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唐朝在哪裡建都
古代唐朝曾經在長安、洛陽兩個地方建立都城。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為隋煬帝表兄弟,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首都。
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705年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國號,恢復唐朝舊制,還都長安。
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後日漸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唐共歷經21位皇帝(若含武則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1)唐朝文化發源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唐朝重大歷史事件:
1、貞觀之治: 李世民經"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他就是唐太宗,年號貞觀,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它的統治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出現繁榮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2、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統治時期的一段盛世。永徽(649-655)是高宗在位的第一個年號。 唐高宗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的進攻),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使得天下大治,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
3、武則天稱帝: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宣布改唐為周,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肆殺唐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頗多弊政。
4、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兵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復辟唐朝的事件。李顯復位,恢復了大唐國號,李旦被立為相王。
5、開元盛世:唐玄宗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為相,勵精圖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6、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7、鑒真東渡:唐朝赴日本最有名的是鑒真和尚,他應日本僧人的邀請,六次東渡,終於到達日本,那時他已雙目失明。
他在日本弘揚佛法,還把唐朝的醫學、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介紹到日本,對中日經濟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在奈良創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人民視為藝術明珠。
② 華夏文化發源地,被稱為十三朝古都的城市,你知道在哪裡嗎
這個被稱為十三朝古都的城市就是西安了,西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而西安在古時候又被稱作為長安,在歷史上它作為西周秦朝 西漢唐朝等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
③ 為何說唐朝文化是近代東亞文明的起源呢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歷史上對唐朝強盛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它的軍事能力之強大、疆域之廣闊,而實際上,唐朝在文化上的聲望和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其軍事和政治所能擴展到的維度。
唐朝時期,整個國家透從上到下,透出一種自信的氣度,這種自信的氣度來源於整個帝國強大的綜合實力,大唐文化的文明持續輸出到世界各地,而世界各地的文化也能在帝國傳播交融,易中天老師說唐朝是「世界文化航母」,說的就是大唐的「軟實力」之強。
當時長安城內的太學是世界第一學府,裡面群英薈萃,各國人才雲集,唐朝的許多邊疆官員以及中央官員都是外國人。據金庸考證,唐朝近300年,至少任用了23名胡人宰相。
從唐朝立國起,蕃將就始終是唐朝將領中的重要力量,唐朝廷對蕃將也能等而視之,沒有用人方面的歧視。如契苾何力(鐵勒人)、阿史那社爾(突厥人)、泉男生(高句麗人)等,不僅是唐朝的國防支柱,而且都登上了軍中高位,位極人臣,南征北戰的軍隊,少數民族人也佔了一半,太宗更是有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
④ 唐朝的文化中心在長安還是在洛陽
唐朝的文化中心在洛陽。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229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千米,南北寬約168千米。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
洛陽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2-24.6℃,無霜期210天以上,年降水量528-800毫米,年日照為2200-2300小時,年均濕度60-70%。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滿、雹、暴雨、乾熱風等。
⑤ 甘肅平涼,為何被說為是隋唐的重要發源地
內蒙古和甘肅都是轄區輪廓非常狹長的省級行政區,皆為南、北窄,東、西長,而且都有個巨大的「尾巴」。內蒙古的「尾巴」是位於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與主體連接的通道是興安盟。甘肅省的「尾巴」則是位於東部偏南的平涼市和慶陽市,平涼為兩個部分的通道。
此外還有一個縣級市,就是華亭。開篇提到的甘肅省本部與「尾巴」的通道是平涼,如果具體一點來說,是華亭市(市設於2018年)
⑥ 太原歷史上為什麼說是軍事重鎮軍事
「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這可看出其戰略重要。強盛的唐王朝就發祥於太原,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後,遂以「唐」為國號。所以說,唐文化的發源地就在太原。唐朝初期的幾位帝王曾數次擴建晉陽城,並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三京」,戰亂頻仍的五代十國,後唐、後晉、後漢、北漢,或發跡於晉陽,或以此為國都,一時間太原名聲顯赫於舉國,傳為「龍城」。所以是歷史名城,故曰兵家必爭之地
⑦ 山西是唐的發源地,那山西為什麼沒叫唐而最後叫了晉
春秋時期有桐葉封唐的故事(以後會講講這個詞的意思,才有了唐叔虞受封到唐地,唐地就是現在的三晉大地,當時很多地方還是蠻夷之地。
今天講的主人公是唐叔虞的二字,名字叫燮(相信很多人這個字不認識,xie)父,也叫姬燮,唐叔虞,燮父,都是咱們看的封神榜里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和孫子。只不過這時候諸侯國慢慢強大了,天子皇帝就成了擺設。
話說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父繼承了他的王位,並且把國號從唐改為晉。
至於為什麼要改,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在唐這個地方有條河叫晉河,日夜奔流不息,燮父就把國都遷到了晉河的邊上,而且把國號也改了。另外一種說法是燮父為了紀念他的父親「晉獻嘉禾」(成語哦)這一重大事件而來。晉獻嘉禾就是有一年天下大災,莊家收成都不好,但是唐地的莊家長得卻很好,最後發現是這個地方的種子好,但是唐叔虞非常無私地把種子晉獻給了周天子,得到了周天子的嘉獎。
至此,在晉候燮父的手裡,晉國開始了自己600多年的序幕,才有了此後源遠流長的三晉文化與三晉大地。
⑧ 唐朝西京長安,東京是洛陽,其他幾京在哪裡
京這個字的本義是國都,它是人文、經濟匯集的地方。我們現代依然有東京、南京、北京等名稱,京城的叫法是承襲的,在唐朝也分西京、東京等地名。
在唐朝時期北京就是指的太原,太原古稱晉陽,在隋唐時期太原是第三大都市,僅次於長安和洛陽。唐朝的建立者李淵也是從太原起兵的。因此太原也被稱為是李唐文化的發源地。
在唐朝時期南京就是指的「成都」,成都位於天府之國的四川,在唐朝時期成都經濟發達,已經是全國四大城市之一了,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
⑨ 中國有北京,南京,西京和東京各在哪
四京同時出現的時期是在唐朝,具體如下:
一、「西京」長安。
長安,即現在的西安,從西周到唐朝,前前後後有十三個王朝將該地設為首都。總建設時間達到了1077年,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建設時間最早、歷史最為悠久的古都名城,還是中國歷史中影響力最大的首都城市。
都知道,特別有名的唐朝政權不僅建於此城之中,還對該地進行了進一步的修建和完善。當時的長安,在世界上是人口數量最大的城市,達到了上百萬。在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間,先後增建了大明宮和興慶宮等宮殿,讓這座城市增色不少。
因為,長安地處古都洛陽的西側,所以,又被稱為「西京」,直到明朝時期,才改名為「西安」。
二、「東京」洛陽。
洛陽始建於夏朝,從東周到北魏,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定都,建造的歷史也有千年以上,是可以與長安相媲美的文明古都,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稱作「神都」的城市。「東都洛陽」的叫法始於隋朝,後來,被隋朝定為首都,並建立了一代偉業。
在唐朝建立以後,唐朝從高宗到哀帝等多位皇帝都在洛陽辦公,其中,還包括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在隋唐近五十年的時間里,其建築面積不斷擴大,更建立起了龐大的宮殿群,洛陽宮和萬象神宮都是在這個時候建立起來的。
三、「北京」太原。
太原,古城晉陽,又被稱作並州。在隋朝,太原在全國排名第三,是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大城市。由於當初李淵父子在太原將隋朝政權推翻,奪取天下,建立大唐,所以,太原又被稱作是李唐王朝的發源地,同時,也是唐朝文化的發源地。
唐朝初期,多位帝王對晉陽城進行了翻修和擴建,並封其為「北都」、「北京」。
四、「南京」成都。
「南京」成都,相比唐朝的另外「三京」來講,很多人應該不是很了解。之所以,成都被定為「南京」,主要與唐朝中期著名的「安史之亂」有關。一直以來,成都都是中國有名的古都,天府之國的美譽聞名中外。它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目前存名時間最長的城市,還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都城。
在757年,唐軍收復兩京,肅宗派人迎接李隆基回到長安,並以蜀郡為太上皇幸蜀駐蹕之地,所以,成都被冠以「南京」的稱號。後來,唐末的農民起義,將唐氏宗親們一並驅趕到成都避難,並且,一住就是四年多,這使得成都儼然成為了另一個長安。
⑩ 太原是唐朝文化的發源地嗎
山西太原是大唐王朝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