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

如何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02 21:48:23

㈠ 如何正確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

正確對待我國傳統文化,最根本的是要意識到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發揚的東西,但也有一些不適應時代,需要被摒棄的東西。簡單來說,對待傳統文化,就是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有利於弘揚時代正能量,有利於提升社會風氣的文化提取出來。

學習這些大家的思想,我們可以提升自我,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為人處世之道,最後實現人生的理想。國家大力推崇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也有利於國民基本素質的提升,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甚至實現我國的文化輸出。

㈡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利於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就可以學習,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就要摒棄。
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時間太長,所以有些好東西都變極端了(比如「孝道」變成了愚孝,,再比如「依法治國」變成了嚴刑峻法)。
還有一些很明顯的缺陷,比如男女不平等之類觀念,必然要拋棄。
易中天先生提出一個觀點叫「抽象繼承」。比方說「依法治國」不是學習嚴刑峻法,而是學習公平合理的精神;比方說「孝」不是犧牲自身尊嚴去侍候父母,而是學習擁有感恩的心;在比方說男女不平等不可取,但是男女工作合理分工確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他方面同理。

㈢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1、對待傳統,不能以片面遮蔽整體,不能以當代否定過去。我國非遺保護的實踐,正是抱著尊重中國社會整體發展規律的態度展開的。以歷史的眼光、發展的眼光來看,非遺既是積累與沉澱,也具有開創與自我更新的能力。

2、文化因積累而形成傳統,傳統因積累而產生巨大能量。一個民族的傳統對本民族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財富和精神資源。對傳統的認同和承繼是非常有益並且必要的,對自身歷史和傳統的了解是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

3、歷史經驗已經表明,傳統內部應該有反思和批判的聲音,但一味否定,一概推翻,只會導致全民性的心靈空虛和價值混亂。我們承認,傳統中也有糟粕和偏狹,需要我們理性對待,去偽存真,但在這一過程中,不能以片面遮蔽整體,不能以當代否定過去。

(3)如何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在重視加強傳統文化調研與保護的今天,非遺是我們的重要「索引」和寶貴財富。經由非遺傳承保護,我們可以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審視和深入發掘,立足現實實踐,面向未來思考,把凝結中國精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開來。

同時,非遺傳承保護也是正當其時、影響深遠的文化建構,通過生動講述中國非遺故事,充分展現中國非遺道路的獨特創造、中國非遺理論的獨特貢獻和中國制度的獨特優勢,讓世界更准確、更全面地了解中國非遺保護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加深對中國非遺經驗和道路的認識。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也是當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㈣ 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其實我們需要分幾個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對待傳統文化,我們保持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傳統文化中的內容其實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我們也是從古人的經驗教訓中吸取了優秀的部分來完善現在的文化,而且因為中國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直在穩步的前行,我們需要維護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結合時代的新內容,發展現在的當代文化。
你三個方面是我們必須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對自身產生懷疑,這是人類發展所經歷的必不可少的階段。但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必須要保持足夠的信心,我們要相信自己可以發展下去,不要從根源上否定自己國家的文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有這樣才會平穩的進行下去,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實現這個偉大夢想。

㈤ 怎樣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

對待傳統文化應該去粗取精,把好的東西繼承下去,對於其中的糟粕應該摒棄,如果說要全面繼承就太情緒化了。比如說傳統文化下的三從四德和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的這些觀點現代人已經不能接受也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了。繼承傳統文化不能只是一種形式,社會在發展,文化也在發展,傳統文化應該在其間作為一個厚實的基墊和人類智慧的精髓推動社會和人的共同進步,這樣傳統文化的價值才會充分體現出來。

㈥ 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應持有的正確態度: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2、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內容,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4、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拓展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㈦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1、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2、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3、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4、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個性的優秀作品,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於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

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7)如何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產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財富。

我們要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融入國民教育、文化創造、生產生活,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加強對傳統文學藝術的扶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

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中華文化綻放時代風采。

㈧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你如何看待我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其實分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所傳承的東西簡直太多了,從書法、武術、兵馬俑、玉雕、四寶、笛子、古箏、琵琶等在到彩陶、國畫,每一種都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承,就像現如今漢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漢服又為什麼會讓年輕人這么著迷呢?

首先漢服的設計,特別符合國人的傳承內涵,包含了彬彬有禮和中和之美,符合現代青年的審美,而且女孩子穿了會特別顯身材,使得女孩子擁有嬌羞之美的同時,又不誇張的顯現自身之美,正所謂閉月羞花就是這么來的,而漢服在現在制衣工業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所製作的衣服更顯精美華麗,讓年輕女孩愛不釋手,所以大力推崇漢服文化我覺得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

閱讀全文

與如何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