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盂縣文化中心在哪裡

盂縣文化中心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05 00:26:30

『壹』 盂縣藏山古祠的文化和歷史

盂縣位於陽泉市北部,東以太行山與河北省毗鄰。面積 2521 平方公里,現轄4鎮21鄉,人口27.3萬。縣政府駐城關鎮。盂縣是山西最古老的縣份之一,乃春秋晉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如盂得名。後屢廢屢置,斷斷續續千餘年。1942年盂縣劃為孟平、盂陽、盂壽三個縣,1945年 8月盂城解放,三縣又並歸盂縣。1983年9月劃歸陽泉市管轄。盂縣古名仇猶。據《左傳》雲:昭公二十八年「晉殺祁盈,魏獻子為政,封祁氏之田為七縣(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孟丙(應為盂丙)為盂大夫,」(治在今太原市東北45千米大盂鎮),盂縣之名,實自此始。又據《地括志》載:「並州盂縣外城,俗名原仇。亦名仇猶,戎翟之國也。」按此,這個時期盂縣西部地區連同大盂一帶為孟丙邑,東部地區為仇猶,治設今城東里放之古城坪。戰國時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滅仇猶。趙襄子五年(公元前453年),智伯又為趙氏所滅,仇猶屬趙。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滅趙國,置太原郡盂縣,治在盂丙邑(陽曲大盂)。漢朝盂縣屬並州刺史部太原郡。漢以前,盂縣仇猶分治,這時始將盂和仇猶全交為盂縣。三國時期,盂縣屬並州新興郡。西晉,盂仍屬並州新興郡。北魏建議無年(公無528年)將盂縣東部並入石艾(今平定縣),屬樂平郡(今昔陽縣);盂縣西北部(興道村以北)置撫城縣,屬定襄郡。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原仇縣(以城北有原仇山故名),治在今盂縣城,屬遼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原仇復名盂縣,屬太原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盂縣西部置烏河縣,治在今凌井鎮。貞觀元年(公元62年)將烏河縣並為盂縣,屬河東道太原府太原郡。在北魏、隋唐以前,盂縣西部之烏河中、上游一帶為漢以前的盂縣,與陽曲大盂一帶為列國之盂邑,今縣城以東以南一帶,為隋朝之原仇縣(即春秋戰國時代的仇猶國)。興道以北一帶為北魏之定襄郡屬地,至唐初始統為盂縣。宋神宗時,盂屬太原府。金興定年間升為州,受絳州元帥府節制並置刺史,盂縣屬太原武勇軍。元代因襲金制,盂仍為州,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冀寧路。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盂州為盂縣,屬山西省太原。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昇平定為直隸州,盂縣與壽陽、昔陽均屬平定。民國成立以後,廢州制,山西設雁門、冀寧、河東三道,盂縣屬冀寧道。後道撤消,盂縣直屬省。 1937年底,盂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晉察冀邊區四分區領導,到1939年又歸二分區領導。1938年1月,日軍佔領盂縣城。全縣廣大地區均為抗日游擊區和根據地。1942年,由於抗日斗爭形勢發展的需要,將盂縣劃分為盂平(山)、盂陽(曲)、壽(陽)東三個縣,並將城東的二、三兩個區(1939年劃分的)劃歸平定縣屬晉察冀邊區北嶽區一專區二分區領導。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盂縣城解放(8月25日),盂陽、盂平兩縣的原盂縣地區復歸盂縣。1946年將原劃給壽東縣的地區仍劃歸盂縣,屬冀晉區二專區領導。1948年又將原劃給平定縣的兩個區亦歸回盂縣。至此,盂縣轄境復原。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屬晉中一專區領導。1949年8月1日至20日歸陽泉地區領導。後復歸晉中地區。1952年5月,將縣東南之山底、牽牛鎮以東、東村、蘇家泉、大小西庄、大小河北、東西南舁、上下章召等20個村莊劃歸陽泉市;同年年底,又把縣西部劃歸東西郭秋、大小方山、東西漢湖、東西黃龍頭等26個村莊劃歸為陽曲縣。1958年10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同時,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盂縣建制,劃歸陽泉市。11月,成立陽泉市盂縣聯社。1959年4月,上級決定恢復盂縣建制,與陽泉市分開,復歸晉中地區領導。1959年8月,將牛村公社所轄北舁、杜家莊、王家莊、代家莊、孔南庄、咀子上、東林尖、五架山等8村劃歸陽泉市。1983年9月,盂縣歸為陽泉市領導,實行市轄縣。(縣境四周群山環繞,境內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亘,管頭梁南北縱貫,把全縣分成東西兩個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內最高峰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 500米左右。境內河流以滹倫河最大,由定襄入境後折向東流。龍華河、烏河等支流,自南而北注入該河。縣境南部還有溫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招山河等。該縣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凍期為9月下旬至次年4月,無霜期約150天。種植物全縣現有耕地面積50.2萬畝,主要種植穀子、玉米、豆類、薯類等,其次是小麥、棉花。礦產盂縣礦藏資源種類繁多 ,主要有煤、鐵、銅、鈾、磷、鋁礬土 、石棉、水晶、雲母、長石、硅石、大理石、白雲岩、耐火粘土等二十餘種。其中尤以煤、鐵儲量豐富且分布范圍較廣。目前該縣主要工業有採煤、煉焦、電力、化肥、水泥、機械、紡織、鑄造、陶瓷、耐火材料等。交通縣內交通以公路運輸為主,陽泉至繁峙沙河干線公路縱貫全境,並有簡易公路多條與各鄉鎮連接。交通尚屬方便。旅遊盂縣藏山,距縣城十七公里。重巒迭嶂,峰岩巍峨。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程嬰藏趙氏孤兒於此,故名藏山。後人為紀念藏孤救孤忠義之舉,特立廟祭祀。藏山古祠最早修建年代無考,現存最早文物為金大定十二年重修碑記,爾後元 、明 、清各代均有石碑記敘重修事跡。祠內古建築三十多處,各依山構築,鱗次櫛比,布局合理,雄偉典雅。此外還有許多摩崖石刻,碑刻銘文,浮雕壁畫,古鼎古鍾等歷史文物。黑龍池、滴水岩、南天門、拜水洞和龍鳳松等也都各俱特色,古有「藏山十景」之稱。藏山歷來為著名的游覽勝地 。明末清初的愛國學者顧炎武 、傅山等曾在此吟詩留墨。近年來,到此觀光者一年四季絡繹不絕。

『貳』 盂縣的歷史

盂縣歷史:

1、在夏商朝時期,傳說天下被分為了九個州,按照當時的地域劃分,孟州屬於冀州管轄。到了西周初年,改變了州治的制度,孟州屬於並州管轄。

在實行了分封制以後,孟州被劃入了晉國的屬地,春秋時期孟州仍然屬於晉國,到了戰國時期,周定王十四年的時候,智伯剿滅了仇猶。趙襄王五年,智伯又被趙國所滅,孟州從此屬於趙國境內。

2、秦置郡縣。秦始皇十九年滅趙國。置太原郡盂縣,治在盂丙邑。漢分天下為30郡,郡上設州,郡下隸縣,盂縣屬並州刺史部太原郡。漢以前,盂縣仇猶分治,這時始將盂和仇猶全交為盂縣。三國時期,盂縣屬並州新興郡,西晉,盂仍屬並州新興郡。

3、晉以後,盂縣為漢、趙、後趙、燕、魏、後燕等國所屬。北魏建議元年將盂縣東部並入石艾,屬樂平郡,盂縣西北部置撫城縣,屬定襄郡。隋開皇十六年置原仇縣,治在今盂縣城,屬遼州。大業三年原仇復名盂縣,屬太原郡。

4、唐武德三年,盂縣西部置烏河縣,治在今凌井鎮 。貞觀元年將烏河縣並為盂縣,屬河東道 、太原的府太原郡。在北魏、隋唐以前,盂縣西部之烏河中、上游一帶為漢以前的盂縣,與陽曲大盂一帶為列國之盂邑,縣城以東以南一帶,為隋朝之原仇縣。

興道以北一帶為北魏之定襄郡屬地,至唐初始統為盂縣。五代時期,盂縣為梁、後唐、北漢所屬。宋神宗時,分天下為33路,太原避河東路,盂屬太原府。金興定年間升為州,受絳州元帥府節制並置刺史,盂縣屬太原武勇軍。

5、元代因襲金制,盂仍為州,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冀寧路。明洪武七年,降盂州為盂縣,屬山西省太原。清雍正二年,昇平定為直隸州,盂縣與壽陽、昔陽均屬平定,至清亡未改。民國成立以後,廢州制,山西設雁門、冀寧、河東三道,盂縣屬冀寧道。

後道撤消。盂縣直屬省。民國二十六年底,盂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晉察冀邊區四分區領導民國二十七年1月,日軍佔領盂縣城。民國三十一年,將盂縣劃分為盂平、盂陽、壽東三個縣,並將城東的二,三兩個區劃歸平定縣屬晉察冀邊區北嶽區一專區,二分區領導。

6、民國三十四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盂縣城解放,盂陽、盂平兩 縣的原盂縣地區復歸盂縣。民國三十五年將原劃給壽東縣的地區仍劃歸盂縣,屬冀晉區二專區領導。民國三十七年又將原劃給平定縣的兩個區亦歸回盂縣,至此,盂縣轄境復原。

7、民國三十七年8月至民國三十八年8月屬晉中一專區領導。民國三十八年8月1日至20日歸陽泉地區領導。後復歸晉中地區。1949年10月1日,盂縣屬山西省晉中地區。1952年5月,將縣東南之山底、牽牛鎮以東、東村、蘇家泉、大小西庄、大小河北、東西南舁。

上下章召等20個村莊劃歸陽泉市,同年年底,又把縣西部劃歸東西郭秋、大小方山、東西漢湖、東西黃龍頭等26個村莊劃歸為陽曲縣。盂縣轄境有所變化。1958年10月,盂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同時,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盂縣建制,劃歸陽泉市。

11月,成立陽泉市盂縣聯社。1959年4月,上級決定恢復盂縣建制,與陽泉市分開,復歸晉中地區領導。1959年8月,將牛村公社所轄北舁、杜家莊、王家莊、代家莊、孔南庄、咀子上、東林尖、五架山等8村劃歸陽泉市。

8、1983年9月,盂縣歸為陽泉市領導,實行市轄縣。1984年政社分開,25個人民公社改為4個鎮、21個鄉。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秀水鎮;撤銷肖家匯鄉、榆林坪鄉,並入上社鎮,撤銷南社鄉,並入西煙鎮,撤銷孫家莊鄉、土塔鄉,合並設立孫家莊鎮。

撤銷路家村鄉、清城鄉,合並設立路家村鎮;撤銷南婁鄉、下曹鄉,合並設立南婁鎮;撤銷萇池鄉、王村鄉,合並設立萇池鎮。撤銷東庄頭鄉,並入仙人鄉。撤銷東木口鄉,並入北下庄鄉,撤銷莊裡鄉,並入下社鄉。撤銷北峪口鄉,並入梁家寨鄉。

區劃調整後,全縣轄8個鎮、6個鄉: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萇池鎮、上社鎮、西煙鎮、仙人鄉、北下庄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粱鄉。縣政府駐秀水鎮。

『叄』 陽泉屬於山西哪個地區

陽泉屬於山西東部地區。

陽泉市位於山西省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是晉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平定、盂縣兩縣及城、礦、郊三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面積4559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為131.85萬人。

現今陽泉市致力於打造「五城同創」、晉東旅遊中心城市、晉東交通綜合樞紐和山西向東發展橋頭堡。2020年,陽泉市入選國家衛生城市名單。2021年12月2日,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公示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擬授牌命名名單。

位置境域:

陽泉市地處山西省中部東翼,地理坐標為東經112°5′—114°4′,北緯37°40′—38°31′,位於太行山中部西側,北接忻州定襄縣、五台縣,東臨河北省石家莊平山縣、井陘縣,南連晉中昔陽縣,西俟晉中壽陽縣、太原陽曲縣;南北長約106千米,東西寬約42千米。全市面積土地總面積4559平方公里。

『肆』 陽泉市位於山西省哪裡

陽泉市地處東經112°54'~114°04',北緯37°40'~38°31'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由於受大陸性季風及復雜地形影響,市內不同地區的氣候異較大。氣候特點: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日照比較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春季少雨多風,乾旱時有發生;夏季炎熱多雨,降水量年際變化大;秋天雲高氣爽,降溫快;冬季乾冷,時有風沙天氣。本境光能資源比較豐富。太陽輻射總量多年平均值為133.9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實際日照時數為2696.3~2886.3小時。熱量資源可滿足一年一熟,不少地方可達兩年三熟。年均氣溫不同地點相差很大,最曖處(娘子時河谷)高達13.2℃,最冷處(坪塔梁)僅為2.0℃,一般 8~12℃。大於或等於10℃積溫為2400~3000℃,無霜期平均為130~180天。年降水量北部多於南部,平定為537毫米,市區560毫米,盂縣590毫米。旱災、洪澇、雹災、風災、霜凍等氣象災害頻繁。全市可分為溫寒農業氣候區,溫和農業氣候區(包括溫和濕潤農業氣候亞區及溫和半濕潤農業氣候亞區),溫暖農業氣候區(包括溫暖濕潤農業氣候區及溫暖半潤農業氣候亞區),暖溫農業氣候區。

『伍』 盂縣最有名的旅遊景點是哪

藏山風景區

地址: 城北十八公里處

中國藏山旅遊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區」,首批「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三晉歷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是山西旅遊的東大門,此地群峰壁立,峻極於天,鳥語花香,飛瀑流泉,是一個風景綺麗,富於幽趣的地方。 藏山因春秋時期藏匿「趙氏孤兒」而名揚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藏山所彰顯的忠義精神既是中華傳統美德之精華,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陸』 陽泉是哪個省的城市

陽泉是山西的城市。

陽泉市位於山西省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是晉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平定、盂縣兩縣及城、礦、郊三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面積4559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為131.85萬人。是中國共產黨親手締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譽為「中共創建第一城」。

陽泉是三晉門戶,晉冀要衡,地處太原、石家莊兩個省會城市的中間位置,相距均為100公里,一重一輕兩大城市對陽泉經濟互輔性極強。陽泉又處於東部發達地區與中西部的結合地帶,具有承東接西、雙向支撐的戰略地位。

陽泉資源:

陽泉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尤以無煙煤、硫鐵礦、鋁礬土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而著稱於世,是我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之一、全國三大鋁礬土生產基地之一和五大硫鐵礦生產基地之一。

依託豐富的資源,陽泉市鋁產業蓬勃發展,使鋁工業成為全市重要的優勢產業。陽泉的旅遊資源頗為豐富。境內有馳名中外的萬里長城第九關娘子關,有千古絕唱春秋時期趙氏孤兒藏身之處所在的藏山等。

『柒』 簡介盂縣歷史

盂縣位於山西省東部,是山西省陽泉市所轄的一個縣。地處太行山西側,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 63公里,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盂縣乃春秋晉大夫盂盂丙之邑,故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如盂得名。盂縣轄8鎮6鄉453個行政村,全縣人口30萬。縣人民政府駐地秀水鎮,距北京450公里。盂縣是一個交通大縣,陽泉北站位於該縣,是石太高速鐵路唯一中轉站。盂縣古名仇猶,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較多,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是藏山,藏山祠相傳為春秋時期晉程嬰、公孫杵臼藏匿趙氏孤兒趙武之處。 盂縣位於山西省東部盆地,地處太行山西側,東經112.55度至113.49度,北緯37.57度至38.31度。東西長75千米,南北寬63千米。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東盂縣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陘縣和山西省平定縣接壤,西臨山西省陽曲縣,南連壽陽縣與陽泉市郊區,北靠五台縣與定襄縣。
縣境四周群山環繞,境內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亘,管頭梁南北縱貫,把全縣分成東西兩個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內最高峰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捌』 盂縣包括幾個鄉鎮呀

截至2019年,盂縣下轄8個鎮、6個鄉。

1、8個鎮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萇池鎮、上社鎮、西煙鎮。

2、6個鄉仙人鄉、北下庄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梁鄉。

截至2014年,盂縣水資源總量為11.4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達4160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3.2毫米,折成水體為14.2億立方米。河川徑流量為10.09億立方米;

其中本地河川徑流1.44億立方米,而入境流量高達8.6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89億立方米,其中可開采量為1.18億立方米,不包括外地入境地下水資源。

縣境四周群山環繞,境內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亘,管頭梁南北縱貫,把盂縣分成東西兩個盆地:

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內最高峰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盂縣地理位置偏北,處太行山之巔。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中緯度地區,距海不遠,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於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

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炎熱,秋季涼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凍期為9月下旬至次年4月,無霜期約150天。

(8)盂縣文化中心在哪裡擴展閱讀:

盂縣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31080人,發放養老保險金25560萬元。其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人數為15623人,企業離退休人員6746人,領取養老保險金23439萬元;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人數為2820人,發放養老保險金2120萬元;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44160人,發放養老保險4484萬元。基本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率100%。

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人數為59894人,其中,企業職工34405人,城鎮居民25489人;醫療資金共計發放6409萬元, 其中,企業職工5695萬元,城鎮居民714萬元。參加農村醫療保險的人數為215387人,領取醫療資金11294萬元。

全縣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22518人,發放失業保險金510萬元;全縣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50817人,發放工傷保險金965萬元。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28025人,發放保險金234萬元。

全縣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濟251107人次,其中城鎮79023人次,農村172084人次;發放低保資金共5226.93萬元,其中城鎮2206.44 萬元,農村3020.49萬元。

2016年末全縣各類敬老院14個,床位899張,收養人員319人,累計建設日間照料中心105個,其中本年新增30個。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76人。

『玖』 山西陽泉地理位置

陽泉沃爾瑪在桃北路陽鋼段處(黑橋),現與肯德基,麥當勞等大型餐飲店相鄰。緊鄰北山公園和新公交車站。人流量很大。

閱讀全文

與盂縣文化中心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