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的太平古城在哪個地方
安徽的太平古城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
② 安徽四大古鎮是什麼,有哪些值得去
安徽四大古鎮:城父古鎮、三河古鎮、西遞古鎮、查濟古鎮。三河古鎮和城父古鎮比較值得一去。
1、三河古鎮,位於肥西縣南端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其間而得名,具有2500多年歷史,人文薈萃,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4、城父古鎮擁有春秋名將伍子胥的庄堌遺址,春秋時期供楚國太子玩花賞景所在—望花台遺址,還擁有有著神奇傳說的四女孤堆、二女孤堆、漢代大型古墓葬廟檯子遺址、漢張良張門樓墓群遺址,大汶口時期原始人居住地鐵營遺址,長達8公里之餘的古城牆遺址和宋太祖趙匡胤南巡休憩之地回龍寺等。
③ 中國太平是什麼公司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太平」),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2001年重新進軍中國內地市場。中國太平是四大國有金融保險集團之一,2012年列入中央管理,總部設在香港。
中國太平,險種齊全,服務廣泛:業務范圍涵蓋壽險、產險養老保險、再保險、再保險經紀及保險代理、電子商務、證券經紀、資產管理和不動產投資、養老產業投資等領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保險服務。
中國太平經營范圍:太平人壽是中國第六家全國性壽險公司,擁有國內壽險公司最完善的產品線,為個人和團體提供專業的壽險金融服務。
太平人壽的壽險服務分為保障與投資兩大門類,數以百計的產品覆蓋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子女教育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各個領域,太平人壽主要通過個人壽險營銷(代理人)、銀行代理、渠道合作、互聯網及電話銷售等營銷模式銷售保險產品,另外,太平人壽還設立了專業養老金公司拓展企業年金領域。
④ 太平古鎮在什麼地方了有什麼好玩的可以推薦下么
每次提起四川時,就會讓遊客們想起,現在最紅火的成都,另外還包括令人心心嚮往的稻城亞丁跟九寨溝等等景點。遊客來到四川之後,不僅可以品嘗好吃的美食,另外還可以看到美麗的旅遊景點。四川擁有悠久歷史底蘊,川劇的發源地,直到現在保存了數量較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四川有一座很低調的古鎮,曾留下紅軍長征印跡,至今仍不收門票。
在閑暇時刻是能夠陪伴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前往的。在這里除了領略當地民俗以外,還可以品嘗一下當地美食,讓遊客既能玩好,又能吃好,感覺棒級了。
⑤ 全椒太平古城會歇嗎
會的。 全椒太平古城項目於2019年11月簽約開工,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5月全面建設,截止目前,1#地塊(古襄河南側)已完成建設,配套水、電氣、網路等已全部接通;
⑥ 安徽省有哪三大古鎮
1 、南屏
南屏位於安徽省黟縣西南,是一座有千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卧虎藏龍》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攝,被稱為中國影視村。南屏山水秀美,古風依舊,民風純朴,粉牆黛瓦幽處青山綠水中,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風景美如畫,這里有36眼水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至今仍保存有相當規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遊客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安徽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優美江南景色的省份。由於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的部分城市還跟浙江、上海以及江蘇組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安徽和江蘇之間也有許多親密的關系,為此安徽的不少景區或者城市,古鎮都一種跟江蘇蘇州類似的情調,真不愧為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也因此有人稱,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孔城古鎮,也是安徽省的一個古鎮,作為一座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鎮,事實上孔城古鎮是國內眾多古鎮里為數不多的沒有濃厚商業化氣息的古鎮。
不是很商業化。古鎮的韻味基本屬於那種大家閨秀般散發出來的,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它周圍全是山峰,將其環抱在中間。
⑦ 全椒縣的社會事業
2014年,全縣實現財政收入17.06億元、增長13.5%,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增長1.7%,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4.7%;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1.0%,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2.7%。稅收收入中三大主稅種增值稅同比增長1.0%,所得稅同比增長11.4%,營業稅同比增長1.0%。財政支出25.22億元、增長4.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10.8%;醫療衛生支出增長8.1%;住房保障支出增長6.2%;科技支出4953萬元、增長12.0%,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2.0%,比上年末增加0.2個百分點;教育支出3.97億元,同比增長12.4%,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5.7%,比上年末增加1.0個百分點。
2015年,全縣財政收入19.3億元、增長13.3%,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完成4.3億元、增長11.4%;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4.4億元、增長15.1%。稅收收入完成13.9億元、增長6.4%;非稅收入完成4.9億元、增長45.9%。稅收收入中三大主稅種增值稅完成3.1億元、增長24.6%;所得稅完成2.7億元、下降1.0%;營業稅完成4.1億元、增長14.0%。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為74.5%,比上年下降5.7個百分點。全縣財政支出28.5億元、增長12.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完成1.4億元、下降6.6%,醫療衛生支出完成4.8億元,增長55.3%,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3億元、下降36.1%,科學技術支出完成5759萬元、增長16.3%,教育支出完成3.6億元、下降10.0%。 公路交通
全椒境內現有兩條高速公路;東西向滬蓉高速和滬陝高速的合寧段在全椒境內共用一條合寧高速;縣城以東兩公里還有一條南北向的滁馬高速公路;境內有全椒、大墅、吳庄、全椒東四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大墅、吳庄兩個服務區以及吳庄高速公路樞紐。312國道、331省道、206省道等國省干線及縣鄉道路也連接了全椒和主要鄉鎮以及周邊縣市,全縣90%以上的行政村均通上了村村通道路。
鐵路交通
全椒境內現有兩條鐵路;其中滬漢蓉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和寧西鐵路的合寧段在全椒境內共線,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從全椒北面過境;境內有全椒站、滁州站兩座火車客運站以及黃庵站一座越行站。
空運交通
全椒縣城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1小時里程,即在一小時之內可以同時選擇兩個機場。
水運交通
全椒縣縣內6級航道2小時可直達長江,400噸位船舶可常年通航;距南京港60公里,龍潭港80公里,上海港400公里。 曲藝
全椒縣民間曲藝種類主要有安徽大鼓和評話。此外還有琴書、墜子、快板等。建國後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電影放映場次、片種少,因之曲藝在縣內比較流行,特別是在中老年市民和農民中有廣泛的市場。當時曲藝藝人主要的活動地點有縣城的菜市、茶館、酒樓和農村集鎮,尤其是滁河沿岸一帶。曲藝一度繁榮,但由於城鎮影片拷貝的增加和電視機的購進,曲藝的市場僅為鄉村社隊。
1981年「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推行,農民生活富裕,空閑時間增多,閑時村民自動湊錢邀請藝人來村演唱,夜晚鼓聲、琴聲不絕。1984年,部分自然村有了電視,農民興趣開始轉移,曲藝也隨之轉入了低潮。建國前,全椒縣較有影響的鼓書藝人有馬義才(赤鎮人),所說書目主要有《月唐傳》、《響馬傳》;建國後有影響的鼓書藝人有郭有道(古河人,說唱地點縣城舊菜市),所說書目有《月唐傳》、《樊梨花》、《瓦崗寨》、《烈火金鋼》等,郭曾三次擔任縣曲藝協會負責人。此外,較有影響的評話藝人有曹金文、戴恕鑫,均善講《封神榜》和《水滸傳》。
舞蹈
全椒縣在春節期間歷來有玩燈賀新春的習俗,其主要歌舞形式有唱蘭花、旱地行舟(玩花船)、耍獅子、舞龍燈、踩高蹺,秧歌燈、跑驢、五馬破曹、歪歪(河蚌)燈、八朵雲(八盞燈)等。
建國前,玩花燈均由坊董、保甲長出面,向各家商號、店家和群眾籌錢,雇藝人表演,唱詞大多是恭賀新年的吉利話,皆即興表演,信口填詞。建國後,表演者均系各行業的文藝骨幹,唱詞除賀年詞外,增加了政治內容,如歌頌黨的領導,歌唱新的方針政策、新人新事和新風尚等,唱詞也隨之改為固定詞。秧歌燈和打腰鼓於五十年代最為活躍,六十年代以後表演較少。八十年代打腰鼓有所恢復,特別是中、小學學生遊行活動,彩旗隊後即是腰鼓隊。
其它歌舞歷年春節都有,尤以舞龍燈影響較大。表演較好的,七十年代以前是搬運站工人,鑼聲昂揚,巨龍翻騰。八十年代,縣基建部門的龍燈,1984年被選拔參加滁城元宵燈。這一時期,各種道具的飾物增加。龍燈安裝了直流燈泡,夜晚上下騰飛,光華四射,龍口噴出烈焰,頗具神似。
馬戲、雜技
馬戲、雜技過去俗稱「玩大把戲」,建國前全椒有名的馬戲班為鄧壽亭組織的「鄧家班」,常年活躍在蘇、魯、皖、鄂、贛、浙等省和縣內各地,主要節目有鏢打金錢、彈射彈子、氣功、雜耍、跑馬、踩鋼絲、蹬壇子、爬尖刀山等。建國後,鄧家後人先後組織過「和平雜技團」、「全椒馬戲團」,活躍於城鄉。此外,官渡鄉於1984年成立了「民間雜技團」。
民歌
建國前,縣內流行的民歌小調有:孟姜女、八段錦、跌斷橋、手扶欄桿、虞美人、跳槽、小寡婦上墳等。全椒本地流傳的民歌小調有秧歌、車水號子、耕田號子、龍船號子等,內容純朴,且曲調自然。六十年代以前,民歌小調唱者較多,尤其是農村,六十年代以後已基本無人演唱。1979年11月,縣文化局創作組與縣文化館聯合整理了《全椒民歌集》,共收集民歌55首。流行較廣,且思想內容健康、有一定藝術性的民歌,主要有「三勸我郎把兵當」、「四句猜」、「龍舟競渡」、「秧歌」、「蘭花燈」等。 獅子頭:古河鎮飲食業傳統精製名點之一。食之酥脆、味香,經濟實惠,為大眾化早點。
鹵兔子:全椒縣名菜之一,食之肉嫩味美,色鮮澤潤。
周崗雪棗:全椒縣傳統名點,尤以周崗出產者為佳。傳為冒辟疆妾董小宛所創。吳敬梓曾祖國對與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點心贊賞不已。後母盛老恭人過七十壽,冒攜董來全椒祝壽,董便在吳府傳下此技,以悅盛氏。周崗是吳家饗堂地,故此雪棗絕技隨之傳入周崗。
管壩牛肉:全椒傳統清真菜餚。名聞江淮。管壩是全椒縣西部的一山鄉,回民聚居地。這里的回民宰殺、加工牛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在管壩街道上從事專業牛肉經營主要為三位王姓回民。製作者一般均家藏秘制老鹵,王家龍家已經是十一代祖傳。為其專門選購六牙牛的個體牛販就有十多個。管壩牛肉已成為當地一項支柱產業,形成皖東第一大牛市,牛肉飄香到江蘇、浙江、上海等地,供不應求。 吳敬梓紀念館、故居
吳敬梓紀念館、故居位於全椒縣城西北隅,國家3A級景區。始建於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後改作它用。現館為1984年10月重建,佔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建有東西展廳及古樸迴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大廳前立有吳敬梓一尊銅像,高4.5米,重500千克。館內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種版本以及吳敬梓的其他著作,東西展廳還陳列了中外專家學者對《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國內著名書畫家的作品。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全椒縣以西20公里處,國家3A級景區,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395米左右。山名由來無考,但唐建中年間,滁州刺史韋應物有《寄全椒山中道士》詩、山上所存神山寺,可證明1000多年前,佛道均在此爭建廟宇道場,頗有「神仙氣」。其森林覆蓋率達90%,植被多為天然闊葉林與人工長綠針葉混交林,各種樹木有400種之多。主要景點有白石泉、神山湖、覽勝塔、御溪橋。仙人洞、團山洞、龍洞、青牛洞等,還有充滿象形神山石的黑石芤和距今已存1200多年的神山寺。
碧雲湖
碧雲湖(黃栗樹書庫)建於1959年,是安徽省十大水庫之一。也是全椒傑出的自然風光優美的旅遊度假區。正面庫堤長270米、高32.2米、集水面積262平方公里,總庫容量3億立方米,常年水面16.8平方公里(約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0萬畝。這里風景秀麗,交通便利。距縣城僅二十公里。柏油路直通。常年氣溫比縣城低3~5度。
襄河水利風景區
襄河是長江一級支流滁河的左岸支流,源於滁州市皇甫山南麓。經全椒縣城,轉東南流至三汊河口注入滁河,長74公里,流域面積720平方公里。
2010年,全椒縣搶抓全國中小河流綜合治理試點的契機,對襄河全椒縣城段進行「脫胎換骨」式的改造。高標准規劃建設了10公里長襄河景觀帶,對100多萬平方米的襄河兩岸及迎水坡全部進行綠化,打造和恢復水利自然生態景觀,做到人、水、植物、生物水乳相融,和諧共生。特別是3公里長的觀景長廊、曲徑通幽的河濱公園、極富中國傳統園林風格的亭台樓閣,讓人有置身江南水鄉的風韻。
改造後的襄河,沿線景觀、綠化、亮化、道路等都得到了豐富和提升,已經是一個集防洪排澇、自然景觀、人文生態、旅遊觀光、歷史文化、休閑健身等多功能於一體,具有城市公益性、開放式的帶狀水利風景區。該景區自2012年獲得第一批安徽省水利風景區稱號和安徽省人居環境範例獎後,2014年,正式被列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太平文化街區
全椒太平文化街區位於全椒縣城內,以新襄河為界,分南北兩部分,中間由太平橋連接,總規劃面積1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該街區由江蘇省著名設計大師杜順寶教授領銜設計,建成後成為一個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購物和文化欣賞為一體的文化街區。
文化街區分南廣場和北廣場。南廣場總佔地面積8.7萬平方米,主要景點有太平橋、太平閣、太平老街、縣圖書館、縣文化館、襟襄樓、賀櫓樓。迎面看到的是牌坊和照壁。牌坊上的「太平坊」三字摘自東漢人所創《西峽頌》,由當代著名書畫家,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尉天池挑選臨撰。橫樑上書「大明正統七年敕諭永蹈厚表勵鄉俗」,意思是明英宗朱祁鎮表揚全椒人民忠厚誠實、民風淳樸、風俗和美,這也意味著全椒「走太平」民俗從明朝起就受到了朝廷的重視。
太平文化街區建設取唐、宋、清及現代建築風格之所長,匯聚亭、台、樓、閣、橋、廓、軒、榭、照壁、牌坊等十多種古建築於一體,堪稱古建築文化園。遊客及群眾在此可以欣賞古建之美,品味地方美食,感受歷史文化,豐富文娛生活,享受發展成果。
南屏山森林公園
南屏山森林公園位於全椒縣城中,為全椒古城的屏障和風水山。又名南山。海拔46.5米,為丘陵低山,石灰岩地貌。據清邑志載:「山勢自西北連亘數十里,至此益起,環拱縣治,官廨、學宮皆面焉。」新中國成立後,南屏山尚連綿五六里,今僅存0.477平方公里。
南屏山有古全椒八景之中的兩景筆峰毓秀與南嶽晴霄,現代紀念性建築王楓亭等。2003年,南屏山被安徽省林業廳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並予以保護與規劃。現園中有筆鋒壇、筆鋒塔、王楓亭、賴少其藝術館等景點。
龍山寺
龍山寺(寶公庵)位於全椒縣西35公里,龍山西麓,管壩境內,國家2A級景區,沿合寧高速公路大墅道口兩公里直達寺院。迎駕橋,積善橋,放生池,寶公亭,一線天,石林、塔林,撐腰石、仙人洞,龍洞,龍井,夕陽照、母子檀、百子檀、龜馱姐妹樹、連理枝,五龍宮、美人山等三十六景。
三塔寺
三塔寺是省級重點保護寺廟,國家2A級景區,江淮名剎。在全椒縣城西北18公里處六鎮東北側。創建於隋大業(605~618)年間。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間,因謁泗、鳳兩陵,取三塔之磚造毛坦橋,塔被毀。天啟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期間,寺門被日本侵略軍毀壞,後又險被國民黨軍拆廟以建碉堡,經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倖免。解放前夕,該寺房產被利用興辦「全椒縣農業職業初級中學」。文革中,寺廟建築被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寺廟重修,佛像重塑,香火再振。現有殿宇五進,廊房回曲,規模宏大,是全椒規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寺廟。寺內大悲樓下有千年黃楊一棵和絕世牡丹百餘株。每年花開之時,有文人雅士來做「牡丹詩會」。
岱山湖
岱山湖位於肥東縣與全椒縣交界處,距合肥市區57km,距南京市區只有96km。岱山湖地屬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冬暖夏涼,四面青山環繞,山水交融,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46米。水面有寬有窄,湖邊有灣有港,自成體系,具有開展各類水上項目的理想環境,湖邊山區森林覆蓋率90%以上,有400多種植物。岱山湖以其獨特的湖光山色聞名遐爾,「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大而氣象萬千」,勾畫處了岱山湖的景色特徵。
法王寺
法王寺,坐落在古河鎮南滁河故道月牙河北岸,據清王朝康熙十二年版的《全椒縣志》記載,原廟起初是建在全椒縣城東門外的襄河岸邊,因該地地勢低窪,常被汛期大水淹沒,為祈求船運平安,從事船運的鹽幫顏懷寶和麻幫馬傳鳳兩位幫主,聯袂發起船民贊助,於350年前在「城西七十里,諺名『果盒灘』的古河灘渡」重建廟寺,廟內塑以龍宮的大王老爺為主體的眾多佛像。大王廟周邊十里八鄉信奉佛教的居士們,又在廟旁建一大殿,供奉釋迦牟尼等佛像,因此又稱金龍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屈原的祭日。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全椒地屬楚國,為紀念一部名垂千古的詩史《離騷》的作者,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每年農歷初五至初七,大王廟舉辦廟會,波光粼粼的滁河水,被龍舟競渡的水手們激盪得浪花飛濺,洶涌澎湃,鑼鼓鞭炮聲,助威吶喊聲,震耳欲聾,大河兩岸,人頭攢動,人山人海。
⑧ 太平古鎮在哪裡屬於哪裡管~!
太多了,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
一、太平鎮為一鄉鎮名稱,在我國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綿陽市江油市、瀘州市古藺縣、萬源市、樂山市沙灣區、資中縣、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廣東省廣州市從化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江州等36個地區均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二、可以稱作太平古鎮的,有幾個你參考一下:
1、位於赤水河谷的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與貴州省習水市醒民鄉一衣帶水,一橋相通,成為古藺出川入黔的東大門,很早以前就是商賈聚散地之一,是享譽川黔的水陸碼頭,素有「小重慶」之美稱。
2、相城區太平街道
3、大家搜索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