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家口有哪些文化 比如剪紙等
概述
電話區號(0086)-0313
郵政編碼075000
車牌號碼冀G、冀P
市花:大麗花
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中國河北省西北部。是北方名城,自古即為兵防重鎮和進入蒙俄及東歐市場的陸路商埠。張家口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張家口地處京、晉、蒙交界處,東臨首都北京、西連煤都大同、北靠內蒙古草原、南接華北腹地,面向沿海,背靠內陸,是溝通中原與北疆、連接中西部資源產區與東部經濟帶的重要紐帶。
【地理位置】
張家口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跨東經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緯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離近300km、東西最大距離約228km,總面積36873平方公里。
全市總面積3686155公頃,現有耕地面積898751公頃、牧草地475873公頃、林地面積679060公頃、水面積78955公頃。全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將全市劃分為壩上壩下兩個自然地理區域。壩上高原區,自尚義縣套里庄、張北縣狼窩溝,到赤城縣獨石口一線以北的沽源、康保、張北、尚義4縣為壩上張北高原,屬內蒙古高原南緣。該區域面積為12480平方公里,海拔1300-1600米,南高北低,地勢較平坦,草原廣闊,多內陸湖泊(淖),崗梁、湖泊、灘地和草坡、草灘相間分布,是典型的波狀高原景觀。南部壩下4區9縣,地處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帶,海拔500~1200米,該區域地形復雜,山巒起伏,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分布,面積24467平方公里,河川佔24.5%,丘陵佔18.7%,山區佔56.8%。
河流,壩上多數為內陸季節性河,一般流程短、河床寬、河槽淺,由南向北注入內陸湖泊,較大的內陸河有安固里河、大青河、五台河。壩下河流屬永定河水系主席要有洋河、清水河、桑乾河。
【行政區劃】
張家口市面積36829平方千米,人口449萬。市人民政府駐橋西區,郵政編碼075061。區號0313。
2005年,張家口市轄市轄區(7個)、13個縣。
高新區
塞北區
察北區
橋西區 面積 141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075061。
橋東區 面積 113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郵政編碼075000。
宣化區 面積 276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郵政編碼075100。
下花園區 面積 315平方千米,人口 7萬人。郵政編碼075300。
宣化縣 面積2095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郵政編碼075100。縣人民政府駐張家口市宣化區。
張北縣 面積4232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郵政編碼076450。縣人民政府駐張北鎮。
康保縣 面積3365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政編碼076650。縣人民政府駐康保鎮。
沽源縣 面積3601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076550。縣人民政府駐平定堡鎮。
尚義縣 面積2621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郵政編碼076750。縣人民政府駐南壕塹鎮。
蔚 縣 面積3216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郵政編碼075700。縣人民政府駐蔚州鎮。
陽原縣 面積1834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政編碼075800。縣人民政府駐西城鎮。
懷安縣 面積1706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郵政編碼076150。縣人民政府駐柴溝堡鎮。
萬全縣 面積1158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郵政編碼076250。縣人民政府駐孔家莊鎮。
懷來縣 面積1793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郵政編碼075400。縣人民政府駐沙城鎮。
涿鹿縣 面積2799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郵政編碼075600。縣人民政府駐涿鹿鎮。
赤城縣 面積5238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政編碼075500。縣人民政府駐赤城鎮。
崇禮縣 面積2326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郵政編碼076350。縣人民政府駐西灣子鎮。
【人口】
總人口450.54萬人,除漢族外,還有回、滿、蒙古、壯、朝鮮、藏、苗、維吾爾等26個少數民族。
【氣候與灌溉】
張家口市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夏季涼爽,獨具特色。崇禮翠雲山滑雪場,自然滑雪期長達5個月以上,是華北地區最理想的滑雪訓練基地。
張家口市地域日照時數2800—3100小時,太陽總輻 射為每平方米1500—1700千瓦小時,為太陽能較豐富區。「壩上」西部全年有效風能貯量大於1000千瓦小時/平方米,年有效風能時數大於5000小時,而冬春兩季風能貯量佔全年的50%—70%,極具開發利用價值。良好的氣候資源加之豐富的土地、草原資源為發展農村牧業和特色經濟作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條件。
歷史文化
【歷史背景】
張家口市是一座塞外古城,具有悠久歷史,歷為北方各民族雜居之地。 張家口市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遠古傳說時代。在張家口市的陽原"泥河灣遺址",發掘出大量石器、哺乳類化石、魚化石、爬行類化石和軟體化石等,據專家考證距今有200-300萬年。在張家口市的涿鹿縣,保存著5000年前黃帝、炎帝、蚩尤中華三祖戰斗、生活的古遺跡。
【發展】
春秋時北為匈奴與東胡居住地,南部分屬燕國、代國。秦時南部改屬代郡、 上谷郡。漢時分屬烏桓、匈奴、鮮卑。隋時東為涿郡,西屬雁門郡。唐時 多屬河北道媯州、新州,少屬河東道蔚州。北宋時為武州、蔚州、奉聖州、 歸化州、儒州、媯州地。南宋時皆屬遼。元屬中書省上都路宣德府,西北 部置興和路(治今張北)。明為延慶州、保安州、雲州、蔚州及萬全都指揮 使司十二衛、所地。清時北屬口北三廳(多倫諾爾廳、獨石口廳、張家口 廳),南屬宣化府(治今宣化)。民國二年(1913年)屬直隸省察哈爾特別區口 北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察哈爾省,張家口為省會。民國二十八年(19 39年)初設立張家口特別市。
1952年12月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察南、察北兩專區合並後稱張家口專區,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市為河北省直轄,並為專 區治所。1958年5月張家口市改屬張家口專區。1959年5月撤銷張家口專區, 所轄各縣劃歸張家口市。1961年5月復置張家口專區,張家口市及所屬各縣 隸屬之。1967年12月,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轄張家口市,縣屬不變。1983年11月,張家口市改為河北省直轄市。1993年7月1日,張家口地、 市合並,稱張家口市。張家口曾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省會所在地。 1995年5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張家口市正式對外開放。
【文化特色】
張家口地域文化脫胎於晉、冀、蒙的交界地帶,衍生在高寒乾燥的塞外趙北之地。從「千古文明開涿鹿」起始,歷經古代國於七國之先稱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革新、元代「腹里」中都的繁盛、明朝宣府鎮邊關的建立、清北方陸路商埠的形成、民國察哈爾設省、抗戰時期成為晉察冀邊區首府等一系列的滄桑變遷,逐步成為燕趙文化中一個獨特的分支。
張家口地域文化與燕趙文化既有共同性,又有差異性。明代以來得以發展,清末民初得以整合,形成了以燕趙文化為核心、山西民俗為重要內容、含有察哈爾蒙古游牧文化特點的張家口傳統文化。
張家口文化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慷慨悲歌與粗獷豪放相交融。張家口地域文化屬於以燕趙文化和三晉文化為主,兼容蒙古等少數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復合。歷史地理的條件決定了張家口地域文化具有兼容性的特色。張家口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漢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頻繁的地方。生活在這里的漢族人,有相當一部分是與游牧族相互融合的後代,因而許多民俗都保留著游牧民族的痕跡。政權的更迭、戰爭的頻繁又帶來了大量流離失所的流民和從各地遷徙來的移民,自然也帶來了各地的文化習俗,從而豐富了張家口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 具有濃厚時代氣息和政治色彩。張家口在歷史上有過聲名顯赫的繁盛時代,作為北方重鎮、塞外商埠和京師鎖鑰的張家口曾目睹了無數次的朝代更替和社會變遷。
三、 教化淳厚,質朴不矯飾。張家口一帶山干水瘦,雨少高寒,與華北平原和中原以及江南比,是個貧窮的地方。司馬遷說過:「傳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與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史記·三王世家》)
張家口地域文化也可以說是山的文化、仁者文化。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朱熹的解釋是:「智者達於事理,而周疏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朱熹《論語集注》卷三)可見,仁者、智者的品德情操與山川自然特徵和規律性具有某種類似性,因而產生了樂山樂水之情。張家口地域文化所表現的人文精神就是那種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重德操、講信義、正直大度、古道熱腸的陽剛之氣。
【重要歷史事件】
1,第一條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施工的鐵路.
1905年,清政府決定自建京張鐵路,任命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會辦兼總工程師。從3月開始,他親自率領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背上標桿,分別勘測了數條線路。經過縝密計算和反復比較,最後選定關溝段進行復測。8月定測完畢,10月開始動工。京張鐵路自北京豐台到張家口,全長201.2公里。其中關溝段穿越軍都山,最大坡度為33‰,最小曲線半徑182.5米,隧道4座,計長1,644米,採用「之」字形線路,工程非常艱巨。經過4年奮戰,1909年9月全線提前勝利完工。
2,新中國的第一座水庫.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召開各解放區水利聯席會議,做出了修建官廳水庫的決定,1951年開始籌備,1952年正式動工,1954年全年竣工.水庫建成後,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慶祝官廳水庫工程勝利完成」,並於1954年4月12日親臨視察,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同志先後視察了官廳水庫。
城市規劃布局與規模
2004年2月2日,國務院批准了《張家口市城市總體規劃(2000-2020年)》(規劃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需報請國務院批准,這意味著規劃中的張家口將是市區城市人口規模大於100萬人的特大城市)。
規劃中,中小城市紛紛涌現,蔚州市(今蔚縣)、張北市(今張北縣)等等將變為現實。
未來的張家口市域內規劃期末,本市城鎮等級規模結構分為四級,首級市域中心城市為張家口市區(張家口橋東區、張家口橋西區);第二級為5個中小城市,即沙城(懷來縣)、張北、蔚州(今蔚縣)3個中等城市,涿鹿、陽原2個小城市;第三級為柴溝堡、西灣子等7個縣城,第四級為84個建制鎮。
依據城市現狀布局及未來城市空間趨勢,主城區劃分為7個片區:
市中心劃分為城北片區、紅旗樓片區、南站片區、鐵路南片區。
宣化城區劃分為古城片區、新城片區。
下花園城區分為下花園片區。
城市主中心位於市中心區的緯二路和緯三路一帶,形成行政辦公,文化娛樂,金融貿易為主的新區中心。兩個次中心分別位於宣化城區和下花園城區,形成金融貿易、文化娛樂中心。
市中心區將沿清水河兩岸富有變化的建築、景觀結點和沿河綠帶相串聯,形成既有整體感,又有節奏感的城市濱河景觀風貌。沿八角台向北經賜兒山、水母宮、東太平山、西太平山,構成自然景觀風貌,與沿河休閑軸遙相呼應。
城區北端的大境門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門,在這里,以大境門為主體,藉助山勢河流,開辟廣場,增設綠地,無疑是「跨越雄關」的一大勝景。
主城區將選擇合適地段結合張家口的山川風貌、地域文化及社會經濟特徵設置城市八景,即:
跨越雄關、時代牧歌、魚水情深、華夏之尊、沃野莜香、故里情懷、北國逢春、城河浸月。
隨著城市規劃的日益擴大,張家口、宣化兩地逐步趨於一體,形成「片」狀布局,下花園為相對獨立片區。
到2020年城市人口為110.4萬人,到2050年將達到180萬人左右。21世紀中葉,張家口將成為物資環境和生態環境高度協調,景觀優美,各類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完善,富於文明的現代化城市。
產業與交通
【資源】
1.土地資源
張家口市土地總面積368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0.4萬公頃,在河北省屬地廣人少地區。全市地形特點以陰山山脈大馬群山分水嶺為界,分為壩上、壩下兩個自然區域。土地利用現狀結構是:耕地佔土地總面積的32.7%,林地面積佔15.5%,草場佔12.42%。張家口市土地類型多樣,草原廣闊,山地丘陵面積大,河川、盆地水利條件好,土地後備資源充足,開發利用潛力大,發展農、林、牧業和產業化經營有著良好的資源條件。
2.土壤資源
全市土壤主要共分8個土類,16個亞類。
棕壤:主要分布在壩下東部赤城、懷來縣和南部宣化、涿鹿、蔚縣以及海拔 1000米以上雨量較多的中部山區。
栗鈣土:主要分布在沽源、尚義、張北、崇禮4縣的壩上高原區及壩緣山地區。在萬全、懷安、陽原、宣化縣的疏緩丘陵地帶也分布有栗鈣土。
栗褐土:主要分布在壩下西部萬全、懷安、陽原縣的低山丘陵及河谷地帶。
褐土:主要分布在壩下赤城、懷來、涿鹿、宣化縣的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帶。
灌淤土:主要分布在宣化、懷來、涿鹿等縣的洋河水系階地、河漫灘。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桑乾河、洋河西岸的低階地、河漫灘。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漫灘地。
風砂土:主要分布在壩下的山麓地帶。
35.特產
育肥牛、肉羊、肉兔、肉雞、細毛羊、絨山羊以及玉米、高粱、莜麥、蕎麥、脫毒馬鈴薯、無公害瓜菜、蕨菜、口蘑、發菜、煙葉、大麥、宣化牛奶葡萄、龍眼葡萄、大杏扁、肉杏、優質蘋果、中草葯材等都極具特色。
6.動物資源
張家口動物資源可分為家養和野生兩大類。
家養動物主要有牛、馬、驢、 騾、豬、羊、雞、兔、貂、蜂等56種,其中草原紅牛、張北馬、河北細毛羊 已形成生產基地,養蜂業在涿鹿、懷來縣形成特色產業,具有開發遠景。
野生動物資源主要分為獸類和鳥類兩大類1700種。在原始林區寄生著金錢豹、 狼、狐狸、貉、黃鼬、野豬、青山羊、褐馬雞、百靈鳥等珍禽異獸。此外還 有爬蟲、水生、兩棲類及昆蟲等。其中具有開發價值的有野兔、孢子、黃鼠、 蠍子、田雞等。�淡水魚資源較豐富,計40餘種。主要有鰱魚、鱅魚、鯉魚、 草魚、壩上高背鯽魚等。
7.植物資源
張家口市野生陸生植物120科、513屬、1343種。其中資源植物(包括纖維、 油脂、澱粉、香料等)約300種;葯用植物約300種,果樹植物約100種。野生 水生植物18科、38種。挺水溫生植物17種,絕大部分為草食魚類的飼料;浮 游植物21種,其中硅藻、甲藻、綠藻最多,是草食魚類的優良餌料,為發展 水產業創造了條件。
全市栽培樹種中木本植物共有62科、129屬、369種,可 分為木材、工業原料、制葯、飲食原料、蜜源、木本飼料、綠化觀賞等七類。 其中有代表性的樹種有白樺、山楊、側柏、國槐、蘋果、葡萄、杏等。
全市 農業栽培植物約10232種,主要有玉米、小麥、谷黍、莜麥、高粱、馬鈴薯、 葵花、菜籽、蠶豆、豌豆、芸豆、綠豆等及各類蔬菜。
【 張家口市因歷史久遠和在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著而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和革命傳統,自然景觀頗多,是開發建設北京「後花園」的理想地域。目前已有各類旅遊景區、景點40多個。 --有獨特的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黃帝戰蚩尤戰場、泥石灣舊石石器時代遺址、長城關隘大境門、明代建築清遠樓馳名中外;塞外明珠官廳湖、壩上草原度假村、翠雲山滑雪場一派北國風光。
自然風光旅遊區有:被稱為「塞外西湖」的官廳水庫;巍峨峻峭的海陀山和「華北第一峰」——海拔2882米的蔚縣小五台山;被康熙大帝譽為「關外第一泉」的赤城溫泉和陽原、懷來溫泉療養區;涿鹿黃羊山森林公園、壩上中都草原、沽源金蓮山莊、閃電河旅遊度假區、懷來永定河「萬米峽谷漂流」、崇禮旅遊滑雪等。 張北壩上草原位於張家口市張北縣以北,曾經是清帝秋遊巡獵的地方。這里空氣純凈,污染極少,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天然草原。這里生態系統完整,有「沙平草遠望不盡」、「風吹白草天無際」、「深草卧羊馬」之詠。
名勝古跡有:傳說中的涿鹿黃帝戰蚩尤古戰場和黃帝城、蚩尤寨,舊石器時代世界標准地層陽原泥河灣盆地,著名長城關隘大境門,譽為「第二黃鶴樓」的宣化清遠樓、鎮朔樓、拱極樓等到古建築,以及戰國時期的蔚縣「代王城」、國內罕 見的宣化遼代壁畫等。
革命歷史紀念地有: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召開西北農工兵代表大會舊址,大革命時期察哈爾農民協會舊址,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紀念塔,周恩來、賀龍、聶榮臻、葉劍英等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張家口工作戰斗過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以及察哈爾烈士陵園、蘇蒙聯軍烈士紀念塔等。全市現已開發旅遊紀念品和工藝品達10幾種,其中剪紙、雕刻等工藝品已初具規模,當地的特產口蘑、發菜、杏扁、葯材等也逐步得到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友好城市
義大利博爾扎諾自治省
著名人物
李直夫,元代戲劇家,作品有《便宜行事虎頭牌》。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今河北省涿鹿縣)人,著有《水經注》(著名篇目有《三峽》等)
武士敏,懷安縣柴溝堡人,抗日將領,原國民黨98軍軍長,戰功卓著,令日軍膽顫、佩服的中國軍人。
阮慕韓,懷安柴溝堡人,開明地主,民主戰士,解放後任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呼和浩特市市長。
董存瑞,懷來南山堡人,捨生捨身炸碉堡 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
康世恩,河北懷安縣田家莊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工業戰線傑出的領導人、新中國石油工業和化學工業卓越的開拓者之一、國務院原副總理、石油工業部部長。
特色餐飲
張家口地處長城以北,飲食也接近東北和內蒙口味,熏肉、口蘑是到張家口必定要品嘗的美食,在壩上草原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會讓你誤以為已置身遼闊的蒙古草原。
張家口地方風味小吃"一窩絲"、"油炸羔"、"山葯魚"、"手把羊肉"等,會使您大飽口福。
熏肉系塞外古鎮懷安縣柴溝堡鎮的特產,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
據傳說,庚子年間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西逃時,駐足柴溝堡,品嘗熏肉,稱其為精美的佳餚。
購物
張家口的特產:口蘑、蕨菜、貢米、大杏扁、牛奶葡萄、龍眼葡萄、長城干紅干白葡萄酒、柴溝堡熏肉、懷安豆腐皮、蔚縣剪紙、鸚哥綠豆
壩上莜麥 八棱海棠 張北馬 宣化葡萄 口皮 口蘑 張家口馬鞍 發菜 小石庄大甜椒
2. 查詢電話號碼的電話是多少
如果您使用的是聯通手機號碼,需要查詢本機電話號碼,可通過以下渠道查詢:
1、本機撥打其它帶有來電顯示的手機查詢。
2、本機撥打當地聯通客服熱線10010,轉人工服務查詢。
3、機主本人持有效證件原件到聯通自有營業廳查詢。
3. 電話號碼查詢是多少
如果您使用的是聯通手機號碼,不知道本機電話號碼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
1、本機撥打其它帶有來電顯示手機,查詢本機號碼。
2、本機撥打當地聯通客服熱線,轉人工查詢本機號碼。
3、機主本人持有效證件原件到歸屬地聯通自有營業廳查詢。
4. 廣州每個區的電話號碼開頭是多少
廣州的區號,是統一的,都是020
5. 0826-6901634請問這是那個單位那個鎮的號碼
0826-6901634
四川廣安地區華瑩市濱河東路10號 四川廣安地區華鎣市雙河鎮 網上查的。
該號段電話分部區域:
紅星路 鎣光路 明光路 明光工業園 渠水路 東風路 濱河東路 西街 文化路 兔爾坪村 新拱橋村 招勛村 章廣村 雲谷村 迎賓路 廨院村 土橋村 四方碑村 雙柏村 石堰牆村 石嶺崗路 石嶺崗村 佘家井村 上壩橋村 沙壩村 清溪西路 清溪路 偏岩子村 廟梁村 蠻溪村 老街 老拱橋村 合力村 桂花路 杜家坪村 洞梁村 東岳村 碑山村 柏木山村
6. 重慶市各個區縣的電話號碼區號分別是多少
重慶市各個區縣的電話號碼區號均為023。
歷史來源:最初華北使用3字頭三位區號;華北區因為北京兼任大區交換中心,原屬於華北區大區中心的23區號空缺,直至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後將區號由811升格為23
重慶市各區縣電話區號及郵編見下圖:
(6)石壩鎮文化站電話號碼是多少擴展閱讀:
電話號碼區號的結構
在中國大陸撥打國內長途電話時,要加撥長途冠碼0。
例如,自上海撥長途電話至北京時,要先後撥長途冠碼0、北京區號10、電話號碼。然而,自境外(包括香港、澳門)打電話至中國大陸時,不須撥長途冠碼0。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換機結構採用四級匯接輻射長途電話網路。
C1局為大區中心局或對國外交換機,設立於8個大城市:北京市、上海市、沈陽市、南京市、武漢市、成都市、西安市、廣州市。
C2局為省中心局,設立於非C1局的各省會城市。
C3局為地區中心局。
C4局為縣級交換中心。
結構上,C1局和直轄市使用兩位區號,北京為「10」,其他地區則以「2」開頭。各省區市的其他設區的市使用三位區號。
7. 去杭州玩什麼地方不容錯過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美景真是不得不去!這里主要介紹一下杭州的主要經典名勝,以及推薦的行程路線。
說起杭州,就不能不說西湖,這兩者早已是合為一體,孟不離焦,焦不離孟。西湖之景分老十景和新十景。
一、其中老十景為必玩之景點,但要注意方法。
1、蘇堤春曉 位於西湖西側,南北兩端銜接南山路和北山路,全長2.8公里。它是北宋詩人蘇東坡於北宋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用湖中的淤泥堆築而成的。堤上有六座石拱橋,自南而北分別是央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跨虹橋。蘇堤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命名的,又名蘇公堤,堤的南端建有「蘇東坡紀念館」。
2、麴院風荷 南宋時稱「麴院荷風」。「麴院」原是指一家釀制官酒的作坊,在今天的九里松東、洪春橋一帶。當時,金沙澗水在此流入西湖,麴院取金沙澗水釀酒,並在湖中種植荷花。花開時節,清香四溢,風景優美,令人陶醉。隨著歲月流逝,舊址無人查考。到了清康熙年間,為迎皇帝巡遊,特地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裡引種荷花。康熙書名立碑,改「麴院」為「麴院」,正「荷風」為「風荷」。
3、平湖秋月 位於白堤西端,成為白堤的起點。其三面臨水,背倚孤山。唐代在這里建有望湖亭,明代改建為龍王祠。至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改建為御書樓,並在樓前築起三面臨湖的低平月台,平台向南伸出水面,視線低平,視野廣闊,成了臨湖賞月有好地方。
4、斷橋殘雪 斷橋位於白堤東端,一說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宋代叫寶佑橋。元代因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故又稱為段家橋。現在的斷橋為1914年改建,橋東有「雲水光中」水榭和「斷橋殘雪」碑亭。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把斷橋作為白素貞與許仙相會的地方,更給斷橋增添了神秘浪漫色彩。斷橋殘雪是西湖難得的景觀。「西湖這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5、花港觀魚 位於蘇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風景區內規模最大的一級公園。其來歷據志書記載,從前在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因名「花港」。
6、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西南南屏山下的凈慈寺內。凈慈寺初建時就設鍾樓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嫌舊鍾太小,重鑄一口重達10噸的巨鍾,因鍾聲洪亮,再加上寺後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鍾敲響,鍾聲更是穿穴回盪,傳播山谷,遠飄大半個杭城,故有「南屏晚鍾」景緻。自宋代至清代,凈慈寺時有興廢,原來的鍾也被廢了。現青銅大梵鍾是在1986年12月由杭州制氧機廠鑄造的,重10餘噸、高3米,鍾上鑄有趙朴初等人書寫的《妙法蓮華經》文,計6.8萬余字。日本曹洞宗佛教徒在每年的除夕之夜都要來凈慈寺撞鍾,辭舊迎新。
7、雙峰插雲 觀賞點位於靈隱路上的洪幫橋邊,「雙峰插雲」御碑亭所在之處。立足訂前沿正南和正西方向遠眺,可以望見南高峰和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相距10餘里。其實南高峰海拔僅254米,北高峰海拔314米,只因湖西近處群山低緩處得「高峰」之名。� 雙峰插雲景名由來,據前人考察認為,每當山雨欲來之時,遠眺雙峰,雲山霧海,雙峰的峰尖若隱若現插入雲端,但見:雲海浩茫茫,峰尖隱隱現。「雙峰插雲」便由此得名。
8、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中重建的景點。地處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脈的夕照山上,舊有一座八面五層的磚塔,系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弘亻叔為慶賀妃子黃氏得子而建,俗稱黃妃塔。因塔在西關外,也叫西關磚塔。後人又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改稱「雷峰塔」。夕陽西照時,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
9、三潭印月 西湖三島中最大的島。面積約7萬平方米,其中水面佔60%。島基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錢塘縣令聶心湯利用水心保寧寺遺址,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築而成的。到了清代,又在東西連柳堤,南北建黃橋,使全島呈「田」字型,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格局,宛如仙山瓊島,因而又稱「小瀛州」。
10、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南山路涌金門至清坡門濱湖地帶。南宋時是宋孝宗為奉養宋高宗而建的京城最大御花園--聚景園。春日,黃鶯在柳蔭啼嗚,「柳浪聞鶯」就此得名。
二、新十景則包括:
吳山天風、滿隴桂雨、玉皇飛雲、雲棲竹徑、九溪煙樹、龍井問茶、黃龍吐翠、寶石流霞、虎跑夢泉、阮墩環碧。
其中強烈推薦清晨觀寶石流霞,上午龍井問茶,下午走九溪十八澗,晚上在著名的「樓上樓」FB。
三、其次介紹一下如何體驗杭州的文化,歷來浙江都是文化大省,文人墨客極多,在杭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名人故居不可計數。下面列出值得一看的一些。按個人喜好選擇。
1、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特色簡介:國家級中葯專業博物館,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可參觀200年前的中國傳統葯店建築風格;參觀胡慶余堂的發展史(圖文與實物陳列)及傳統的手工葯丸和草葯切片;購買地道的中草葯材,品嘗葯膳。地址:吳山腳下大井巷內電話:87815209交通:8路、K8、155路鼓樓下
2、中國絲綢博物館
特色簡介:國家級專業博物館。佔地面積73畝。陳列千餘文物、標本、圖片、機具和現代展品。按工藝流程分蠶桑、制絲、絲織、印染四個專業展廳。展示中國五千年的絲綢歷史、文化及傳統工藝,反映建國以來的絲綢工業科技成果。地址:玉皇山北蓮花峰前電話:87035150公交線路:游3、38、809路
3、南宋官窯博物館
特色簡介:中國第一座在古窯址基礎上建立的陶瓷專題博物館。全方位展示了南宋官窯的風韻與特色。分設遺址保護廳和展覽廳兩部分。遺址保護廳以大跨度輕型框架結構建成,為我國南方目前規模最大的考古遺址保護、參觀建築,遊客身臨其境可作全景式觀照。地址:南復路施家山42號(玉皇山南麓八卦田東側)公交線路:809路八卦田站下,39、308路水澄橋站下,20路
4、良渚文化博物館
特色簡介:一座綜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研究成果的專題性博物館。共設一個序廳和三個展廳。第一廳全面介紹良渚文化時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生活情況;第二廳展出該地出土的各種精巧玉器、豐富的黑陶與石器;第三廳展示了一座該時期的「玉斂葬」大墓。地址:餘杭區良渚鎮荀山南麓公交線路:513、313路良渚站下
5、中國印學博物館
特色簡介:位於「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內,是中國惟一收藏、研究、展示印的國家級博物館。該館陳列了古代至明清初年歷代官私印,及元末明清及近代名家篆刻印章。地址:孤山西泠橋畔公交線路:K7路27路
6、杭州碑林
特色簡介: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陳列和收藏了從唐代至清末共500餘塊碑石,均為古代原物。內容包括帝王御筆、人物畫像、名家法帖、地方史料及儒學、宗教和墓誌等,是集歷史、藝術、科學為一體的「石質書庫」。地址:勞動路65號杭州孔廟內電話:87062125公交線路:38路35路8路
7、都錦生織錦博物館
特色簡介:我國第一家專題織錦博物館。以近千件實物和圖片詳盡介紹了我國傳統織錦兩千餘年發展歷史和當代織錦的後起之秀---都錦生織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共分陳列室、原料准備工場、織錦織造工場和產品展示展賣廳四大展區,同時還在展區之間配有專門介紹蠶桑知識的名桑園,內植中國五大名桑。地址:鳳起路519號都錦生絲織廠內交通:12、305、21、26、30、14、151、152、18路
8、杭州世界錢幣博物館
特色簡介:2001年正式開館。館藏當今世界上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流通紙幣、硬幣、金銀紀念幣及世界各國的歷史貨幣。還設有鑒別與咨詢服務部,提供鑒別真假外幣的服務,以及提供國內外錢幣發行與錢幣市場行情的信息咨詢。地址:河坊街178號電話:87809600公交線路:5路、8路、13路、35路、40路、85路、155路、308路等均可到達
9、張小泉剪刀博物館
特色簡介:我國首家以研究剪刀文化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整個館佔地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館內現有藏品1500餘件,分別為剪刀、刀具、指甲鉗、書畫作品、剪刀生產工具等五個品類。並收有大量古代剪刀圖片、文字資料及復製品。展覽廳內設剪史、剪藝、精品三個展廳。地址:大關路33號杭州張小泉剪刀廠內交通:804路、1路、503路、23路、15路、151路、55路、Y8路
10、杭州南宋錢幣博物館
特色簡介: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1996年正式開館,館藏錢幣6萬多枚,5000多個品種,大量錢幣實物的保存,為社會和經濟學家研究古都杭州提供了八百多年前的南宋都城較完整的經濟資料。館內設三個展廳:一、實物部分(以南宋錢幣為主的歷代錢幣及西湖出土錢幣2萬多枚);二、資料部分(拓片與文獻);三、輔助部分(烘托時代背景的銅器、瓷器、玉器等)。地址:小營巷醬園弄12號電話:87911087公交線路:151路、834路均可到達
11、浙江西湖美術館
特色介紹:面積約1500平方米,1999年正式開館,曾是國立藝術院的舊址。是一座以介紹美術動向、進行學術交流、研究藝術珍品的專業性美術館。館內還有黃賓虹書畫館和呂霞光藝術館。地址:孤山路25號,浙江博物館東側。公交線路:850於謙祠特色簡介:始建於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1998年11月為紀念於謙誕辰600周年,重新修建開放。該祠為三進兩廂,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地址:三台山公交線路:游5路花港站下
12、故居紀念館
龔自珍紀念館 城東馬坡巷公交線路:151、56路葵巷站下
章太炎紀念館 南山路蘇堤口公交線路:K4、514路
夏衍舊居 江干區彭埠鎮嚴家弄50號。公交線路:19、20、56、305路
章太炎紀念館 南山路蘇堤路口 87972985�
蘇東坡紀念館 南山路蘇堤路口 8793684�
於廉 祠 三台山路161號 8792534�
張蒼水先生祠 章太炎紀念館與太子灣公園之間 87978864
龔自珍紀念館 馬坡巷10號 87068558�
李叔同(弘一法師)紀念館 虎跑公園內 87975220
潘天壽紀念館 棲霞嶺31號 87960839�
梅家塢周恩來總理紀念館 梅家塢村 87091269�
俞曲園紀念館 孤山兩側,緊領西泠印社 87968525�
司徒雷登故居 耶蘇堂弄3號�
錢不森故居 馬市街方谷園2號�
都錦生故居 茅家埠19號�
夏衍故居 嚴家弄中新路66號�
林啟故居 孤山路1號�
沙孟海故居 龍游路15號�
蓋叫天故居 金沙港26號�
郁達夫故居 大學路場官弄培六十三號
馬寅初舊居 慶春路626號�
林鳳眠舊居 靈隱路3號�
潘天壽舊居 荷花池頭42號�
胡雪岩舊居 望江路元寶街�
葛雲飛故居 蕭山進化鎮山頭埠村
三兩知己,結伴自助游杭州,勿需匆忙,三天時間為最佳,如果安排的好,一定會想就此終老於此。不是開玩笑,是有先例哦。
第一天(交通工具:自行車、遊船)
清晨5:30觀寶石流霞(在寶石山上),山下咖啡館(西湖邊)吃早餐。騎自行車遊玩附近景點:岳飛墓、曲苑風菏(杭州很多公園已經全面免費)、白堤(冬天可見「斷橋殘雪」)、孤山及西泠印社、平湖秋月(賞月之時最美)、西湖美術館、浙江博物館(都免費),途中還有很多古人遺跡(乾隆)、名人故居等,要用心去發現了。例如:清代名妓蘇小小之亭,有詩為悼。中午補充食物和體力後(最好去不遠的浙江大學就餐),在暖風熏的遊人醉的下午租一條個體遊船(西湖遊船管理極規范),在波光鱗鱗的湖面泛舟,從六公園穿過蘇堤,經過三潭印月,駛向西西湖(西湖西進後的產物),秋冬季節,楊公堤景區野趣橫生,斜陽映照下更顯色彩斑斕。在晴日的午後杭州花圃、茅鄉水情、浴鵠灣等景點,去領略一番蘆葦搖曳、滿目金黃、皮艇枕金的美景。現在西湖水經過清理後清澈十分,引來無數水鳥棲息在蘆葦叢中,讓人浮想聯翩。遊船的終點定在靈隱寺,這里的香火極旺,據說也很靈,沖著濟公的大名也一定要去領略一下著名的佛教聖地。從靈隱寺回市裡可以坐游字頭的公交車(好像是游二,票價2-3元),舒適之餘一定別忘了觀賞兩邊的風景。晚上可以去西湖路和湖濱路交叉口上的江南菜館吃飯,正宗杭幫菜。第一天一定玩的比較累,晚上可以在附近隨便走走,早點打呼嚕了。當然如果興奮過度,可以在西湖邊泡吧,認識一些江南美女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第二天 (交通工具:公交車、計程車)
按公交車線路順序:龍井問茶、茶葉博物館、滿隴桂雨、虎跑夢泉、花港觀魚、六合塔、之江大學、九溪煙樹。
其中9月的滿隴桂雨和春季的九溪煙樹皆為上上之選。之江大學為浙江大學基礎部學院,被評為世界50所風景最漂亮的大學(college),依山而上,古樹蒼天,紅牆碧瓦。在錢塘江上可以坐快艇沖浪。晚上在市裡卡O,比較便宜的說。
第三天
胡慶余堂、吳山廣場、古物(琴棋書畫)一條街、自由選擇景點(以休閑觀光為主)、解放路口的青藤茶館(杭州最好的茶館),享受愜意悠閑的午後茶生活,體會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晚上瘋狂泡吧(南山路一條街、黃龍體育中心酒吧群),其他地方就不用去了。你一定可以遇見很多讓你眼前一亮的美女。本人拍胸脯保證。
費用小計:
大部分公園都已經免費,但有些還是收取少量門票,所以門票這一快不會超過¥100。如果找本地學生導游陪同,還可省去靈隱寺的門票¥25。
交通費用:計程車¥10起步(三公里),每公里¥2.6,公交車大部分是¥2,遊船單程大概¥80-¥100,可坐6-8人。
食宿:住西湖邊愛立芬酒店,最便宜的雙人間¥90,交通方便,還可以租自行車。吃飯大概一個人FB¥40-¥50(樓上樓酒店)。
綜上一個人預計需要¥400左右。 首先介紹浙北線:
浙北主要是江南水鄉杭嘉湖地帶,湖泊眾多,水網密布,大運河縱貫南北,古鎮風貌至今猶存,盛產稻米、絲綢。
建議線路為:上海--西塘古鎮--嘉興南湖--烏鎮(早晨、晚上免門票)--杭州--紹興古縣城 第二是介紹浙西線,包括景點如下:
1、千島湖
2、黃山
3、世界第九大奇跡:龍游石窟
4、江山江郎山
5、古臨安府
6、婺源
從杭州向西而行,沿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島湖。這是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線之一。景點主要有嚴子陵釣台、富春江「小三峽」、瑤琳仙境、富陽古法造紙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峽谷、山裡人家、紅燈籠鄉村家園、天目溪漂流、蘭溪諸葛八卦村、龍游石窟、建德九姓漁民婚禮、大慈岩(懸空寺)及千島湖等,筆者親自玩過,強烈推薦。從千島湖坐汽車去黃山,只要一個小時,去婺源要二小時,可以放在一起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