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西藏歷史文化簡介一共多少字

西藏歷史文化簡介一共多少字

發布時間:2022-06-29 22:03:08

⑴ 西藏歷史

西藏位於我國的西南部,她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這個酷熱的夏季去哪旅遊呢?來西藏吧......這個高原之城將使你的夏季不再炎熱。下面是西藏歷史文化簡介,希望對您的西藏之旅有所幫助。
西藏這個「高原明珠」在中石器時代便有人居住。公元7世紀前,在眾多的部落當中,吐蕃部落藉助於雅魯藏布江豐富的物產資源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在位期間為了使自己的王朝延續下去採取了許多措施,使當時的西藏不論是在經濟還是在政治、文化上都得到長足發展。但是之後的藏王赤松德贊不體恤廣大勞動人民,致使社會矛盾激化,暴發大規模奴隸起義,吐蕃王朝從此消失。 元朝正式將西藏劃入我國領土范圍,終止了西藏長期以來的分裂割據。明朝對西藏的管理和元朝基本相同,清朝對西藏人民的幫助進一步加強。1949年,鑒於西藏特殊的歷史和現實狀況,黨國家領導人決定和平解放西藏。西藏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從奴隸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現在西藏人民和全國各族人民一樣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⑵ 西藏簡介50字

西藏,位於中國西南邊陲,首府拉薩,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權始終對西藏行使著有效管轄,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聞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自古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

⑶ 關於西藏的歷史故事和傳說

西藏的歷史故事:

大約公元1世紀前後,高原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經過多年的和戰,又集結成若干個部落聯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聯盟、阿里地區的象雄王國和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部落聯盟最為強大。

這時,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已經出現,現在拉薩所在地,則被人稱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壩子」。

松贊干布率大臣、部屬從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這片亘古以來荒涼沉寂的平野,立刻變得熱鬧而繁忙。松贊干布經過仔細勘察,決定截斷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著山南宣洩,紅山周圍顯露出一大片平野。

他在這里建宮堡,修寺廟,營造軍民住房。據說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築紅山堡寨,就是布達拉宮的前身。這座巨石壘成的宮堡,兀立紅山之巔,氣勢非常雄壯。

吐蕃王朝從此風生水起,松贊干布制定法律,劃分行政區域,分封官職,力主對外交流,贊普屬下設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鹽商;六匠指噶龍鐵匠、噶如鞍匠、弓匠、劍匠、鎧甲匠、神塑匠等。商業和手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拉薩城的興盛起著明顯的作用。

拉薩城始建於公元7世紀,之前這里叫卧馬塘,是蘇毗部落管轄的放牧場。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轉移到拉薩,建立了強大的吐蕃奴隸制王朝,並修築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達拉宮等寺廟宮殿。

公元9世紀吐蕃王朝崩潰,伴隨公元11世紀西藏佛教後弘期的興起,拉薩成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13世紀,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納入統一版圖,元、明中央政府先後在西藏地方扶持薩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轉移至日喀則的薩迦和山南地區。

13世紀中葉,前藏十三萬戶長之一的蔡巴,在拉薩東面修建蔡巴寺、貢唐寺,此後歷代蔡巴戶長組織力量疏通拉薩河道和加固河堤。

14世紀中葉,帕木竹巴地方政權取代薩迦地方政權後,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薩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強化了拉薩的宗教「聖城」地位。

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冊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政權,以拉薩為政權的中心,拉薩城市有了新的發展。

195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拉薩,1960年正式設立拉薩市。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後,拉薩墨本管轄拉薩市區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內)。

1960年設拉薩市。1964年原林芝專區所屬林芝(駐尼池村)、米林(駐東多村)、工布江達(駐介德)、墨脫4縣劃入拉薩市領導。墨竹工卡縣遷駐工卡;林芝縣遷駐普拉。拉薩市轄11縣。

西藏的傳說

1、倉央嘉措的故事

傳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雖為達賴,但生性自由,在一次的游歷中愛上一個民間女子,並難以自拔,甚至溜出寺院與其相會。

在20歲那年這驚俗之戀得到了徹底的爆發,大師准備為他授比丘戒的時候,他竟悲憤的想要自殺。為愛情的自由,凡人可以逃亡,小喇嘛可以還俗,只有他,作為達賴佛教第一人,無處躲,也無處逃。

為了阻止倉央嘉措,一些當地的勢力甚至派人將瑪吉阿米姦汙,告訴他這是一個如何污穢的女子,而卻說,世間一切的污濁都不足以沾染瑪吉阿米的聖潔。現在有一座餐廳,坐落在八廓街。

2、拉姆拉措

據說有緣之人還可從拉姆拉錯湖水的倒影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來世。每一個去神湖朝拜的人,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顯現出各種景象,可以啟示未來的命運。歷代的轉世靈童,都是在湖的啟示下尋找,在成為之後也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

傳說十三世達賴圓寂時面向東方,且拉薩至東北方向天空出現異樣彩雲,預示了轉世靈童誕生的方域。後來五世熱振活佛繞湖三周,在拉姆拉錯觀看神諭。該湖也是無數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運的寶鏡。

3、拉薩的由來

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為了慶祝此事,決心要好好建設王都。但當時的吐蕃王都,還是一片荒草沙灘之地。

文成公主由於精通天象地氣,善觀五行風水,她觀察拉薩的地形,發現其好像一個仰卧的羅剎女(即母夜叉),認為選拉薩作為國都實在是對國極為不利。

於是公主建議在拉薩外圍建立四個寺廟,以鎮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薩中心的卧馬湖是母夜叉的,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應想辦法鎮住。於是,公主根據五行之說,主張用白羊背土填湖。

藏王松贊干布聽從了公主的意見,就在卧馬湖動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拉薩原稱「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後,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加牟尼佛像供在廟內,從此各地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久而久之,這塊神聖的「邏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稱為「拉薩」,即「聖地」了。

(3)西藏歷史文化簡介一共多少字擴展閱讀: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土地面積為120218947.91公頃,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約317.55萬人。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

⑷ 藏族有幾千年悠久的歷史

藏族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歷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採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雅魯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區的藏族先民後來又分成六部,即六氂牛部諸部落。公元6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做了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王(藏語音「贊普」)。此時已進入奴隸制社會[6] 。
吐蕃第一代贊普——聶赤贊普
據藏文史籍記載,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河谷,為「六氂牛」部的首領,在松贊干布以前已傳20餘世。當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從最初幾代首領的母子連名中,還可以看到曾經歷母系氏族階段的痕跡[7] 。
公元6世紀,山南號稱「悉補野」部的首領與鄰部結成聯盟並尊為盟主。當時,西藏境內另外還有「羊同」、「澎波」、「蘇毗」、「工布」等10餘族部,均已進入奴隸制社會。雅隆部落首領成為部落聯盟領袖,號稱「贊普」(王),建成自稱為「博」的奴隸制王朝[7]
吐蕃時期
公元7世紀初,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結束了中原地區300多年的混亂分裂局面。與此同時,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贊干布兼並10餘個部落和部族,統一青藏高原,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邏娑(一寫邏些,即今拉薩)。松贊干布在位期間,銳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政治文化成果。於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贊干布還從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紙墨等生產技術,遣貴族子弟到長安(今西安)學習詩書,聘漢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與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保持了友好關系。唐高宗封松贊干布為「附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賓王」。松贊干布奠定了吐蕃與唐朝200餘年頻繁往來的「甥舅親誼[6] 」。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攜帶綉花錦緞數萬匹,工技書箱多種和一應使用器物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贊。金城公主入蕃後曾資助於田(今新疆境內)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譯經,並向唐朝求得《毛詩》、《禮記》、《左傳》、《文選》等典籍。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熱巴巾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派劉元鼎等人到吐蕃尋盟,與吐蕃僧相缽闡布和大相尚綺心兒等人結盟於拉薩東郊。此次會盟時在唐長慶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商議今後「社稷如一」。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石刻「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也叫「長慶會盟碑」、「甥舅會盟碑」,就是第八次會盟後所立),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此後的三、四百年間,藏族與北宋、南宋、西夏、遼、金等政權都有著密切聯系[6] 。
唐蕃會盟碑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內訌和部族之間、邊將之間的混戰而分裂瓦解,出現眾多互不統屬的地方勢力。它們各佔一方,互相征伐,爭戰不已,竟持續了400來年。與此同時,從公元10世紀至12世紀,藏傳佛教為藏區各階層所接受,並逐步深入到藏族社會的各個領域。佛教上層人物往往和當地首領緊密結合,互為利用,在藏族歷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體制[6] 。
宋元時期
從9世紀末開始,藏族內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區陷入長期的分裂割據狀態,並形成「阿里王系」及(後藏)「亞澤」王系、(山南)「雅隆覺阿」王系和(前藏)「拉薩王系」等。它們各自為政,不相統屬,有時還常常為各自利益互相侵襲劫掠,大小戰爭頻繁。
「涼州會盟」唐卡
這一時期,佛教為藏區各階層所接受,並逐步深入到藏族社會的各個領域,藏傳佛教上層人物往往和當地首領緊密結合,互為利用,在藏族歷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體制。在宋金時代,藏族各地方政權又加強與中央政權的聯系,有些地方首領受到中央政權的冊封。「茶馬互換」等藏、漢貿易有了較大發展。
1244年秋蒙古宗王闊端代表蒙古汗廷與西藏薩加派活佛薩迦班智達在這塊土地上成功舉行了「涼州會盟」。[8]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烏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區)、朵甘等地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國的一部分,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元初,首次設置中央機構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宣政院使(主管官員)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師舉薦的僧人擔任

⑸ 西藏文化歷史200字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滿語、蒙語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匯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對於在東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著西藏地區的還有門巴族、珞巴族等。

⑹ 西藏歷史文化有哪些

西藏名勝古跡眾多,全區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5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地(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69處,包括:

1、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大昭寺

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3、甘丹寺

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它是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於1409年親自籌建的,可以說是格魯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九十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

4、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本波山下,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也是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明朝正統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7年8月,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6、昌珠寺

昌珠寺位於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縣約二公里,屬格魯派寺院。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昌珠寺系吐蕃時期第一批興建的佛教寺廟之一。

⑺ 西藏的歷史

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烏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區)、朵甘等地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國的一部分,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採用收繳元朝舊敕舊印,換發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過渡,繼承了對西藏地方的國家主權。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達賴五世朝見順治皇帝進而統一中國。清朝循歷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權,只要前朝所封官員進送舊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變。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次年建立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西藏是中華民國22行省之一。此後正式頒布的《憲法》等法律法規,也都明確規定西藏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通稱《十七條協議》)。西藏和平解放。

(7)西藏歷史文化簡介一共多少字擴展閱讀

藏自治區(藏文: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藏語拼音:Poi Ranggyong Jong,威利轉寫:Bod rang skyong ljongs),簡稱「藏」,通稱西藏,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首府拉薩,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西藏自治區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全區面積120.22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約317.55萬人。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

閱讀全文

與西藏歷史文化簡介一共多少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