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認同是什麼

文化認同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3 18:26:27

⑴ 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什麼

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 民族和睦之魂。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是祖國統一的基礎,因此,必須維護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團結,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既要認真落實民族政策,認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又要堅決反對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裂,依法嚴厲打擊和制裁分裂祖國的活動。

文化認同是一種自我認同:

一是文化的精神內涵對應於人的存在的生命意義建構,其倫理內涵對人的存在作出價值論證,這都是政治認同、社會認同等所沒有的維度—它們更多對應於人的存在的表層,無法支撐個體對存在和存在價值的確認。

其二,文化是一種「根」,它先於具體的個體,通過民族特性的遺傳,以「集體無意識」的形式先天就給個體的精神結構型構了某種「原型」。個體在社會化後,生活於這種原型所對應的文化情境之中,很自然地表現出一種文化上的連續性,即使這種連續性出現斷裂,人也可以通過「集體無意識」的支配和已化為行為舉止一部分的符號而對之加以認同。

其三是文化認同與族群認同、血緣認同等是重疊的。一個具有歷史連續性的文化共同體同時也是一個地緣、血緣共同體,它們將人的各種認同融合其中,避免了這些不同的認同之間因相異特性而發生的矛盾甚至沖突。

「文化」的這種特性實際上使它嵌入了人的存在內核,對這種文化的否定,在心理上實際上已等同於對個體和共同體的存在價值的否定。

⑵ 文化認同是什麼,維基

是對一個群體或文化的身份認同(感),又或者是指個人受其所屬的群體或文化影響,而對該群體或文化產生的認同感。文化認同與身份政治相似並有重疊,但兩者意義並不相同。
來源:維基網路

⑶ 文化認同包含哪些認同里理論

文化認同理論是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松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個重要文化理論,它是指一個群體中的成員在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文化認同是對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價值肯定,它主要通過民族本身的特性、習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體無意識」的方式流傳至今,融合了人們的各種認同,從而阻止了不同的認同之間因部分認同的背離或異特性而可能發生的文化沖突。跨文化交際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跨文化交際的成敗取決於諸多因素,加深對不同文化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微觀文化知識的了解,才能有效順利實現跨文化交際。

民族優越感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雙方文化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幾乎所有的文化傳統都標榜自己的價值,所有的民族都對本民族文化傳統具有天然的優越感,主觀盲目地認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確的,並覺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優於其他民族客觀存在。民族優越主義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壓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如果交際一方有意忽視與自己不同的文化與習俗,那麼雙方的交際溝通就會出現障礙。

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主要思維定式。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不可能有一個一切社會都承認的、絕對的價值標准,更不能以自己群體的價值標准評價別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容易對其他文化產生否定反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書籍、民俗、文化意識以及社會文化信息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首先要承認和接納人類的多樣性,給予不同民族、種族和文化群體平等的地位,倡導文化平等、寬容與尊重,徹底去除民族差異和種族偏見。

中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是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個人價值因素。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圍和環境中實現的,價值觀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於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思想意識中,其社會關系更強調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幫助與協調關系,這與西方文化強調個人潛能、個人目標和個人利益等顯然不同。但交際行為與其他社會行為都是本民族價值觀的反映,因此不同的價值觀在跨文化交際中必然產生文化沖突,從而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

⑷ 文化認同有哪些

文化認同是指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感覺,有時候是指一種個體文化被群體的文化所影響,有的時候說是對外來文化的價值的認可。
最主要的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對於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可以使這個國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偉大精神力量。

⑸ 文化認同展現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文化認在生活中體現在對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的認同。

「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

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的認同和國家的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文化認同的思考:

1、世界上有許多的文化,但沒有一種文化是塑造具有普遍性的人。人的文化存在必然是一種特殊存在,而這遠遠沒有窮盡存在的內涵。

2、就這點而言,文化只是一種存在方式,它對世界的解釋和規范也只是一個特殊的角度。這一點決定了文化之間必然具有互補的特徵,而因本質上不存在對立。

3、所謂的「文明的沖突」乃是倒果為因,將其他與人的存在定位無關的沖突(比如政治、經濟上的利益紛爭)植入人的存在內核,企圖以文化來包裝使其合理化。

4、或者將各種不同的文化認同及人捍衛主體性的方式建立在一種二元對立邏輯之上。在這里,不存在「共存」的邏輯指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文化認同

⑹ 文化認同 名詞解釋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感覺,是一種個體被群體的文化影響的感覺。雖然與政治認同有相似之處,但是不是同義重復。文化認同,尤其是對外來文化價值的認同,足以瓦解一國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既是該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⑺ 什麼是文化認同

關於「文化認同」,它所回答的是「我們是誰?」亨廷頓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來回答「我們是誰」,即用「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和體制來界定自己」,並以某種象徵物作為標志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如
旗幟、十字架、新月形、甚至頭蓋等等。亨廷頓認為「文化認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總之,「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的認同和國家的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中華文化辭典(馮天瑜 主編.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第20頁.)把文化認同的解釋為一種肯定的文化價值判斷。即指文化群體或文化成員承認群內新文化或群外異文化因素的價值效用符合傳統文化價值標準的認可態度與方式。經過認同後的新文化或異文化因素將被接受、傳播。

⑻ 文化認同主要是指什麼

文化認同對於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標識民族特性,塑造認同心理。文化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區別於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基本特質和身份象徵。在一定民族地域內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共同文化傳統,塑造了該民族成員的共同個性、行為模式、心理傾向和精神結構,並表現為一定的民族心理或我們通常所說的國民性。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基本依據,「崇尚統一」是這個文化價值體系中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文化認同指個體對於所屬文化的歸屬感及內心的承諾從而獲得保持與創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一般來說祖籍地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之間是相互依附著的。

閱讀全文

與文化認同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