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苗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苗族鼓藏節、跳花節、苗族姊妹節、苗族服飾、苗族蠟染等。
1、苗族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貴州省雷山縣傳統祭祀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鼓藏節又叫祭鼓節,是苗族屬一鼓(即一個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靈的大典,俗稱「吃鼓藏」。
鼓藏節在先秦夏王朝時期的古三苗國就己存在。在漢文典籍中對苗族「吃牯臟」的文字記錄,始見於清代。苗族鼓藏節主要流布於雷山縣全縣的9個鄉鎮的苗族村寨和榕江縣的部分苗族村寨。
2006年5月20日,貴州省雷山縣申報苗族鼓藏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Ⅸ—19。
2、跳花節
跳花節是安順苗族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
2008年6月7日,跳花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苗族姊妹節
苗族姊妹節又稱"姊妹飯節",是貴州省台江縣老屯、施洞一帶苗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行。
屆時苗族青年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於榕江、楊家、偏寨,歡度這個極富民族特色的傳統佳節。
台江縣域內各支系的苗族過姊妹節的時間不盡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間。台江苗族姊妹節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要數施洞地區的姊妹節。
2006年5月20日,貴州省台江縣申報的苗族姊妹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2)
4、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
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銀飾、苗綉、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2006年雲南省保山市申報的苗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65)。
5、苗族蠟染
蠟染,古稱蠟纈,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中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公元前 ll世紀——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較大的發展。
根據《禮記》等文獻記載,織物的染色當時設有一種叫「染人」的專官主管,楚國還設有專門主持生產靛藍的「藍尹」工官。
2006年5月20日,該蠟染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苗族姊妹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跳花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苗族鼓藏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苗族服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苗族蠟染
Ⅱ 貴州老八大名酒的釀造技藝分別都有什麼特點,是否都是非遺項目
首先說一下,貴州老八大名酒是哪八大:
1963年貴州省政府發起了第一屆「貴州名酒」評選活動,評選出8款貴州名酒,被稱為「貴州老八大名酒」。
茅台酒——(貴州茅台鎮茅台酒廠)
勻酒——(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勻酒廠)
董酒——(貴州遵義董酒廠)
金沙窖酒——(貴州畢節金沙縣金沙窖酒廠)
安酒——(貴州安順酒廠)
泉酒——(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縣酒廠)
鴨溪窖酒——(貴州遵義鴨溪縣鴨溪窖酒廠)
平壩窖酒——(貴州平壩酒廠)
再來看工藝(主要說當時的工藝,因為後來個別品牌在工藝上有所改進或轉型,比如貴州勻酒,當時參選是勻香型白酒參選,目前勻酒主推醬香型白酒):
1.貴州老八大名酒·茅台工藝:
茅台酒工藝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台酒大麴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麴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後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
2.貴州老八大名酒·勻酒工藝:
早期的勻酒,工藝主要是「勻香型」白酒釀造工藝,勻香,就是有勻酒廠自身特色濃頭醬尾的兼香,借鑒了早期都勻地區釀酒採用的「苗曲」工藝,小曲糖化、大麴發酵、同甑串蒸。用高粱、稻穀、小麥、綠豆、甜蕎等作為香醅原料,同時用小麥磨碎加一百多味中葯材,最初於一九五一年試產成功(在此之前的產品叫勻茅,後叫"新制勻酒",最終改為"勻酒"。)當時的勻香產品,工藝被後來的董酒所借鑒(董酒的董香型就是復合多種中草葯入曲,目前成為比較特別的小眾香型)。勻酒廠的勻香型白酒,目前還在持續生產,酒體清亮晶瑩,馨香馥郁,柔綿爽口、尾凈味醇。喝後口不幹、不打頭,暢銷多地。後來因市場需求轉變,勻酒廠開始擴大生產線,陸續釀造優質醬香產品,採用傳統大麴醬香工藝。
3.董酒工藝:
董酒,工藝特殊,香型別異。董酒是以優質糯高梁為主要原料,採用140多種中葯材和小麥制曲,以小曲小窖製取酒醅,大麴大窖製取香醅,酒醅香醅一次串蒸 而得酒。然後,再經過量質摘酒,分級陳釀,科學勾兌,精心包裝而成。董酒,由於採用大小兩種酒麴釀造,工藝操作過程又不同於其他名酒,所以,它既有大麴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回甜的特點,並微帶使人產生快感的葯材香。
4.平壩窖酒工藝:
選用大米、小麥分別製成小曲和大麴,同時配上幾十種名貴中葯,然後採取獨特工藝釀制,並窯上半年至一年,再經過精心勾兌而成。
5.金沙窖酒工藝:
該酒用高粱、稻穀、糯谷為原料,以當地產香麥、大米配以中葯制小曲,以小麥及麩皮與中草葯踩香曲,小曲糖化,香曲下窯。採用茅台酒生產工藝釀造。
6.安酒工藝:
以優質的糯高粱和上等糯谷為原料,小麥製成的中、高溫大麴混蒸混燒分層蒸餾。量質接酒,分級貯存,然後經長期儲存再精心勾兌而成。
7.鴨溪窖酒工藝:
鴨溪窖酒沿襲鴨溪窖獨特傳統工藝-慢工出酒。以優質的高粱為原料,加上適量的糯谷、小麥在中溫下製成大麴作糖化發酵劑,採用肥泥窖作糖化發酵池,萬年糟釀制,入窖澱粉濃度高、酸度高、續糟、回糟、回酒、翻沙的組合發酵工藝。多次發酵多次蒸餾,把蒸餾出的酒量質貯存,分期窖藏,然後精心勾兌而成。發酵周期長,母糟發酵期不低於60天,回糟發酵120天左右,雙輪底發酵180天左右。
8.泉酒工藝:
泉酒以高粱、稻穀為原料,以多種葯材制香曲,入石窖發酵,精工製作。該酒屬其它香型,酒精含里百分之五十五,色清透明,芳香濃郁,醇和協調,尾凈味長。
Ⅲ 貴州有哪些非遺文化
貴州最出名的就是酒了,仡佬族釀酒技藝就是貴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雄正醬香酒就是由這個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張再彬親釀調制的,醬香醇正,是醬香酒本來的味道。
Ⅳ 貴州黔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貴州黔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11-09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金盆街道人民路。
貴州黔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2727MA6EDBBG24,企業法人陳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貴州黔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貴州黔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貴州黔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