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是什麼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職工文化,也稱企業職工文化,是與企業文化相對應的文化形態,職工文化以職工為本,是一種素質文化,企業文化以企業為本,是一種管理文化。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二、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企業文化(重要性)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統帥」,是企業行動的「指南」,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具有無法替代的核心作用。
許多大企業的發展表明,一個企業要想快速發展並立於不敗之地,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能夠成功的創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通過企業文化的內容及特徵的學習,加深對企業文化的了解,必將有助於企業快速、持續的向深層發展。
企業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
企業文化可以把員工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使員工萬眾一心、步調一致,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斗。事實上,企業員工的凝聚力的基礎是企業的明確的目標。企業文化的凝聚力來自於企業根本目標的正確選擇。如果企業的目標既符合企業的利益,又符合絕大多數員工個人的利益,即是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目標,那麼說明這個企業凝聚力產生的利益基礎就具備了。否則,無論採取哪種策略,企業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種幻想。
良好的企業文化具有引力作用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僅對員工具有很強大引力,對於合作夥伴如客戶、供應商、消費者以及社會大眾都有很大引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穩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同樣的道理合作夥伴也是如此,如果同樣條件,沒有人不願意去一個更好的企業去工作;也沒有哪一個客戶不願意和更好的企業合作。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引力作用。
企業文化具有導向作用
企業文化就像一個無形的指揮棒,讓員工自覺的按照企業要求去做事,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企業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精神,發揮著無形的導向功能,能夠為企業和員工提供方向和方法,讓員工自發的去遵從,從而把企業與個人的意願和遠景統一起來,促使企業發展壯大。
企業文化具有激勵作用
優秀的企業文化無形中是對員工起著激勵和鼓舞的作用,良好的工作氛圍,自然就會讓員工享受工作的愉悅,如果在一個相互扯皮、勾心鬥角的企業里工作,員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和諧和快樂,反而會產生消極的心理。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是一種精神激勵,能夠調動與激發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人們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增強企業的整體執行力。
企業文化具有約束作用
企業文化本身就具有規范作用,企業文化規范包括道德規范、行為規范和一是規范。當企業文化上升一定高度的時候這種規范就成生無形的約束力。它讓員工明白自己行為中哪些不該做、不能做,正是企業文化所發揮的"軟"約束作用的結果。通過這些軟約束從而提高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約束,使員工明確工作意義和工作方法,從而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企業文化具有競爭力作用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帶動企業的健康發展,員工的積極性能調動,工作起來更有熱情,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對企業的效益的提高,注入了新的力量,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企業的好處不言而喻,企業的競爭力不光是表現在技術上,還體現在企業文化上。
更多參考:http://www.surfphpseo.com/yue/bangong/chuangye/2016-01-07/2414.html
⑵ 公司企業文化怎麼寫
公司企業文化一般以:願景、理念、准則為內容。
1、願景:和諧共生,發展創新。
願景是組織在未來所能達到的一種狀態的藍圖,闡述的是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回答的是「去哪裡」的問題。
2、理念:追求卓越,成就未來。
使命指的是在這樣一種最終目的下,組織將以何種形態或身份來實現目標。回答的是「我們為什麼去」的問題。
3、准則:誠實守信,敬業奉獻。
價值觀指的是基於組織的共同願景、宗旨和使命等,對所預期的未來狀況所持的標准觀念。回答的是「怎麼去」的問題。
(2)如何講企業文化擴展閱讀
寫作注意事項:
企業文化對品牌而言目的是為增強品牌內涵、核心價值的定位、提升品牌形象而構建,體現品牌自身個性特徵,廣泛傳播得到消費者認可。
卓越理念對品牌而言,僅僅停留於書面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樹立品牌的一大誤區就是認為在確定品牌理念之後工作就告一段落或者結束了。需要牢記的是這才是開始。
價值觀不是貼在牆上的話語,有贊有條價值觀叫做「說人話」,白鴉老師當時帶我們參觀的時候,有解釋這條價值觀的由來。說以前有個DM(傳單)效果非常差,後來復盤,發現是沒有站在用戶的角度,設計的太花哨(高端),反而讓用戶覺得是賣手機的,與想達成的目標嚴重背離。
⑶ 如何介紹企業文化
首先要了解企業文化的定義。
企業文化的概念
廣義上說,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說,文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與制度。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其次是「企業文化的要素」
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整個理論系統概述為5個要素,即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文化儀式和文化網路。·企業環境是指企業的性質、企業的經營方向、外部環境、企業的社會形象、與外界的聯系等方面。它往往決定企業的行為。 ·價值觀是指企業內成員對某個事件或某種行為好與壞、善與惡、正確與錯誤、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認識。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賀信,統一的價值觀使企業內成員在判斷自己行為時具有統一的標准,並以此來選擇自己的行為。 ·英雄人物是指企業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業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於作為一種活的樣板,給企業中其他員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樣,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強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文化儀式是指企業內的各種表彰、獎勵活動、聚會以及文娛活動等,它可以把企業中發生的某些事情戲劇化和形象化,來生動的宣傳和體現本企業的價值觀,使人們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活動來領會企業文化的內涵,使企業文化「寓教於樂」之中。 ·文化網路是指非正式的信息傳遞渠道,主要是傳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種非正式的組織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場合所組成,它所傳遞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職工的願望和心態。
再者就是「企業文化的內容」
根據企業文化的定義,其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應包括如下幾點:
1.經營哲學
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經營哲學。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講求經濟效益,重視生存的意志,事事謀求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它的戰略決策哲學。北京藍島商業大廈創辦於1994年,它以「誠信為本,情義至上」的經營哲學為指導,「以情顯義,以義取利,義利結合」,使之在創辦三年的時間內營業額就翻了一番,躍居首都商界第4位。
2.價值觀念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於價值的觀念體系。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准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准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才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為,企業才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著職工行為的取向,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使企業失去後勁,導致滅亡。我國老一代的民族企業家盧作孚(民生輪船公司的創始人)提倡「個人為事業服務,事業為社會服務,個人的服務是超報酬的,事業的服務是超經濟的。」從而樹立起「服務社會,便利人群,開發產業,富強國家」的價值觀念,這一為民為國的價值觀念促進了民生公司的發展。北京西單商場的價值觀念以求實為核心,即:「實實在在的商品、實實在在的價格、實實在在的服務。」在經營過程中,嚴把商品進貨關,保證商品質量;控制進貨成本,提高商品附加值;提倡「需要理解的總是顧客,需要改進的總是自己」的觀念,提高服務檔次,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3.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
企業精神要通過企業全體職工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因此,它又是企業職工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
企業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於哲理,又簡潔明快的語言予以表達,便於職工銘記在心,時刻用於激勵自己;也便於對外宣傳,容易在人們腦海里形成印象,從而在社會上形成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如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團火」精神,就是用大樓人的光和熱去照亮、溫暖每一顆心,其實質就是奉獻服務;西單商場的「求實、奮進」精神,體現了以求實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真誠守信、開拓奮進的經營作風。
4.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調整本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范疇為標准來評價和規范企業。
企業道德與法律規范和制度規范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當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為的重要手段。中國老字型大小同仁堂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長盛不衰,在於它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融於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即「濟世養身、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
5.團體意識
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因此,他們就會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為。
6.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通過外部特徵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眾所認同的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徵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廣告、商標、服飾、營業環境等,這些都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通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本實力、產品質量等。表層形象是以深層形象為基礎,沒有深層形象這個基礎,表層形象就是虛假的,也不能長久地保持。流通企業由於主要是經營商品和提供服務,與顧客接觸較多,所以表層形象顯得格外重要,但這決不是說深層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單商場以「誠實待人、誠心感人、誠信送人、誠懇讓人」來樹立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企業形象,而這種服務是建立在優美的購物環境、可靠的商品質量、實實在在的價格基礎上的,即以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經營實力作為優質服務的保證,達到表層形象和深層形象的結合,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任。
7.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從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看,企業制度屬中間層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為職工行為規范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系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不過說到底每個企業的文化都是不一樣的。它於公司的理念是息息相關的。企業文化一定要符合自己公司的相關因素才可以。
⑷ 企業文化培訓怎麼講課
如下:
一、選好主題。首先應根據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必要時可以進行問卷調查,把握培訓的需求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
企業可以把文化建設過程的難點,或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或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等作為培訓主題。
如企業文化如何落地、企業文化如何推廣、企業文化如何設計、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如何融合、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融合問題、企業文化理念如何細化和落實等。總之,培訓主題一定要因企業實需而定。
二、選好對象。企業文化屬於戰略層面的東西,它的培訓有深淺之別,所有培訓不是都適合全部企業人的,所以,培訓對象應講究層次性,應對其進行合理的選擇。
有些內容只需要普通員工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有些內容又需要領導幹部既知其所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有些內容需要企業文化負責者知道如何做的……反正,企業文化培訓內容很多、很廣,企業須根據培訓主題內容確定培訓對象。
三、選好講師。企業文化培訓不止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播,還有講師個人行為教化與化育。授課質量高低,直接受講師的專業度、理論思想、授課經驗與技能、身巧體語言、講課特點與模式的影響。
因此選擇企業文化培訓師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授課者的職業素質、理論造就、實戰經驗、專業技能、授課水平、講課風格等因素。
四、選好環境。作為受培訓者,不僅受培訓內容和授課講師的影響,而且還受培訓環境或氛圍的感化。
既然是開展企業文化培訓,就要為培訓對象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與氛圍,以致用文化氛圍喚醒受培訓者的主觀意識。因此,企業在選擇培訓地點時,要考慮環境安靜度、格局布置,還要策劃文化環境。
五、做好安排。學習並不是一件愜意的事情。由社會人突然變成「校園人」,受訓者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適應。因此在課程設置、授課方式、授課時間等方面,應該做好策劃,妥當安排,讓受訓者不至於難受。科學合理的安排,會使得學員不僅輕松愉快,而且提高學習效果。
六、做好考核。雖說約束,不利於發揮創造性,但過於寬松,培訓者和受訓者都容易出現應付的趨向。採取適當的考核,如設計學員對講師評價的問卷、講師對學員考核的問卷等方式,對培訓過程進行監控,有利於提高培訓效果和培訓質量。
七、做好跟蹤。培訓活動完事之後,企業需要召集受訓者一起討論學習,共享培訓成果,從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全面提高培訓效果。此外,還需跟蹤受訓者在培訓後傳達情況和落實情況。
⑸ 如何理解企業文化
廣義上說,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說,文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與制度。
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
1、經營哲學
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經營哲學。
2、價值觀念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准則。
3、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調整本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范疇為標准來評價和規范企業。
5、團體意識
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
6、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通過外部特徵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眾所認同的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徵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商標等;通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等。
7、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企業制度作為職工行為規范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系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傑出而成功的企業都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正是企業文化——這一非技術、非經濟的因素,導致了這些決策的產生、企業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員工們的行為舉止、衣著愛好、生活習慣。在兩個其他條件都相差無幾的企業中,由於其文化的強弱,對企業發展所產生的後果就完全不同。
⑹ 如何宣講企業文化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文化建設方法
1、晨會、夕會、總結會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時間宣講公司的價值觀念。總結會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門和全公司的例會,這些會議應該固定下來,成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思想小結
思想小結就是定期讓員工按照企業文化的內容對照自己的行為,自我評判是否做到了企業要求,又如何改進。
3、張貼宣傳企業文化的標語
把企業文化的核心觀念寫成標語,張貼於企業顯要位置。
4、樹先進典型
給員工樹立了一種形象化的行為標准和觀念標志,通過典型員工可形象具體地明白「何為工作積極」、「何為工作主動」、「何為敬業精神」、「何為成本觀念」、「何為效率高」,從而提升員工的行為。上述的這些行為都是很難量化描述的,只有具體形象才可使員工充分理解。
5、網站建設
網站上進行及時的方針、思想、文化宣傳,企業網站建設專家米粒文化CEO指出,尋找專業的跟企業文化相關的網站建設公司進行,更符合、更貼近公司的企業文化。
6、權威宣講
引入外部的權威進行宣講是一種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
7、外出參觀學習
外出參觀學習也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這無疑向廣大員工暗示:企業管理當局對員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別人已經做到這一點,而我們沒有做到這些是因為我們努力不夠,我們應該改進工作向別人學習。
8、故事
有關企業的故事在企業內部流傳,會起到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9、企業創業、發展史陳列室
陳列一切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物品。
10、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指唱歌、跳舞、體育比賽、國慶晚會,元旦晚會等,在這些活動中可以把企業文化的價值觀貫穿進行。
11、引進新人,引進新文化
引進新的員工,必然會帶來些新的文化,新文化與舊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種新文化。
12、開展互評活動
互評活動是員工對照企業文化要求當眾評價同事工作狀態,也當眾評價自己做的如何,並由同事評價自己做得如何,通過互評運動,擺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點,發揚優點,明辨是非,以達到工作狀態的優化。
13、領導人的榜樣作用
在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當中,領導人的榜樣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14、創辦企業報刊
企業報刊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企業報刊更是向企業內部及外部所有與企業相關的公眾和顧客宣傳企業的窗口。
⑺ 如何講好企業文化這一課
如何講好企業文化這一課,在此提供範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文化是我們公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如何講好這一小節呢?接下來我給大家示範一下。
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
第一個文化是oooo:.........
。
例如:第一個是我們的黃金法則: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別人。公司教育任何一個來到這間公司的人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
第二個文化是oooo:.........
。
例如:第二個文化是生活優先資序:作為世界上成功而幸福的男人,幸福的法則,必須按照這樣的次序來生活,那就是: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業第三。信念就是相信,我們要相信自己,...信念放在第一位。家庭第二,...事業第三,...等等內容。
第三個文化是oooo:.........
。
例如:第三個文化是樂施精神,不求回報的去幫助別人,施比受更幸福。公司的樂施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對我們的顧客。.......。公司的第二個樂施的體現,......。
結論:......。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了解了這家公司,是不是你會覺得,公司不是一間簡單的oooo公司?......。
以上內容是範例,僅供參考,實際請以貴公司的企業文化為主。
⑻ 如何做好企業文化宣傳
企業文化宣傳方法
1、晨會、夕會、總結會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時間宣講公司的價值觀念。總結會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門和全公司的例會,這些會議應該固定下來,成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思想小結 思想小結就是定期讓員工按照企業文化的內容對照自己的行為,自我評判是否做到了企業要求,又如何改進。 3、張貼宣傳企業文化的標語 把企業文化的核心觀念寫成標語,張貼於企業顯要位置。 4、樹先進典型 給員工樹立了一種形象化的行為標准和觀念標志,通過典型員工可形象具體地明白「何為工作積極」、「何為工作主動」、「何為敬業精神」、「何為成本觀念」、「何為效率高」,從而提升員工的行為。上述的這些行為都是很難量化描述的,只有具體形象才可使員工充分理解。 5、網站建設 網站上進行及時的方針、思想、文化宣傳,企業網站建設專家米粒文化CEO指出,尋找專業的跟企業文化相關的網站建設公司進行,更符合、更貼近公司的企業文化。 6、權威宣講 引入外部的權威進行宣講是一種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 7、外出參觀學習 外出參觀學習也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這無疑向廣大員工暗示:企業管理當局對員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別人已經做到這一點,而我們沒有做到這些是因為我們努力不夠,我們應該改進工作向別人學習。 8、故事 有關企業的故事在企業內部流傳,會起到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9、企業創業、發展史陳列室 陳列一切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物品。 9、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指唱歌、跳舞、體育比賽、國慶晚會,元旦晚會等,在這些活動中可以把企業文化的價值觀貫穿進行。 10、引進新人,引進新文化 引進新的員工,必然會帶來些新的文化,新文化與舊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種新文化。 11、開展互評活動 互評活動是員工對照企業文化要求當眾評價同事工作狀態,也當眾評價自己做的如何,並由同事評價自己做得如何,通過互評運動,擺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點,發揚優點,明辨是非,以達到工作狀態的優化。 12、領導人的榜樣作用 在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當中,領導人的榜樣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13、創辦企業報刊 企業報刊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企業報刊更是向企業內部及外部所有與企業相關的公眾和顧客宣傳企業的窗口。
⑼ 如何宣傳企業文化
應該說,企業文化的建立是企業管理的精髓。企業宣傳只是企業文化建立的一部分。當然,企業文化建立固有其共同點。但對於具體的企業,根據企業性質,企業所處環境,企業發展狀況,發展策略,發展目標及現有企業文化氛圍的不同,在企業文化建立的策略上又各有不同。在此,我只想提幾點建議:
1)企業文化建立,不僅僅只是在力圖向社會宣傳「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相反,更應該是企業內部文化的整合。
這種整合不應該只是形式性的簡單的宣傳活動,而應該是在企業內部從上至下文化認同與履行的伐腦洗髓。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共同信念的培養過程。
2)要把企業文化的建立放到戰略的高度,放到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中。
企業文化的建立是一個時間積淀的過程,也是著手培養的過程。也就是說,企業文化的建立不應該放在「自然進化」的狀態下,而應該是一個持續的培養的過程。一個企業應該把企業文化的建立當作一個可操作的管理過程,應該成立專門的部門進行該項管理活動,並且要把這種觀念滲透到企業的一切日常活動中。
3)在企業文化建立過程中企業的宣傳應注重企業形象的傳遞。
企業文化的建立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首先應該培養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企業」,然後才是向外界傳遞「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當然,這兩個過程並不是絕對獨立進行的。但戰略上應該有所側重。在對外宣傳時,不能簡單的只注重所謂的「眼球效應」,而應該向外界傳遞這樣一種信息——讓外界接受你的態度是積極的。
當然這些都是一些淺顯的見解,還遠未及企業文化建立的精髓,只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⑽ 如何解讀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
職工文化,也稱企業職員文化,是與企業文化相對應的文化形態,職工文化以職工為本,是一種素質文化,企業文化以企業為本,是一種管理文化。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經營活動中所秉持的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