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
1、熱貢藝術:
崑曲,原名「崑山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❷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呢
1、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傳統音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內容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崑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古琴藝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蒙古族長調民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侗族大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音
❸ 我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❹ 侗族大歌的榮譽價值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入選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盛典儀式前的表演。
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間歌隊選拔的30名歌手,將在4月30日晚為海內外觀眾獻上侗族大歌的經典曲目《蟬之歌》。夏日裡令人煩躁的蟬鳴之聲,卻在侗族大歌里被模擬演唱得聲聲入耳,如同天籟之音。
由於侗族大歌具備人類創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價值,2005年已進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作為中國「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候選項目」。
經過8年的努力,貴州省侗族大歌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委認為,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申遺的成功,無疑給瀕臨失傳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有利於侗族大歌的保護和傳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扎比開幕,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400餘名代表與會,會議主要討論確定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經過三天的會議討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並批准了76個項目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共有22個項目名列其中。由貴州省文化廳、黎平縣政府承擔申報工作的《貴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選。
❺ 侗族大歌的特點是什麼
侗族大歌的內容音樂特點:
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也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之聲,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般。
大歌的結構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來構成;大歌的演唱場合是比較講究的,除平時訓練外,大歌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標志性建築鼓樓里演唱。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領唱(獨唱)與眾唱相結合,它與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的。低聲部是眾唱的,聲音大;高聲部由1個或2、3個歌手在低聲部旋律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即興變唱。但有時高聲部也可為主旋律,即當低聲部唱一個漫長的持續低音時,唱高聲部的歌手以自己較為鮮明的旋律線,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變體,它雖源出低聲部,但都超過了低聲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族人民個個能歌善唱,侗鄉被譽為歌的海洋。侗歌講究押韻,曲調優美,歌詞多採用比興手法,意蘊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構成一段,若干段組成一首,每首歌開始有一個獨立性段落,稱為序歌,中間部分由若干句組成,然後有一個尾聲部分,形成首尾呼應的結構。
大歌——侗語稱「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參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隊,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隊。對歌、賽歌一般在「侗年節」、「吃新節」、「春節」等節日。更為有趣的是村與村,寨與寨舉行對歌比賽活動。那時,男女青年們不斷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對方,彼此含情脈脈,他們常常通過唱大歌的這種形式初識相戀,直至結下良緣。
侗族大歌按其風格、旋律、內容、演唱方式及民間習慣又可分為四類:即嘎聽、嘎嘛、嘎想、嘎吉。其中的嘎聽是最精華的部分。嘎聽稱聲音大歌,這種歌強調旋律的迭宕,聲音的優美。歌詞一般短小,突出歌詞之間和之後相當長的襯字及曲調,拉腔時幾個歌手輪換唱高音,使高音之間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齊唱一個長音,與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襯,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蟲鳴鳥叫,小河流水並以其昆蟲鳥獸或季節為歌命名,如《蟬歌》、《知了歌》、《三月歌》等。嘎嘛稱柔聲大歌,一般以抒發男女戀愛之情為主要內容,特點是緩慢,柔媚而富感染力。嘎想稱倫理大歌,是一種勸教戒世為主的大歌歌種,音樂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詞內容的表述,多以稱頌或諷刺為主,是安定勸撫侗家人的主要倫理手段。嘎吉稱敘事大歌,多以展開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為主要內容,音樂旋律舒緩、低沉而憂傷,以單人領唱,眾人集體低音相襯為主要表現方式,歌詞一般較長,歌者要有驚人的記憶和豐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別和年齡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等種類。隨著時代的變遷,侗家歌師們為豐富大歌的內容和種類,滿足人們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創作出許多歌唱新生活、贊美新時代的混聲大歌。
侗族大歌是我國目前保存的優秀古代藝術遺產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侗族大歌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已唱出國門,驚動世界樂壇。作為多聲部民間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聲思維、多聲形態、合唱技藝、文化內涵等等方面都屬舉世罕見。由於侗族大歌具備人類創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價值,2005年已進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作為中國「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候選項目」。
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會結構、婚戀關系、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❻ 黔東南州侗族大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嗎
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從江縣小黃村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忘採納!
❼ 壯族大歌、侗族大歌為什麼被列為中國非遺
壯族大哥同族大哥為什麼被列為中國非遺產,主要是因為它是民族風情。
❽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中國申報的貴州省黔東南《侗族大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
1、C 2、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