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上海的文化有哪些

上海的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2 05:33:15

① 上海的文化有哪些吸引力

8月23日裊裊書香彌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被譽為年度「書香盛宴」的上海書展,已經持續舉辦十五年。每年主會場外為愛書者遮陽避雨的朵朵傘花,綿延近千米,成為盛夏時節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最沁人心脾的一抹清涼。

面向未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不斷豐富和滋長,也離不開氣質的涵養、品質的提升、價值的引領。

從中國第一高樓到黃浦江濱江岸線,人們徜徉書海,追尋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雋永力量;梧桐樹下、石庫門里,實體書店掀起回歸熱潮,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來自人民網

② 上海人文精神有哪些

上海,簡稱「滬」,有「東方巴黎」的美稱,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跡,江南的吳越傳統文化與各地移民帶入的多樣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上海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包括建築類的弄堂文化、外灘建築群、廟宇的文化;生活類的習俗、節日、嫁娶、飲食、方言的文化;藝術文化類的滬劇、浦東說書、滑稽戲等上海傳統文化,帶你了解一個老上海的風情。
上海話又叫上海方言、上海閑話,俗稱滬語,是主要分布於上海市區的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上海話有哪些文化歷史?常用的上海話你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上海方言】
上海也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文化。那麼上海都有哪些節日習俗呢?本文為為你盤點了上海的所有節日習俗大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上海節日】
上海如今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國際都市的水平,很多的文化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同程度的沖擊,婚俗文化也是如此,上海結婚習俗具有中西結合的特點,既有中國特色,想要在上海踏入婚姻殿堂的你,應該要了解一下【上海嫁娶文化】
上海位於我國長江三角洲,是一個沿江濱海的城市,氣候溫暖,四季分明,鄰近江湖密布,全年盛產魚蝦,市郊菜田連片,四時蔬菜常青,物產豐富。正是這樣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人文歷史,所以形成了上海獨有的飲食文化。【上海飲食文化】
海派文化誕生於上海,但是上海的本土文化並不完全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本質上是上海的城市文化,糅合了以江南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歐美的外來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融後形成的上海城市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在寺廟文化特色方面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寺院廟堂,是供著祖宗神佛著名歷史人物便於世人瞻仰祭祀的地方。那麼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寺廟,上海的廟會文化是什麼樣的?【廟宇/廟會文化】
中國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上海和江浙地區。淵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調,清末形成上海灘簧,其間受蘇州灘簧的影響。後採用文明戲的演出形式,發展成為小型舞台劇「申曲」。1927年以後,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那麼滬劇發展後有哪些藝術特色呢?【滬劇文化】

③ 上海有它的本土文化嗎為什麼上海看到都是西方建築

上海市的建築文化有什麼特點;

1、古典建築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西摩會堂,以通貫兩層的一對愛奧尼式柱和一對方形壁柱形成門廊,穹形拱頂的會堂可容納五六百人。記載著當年猶太人在上海留下的生活印記,於2002年入選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名錄。

馬勒住宅,以北歐挪威住宅風格為主,同時結合歐亞多種建築形式,以風格的奇特別致聞名,被譽為是一幢「多種藝術風格混合、結構奇特」的建築,更蘊含了一個小女孩童話般的夢境。

2、海派里弄

從石庫門里弄,到新式里弄,乃至花園里弄、公寓里弄,這些中西合璧、上海風情的里弄住宅,形成了上海近代特有的建築文化和建築風格。

作為上海著名的大型新式里弄住宅群,「大勝胡同」有3層朝南向磚木結構房屋116幢,行列式排列,住宅外牆為拉毛飾面,窗口、檐口、牆隅等部位鑲拼清水紅磚邊飾。

作為新式石庫門里弄的代表,震興里為清水紅磚牆面。榮康里是清水青磚牆面嵌紅磚帶式。德慶里水泥砂漿仿石砌牆面。特點為街面的牌樓與弄內的房屋連為一體,各弄首的牌樓上的雕石花紋各有不同。

3、老建築新地標

位於陝西北路的榮氏老宅,立面具有法國古典主義風格,而平面布置、內外裝修等方面則偏重中國傳統風格。2017年,經過6年精心修繕,榮宅以嶄新姿態重新亮相。人們可在此近距離感受時尚與歷史的碰撞、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的交流。

1885年「張園」開始對遊人免費開放,成為當時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和娛樂場所。國內的第一盞電燈、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個室外照相館均在此亮相。目前張園是上海現存最大,擁有中後期石庫門種類最為齊全的建築群。

2019年啟動了對張園的升級改造,將建成「中央文化街區」,集商旅文為一體,立足南京西路「永不落幕」後街夜色經濟建設,打造摩登時尚新地標,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④ 上海文化有什麼特點

談到上海文化為什麼叫做海派文化?這就要從它的歷史說起: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吳越文化,就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礎,開始孕育了海派文化。此時,江浙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商業社會。商業社會的特點就是開放、多元和隨和。吳越文化包容了國內外的先進技術、理念和人際關系,在開埠之後,這些先進的事物迅速被當地人接受,並且與當地的吳越文化融合,形成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於揚棄,追求卓越,勇於創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⑤ 上海的傳統文化形式有什麼

【顧綉】民間工藝。古代上海地區著名刺綉技藝。
【金山農民畫】上海金山縣民間傳統藝術。包括灶頭畫、剪紙漆繪、民間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構思新穎,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鄉獨特風韻。
【嘉定竹刻】民間工藝。竹刻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傳統工藝,始於唐朝,盛於明清。嘉定竹刻始於明隆慶年間,熔筆墨藝術和雕刻技藝於一爐,作品富於詩情畫意,形成著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

⑥ 上海有什麼傳統文化

【顧綉】民間工藝。古代上海地區著名刺綉技藝。源於明代。嘉靖年間,上海名宦顧名世築名園"露香園"。顧綉創始人是顧名世長子顧會海之妾繆氏,她在宋綉傳統上創新發展,奠定了顧綉基礎。傳至次子顧斗英第二子壽潛妻韓希孟時,技藝登峰造極。她於畫藝有造詣,運用針鋒特技以體現畫稿的神韻,今存世之顧綉代表作均為她的作品。每幅綉品旁均有董其昌題詠,珍貴異常。顧名世曾孫女顧蘭玉精通綉藝,曾設幔授徒,四鄉婦女學藝後以此為營生,顧綉藝術得以傳世,其居功甚偉。顧綉特點是擘絲細過於發,針刺細如毫,配色精妙,綉品氣韻生動,工緻無匹,有"畫綉"之美譽。顧綉對後來之蘇綉、湘綉、蜀綉均有影響,為中華民族藝術之瑰寶。
http://ke..com/view/62428.htm
(個人觀點:重點關注,傳承意義,傳人(師傅)...側重點在宣傳,保護,傳承)

【金山農民畫】上海金山縣民間傳統藝術。包括灶頭畫、剪紙漆繪、民間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構思新穎,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鄉獨特風韻。金山縣文化館組織農民畫創作骨幹20多人組成金山農民畫社,從事專業創作活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80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首展,大獲成功。1981年,金山農民畫在美國華盛頓、紐約、洛杉磯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聯邦德國展出時,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東方民間藝術的源頭"。到1987年底,已有近2500幅作品在國內外展出,日本國美乃美出版社出版了金山農民畫冊。有4幅精品被郵電部製成郵票發行。金山縣因而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http://ke..com/view/243467.htm
(個人觀點:在傳承,保護的同時..在創新這個角度可以下點功夫...模仿其造型進行製作)

【嘉定竹刻】民間工藝。竹刻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傳統工藝,始於唐朝,盛於明清。嘉定竹刻始於明隆慶年間,熔筆墨藝術和雕刻技藝於一爐,作品富於詩情畫意,形成著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代表人物是朱鶴、朱纓和朱稚征祖孫三人(世稱"嘉定三朱"),以深刻作浮雕和透雕技法為其流派特色。嘉定竹刻以留青陽刻為主,即利用竹皮、竹肌色澤的不同,雕鏤出濃淡相間、絢爛多姿的藝術品。品種繁多,既有插屏、掛屏等藝術欣賞品,亦有煙盒、扇骨、筆筒、花瓶、擱臂等實用工藝品。
http://ke..com/view/149523.htm
(個人觀點:在傳承,保護的同時..可模仿其造型進行製作)

【黃草編織】傳統手工編織工藝,以嘉定最為有名。嘉定黃草色澤淡雅,質地堅韌,並能染色,用它編出的工藝品門類多樣,式樣新穎,色彩豐富,工藝精緻,具有民族特色。草編製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墊、拖鞋等等,充滿鄉土氣息,兼具手工織品的自然美、藝術美和實用價值。早在清代,嘉定黃草拖鞋便遠銷歐亞各國。現在,黃草由野生改為人工培育,質量更佳,近年推出仿古圖案新產品,製作精巧,紋路細密,圖案中人物、車馬錯落有致,古色古香,巧奪天工,深受人們喜愛,成為上海著名的工藝品。
http://ke..com/view/298454.htm

⑦ 上海和北京相比,有哪些文化上的差異

北京屬於典型的北方都市,受氣候條件、人居環境、政治氛圍的影響北京的市井文化及民俗民風與上海截然不同-最大的不同當屬飲食文化。

上海自鴉片戰爭開埠以來,從一個縣城百年間發展成中國城區人口最多的工商業大城市,其市民文化的特色就是小資文化,市民精明算計,喜好投資,因此國家大力扶持上海成長為中國乃至國際的金融中心是與其市民文化基因是完全相符的。

⑧ 上海的地方習俗有哪些

1、除夕撞鍾燒香

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鍾」。玉佛寺一般都是燒頭像的地方,龍華寺是撞頭鍾的地方。

2、上海桃花節

每年3-4月間舉辦,上海人賞桃花的習慣由來已久,南匯是賞花的好地方,上海南匯區多植桃樹,為展示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淳樸的民風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開的時節,舉辦了上海桃花節,以進一步弘揚桃文化,推動旅遊事業的發展。

3、接財神

上海人把農歷正月初五稱作五路財神的生日,故民間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財神之俗。初四夜半子時,家家祭供鯉魚、羊頭,滿堂香紙蠟燭,壁上高掛財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財神爺送財降福。

(8)上海的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上海的各類文化:

1、上海的建築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造就了中西並存、中外合璧、藝術交融、風格獨特的「世界建築博覽會」;

2、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形成了本鄉本土的「申曲」(滬劇)與國劇京戲、越劇、淮劇等地方戲,以及來自域外的話劇、芭蕾舞等百花爭妍的「大聯袂」;

3、上海的音樂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由鄉土氣息濃烈的「紫竹調」、「梅花三弄」,吹來了喜氣洋洋的「廣東音樂」、喧騰激越的「歡慶鑼鼓」、回腸盪氣的「二泉映月」,以及來自歐美的交響樂、銅管樂、管弦樂;

4、上海的飲食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不但薈萃了展示域內川、粵、京、魯、江浙、淮揚等地特色菜系、傳統名點和茶酒文化的館堂樓肆,而且匯聚起散發著歐美情調、各國風味的西餐館、咖啡廳等。

⑨ 上海有什麼特色

上海特色菜: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咸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栗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

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9)上海的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上海被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上海在科爾尼發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國第3位。

在2019年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暨百強城市排行榜中,上海排名世界第48位,中國第4位。2019年10月31日,上海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⑩ 你認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是什麼

認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是梨膏糖。

梨膏糖不僅是上海的小吃味道,更是文化的傳承。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記憶中的味道,說起上海的老味道,就不得不提走過166年光景的糖果梨膏糖。它誕生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首家梨膏糖商店在老城隍廟的廟前大門石獅子旁開業,1961年上海梨膏糖食品廠成立。

簡介: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237.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2487.09萬人。

閱讀全文

與上海的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