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回族的風俗文化是什麼

回族的風俗文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7 02:04:59

『壹』 回族的文化習俗,你了解多少

回族是一個非常好客熱情的民族,有著「持家節儉,待客大方」的優良傳統,講究待客禮儀。客人來到家裡,主人立即起身迎接,並給他奉上香茶,當主人和客人愉快地交談時,女主人去廚房准備豐盛的飯菜招待客人,吃飯前洗手,坐下來,對老人謙卑一點,上菜前,主人應先上蓋碗茶,倒茶時,在客人面前打開碗蓋,然後雙手捧住,這樣做,一方面說明這杯茶不是別人喝過的剩下的茶,另一方面也是對客人的尊重。客人應該站起來,用雙手拿起茶杯。

回族民居文化現象中蘊含的一些禁忌和禮儀,揭示了雲南回族精神世界的內在細節。在很多回族家庭,尤其是老人居住的房間,絕對不可能看到任何人或動物的圖片或雕塑,回族蓋房子絕對是對陰陽風水無動於衷,他們最多應該選擇民居的朝向:比如,他們更喜歡坐北朝南,在陰涼處對著太陽,更喜歡平坦、寬敞、乾燥,避開低窪潮濕容易被山洪沖走的地方。房子一般禁止向西開放,但也不是絕對的,在某些情況下(受地形限制),它們可以是靈活的,回族住宅的布局和分布體現了「西部最值錢」,西邊的房子通常是老人居住的,而西牆是老人在家做禮拜時面對的地方。當老人去教堂時,其他人不應該走在去教堂的老人前面。

『貳』 回族的風俗有哪些

回族的風俗
1、信仰,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和發展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後,各地回族一直延續著這一信仰。
2、飲食,回族禁食豬、馬、驢、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禁食一切形象丑惡的飛禽走獸。
3、服飾,頭飾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點的服飾。在衣、冠顏色上以白、綠、黑色為主。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叄』 回族人有什麼習俗

回族群眾在飲食、服飾、喪葬等方面有這樣一些風俗習慣。
飲食。以米、面為主,吃牛、羊、雞、魚肉等。逢年過節炸「油香」、「饊子」等食品。回民很愛喝茶,招待客人時,還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紅棗等。清真風味小吃享有盛譽。回族(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禁食豬、血液、自死動物等不潔之物和酒,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即非經阿訇屠宰的動物、禽類)。其中禁食豬為最嚴格。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在吃饅頭、烙餅時,忌囫圇吃,一定要掰作兩瓣或更多的小塊吃;禁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顏色象血一樣紅等。
服飾。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襯衫、黑坎肩;婦女戴黑、白或綠色的蓋頭,老年婦女愛穿黑色大襟衫襖,農村婦女喜歡穿色彩鮮艷的服裝。
喪葬。普遍實行土葬、速葬、簡葬(或稱薄葬)。回族稱死亡為「歸真」。一般在三日內即行埋葬。要請阿訇主持殯葬,將死者凈身後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屍匣運入墓地。
回族人民很講衛生,飯前飯後要洗手擦凈,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幾凈,一塵不染。他們尤其重視水源衛生。

『肆』 回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風俗習慣:

1、信仰

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和發展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後,各地回族一直延續著這一信仰。伊斯蘭教在唐代被稱為 「大食法」,元明時期,稱作回回法,回回教門、回回教等。

2、飲食

根據伊斯蘭教的規定,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

3、服飾

頭飾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點的服飾。因伊斯蘭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視白色為最潔凈、最喜悅的顏色。在衣、冠顏色上以白、綠、黑色為主。回族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 「回回帽」或「禮拜帽」。

(4)回族的風俗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回族重大節日: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1、每年教歷九月為齋月,男滿十二周歲、女滿九周歲以上的回民,都要封齋。齋戒期滿,逢開齋節,這一天從拂曉開始起來,洗大凈、沐浴凈身,換上新衣服,到清真寺會禮。

2、「古爾邦」一般在開齋節後70天舉行。節前家家打掃衛生,炸油香、饊子、花花等。節日當天拂曉,沐浴凈身、燃香,換上整潔的衣服赴清真寺參加會禮。

3、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相傳他的誕辰與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一般合稱「聖紀」,俗稱「聖會」。

『伍』 回族的特點和風俗是什麼

回族的特點和風俗如下:

1、飲食方面,回族人們一般吃牛、羊、駱駝等反芻類食草動物。他們不吃馬、驢、騾子、豬、狗肉、動物血和自殺動物。尤其是豬肉。回族注意飲食衛生,淋浴和洗漱。

2、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但區別主要體現在頭飾上。回族男士戴白色或黑色和棕色的小圓帽。女性經常戴頭巾,尤其是在中國西北地區:女孩和新婚夫婦戴綠色,中年女性戴黑色和青色,老年女性戴白色。

3、回族我習慣於居住地建造一座「敬拜聖殿」,並在聖殿周圍生活。朝拜寺廟逐漸統稱為清真寺。「清真」是「伊斯蘭教」的中文意譯。「清真」一般解釋為「干凈真實」。

飲食以米飯和面條為主,吃牛、羊、雞、魚等。節假日吃「優香」「糌粑」等油炸食品。回族人非常愛喝茶。招待客人時,要在茶里加冰糖、紅棗等。

分布特點:

關於回族分布的特點,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大分散」主要表現為全國2000多個縣(市)幾乎都有回族分布。這還體現在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區市總人口的比例上,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區市總人口10%以上的只有兩個(寧夏和青海),佔1%-5%的有6個,佔1%以下的有23個省區市。

同時,從回族人口占各地少數民族總人口的比例來看,最高的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最低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回族人口佔到了這些省區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0%以上。

『陸』 回族風俗習慣

推薦你去回族人社區看看 了解一下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其先民主要是13世紀蒙古人3次西征後大批動遷的「回回;人以及遠在唐宋時期僑居中國東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並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逐漸形成了回回民族。漢語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波斯語的詞彙,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在內地,回族主要於漢族雜居,大都分布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經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長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
回族分布較廣,食俗也布完全一致。如:寧夏回族偏愛麵食,喜食麵條,面片,還喜食調和飯。甘肅,青海的回族則以小麥,玉米青稞,馬鈴薯為日常主食。油香、饊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日饋贈親友不可少的。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麵、大鹵面、肉炒麵,豆腐腦、牛頭雜碎、肚子面等。多數人家常年備有發酵面,供隨時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習慣飲用奶茶。肉食以牛、羊肉為主,有的也食用駱駝肉,食用各種有鱗魚類,如北方產的青魚、鰱魚、鰉魚、等鴿子在甘肅地區的回族中被認為是聖鳥,可以飼養,但不輕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徵得伊瑪目(宗教職業者)同意,客作補品食用。回族長於以煎、炒、燴、炸、爆』烤等各種烹調技術,風味迥異的清真菜餚中,既有用發菜、牛羊蹄筋,雞鴨海鮮等為主原料,做工精細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貴品種,也有獨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區的回族民間還喜食腌菜。回族飲料較講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潔凈的水均不飲用。忌緯在人飲水源旁洗衣服、洗澡、倒污水。回族也喜歡茶,和用茶特客,西北地區回族的蓋飯茶很有名。寧夏回族還飲用八寶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萬盛馬糕點、羊筋菜,金鳳扒雞,翁子湯圓和綠豆皮等。青海省西寧市,回族著名的萬盛馬糕點影響很大。河北石家莊的金鳳扒雞,保定的馬家鹵雞和白運章包子,遼寧沈陽市的馬家燒麥,義縣的伊斯蘭燒餅,陝西的牛羊肉泡饃,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湯圓,綠豆皮,牛肉米粉在當地都很有名氣。盛行於寧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羅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等套菜有名於全國。「五羅」是指五種炒菜同時上齊,「四海」是指四種菜湯汁的菜餚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分別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溢美之詞。

『柒』 回族的民族風俗和傳統文化

見面要互道色倆目,服飾是男人穿白色長袍,戴頭巾,現在已經不太這樣穿了。女人穿長裙,戴蓋頭,有的地方還戴面紗,當然這也只是節日的時候穿了。回族主要有三大節日:開齋節、聖紀節和古爾邦節。飲食主要是不吃豬肉,不喝動物的血和死的動物。中國的回族居住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所以沒有什麼特別的特點。
回族在中國分布最廣,也是最富有民族特徵的少數民族。
以漢語為常用語,但是穆斯林之間有著傳承下來的一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譯音詞彙。
全族信仰伊斯蘭教。信教的都是穆斯林。
你所謂的沐浴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小凈。這是禮拜之前的必修功課。
總之,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愛整潔,有著優良愛國傳統,有著強烈的民族特徵的少數民族。

『捌』 你知道回族傳統文化有哪些嗎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歷計算的。伊斯蘭教歷,以月亮盈虧為准,全年為12個月,平年345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歷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歷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節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個月

回族人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

中國的回族居住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回族在中國分布最廣,也是最富有民族特徵的少數民族。以漢語為常用語,但是穆斯林之間有著傳承下來的一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譯音詞彙。
全族信仰伊斯蘭教。信教的都是穆斯林。

閱讀全文

與回族的風俗文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