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哪些文化是外來文化

哪些文化是外來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29 19:17:54

『壹』 我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哪些是不是除了中醫書法其他都是外來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范圍很廣的概念,具體體現在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生產方式,中醫中葯,發明創造,文學藝術等方面。從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來看,我們的本土文化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從而使我們的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

『貳』 中國有哪些外來文化

外來文化是指非本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非本民族特點的文化。
延續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外來文化的沖擊,一次發生在三世紀漢代末期,來自西域近鄰諸國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綿延不斷地傳入中土,前後長達數百年,其對華夏文化的影響,涉及到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建築等多個方面,在唐朝更是達到了頂峰(這第一次只是對中國的宗教信仰影響很大,對社會經濟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另一次發生在19、20世紀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為代表的幾乎所有當時已進入資本主義擴張階段的西方列強,挾持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強行撞開了中國的國門,一種具有現代形態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湧入中國,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統江山,這里主要包括對文學的影響、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叄』 外來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外來文化包括:文學、繪畫、舞蹈、音樂等文藝全方位。

『肆』 如何定義外來文化

外來文化是指非本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非本民族特點的文化.

『伍』 外來文化的具體特徵

外來性文化是指那些來自其他民族而在本民族中產生一定影響的相對獨立的審美文化。理解這個概念有兩個要點:一個是「外」,一個是「來」。講一種審美文化是「外」來的,就是強調這個文化與本民族文化之間的「異」。而講外來文化的「來」,就是強調它和本民族文化的「同」。這意味著外來文化進入本地審美文化的視野,會感染其審美色彩,成為既有別於本地審美文化、也多多少少地有別於它的原初樣式的一種存在形態。
例:油畫《泉》。
外來文化的審美特徵有三點:第一,奇異;第二,徵實;第三,逼真。
奇異,指外國的文化進入中國文化視野之後所呈現的一種迥異於本土文化的特徵。
徵實的特徵是和中國審美文化相對而言的。中國文化講求的是空靈和蘊藉,而外來性文化,尤其是外來的西方文化,則具有一種追問本體、以實體為本的傳統。
例:塞尚靜物畫。
西方重在形式的逼真,中國重在形式的模糊。西方的藝術家常常認為,一幅畫的好壞,必須要看它是否「逼真」,是否合乎自然。

『陸』 影響中國的外來文化主要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影響中國的主要外來文化: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古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近現代西方文化

特點:

1、草原游牧民族文化:①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給中國人帶來了鐵器、胡瓜、胡床、葡萄、番茄、箜篌、羌笛和尚武精神等,影響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當代漢語普通話也受到阿爾泰語系的影響;②持續時間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直到清代中國都受到游牧民族文化深遠的影響;③這些游牧民族的文化最終都被中華文化所同化,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與華夏農耕文化一同構成當代中華文化。

2、古印度文化: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佛教方面,在宗教和哲學領域對中國人影響最大;②傳入中國的印度文化最後被中國本土化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③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三條線路向中國傳播。

3、伊斯蘭文化:①主要是宗教文化,對中國回族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排斥

4、近現代西方文化:①是強勢的先進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化影響巨大,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化的主體部分;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排斥,但新文化運動後逐漸戰勝了中國傳統文化;③對中國現代化貢獻巨大,是中國現代化的文化基礎;④包容性極強,可以吸收、容納中國傳統文化、古印度文化、當代日本文化和世界各地的各種宗教;⑤包羅萬象,包括西裝、西方語言(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斯拉夫語族、拉丁語族和芬蘭語系、烏拉爾語系)、西餐、現代科技、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現代文學、西方文化復興時期以後的哲學(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現代建築、影視劇、現代美術、現代音樂,在當代華人日常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

『柒』 日本有哪些外來文化

你這個問題范圍確實很大,我只能簡單一說,文化是一個宏觀的概念,二樓所說的僅僅是些枝葉而已。
一、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包括了以五經為中心的儒家文化、「唐學」、宋初時期的新儒學、元明時期的陽明學和朱子學等。
二、佛教文化:佛教誕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印度,約在公元1世紀傳入中國,於公元6世紀中葉經朝鮮傳到日本,在日本形成了比在中國更大、更持久的影響。
三、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攝入分為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蠻學、以荷蘭文化為中心的蘭學、以及以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為研究對象的洋學這三個階段。
我只能概述到這里,具體的東西不是一兩千字可以敘述完的,如果有興趣的話樓主可以自行查找相關的資料。
問題補充:
那麼你的題目就有問題了,首先日本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吸收外來文化,孜孜不倦的求學史,「拿來主義」是日本的特色,這具體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你所說的文字,文字的來源我就不贅述了,這幾乎是常識了,那麼日本的書法呢,這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吧,日本書法的祖先是中國的王羲之。再比如說繪畫,日本繪畫中的日本畫來自於佛教,西洋畫來自於荷蘭。再比如陶器,日本的陶器是模仿中國的唐三彩,而瓷器則是由朝鮮的李參平傳入。諸如以上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如日本的國球棒球源自美國;空手道源自唐手;圍棋、將棋、麻將皆源自中國;落語和漫才源自中國的單口相聲和對口相聲;號稱日本文學之粹的物語、草紙、紀行來源自佛教;日本古式建築、雕刻來源於佛教藝術;節日中的端午節、七夕、賞月源自中國,彼岸、春分、秋分源自佛教,聖誕節源自基督教等等等等。日本文化要素中的外來文化已經滲入日本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小到一根筷子,大到風俗習慣,無一不帶有外來文化的影子,相比之下日本的本土文化反而有些相形見拙,鳳毛麟角了。

『捌』 身邊的外來文化

文化是指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習慣等方面復雜整體。
只要是非本土的文化都可以稱作外來文化。如區別於東方文化的西方文化;以國名命名的各種文化,如美國文化,日本文化等。
人們經常把「外來文化符號」和「外來文化」一詞混為一談。外來文化是抽象的,包括各種外來文化符號;外來文化符號則是具體的。如聖誕節、十字架等節日或物品,只是符號,不能稱作「外來文化」。

『玖』 什麼是外來文化

<漫談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by 南野藏馬

前幾日在書房,興之所致,隨手拎起了一本四書,翻到到第一面,念了兩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便發現自己意興闌珊,隨手又把它扔到了書櫥里,拿起本日本漫畫,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後。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嘆中國當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對於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為,不禁感到慚愧,一向標榜熱愛傳統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棄這些中國驕傲么?

時逢國慶,單位邀請我們新行員寫一篇關於愛國主義的文章。我便想,是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來感嘆祖國多麼秀美多麼壯麗的河山,還是切實關注一下我們正在慢慢遺失的民族驕傲呢?

台灣忠信工商學校的校長高震東在內地演講時說,「什麼是愛國?哪裡是愛國?什麼都是愛國,哪裡都是愛國!」愛國是微小卻又具體的。我們身在中國,有時卻茫然不知自己國家有什麼,是什麼。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我們過於注意別人的東西?愛國其實很簡單,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她幾經建構-解構-再建構,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慢慢沉澱而成。她是千百年來國人對文化的希望,是國人對文化思想的反思。當我們今日面臨著隨資訊發達的電子時代而如洪水般涌來的西方文化時,還有多少人可以堅持那涓涓的細水長流?

我們的81年代後、90年代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傳統文化是什麼?我想不會是女子十二樂坊穿著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鬧哄哄的演奏那所謂的傳統民樂吧?還是認為魯迅先生筆下那個滿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國的古代文人?

簡練的講,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詩、書、禮、易、春秋」。我用五經的名字來概括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它剛好總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個方面。「詩」,是指從最早的詩歌《詩經》開始到歷朝歷代的詩詞歌賦、古樂。「書」,是指歷代文人體現他們思想觀點的專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觀,體現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禮」,是指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禮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體制。「易」,並不單純的是指《易經》,還包括了農業、醫學、天文、地理、數學。而「春秋」便是特指從《尚書》到《春秋》、《史記》、《資治通鑒》等一系列的史學專著。中華傳統文化涵蓋范圍之廣,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現代那些偽民俗或是一個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傑倫的《東風破》或是SHE的《長相思》里才開始接觸體會到中國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太遲了?自《詩三百》到《漢樂府》再到《全唐詩》、《全宋詞》,還沒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辭、漢賦,更沒提到魏晉的「蓬萊文章建安骨」,這浩瀚如海般的詩詞國度,怎是一首《東風破》所能表達的?現在我們是否只停留在小學課本里教的「離離原上草」或是什麼「二月春風似剪刀」的階段,或是為了逗情人開心為她輕吟「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濃情蜜意?

我們現在是否能從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瀟灑不群、壯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龍金庸小說里的「任俠之氣」是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致,與君痛飲三百杯」。而「俠之大者」是指「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呢?大概只會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殺殺中了吧。

沒有了「花間一壺酒」、「共剪西窗燭」的爛漫情懷,沒有了「誓掃匈奴不顧身」、「醉里挑燈看劍」的壯烈胸襟。沒有這些古韻的滋養,我們的80年代和90年代難道只能在歐美的HIP-HOP、日本動漫、韓式的多袋闊腳褲中顯示自己的瀟灑不羈么?沒有了任俠的少年輕狂,沒有了溫文的少年情懷,我們的青春還完整嗎?

還有多少人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來自孟子的「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天下的興亡,不是匹夫之責,而是我的責任。有多少年輕人還會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大概只會裝作很酷的說「我就是我,我喜歡,我可以。」他們只是整日埋首在《蠟筆小新》和《機器貓》中拒絕長大。

還有多少人知道何為「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吳宗憲的《我猜》和《周日八點檔》,大概只會迷惘的說: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會覺得「香九齡,能溫席」是一種孝心的表現,大概會覺得他好傻,幹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買台空調不就得了嗎?還有誰會覺得「融七歲,能讓梨」是一種中國式的謙遜禮讓?孩子們自小接受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課內科外功課壓得喘不過氣。哪還會有人說,第一名我不要,給你吧!再不知何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們可以成為象曹子建、王摩詰那樣的翩翩濁世佳公子了。孩子們現在學習琴棋書畫的目的已大多為考試加分服務,哪還有「為君唱遍《紅豆吟》」的情懷了。

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開始相信基督,相信有聖誕老人。我不知道誰是阿福,也好久沒放過爺爺紙糊的風箏了。傳統的節日在我們看來除了意味著能看到無聊的文藝晚會,多幾天去哪裡都是人滿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蒼白。傳統,從我們指縫滑過,輕輕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啟超寫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進取、日新、破格、好行樂、盛氣、造世界」的少年氣質在我們身上依稀可見,卻再嗅不到中華之氣息。純粹的行樂主義、盛氣,在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持下顯得那麼的蒼白和輕浮。我們應從何處尋覓正在遺失的傳統文化。難道是在鄰國日本的傳統活動上發現:「咦,這個東西是從我們中國唐朝傳過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為什麼我們不反省,我們為何只有在別人那裡欣賞到曾經的國粹。驀然回顧,國已不國。

常思將來,不忘過去。以千載文化積淀來充實自己而讓我們走的更遠,在座諸君難道不會心思神往?

『拾』 外來文化包括哪些舉例說明哦,比如有聖誕節等節日還有麥當勞什麼的,謝謝咯

西洋樂器的引進,鋼琴,小提琴等等
日本動漫
太多了,你所能看見的事物,60%都是外來文化的產物。

閱讀全文

與哪些文化是外來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