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理性、有序。 更新思維模式和交流渠道 中國的快速崛起令全世界關注,但外國人對中國的理解和中國的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較大差距。一些民意調查表明,國外一些地區的人們對於中國的崛起充滿了不安,他們感覺到中國發生了一些事情,但並沒有完全理解究竟發生和改變了什麼。這種想法源於對中國缺少了解。要化解這種矛盾,中國必須思考如何把自己介紹給世界、如何和世界溝通。這就回到中國文化怎樣「走出去」的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家外專局外國建議咨詢委員會顧問麥啟安在論壇上給出了他的建議——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和傳播交流渠道。 麥啟安提出,在文化輸出過程中,中國需要在國外製定多樣化的渠道來進行傳播,比如在有些國家可以通過宣傳的方式,而在歐美則必須用誘導的方式才會真正發揮作用。公共外交就提供了這樣的新渠道。但是,除此之外還必須更新思維模式,如了解目標受眾的想法和態度,關注如何激發受眾的興趣,注重雙向互動,強調合作,重視多元文化背景,具體到技術層面還要關注輸入國語言等。在新的思維模式的指導下,公共外交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從而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路徑更順暢平坦。

Ⅲ 博大文化文言文怎麼樣表達

可以用《中華世紀壇序》中的句子來表達。
原句如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聖賢典籍,浩如煙海;四大發明,寰球共享。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
中華世紀壇序,是一塊漢白玉題字碑,長9米、高1.05米、重34.6噸,位於中華世紀壇南面入口處,正面刻著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題詞「中華世紀壇」,背面為「中華世紀壇序」。據悉,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塊漢白玉。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Ⅳ 如何理解「文化」的含義

  1. 社會學意義上的文化:是一個社會群體的生活狀態,是群體整個的人造環境,包括群體生活中所有物質和非物質產品。

  2. 哲學意義上的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於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都屬於文化。

  3. 漢語中文化的含義:「文化」一詞的本義是與「武功」、「武力」相對的概念,指以文德教化天下,這裡面既有政治主張,又有倫理意義。

  4. 考古學、文化學中「文化」的概念:在考古學中,「文化」指同一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

Ⅳ 形容文化的句子

1、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2、蹶角受化:蹶角:叩頭;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國人來中國朝貢,接受教化。形容聲威極大。
3、知文達理:知、達:懂得。有文化,講道理。形容有教養。
4、雅俗共賞: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5、美雨歐風:歐:歐洲。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6、用夏變夷: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僻遠部族。
7、胸中無墨:胸中沒有墨水。比喻人沒有學問,文化水平低。
8、賣弄才學:指故意顯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9、一窮二白:窮:指物質基礎差;白:指文化和科學落後。比喻基礎差,底子薄。
10、兼收並蓄:把不同內容、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保存起來。
11、黃金時代: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12、識字知書:指有文化知識。

Ⅵ 中華文化的表層文化怎麼表達

通俗講就是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一種表層文化,不少成語直接表現了當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選材集中於日常所見的人或事物直接反映當時民眾的生活狀況和物質文明的發明的生產水平。

Ⅶ 如何表達重視中國文化+希望孩子學習中國文化

摘要 傳統文化是文脈繼承的途徑;是民族凝聚的紐帶;是與國際接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重點。然而,當前的傳承傳統文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存在傳統技藝後繼無人、文化遺產肆意拆除、非遺寶貝慘遭漠視等痼障頑疾。可見,傳承傳統文化是彰顯大國風採的關鍵核心。

Ⅷ 文化精神增強怎麼表達

1、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講文明,重禮儀。3、講文明語,做文明事,當文明人。4、微笑是打開心鎖的鑰匙。5、文明禮儀,從我做起。6、不學禮,無以立。7、文明禮儀,從我做起。8、病從口入,禍從口出。9、憤怒從愚蠢開始,以後悔而告終。10、禮儀、禮節、禮貌、文明、文雅、文化。11、禮儀是一種文明規范,禮儀是一種素質修養。12、禮儀體現的細節,細節展現的是素質。13、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的美德。14、爭創國家衛生城市,美化慶元人居環境。15、爭創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16、惡語傷人三春寒,良言一句暖三冬。17、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18、品行不好的人容易犯罪,犯罪的都是品行不好的人。19、人生關鍵的幾步是12至18歲。20、不好學的人、無知的人是最危險的人。21、知恥方能有所不為,勵志才能有所作為。22、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都更換主人。

Ⅸ 怎樣形容中國文化(具體的)

1、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在浩瀚歷史長河中經歷過血與火的熔煉,凝聚著華夏兒女的無窮智慧。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展現給世人的是絢麗多姿的人文風情與風格恫異的宗教信仰不斷碰撞、交融、演變後的一部歷史巨卷,中國悠久的歷史猶如一窖烈酒,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沉積後,迸溢出縷縷幽香,味淡而綿長,清洌卻醉人。
2、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值得我們驕傲和引以自豪的,然而我們一談到五千年華夏文明時,往往是「勤勞」、「勇敢」一類的詞藻,一說到中國文化時,無不產生「博大精深」的敬仰,其實這種枝離破碎的民族美德抑或是民族傳統顯然不能與中國文化劃上等號

Ⅹ 什麼是文化你如何理解文化

廣義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文化屬於精神文化的范疇,是物質生活之外的精神現象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社會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藝術、文學、宗教、傳統、習俗等。

文化是傳統,是習慣,而非一時一刻的做法。文化是長時間形成、積淀並傳承下來的。文化與文化之間是有差異的,文化差異的實質就是習慣做法不同。文化是人們行動的指南,具有強大的動力。



文化與文明

1、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2、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3、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閱讀全文

與文化如何表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