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1、方言
山西大部地區使用晉語,晉南大部地區使用中原官話,廣靈縣使用冀魯官話。
晉語是中國北方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使用人口約6305萬。多數晉語有五個聲調,部分地區有六個、七個或四個聲調,有復雜的連讀變調現象。
『貳』 山西有那些傳統文化
1、戲曲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戲曲搖籃」。漢代時山西大地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元代時山西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都在山西(晉南);1980年晉查顯示,山西地方劇種達54個,佔300多個劇種的六分之一。
2、添倉節
每年農歷正月的二十五日,山西的講究是喜進厭出:囤里要添糧,缸里要添水,門口放些煤炭以鎮宅;上了年紀的居民習慣在添倉日購米買面,以兆全年豐衣足食。
3、山西鑼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特色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取得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
4、麵塑
山西民間麵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在民間叫面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志,是一種由風俗習慣久而積淀成的極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5、旺火
生旺火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歷史悠久的風俗習慣,主要以山西為主,有說法認為,山西煤炭資源比較豐富,而根據煤炭開發使用的歷史推斷,現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以上溯至漢代,並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故山西北部地區形成了一種生旺火的風俗習慣。
在春節除夕和元宵節時進行。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塔狀,稱之為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
『叄』 山西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1、山西鑼鼓
山西的鼓品種達數十種,其中代表為山西威風鑼鼓。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特色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取得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
『肆』 山西民俗活動有哪些
1、添倉節
填倉節,為每年正月二十五,據說是倉王爺的生日,這是中國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歷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
『伍』 山西當地特色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1、戲曲
山西省的地方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中國戲曲舞台上佔有重要地位。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是山西地方戲曲的四大支柱,稱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異枝,一脈相承,為梆子腔的正宗。積淀並代表著地方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反映著地方民風民俗。
『陸』 山西民俗有哪些
1、炕圍畫
據考證,炕圍畫應該脫胎於我國古代壁畫,同宮殿、寺廟、園林建築彩畫一樣,皆為建築彩畫藝術的一種。因為炕圍畫的創作者都是民間工匠,歷來不為官方重視,因而史書無記載,難以考證其起源。
炕圍畫是特殊地域的特殊產物。山西一帶因黃土高原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氣溫偏低,農村中家家戶戶都用火炕取暖禦寒。炕上的牆面極易脫落起皮,經常弄臟衣物被褥。於是人們先以刷牆所用的白土(亦叫甘子土),調以膠水,在環炕的牆上塗一高約二尺的「圍子」,這樣既保護了牆面,又使人們免遭了臟衣污物之累。
『柒』 你還知道哪些山西民俗
山西的習俗有很多,例如有我們比較熟悉的鬧花燈,鬧紅火,踩高蹺等等。
正確運用字詞,掌握不同的詞語詞性以及具體的應用方式,才可以讓這一類的語言描述表達,更加精準而具有形象生動的作用,方法如下:
(一)從詞語的感情色彩方面進行辨析
色彩是指詞義附帶的某種傾向、情調;有的表現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
根據感情色彩的不同可將詞語分為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三類。
1.褒義詞:具有肯定或贊許的感情的詞語。如:鼓勵、成果、抵禦、聰明、節儉、呵護。
2.貶義詞:具有否定或貶斥的感情的詞語。如:煽動、後果、抗拒、狡猾、吝嗇、庇護。
3.中義詞:不表示褒貶的詞語。如:鼓動、結果、抵抗。
(二)從詞語的語體色彩方面進行辨析
詞語除感情色彩之外,還有莊重和詼諧、謙敬和諷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雖然意義相同或相近,但各適用於不同場合,稱之為語體色彩。
主要表現為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對話、文藝作品多用口語,口語具有通俗朴實生動的風格。書面語有文雅、莊重的風格,多用於鄭重場合、理論文章或公文。
如:「表彰—表揚」、「貴賓—客人」、「陪同—陪伴」、「散步—溜達」、「馬鈴薯—土豆」,這幾組詞語義同而語體色彩不同,前者屬於書面語,後者屬於口語,使用時適合不同的場合。
語體色彩還有莊重和詼諧、謙敬和諷刺、委婉和直露等的不同。如不帶感情色彩,用於與自己不親近的人;而「逝世」則用於自己尊敬的對象。
「囑咐」多用於臨別場合,語氣態度懇切;而「吩咐」多用於並不遠離的對象,帶有命令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