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苗族文化有哪些

苗族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15 17:55:17

『壹』 苗族有哪些風俗苗族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苗族的傳統風俗:

1、開年節

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踩花山節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雲、貴、川等省苗族群眾在農歷正、二月間或四、五月間盛行踩山、跳場,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老農們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祝願五穀豐登。居於山區的苗民在節日內還要進行鬥牛比賽。屏邊縣的苗族還舉辦跳獅子和爬花桿的比賽。

3、四月八
苗族傳統節日,傳說這個節日起於明代。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著盛裝群集於貴陽市噴水池邊,吹笙奏笛,對歌談心,以紀念、憑吊傳說中的古代

4、英雄亞努。
此外,四月八還是布依族的節日,有稱它為「牛王節」的,也有叫「牧童節」或「開秧節」的。每逢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飯,並休息一日,表示對耕牛的慰勞。

5、龍船節
龍船節是流行於湘西和黔東南施洞、松桃一帶的苗族節日。大都在農歷五月初五進行。這天除了角逐龍舟外,還有跑馬、鬥牛、踩鼓等活動。

6、姐妹節
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節日里,苗家按傳統風俗都要吃「姐妹飯」。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里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7、趕苗場
為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敘永、古藺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舉行兩次。關於趕苗場的起源,相傳是苗族人在一次起義失敗後形成的。官府不讓他們聯聚會。人們便以到場壩吹蘆笙娛樂為名,秘密聯系,後來逐漸演變為固定的節日。

8、贈帶節
流行於敘永縣下東一帶。每年農歷二月初五日舉行。屆時,方圓數十里的青年男女。如雙方中意,便可互贈腰帶,作為訂婚禮物。事後反悔者,可索回腰帶,解除關系。

(1)苗族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參考資料

網路-苗族

網路-苗族節日

網路-苗族的習俗

『貳』 苗族歷史、文化、習俗

歷史: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

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予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

文化:苗族服飾反映了苗族歷史悠久、居住分散風俗多樣的特點,苗族支系與支系、縣與縣,易於寨與寨之間在服飾上都有嚴格區別。

其服裝的主要色調亦不盡一致,所謂「白苗」、「黑苗」、「花苗」、「漢苗」等就是依據所著服色或服式而來的自稱或他稱,也有根據婦女的裙樣,稱為「長裙苗」和「短裙苗」的。

貴州苗族建築:苗族地區盛產木材,因此,過去的房屋多為木結構。建築在山區的吊腳樓,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或堆放雜物。

習俗: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

(2)苗族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

從中國苗族的分布情況看,其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從人數上看,聚居的人多,散居的人少。

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叄』 苗族有什麼風土人情

苗族主要的風土人情如下:

1、文化: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2、習俗: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3、婚俗: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4、服裝:

苗族的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但苗族婦女的穿戴普遍比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層,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綉制的各種圖案,古色古香,異彩紛呈。婦女擅長紡織、刺綉、蠟染,工藝十分精湛。

5、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6、節慶: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如:吃鴨節、吃新節、殺魚節、採茶節等。過節除備酒肉外,還要必備節令食品。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個卯日,歷時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戶都要備豐盛的年食,除殺豬、宰羊(牛)外,還要備足糯米酒。年飯豐盛,講究「七色皆備」、「五味俱全」,並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請饋贈。殺魚節多在江邊,由婦女帶上飯、臘肉、香腸等酒菜,只要捉到魚,即燃起篝火,架鍋煮魚直到盡興方歸。「祭鼓節」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先民於秦漢時聚居在「五溪」地區,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肆』 苗族的文化有哪些

苗族的文化

苗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采、風格獨特的民間文學和藝術。民間文學主要有詩歌和傳說故事,多以口頭傳說流傳至今。詩歌一般是五言體,間有七言體或自由體,大多隻講調而不押韻,一般曲調簡單,變化不大,節奏也不太嚴格,篇幅長短不拘,分別為古歌、理詞、巫歌、苦歌、反歌、情歌和兒歌等。如《老人開天地》、《九十九個太陽和九十九個月亮》等就是講述苗族歷史的古歌,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與自然界的斗爭情景。苗族的詩歌和古老的傳說故事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資料,也是研究苗族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苗族是個喜愛歌舞的民族,音樂舞蹈和苗戲等具有悠久歷史。史籍上早有男吹蘆笙女振鈴的記載。苗族「飛歌」享有盛名,現已作舞台演唱或譜曲演奏。器樂分打擊樂和管弦樂兩類,以木鼓、皮鼓、銅鼓和蘆笙最為馳名;此外還有芒筒、飄琴、口弦琴、木葉和各種簫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猴兒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技巧很高,深受國內外贊賞。

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麗多彩。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解放後已發展到能染彩色圖案,並向國外出口。苗族的傳統銀飾多種多樣,包括手釧、項圈、頭飾、胸飾、銀衣等,花紋雕鑿精工,也享有盛名。

苗族人民創立自己的醫學,把人體的疾病分為內科36症,外科72疾,治療方法20餘種。石啟貴先生著有《苗醫驗方》、《畜醫指南》。陸科閔著有《苗族葯物集》。19世紀末,松桃廳地甲司苗醫師龍老二能為孕婦剖腹取出死胎。治骨折、蛇傷、毒箭射傷、刀槍傷,苗葯醫有神速之效。苗葯多用生葯,現采現用。

『伍』 苗族的民族文化

一、語言文字

苗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漢姓是後來輸入的。因為過去苗族沒有文字書寫自己的苗姓,只用漢字書寫漢姓,以致使人誤認為只有漢姓,而不知有苗姓。在未使用「漢姓」之前,苗族內部早有自己區分血緣宗親和族系的「苗姓」。歷代漢族文人及其他外族人,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以漢族通行的漢字姓氏為准,從而產生錯覺和誤解 。

苗族的分布地域廣袤,內部方言土語和支系繁多。各地、各方言區和各支系的苗族,都曾有自己世代相傳的苗語姓氏,而且至今依然在內部流行 。

(5)苗族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苗族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錢的炎黃傳說時代。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後來由於戰爭等原因,逐漸進入西南山區。苗族也是一個擁有自己語言和文字的傳統民族。

苗族文化與其它民族文化一樣,都包含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衣、食、住、行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精神文化是指民歌、舞蹈、宗教信仰、手工技藝等。

苗族服飾傳承與創新。苗族服飾是識別一個民族最直觀的標志,一個地區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直觀上也是民族服飾的多姿多彩。一要深挖民族服飾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特色;二要與時俱進設計節日盛裝、舞台裝和日常普通裝;三要號召各族幹部群眾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穿戴民族服飾,特別是重大節日活動民族領導幹部帶好頭、作好表率;四要形成文化產品及旅遊商品,並逐步成為品牌產業。

苗族特色文化資源保護挖掘。一是保護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切實做好古籍收集入館、開展文物普查申報工作,深挖文物遺址、文化遺產背後的故事,豐富旅遊文化內涵。二是保護挖掘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傳承農耕文化、紡織文化、節慶文化,積極保護民居、民風、民俗、民歌、民技。

『陸』 苗族的文化特色是什麼

苗族是我國僅有的幾個人口超過500萬的少數民族,也是我國最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要追溯到上古時代以蚩尤為代表的苗蠻集團,甚至是更早的九黎和三苗。

苗族,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居住在靖州的苗族擁有本民族的光輝歷史和古老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如神話、傳說、故事等口頭文學以及歌舞、綉織等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鄉土氣息。苗族人民在民間工藝美術方面也頗有造詣。他們製作的工藝美術品,種類繁多,如刺綉、編織、彩繪、蠟染、雕刻、剪紙等等都各有特色。

苗族刺綉,有著悠久的歷史。納雍的苗族刺綉也有數百年的歷史。自種、自紡、自染、自織、自綉、自用的線綉等工藝,普及整個納雍縣境內的苗村山寨。苗族刺綉和挑花多以大自然為題材,結合生活實踐,綉出風格優雅、充滿民族氣息的花紋圖案。苗族婦女隨手綉來,花樣百出,有平綉、盤綉、結綉、縐綉、牽線綉、布貼綉等多種綉法,圖案美觀大方,耐人尋味,凝聚著苗族婦女的才能和智慧,堪與其他綉種爭芳斗妍。苗族姑娘無不都是飛針走線「挑、編、織、綉」的行家。苗族刺綉種類的繁多和工藝的精美,讓其他的刺綉種類望塵莫及。苗族刺綉不僅記錄節日、圖騰和英雄,還記載著苗族幾百年遷徙的歷史,在很多苗族刺綉圖案中,都有水波狀的花紋,苗族用這樣的符號表示他們的祖先曾經跋山涉水,渡過長江、黃河,最後才來到西南。

苗族的綉花技術主要是用各種顏色的紗線在自己的頭巾、腰帶和衣襟上綉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紋,別具風格。挑花歷史悠久,許多民族廣泛運用。挑花多以幾何化的形體挑綉,講究反挑正看,平滑細膩,樸素自然,無論在色彩、構圖等方面都極富審美情趣,用挑花綉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圍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飾品在民族傳統工藝品中獨具特色,深受都會人青睞。,

來源:人人網;石越宇的日誌

『柒』 苗族有哪些風俗苗族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

禁忌: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記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膽、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禁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

『捌』 苗族文化特色有哪些

苗族文化特色為語言、宗教信仰、服飾、姓氏等。

其中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此外,還有部分苗族操漢語、侗語、瑤語、布依語、壯語等其他民族語言,並且苗語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語盡管存在著一些差異。

苗族姓氏

苗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漢姓是後來輸入的。苗族的分布地域廣袤,內部方言土語和支系繁多。各地、各方言區和各支系的苗族,都曾有自己世代相傳的苗語姓氏,而且至今依然在內部流行

『玖』 苗族獨特文化都有那些

、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
服飾文化:苗族的服飾在各地各有其特點。黔西北、滇東北的苗族男子穿帶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冬天腳上多纏裹綁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長發,挽椎髻於頭頂,插木梳或發針,戴耳環、手鐲、項圈等飾物。至清代末期,他們已不再蓄發挽椎髻,有的改梳長辮子。各地區苗族婦女服飾差異較大,式樣約幾十種之多,但大多數地區婦女穿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腿根,僅七、八寸長。湘西,貴州松桃、凱里,廣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區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湘西苗族的上衣無領,衣袖和褲腳綉有寬大花邊,頭纏格子布或青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等飾物。苗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挽髻於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發繞在支架上高

『拾』 苗族的民俗文化

苗族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有「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是傳統「盛裝」,僅插在發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二、苗族婚嫁

一般在結婚前一個月,長則半年,就開始哭嫁。對長輩要一個一個地器,然後再送禮物,現在改變了許多。男女結婚時,女方和來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與新郎同床。三天後,新娘與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農事需人幫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懷孕後,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長住期共同生活。

三、苗族喪葬

老人落氣時,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備有斗(容器)、涼篩,坐在鬥上腳踏涼篩落氣。洗屍,由長教子井裡擔水,參入桃葉、菖莆葉煮成溫水給洗屍,洗過的水(倒入便桶),讓其後代每個嘗三點,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飯水",在死者身上圍白線,一歲一根,平時掉的牙齒要保存著,殮時放入棺材內,死後頭發禁燒。進棺材時,口含銀,手捏茶葉米還要到飛山廟點亮。

四、苗族節日

除了漢族的節日外,苗族還有以下節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對歌戀愛。

2、四月初八吃烏飯,紀念楊再思,也有傳說是紀念要一妹烏飯用樹葉煮成,要提前將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烏飯;近處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給她們送去。此俗僅限於楊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掛紙、燒香。一般都將家譜曬一次。

4、十月初二過"小年",要殺老鼠吃。

五、苗族藝術

1、苗族的蠟染

2、苗族刺綉

3、貴州苗族錫綉

4、黔東南苗族民間剪紙

5、精美苗畫

(10)苗族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岜沙苗寨的古老風俗:鐮刀剃頭 神奇樹葬

岜沙苗寨,位於貴州黔東南州,距從江縣城7.5公里,被稱作「最後一個持槍部落」。岜沙人至今仍保持著古老神秘的生產生活方式,堪稱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岜沙的鐮刀剃頭、奇特壯觀的鳴槍、放鐵炮迎賓儀式、神奇的樹葬習俗,以及對樹木等的多元崇拜、「人樹合一」的神秘文化讓人感嘆。

特別是由於他們崇拜樹木並以樹為神,絕不亂砍一棵樹,因而村寨四周古樹參天。微電影《樹圖騰》就是以岜沙苗寨為場景,在呈現了黔東南傳統村落神奇獨特的風俗與自然和諧生態的同時,反映出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閱讀全文

與苗族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