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文化象徵是什麼
中國文化象徵包括以下內容:
1、琴
笛子、二胡、古箏、簫、鼓、古琴、琵琶。
2、棋
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麻將、棋盤等。
3、書(書法、篆刻)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漢字等。
4、畫(繪畫)
中國畫(中國繪畫):中國帛畫和中國國畫(包括: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等古代中國畫,寫實中國畫與寫意中國畫的現代中國畫,中國流藝術的當代抽象國畫)。其他還有:石刻浮雕畫、裝飾內畫、敦煌壁畫等,以及中國抽象油畫等。
5、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
6、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7、傳統文學
遠古神話、《詩經》、漢樂府、南北朝民歌、楚辭、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四大名著等。
8、傳統思想
老莊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兵家思想等。
9、傳統節日
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粽子、賽龍舟、屈原)、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大年三十、紅包、守歲、團圓飯)、除夕、春節(元日)為代表等。
10、中國戲劇
崑曲、豫劇、湘劇、京劇、皮影戲、越劇、川劇、黃梅戲、京戲臉譜、地方戲等。
(1)簫和古琴哪個更能代表中國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象徵—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應分為三部分,第一是中國固有元素:比如中國的領土(包括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中國的人種,中國的氣候等等;第二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這個不做累述;第三是中國的現代文化元素:比如北京的奧運精神,中國的航天精神,中國的電影文化,中國著名企業的文化等等。
中國元素——凡是在中華民族融合、演化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由中國人創造、傳承、反映中國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國特質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國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質符號和無形的精神內容,即物質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
如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體系、民俗事象、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建築、藝術、科技、法律、倫理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宮長城,小至窗欞門釘。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中國元素,但中國元素不全等於中國傳統文化,還包括中國現代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中國文化,讓世界看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元素
Ⅱ 簫和古琴哪個意境深哪個音色好
太有緣!最近也在斟酌學這兩個的哪個,我是女生,最後選了古琴。
我也覺得男生適合蕭哦,需要肺活量的吹奏樂器男生會比較有優勢,尤其蕭很遼曠很大氣。古琴比較內斂溫婉。當然最後還是要自己想好。音色意境也不能這樣比較,風格不一樣。
Ⅲ 古琴和古箏有什麼具體區別簫和笛子又有什麼具體的區別
古箏和古琴的區別
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傳說為"伏羲"、"神農"氏所造;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將瑟(樂器)傳與兩個女子,二女要爭,引破為二,所以稱"秦箏"。這是兩者形成年代上的區別。
其二,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七弦琴"。琴弦由絲絨繩系住,拴繞於弦軸上,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最早的箏為5根弦,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紀60年代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勻排列於箏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屬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
其三,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藉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許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樸而典雅,表現力富有內涵,異常豐富,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同一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
其四,古琴琴譜自成一格,古時稱為"文字譜",到了唐朝後稱「減字譜";而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今多用"簡譜"、"五線譜"。
其五,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遠的是《碣石調.幽蘭》一曲,描寫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蘭自喻,據今已有1400多年。還有《廣陵散》、《瀟灑雲水》、《梅花三弄》等,現存琴譜約有數千首之多。我國史籍記載有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以及"三國"中孔明巧施空城計,操琴退司馬十萬大軍的故事,說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箏。1977年,美國發射的"旅行家"宇宙飛船超過太陽系向銀河系太空進發,該飛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國古琴彈奏出來的名曲;古箏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錦上花》等。
古箏的聲音大,很動聽,彈奏的時候加持力很強。想要用它來醉人是再好不過了。所以自古以來多是些女孩子練一練好賣藝。古琴聲音小,比較內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會特別感動人,而往往感動的也只是彈琴人自己。一些大師也曾彈出過加持力很強的曲子,讓人覺得如聽萬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從古琴的結構和發展歷史來看,古琴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技巧和感人,而在於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個彈琴者最終的歸宿。所以古箏比較傾向於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則更傾向於彈給自己聽。#古箏一彈,就會有許多人被吸引過來聽,而古琴的知音卻總是可遇不可求的。
Ⅳ 請問哪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古典音樂
顯然是古琴。古琴是我國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是唯一一個器樂類的。其音樂特點和其獨特的記譜法即減字譜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藝術特色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其獨特地位是其他民族樂器無法比擬的。我是學民樂的,有什麼問題可以hi我。第二重要的樂器可能是編鍾,因為它證明了我國發現十二平均律的年代,具有音樂史學意義,但其並不能代表中國古典音樂的藝術特色。
Ⅳ 民樂里簫、笛子和古琴學哪個更好點
古琴吧
古琴在中國是超古老的樂器了、現在多辦在書齋、舞台響起
想當年《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
至今流傳
古琴音色也不錯
是蕭笛子沒法比的
它屬於彈撥類
比較適合溫文儒雅的人
很多曲子是比較靜的
休什養性很不錯
但比起前兩種價格略貴一點
恩…就總結這么多了
Ⅵ 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樂器有什麼
我覺得最能代表中國的樂器是古箏,因為古箏起源於戰國時期,它的歷史比較悠久。
Ⅶ 古琴代表著怎樣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古琴藝術是一種平置彈弦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包括唱、彈兼顧的琴歌與琴、簫合奏,是漢族傳統文化之瑰寶。古琴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藝術流派眾多,其中,嶺南派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
古琴不僅音域寬廣,演奏手法復雜多樣,表現力極其豐富,還承載了儒家的理想人格與道家的自然精神,內涵豐富,意蘊深邃。無論是曲目、音色、音樂結構還是彈奏姿勢,均反映出一種清和淡雅、溫柔敦厚、偏向優雅恬靜的風格。嶺南派的演奏營造了清、微、淡、遠的意境,具有濃郁的漢族文化特色。摘自華夏民俗文化網(致力於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播,不僅涵蓋了民俗禮儀、歲時節日、衣食住行等資訊類欄目,還為用戶提供了生肖配對、周公解夢等民俗類便民查詢小工具,方便用戶隨時查詢解惑)
Ⅷ 中國古人憑借智慧製作了多種樂器,能稱得上古代四大樂器是那4個
中國古代四大樂器:古琴、編鍾,琵琶、笛子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 ;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琴"為其特指,20世紀20年代為與鋼琴區分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中國古代 大型打擊樂器,編鍾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鍾,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
Ⅸ 對於外國人來說,什麼樂器最能代表中國
瑤琴。相傳古琴製作十分講究。選三丈高梧桐樹取中段,水中泡72天取出陰干,按周天361度之數,長三尺六寸一分,按兩儀,厚二寸,按四時,後闊四寸,按八節前闊八寸。有金童頭,玉女腰,仙人背。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置五條弦於上。內按五音宮,商,角,徵,羽。後因周文王囚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添弦一根,其聲清幽哀怨,謂之文弦。武王伐紂之時,添弦一根,其聲激烈昂揚,謂之武弦。故此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OO唐朝後期製作的古琴至今尚在,其中的一把在李祥庭教授手中,前幾年李教授攜此琴,在中央台文明之旅節目中現場演奏,果然琴聲裊裊,音韻悠揚,令在場的外國佳賓贊不絕口。此琴堪稱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