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文用中文怎麼讀(音譯)
1、你好——口你七哇(白天)、襖哈有(早上)、空幫哇(晚上)
2、謝謝——阿里嘎脫
3、再見——撒腰那拉(這個不常用)
4、再見——八一八一or甲or甲阿內or甲馬塔or馬塔內or掃屋甲
5、沒關系——卡馬依馬散 多依塔洗馬洗帖(te)(對方說謝謝時用)
6、是!不是!——害!依——挨!
7、行!不行!——依——內!打咩! j
8、對不起——死米馬散!or狗埋!
9、不知道——希臘那依
10、這是什麼?——口來挖囊打卡?
11、媽媽——歐卡桑
爸爸——歐多桑
哥哥——歐尼桑
姐姐——歐內桑
弟弟——歐偷偷
妹妹——依毛偷
爺爺輩——歐吉依桑
奶奶輩——歐巴阿桑
阿姨輩——歐巴桑
叔叔輩——歐吉桑
12、一到十——一起、你、桑、有、鍋、樓哭、娜娜、哈氣、哭、九
13、太貴了!——塔卡依內!
14、這個多少錢?——口來依哭拉跌(de)死卡?
15、我也不好意思——口七啦口掃
16、好吃——襖依洗衣
17、我要開動啦——依塔大ki馬死
18、我吃飽啦——鍋七鎖撒馬跌洗他
19、為什麼?——多無洗帖?or囊跌?or哪在?
20、小心——阿布那依
21、生日快樂——燙叫比偶咩跌偷
聖誕快樂——庫里斯馬死歐咩跌偷(按英語那樣讀就行)
22、最近忙嗎?——依馬鍋樓一掃嘎洗衣跌死卡?
23、你多大了?——阿納塔哇囊撒依跌死卡?
24、我回來啦——他大姨媽
25、你回來啦——歐卡挨里
26、我走啦——依帖ki馬死
27、你走好——依帖拉瞎依
28、好久不見了——偶嘿撒洗不利
29、你身體還好嗎?——歐趕 ki跌死卡?
30、你要去哪?——多口挨(e)依哭諾卡?
31、您是哪位?——多奇拉撒馬
32、別吵!——薩瓦古納
33、不要放在心上——ki你洗那哭帖毛依依
34、沒怎麼樣——囊跌毛那依
35、不,沒事——依呀,打依叫不
36、不必擔心——新拜洗那哭帖毛依依有
37、明白了——哇卡他
38、你說謊——五鎖刺ki
39、去哪?——多口挨?
40、別過來——口那依跌
41、是個什麼樣的人?——多那嘿(hi)頭跌死卡?
42、原來如此——那爐火多(阿笠博士和原田常用語~~ 呵呵~~)
43、好可怕——口哇依那
44、這樣可以嗎?——口累跌打依叫不
45、去死吧——哭他巴累
46、真有趣——歐毛洗樓依內
47、很郁悶——武器空跌依魯
48、糟透了——咱咱打咩
49、怎麼樣?——多無?
50、真厲害——死鍋依!死給(男用)
51、該死——哭掃
52、好漂亮——ki來(re)依打內
53、真可憐——卡瓦伊掃
54、真可愛——卡瓦伊依內
55、別哭了——那卡那依跌
56、我請客——歐鍋爐腰
57、胡說——五鎖
58、不!——依呀
59、游戲結束——給母歐巴
60、太好了——腰卡他
61、再來一遍——毛五一起多
62、煩人——無路撒依。or無路賽愛那
63、色鬼——死開百(be)依
64、活該——扎馬米洛
65、小氣鬼——開七
66、傻冒——阿霍(修次和服部常用~~嘻嘻~~)or阿霍哭撒依
67、笨蛋——巴卡
68、混蛋——巴卡雅洛
69、萬歲——幫扎依
70、真可惡——馬塔哭
71、真的嗎?——混偷?or馬吉?
72、我愛你——阿姨洗帖路
73、我喜歡你——死ki打腰
74、真可笑——歐卡洗衣
75、那又怎麼樣——掃(so)屋洗帖那你
76、果然如此——啞怕里掃屋打(柯南常用語~~嘿嘿~~)
77、氣死了——母卡次哭
78、吹牛——活啦不ki
79、沒問題——蒙打那依
80、真沒用——牙哭打他那依
81、真涼快——死字洗衣
82、古怪的傢伙——漢金打內
83、放開我——哈那賽腰(常聽諸多女生這么叫~~)
84、我是真心的——洪ki打腰
85、別動——無鍋(go)卡那依跌
86、沒什麼 ——百次你(銀次常用語~~)
87、快點——哈亞庫(三藏常用語~~)
88、真懶——那馬開貓腦
89、討厭死了—— 歐歐ki那拉打
90、多管閑事——歐歐ki那歐塞瓦達
91、滾!——跌帖依開or多開
92、開玩笑嘛——叫當大腰
93、真是難以置信——新吉拉來那依
94、相信我——新吉洛
95、神經病——新開(ke)洗次打
96、冷靜點——歐七次開
97、膽小鬼——腰哇母洗打內
98、辛苦啦——歐次卡來撒馬(出現頻率很高)
99、走吧——依 ki馬消無噢噢or依哭腰
100、沖啊——依開
101、真差勁——撒依帖
102、真遺憾——臟難打內
103、小心點——ki歐次開帖
104、好惡心——ki貓七哇路依
105、什麼?——那你?
106、什麼事——囊跌死卡?
107、你貴姓?——歐拿馬艾哇?
108、放心吧——昂新洗帖
109、當然啦——貓七龍
110、太棒了 ——呀打!
111、不要!算了——呀咩帖!呀咩路!
112、請原諒我——有路洗帖哭打撒依
113、亂七八糟的——咩恰哭恰打
114、我厭煩了——貓無阿ki他
115、夠了——貓無依依
116、還差得遠呢——馬達馬達達腰(誰的名言大概也不用我說了)
117、瞧——米帖米帖
118、像個傻瓜——巴卡米塔伊
119、服了你了——螞蟻他內
120、不會吧——馬撒卡!
121、怪不得——多里跌
122、好無聊——此馬拉那依
123、你怎麼了——多無洗馬喜塔
124、真衰——打咩打內
125、等一下——瞧套馬跌
126、累死了——次卡來他
127、不好了——塔伊漢打
128、救命——他死開帖
129、求你了——他諾姆
130、可能是吧——掃屋卡那
131、不是嗎?——掃屋甲那依諾?
132、是呀是呀——掃屋掃屋
133、對了!——掃屋打
134、正是這樣——掃諾偷歐里
135、妙極了——死帖ki打
136、不好意思——斯馬那依
137、別碰——撒哇啦那依跌
138、振作點——洗卡利洗洛
139、糟了!——洗馬塔
140、看我的——考七米帖
141、好酷——卡口依依那!
142、好帥——航撒母打內!(handsome)
143、加油——剛巴累!
⑵ 最早的紙是在什麼時期發明的
公元105年,東漢蔡倫在前人造紙術的基礎上,改革和推廣了造紙技術,被認為是現代造紙術的鼻祖。
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
在蔡倫造紙術出現之前,在中國,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銅器,春秋時用竹簡、木牘、縑帛作為記事材料。
漢代,農業發達,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笨重的竹簡和昂貴的縑帛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尋求新的書寫材料已成為時勢所趨,造紙術就因此應運而生。
(2)河南漢金文化發展怎麼樣擴展閱讀
造紙術對世界的影響
造紙術首先傳入與我國毗鄰的朝鮮和越南隨後傳到了日本。在蔡倫改進造紙術後不久,朝鮮和越南就有了紙張。朝鮮半島各國先後都學會了造紙的技術。
大約公元四世紀末,百濟在中國人的幫助下學會了造紙,不久高麗、新羅也掌握了造紙技術。此後高麗造紙的技術不斷提高,到了唐宋時,高麗的皮紙反向中國出口。西晉時,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紙技術。
公元610年,朝鮮和尚曇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紙術獻給日本攝政王聖德太子,聖德太子下令推廣全國,後來日本人民稱他為紙神。
撒馬爾罕成為阿拉伯人的造紙中心。阿拉伯最早的造紙工場,是由中國人幫助建造起來的,造紙技術也是由中國工人親自傳授的。
10世紀造紙技術傳到了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埃及的開羅和摩洛哥。在造紙術的流傳中,阿拉伯人的傳播功勞不可忽視。
歐洲人是通過阿拉伯人了解造紙技術的,最早接觸紙和造紙技術的歐洲國家是一度為阿拉伯人,摩爾人統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薩狄瓦,建立了歐洲第一個造紙場。
公元1276年義大利的第一家造紙場在蒙地法羅建成,生產麻紙。
法國於公元1348年,在巴黎東南的特魯瓦附近建立造紙場。此後又建立幾家造紙場,這樣法國不僅國內紙張供應充分,而且還向德國出口。
德國是14世紀才有自己的造紙場。英國因為與歐洲大陸有一海之隔,造紙技術傳入比較晚,15世紀才有了自己的造紙廠。
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紙廠,丹麥於1635年開始造紙,1690年建於奧斯陸的造紙廠是挪威最早的紙廠。到了17世紀歐洲各主要國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紙業。
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後,最先在美洲大陸建立了造紙廠,墨西哥造紙始於1575年。美國在獨立之前,於1690年在費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紙廠。
到19世紀中國的造紙術已傳遍五洲各國。
為了解決歐洲紙張質量低劣的問題,法國財政大臣杜爾閣曾希望利用駐北京的耶穌會教士刺探中國的造紙技術。乾隆年間,供職於清廷的法國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技術畫成圖寄回了巴黎,中國先進的造紙技術才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
1797年,法國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羅伯特成功地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領先近2000年的造紙術終於被歐洲人超越。
造紙術的發明和推廣,對於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⑶ 李斯的小篆起到了哪些作用
李斯小篆不僅在書體上,而且在書法神韻上都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對後世的篆、行、真、草都有較大影響。
唐張懷瑾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宋劉跂《秦篆譜序》中說:「李斯小篆,古今所師。」
《岱史》中稱:「秦雖無道,其所立有絕人者,其文字、書法世莫能及。」
元赫經在詩中贊道:拳如釵股直如筋,曲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益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痴。清宋思仁《泰山述記》記載夫李斯小篆為八分之祖,斯不義不足論,而碑實為可寶,能繼周之石鼓鼎銘,為漢金石刻之前步焉。
李斯篆書的泰山刻石,不僅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瑰寶,而且對發展我國的歷史文化也有莫大功績。因為沒有統一的文字,就沒有統一的文化;沒有統一的文化,就沒有統一的中國。
李斯倡導的「書同文」被秦始皇採納,在大篆的基礎上改省結體,整齊筆畫,創造了小篆體,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文字,使我國成為政令統一的大一統天下。由此足見其價值之重大,所以秦泰山石刻不愧為天下第一名刻。
小篆
把殷周以來的大篆,簡約、整改、統一為小篆,是對自文字產生以後變化發展的一個總結,進一步為中國漢字的方塊狀字形定下了基調,是對中國漢字和書法藝術發展的傑出貢獻,李斯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大作用。
李斯,河南上蔡人。他不僅是秦代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也是著名的書法家。
許慎《說文解字·敘》中記載:「周之季世,分為七國,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秦並天下,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於是書體乃定於一。」明確的指出了李斯為統一中國文字書體所做的貢獻。
秦始皇到山東、浙江等地巡遊,立石刻銘,歌功頌德,留下了《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刻石》、《碣石門刻石》、《會稽刻石》等,據傳皆為李斯所作。是標準的小篆樣板。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泰山刻石
這些刻石現大部分已失傳,唯《泰山刻石》尚殘留數字可辨。《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在唐開元以前已毀滅。現只存有宋人的復刻本,但其筆畫如錐畫石,挺拔秀健,結構嚴謹,體勢飛動,仍不失為學習秦篆的好範本。
小篆書體的藝術特點
從整體來看,小篆確立了長方形的結體法和圓起圓收的運筆法。其造形雖還保持有一定的象形文字特徵,但已注重強調筆畫的均勻分布,強調在對稱中的變化,已具有圖案式的裝飾美。
⑷ 一帶一路錢幣紀念冊值得收藏嗎
1.一帶一路錢幣紀念冊值得收藏。
2.一帶一路紀念冊全國發行20套。分兩種。一種是至尊版,3.5萬套。一種是典藏版,16.5萬套。裡面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銀章兩枚,一部分是錢幣56枚。發行機構是漢金國際。兩枚銀章的發行機構是中國金幣總公司,打造機構是沈陽造幣廠。帶有證書,證書是兩枚銀章的證書。"一帶一路"引起了國內和相關國家、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共鳴。中國金幣總公司出品的《一帶一路紀念冊》,自登陸銀行渠道以來,熱鬧了整個藏品市場,觸動了市民投資神經,並引發了鑒賞、收藏熱潮,甚至一"冊"難求。中國銀行的理財專家分析,"一帶一路"人類史上大規模的發展規劃項目,不僅是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的大事件,也是我國繼"建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又一國家級頂層戰略,作為"一帶一路"重大紀念的藏品,收藏意義不言而喻。
拓展資料:
1.一帶一路"這一彪炳史冊的重大事件,慶祝"一帶一路"取得的巨大成就值2019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之際,中鈔光華、南京造幣兩代機構聯合推出《一帶一路國家錢幣紀念冊》,《一帶一路國家錢幣紀念冊》由"一帶一路"沿途70國錢幣和"一帶一路主題紀念銀章"組成,其中70國錢幣包含50國硬幣和20國紙幣橫跨六大洲,一國一幣宛如各國以錢幣共繪的"一帶一路"宏偉藍圖,訴說著永恆的承諾,綻放耀眼的光輝。《一帶一路國家錢幣紀念冊》橫跨六大洲、錢幣枚數多,收藏難度大,為確保錢幣珍稀性和完整性,紀念冊甚至將部分發行國都已難得一見的稀缺錢幣、特色錢幣稀疏集齊,珍貴難得。"一帶一路特別紀念銀章"更以獨特的設計理念和精湛的鑄造工藝一起隨70國錢幣珍藏入冊,價值非凡。
⑸ 陝西匈奴墓出土的《山海經》蠱雕,它能否證明史前文明的存在
我感覺這本山海經可以證明史前文化的存在,因為這本書里記載了非常多的奇珍異獸。還有就是史前的文化之類的。
還有就是這只怪獸是一隻吃人的怪獸,住在鹿吳之山上面,長得像雕頭上卻長角。鹿吳之山物產很多,雖然沒有花草樹木,但是有非常多的金屬和礦產以及玉石等稀缺礦物,澤水就是從這座山發源,一路向南流入滂水。關於蠱雕也有一些比較有趣的傳說,據說歷史上與和氏璧齊名的一塊玉璜就是在一隻雄性雕棲息的巨石下發現的,後來這個不起眼的玉璜竟然換了20座城池。
⑹ 紙是誰發明的
古今中外,公認為東漢初期的宦官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
據范曄的《後漢書》記載,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倫造紙使用的原材料是樹皮、麻頭、舊布、漁網等價格低廉的物料,這樣造出的紙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廣應用。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獻記載了蔡倫之前就有紙張使用的例證。
例如,在班固的《漢書》中,就記載了公元前2世紀用紙包葯事例。特別是本世紀以來在甘肅天水放馬灘、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和敦煌甜水井漢懸泉郵驛遺址出土的西漢紙,以現存實物證實了遠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西漢就已出現了紙張的使用。這大約比蔡倫發明造紙術要提前170年左右。
(6)河南漢金文化發展怎麼樣擴展閱讀
造紙術的傳播
中國造紙術最早是在漢字文化圈內傳播。朝鮮半島造紙是在魏晉南北朝之際,生產的主要是麻紙,後來才有楮皮紙和桑皮紙。現存最早的紙寫本是韓國湖岩博物館館藏754年新羅的楮皮紙寫本《華嚴經》。朝鮮造有皮紙,其特點是紙質較厚重、強韌而又潔白。
明屠隆在《考槃餘事》中談到高麗紙時說:「以綿繭造成,色白如綾,堅韌如帛,用以書寫,發墨可愛,此中國所無,亦奇品也。」朝鮮制皮紙時,基本上沿用中國技術,但工具和技法略有不同。
中國紙與書卷早在2世紀便已傳到越南。在漢末、魏晉時期,越南北部地區已能造紙。據德國漢學家夏德研究,當時大秦不會自行造紙,所獻紙為其在越南所采購,沉香、皮紙充作本國物品向中國朝廷作為進貢禮物」。越南南方的紙是由北方輸入。
宋元以後,南方也可以造紙。陳朝藝宗紹慶元年(1370年),曾派遣使臣將所產紙扇送給明太祖朱元璋。清雍正年間,越南曾回贈清帝金龍黃紙二百張。晚期越南版書籍多以竹紙印刷,而此紙也與中國紙類似。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造紙術的發明及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