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翰林多吉水之說的積水是在哪個省
「吉水」是在江西省
吉水縣自隋朝建縣以來已1300餘載,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就是「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有「狀元之鄉」的美譽。
「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用來比喻江西才子輩出。明朝前期,江西士大夫不但出仕者多,而且在中央決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朝士半江西」之稱。
根據《江西省人物誌》等書統計,江西歷代有姓名可查的狀元56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進士1萬餘人。其中,全國狀元分布最密集的縣吉安府吉水縣(今江西省吉安市轄縣),十里之內出過5個狀元,這也造就了廬陵(吉安府)「隔河兩宰相,十里五狀元」的說法。
❷ 翰林多吉水吉水指的是哪個省
吉水指的是一個地名,位於江西省吉安市轄縣,因贛江與恩江合行洲渚間,形若吉字,吉水由此得名。「翰林多吉水」這是明朝時期江西文脈昌盛的真實寫照。
《明史》中記載的江西進士數量,為全國之首,江西舉子「一科三鼎甲」乃至包攬前十名的情況時有發生。自有科舉以來,僅僅吉水一縣,就出了五百五十六位進士,六名狀元,「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絕對不是誇張的描寫。
「學而優則仕」是中國的傳統,作為中國科舉半壁江山的江西舉子自然延續了這個傳統。「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江西籍官員的數量一直是全國前列,位高權重者多如牛毛,這種情況自隋唐開始,在明朝達到了頂峰。
《明史》中記載的一百六十四位閣臣中,江西籍的有二十二人,五十六位首輔大臣,江西籍的有九人,如此數量,為全國之冠。其中的名臣楊士奇,更是擔任了長達二十二年的首輔大臣,創下了歷史記錄。
當時的世人用「朝士半江西」來形容江西文人的強盛興旺,感嘆江西的人傑地靈。這種局面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文化、地域因素,下面從這三個方面解讀江西文人是如何成為當時翹楚的。
❸ 翰林多吉水吉水指的是
「翰林多吉水」之說的「吉水」是江西省吉水縣。
吉水縣地處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東與永豐縣接壤,南與青原區相連,西與吉州區、吉安縣毗鄰,北與峽江縣交界,幅員面積2509.7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吉水縣轄15個鎮、3個鄉,戶籍總人口為56.91萬。
吉水縣自隋朝建縣以來已1300餘載,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就是「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有「狀元之鄉」的美譽。
(3)吉水文化中路的店面屬於哪裡的擴展閱讀:
吉水縣屬中亞熱帶區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東亞季風濕潤氣候特徵。以2015年為例,吉水縣氣溫偏高,降水略偏多,日照偏少,屬一般年景。
春季回暖氣候出現較早,氣溫偏高,日照時數偏多;夏季氣溫偏低,降水日數較多,高溫天氣較少,日照時數異常偏少;秋季氣溫異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冬季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少。年總降水量略偏多,但分布很不均勻,甚至出現了局地性暴雨天氣。
❹ 翰林多吉水之說的吉水在哪裡
翰林多吉水的吉水在江西省吉水縣。
「翰林多吉水」的下一句是「朝士半江西」,這兩句一般連在一起使用,意思是江西人才出眾,半個朝堂的官員都出自江西,其中吉水更是人傑地靈,朝中的翰林多半來自吉水。
吉水縣隸屬江西省吉安市,地處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東與永豐縣接壤,南與青原區相連,西與吉州區、吉安縣毗鄰,北與峽江縣交界,幅員面積2509.73平方千米。
吉水縣自隋朝建縣以來已1300餘載,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就是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有狀元之鄉的美譽,曾出現過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人文盛況。南宋詩人楊萬里,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總篡解縉,嘉靖狀元、地理學家羅洪先均出自吉水。
❺ 吉水縣有幾個高中,地址是多少
吉水二中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文化中路82號
吉水縣西沙鄉中學
吉水縣白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