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有哪些文化民俗
如正月初一春節,吃湯圓,象徵一元復始;正月十五元宵節,吃麥餅;清明節吃「清明餜」,它被做成三角形的,所以又叫「三角餜」,清明餜又分「白餜」與「青餜」,「三角餜」形似犁頭,表示春耕農忙開始了;立夏,吃麥衣(一種薄煎餅);端午吃粽子、茶葉蛋和綠豆糕;農歷7月15中元節,祭祖,吃手蒲頭餜;中秋節吃擂頭餜(驢打滾)和月餅;重陽節吃麻糍,等等。另外,紅事(喜事)用紅餜(楊梅餜)、白事(喪事)用白餜(橫夾餜),新娘子回門(俗叫「轉頭趟」)、老人做壽、孩子滿月周歲、房屋上樑、建灶喬遷的人家要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分喜餜(「楊梅餜」或點有紅點的餅餜)。
2. 浙江當地有沒有鄉宿文化之類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嗎
引言:浙江是一座江南水鄉,也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那浙江當地有沒有鄉宿文化之類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
三、鄉宿文化中包含的故事
隨著我國提出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浙江就把發展鄉村農房,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隨著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浙江也成了許多遊客非常喜歡前往旅遊的城市。因此在浙江便出現了一種即具有城市風格又有鄉村風情的農村住宅就此出現。松陽楊家塘民宿位於松陽楊家塘古村落,古村四面環山,隱山,夯土建築。它是長江以南最後一個角落名副其實的“秘密之地”,除了這種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建築形式外,楊家塘古村落體系完善、日益繁榮的宋氏家族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楊家塘民宿的命名是由宋族文化決定的,故鄉美學是由宋先民的名字“背書”的。在房名命名上,松陽楊家塘民宿選擇宋家歷史上有特殊意義或有一定影響和德行的人,讓每一位來到楊家塘民宿的客人更直觀形象地了解宋族文化。
3. 浙江有多少處世界文化遺產
一、民間表演藝術類(36個) (一)民間戲曲:新昌調腔(新昌縣)、松陽高腔(松陽縣)、西安高腔(衢州市金華市)、寧海平調(寧海縣)、永嘉昆劇(永嘉縣)、浦江亂彈(金華市)、海寧皮影戲(海寧市)、台州亂彈(台州市)、淳安三腳戲(淳安縣)、杭劇(杭州市); (二)民間曲藝:四明南詞(寧波市)、寧波走書(寧波市)、杭州小熱昏(杭州市)、溫州鼓詞(瑞安市)、紹興蓮花落(紹興縣)、紹興平湖調(紹興市)、金華道情(金華市)、平湖鈸子書(平湖市)、蘭溪攤簧(蘭溪市)、臨海詞調(臨海市); (三)民間舞蹈:奉化布龍(奉化市)、長興百葉龍(長興縣)、青田魚燈(青田縣)、十八蝴蝶(永康市)、海鹽滾燈(海鹽縣)、淳安竹馬(淳安縣)、浦江板凳龍(浦江縣)、浦江迎會(浦江縣)、跳蚤會(定海區); (四)民間音樂:江南絲竹(杭州市)、畲族民歌(景寧縣)、嘉善田歌(嘉善縣)、舟山漁民號子(舟山市)、舟山鑼鼓(舟山市)、嵊州吹打(嵊州市)、奉化吹打(奉化市)。 二、民間造型藝術類(23個) 樂清黃楊木雕(樂清市)、東陽木雕(東陽市)、青田石雕(青田縣)、龍泉青瓷(龍泉市)、越窯青瓷(慈溪市杭州市)、龍泉寶劍(龍泉市)、寧波朱金木雕(寧波市)、寧波骨木鑲嵌(寧波市)、都錦生織錦(杭州市)、西湖綢傘(杭州市)、硤石燈彩(海寧市)、王星記扇(杭州市紹興縣)、樂清細紋刻紙(樂清市)、浦江剪紙(浦江縣)、蕭山花邊(蕭山區)、蒼南夾纈(蒼南縣)、桐鄉藍印花布(桐鄉市)、甌塑(溫州市)、甌綉(溫州市)、黃岩翻簧竹雕(黃岩區)、東陽竹編(東陽市)、嵊州竹編(嵊州市)、浦江麥桿貼(浦江縣)。 三、民俗風情類(5個)南宗祭孔(衢州市)、景寧畲族祭祀儀式(景寧縣)、海鹽騷子(海鹽縣)、煉火(磐安縣)、掃蠶花地(德清縣)。
4. 浙江有什麼文化遺址
1.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長江流域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遺址保存完好,內涵豐富,以發達的耜耕稻作農業、高超的干欄式建築、獨特的制陶技術為文化特徵,真實地反映了7000年前長江流域繁榮的史前文明。它的發現和發掘動搖了中華遠古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一元論,有力地證明了長江同樣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
2.浙江餘杭良渚古城遺址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 ,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
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遺址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的範例,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遺成功,標志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3.馬家浜文化遺址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為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
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從事稻作農業,多處遺址中出土了稻穀、米粒和稻草實物,經鑒定,已普遍種植秈、粳兩種稻。農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鏟、陶杵等。還飼養狗、豬、水牛等家畜。漁獵經濟也占重要地位,常發現骨鏃、石鏃、骨魚鏢、陶網墜等漁獵工具,以及陸生、水生動物的遺骸。
4.羅家角遺址
羅家角遺址位於浙江桐鄉市石門鎮東北2公里處。利星村的羅家角自然村,遺址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300米,總面積12萬平方米,遺址文化內涵為馬家洪文化遺存。
羅家角遺址發現灰坑53個,還發現帶榫卯的建築木構件、大量的動物遺骸及稻穀等自然遺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遺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亞於商代的白陶。還發現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寬沿盆和多角沿盤,喇叭形圈足豆、小網墜等,其文化面貌明顯有別於錢塘江南岸的河姆渡文化。
在第三、四層中出土的156粒稻穀,經科學鑒定是距今7040年的人工栽培秈稻和粳稻,從而使嘉興市境成為是迄今所知中國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5.南河浜遺址
南河浜遺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大橋鎮雲西村和南子村,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為新石器時期遺址。
南河浜遺址是崧澤文化的代表,1996年建設滬杭高速公路時被發現,當時挖掘面積達1000平方米,清理出崧澤文化、良渚文化時期墓葬、灰坑、房屋、祭壇等,出土了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遺存。
南河浜遺址的發掘規模大、揭露墓葬多、出土文物豐富,從房屋、灰坑、祭壇、墓葬到大量器物,南河浜遺址極大地增添了崧澤文化的內涵和特點,成為崧澤文化遺址中具有重要價值的遺址之一。
5. 浙江的人文特徵
創新冒險精神是浙江文化最顯著的特徵,巨大的生機和創造力是其文化的生命能量;功利主義和自然人性觀構成了浙江文化的人生觀基礎。
明朝人文地理學家王士性在《廣志繹》中曾論及浙江的風俗,他根據不同自然環境,將浙江人文分為三類:
「杭、嘉、湖平原水鄉,是為澤國之民;金、衢、嚴、處丘陵險阻,是為山谷之民;寧、紹、台、溫連山大海,是為海濱之民。三民各自為俗:澤國之民,舟揖為居,百貨所聚,閭閻易於富貴,俗尚奢侈,縉紳氣勢大而眾庶小;山谷之民,石氣所鍾,猛烈鷙愎,輕犯刑法,喜習儉素,然豪民頗負氣,聚黨與而傲縉紳;海濱之民,餐風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為生,不甚窮,以不通商販,不甚富,閭閻與縉紳相安,官民得貴賤之中,俗尚居奢儉之半。」
6. 浙江的本土文化有哪些
越文化,美人計,卧薪嘗膽報仇雪恨;宋都臨安,昏君奸臣文化;紹興師爺,文人批發;越劇文化,纏綿悱惻;聖魯迅,民族魂。
7. 杭州還有哪些傳統文化
1、淳安三腳戲
三腳戲是浙江杭州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淳安民俗素尚歌舞,每到春節元宵,市井鄉間均有演儺神戲和表演各種歌舞的習俗,跳竹馬尤為盛行。清光緒年間,湖北黃梅採茶戲和江西贛東採茶戲傳入浙西後,與民間歌舞跳竹馬(竹馬班)相結合,以採茶戲的劇目、曲調及表演形式,融合本地的民間音樂、地方語言及風俗習慣。
5、樓塔細十番
樓塔細十番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音樂。據記載,公元1377年,樓塔的宮廷御醫辭官返鄉著書《醫學綱目》時,與當時樓塔的一批善音律的文人墨客、富家賢士,經常吹彈各種樂器,演奏各種古典曲目,樓塔「細十番」由此而生。
8. 浙江省人文特色是什麼
浙江文化燦爛,人文薈萃,科技教育發達,名勝古跡眾多,素享「文物之邦,旅遊之地」美譽。在歷史上,浙江涌現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燦若星河。
據統計,東漢以來載入史冊的浙江籍文學家逾千人,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特別是「五四」以來,出現了魯迅、茅盾等一大批浙籍文化名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籍人士佔了近五分之一。
浙江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種宗教。各宗教歷史悠久,信徒眾多。佛教、道教傳入浙江有1800餘年歷史,伊斯蘭教傳入浙江有近1400餘年歷史,天主教傳入浙江有近400餘年歷史,基督教傳入浙江有150餘年歷史。
佛教有全國重點寺院13座,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天台山國清講寺被日本、韓國佛教奉為天台宗祖庭,寧波天童寺被日本佛教尊為曹洞宗祖庭。道教十大洞天福地中浙江佔了三個。杭州鳳凰寺為我國東南沿海伊斯蘭教四大古寺之一。
浙江省的文化事業
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共有公共圖書館103個,文化館101個,文化站1375個,博物館360個,隸屬文化部門藝術表演團體58個。廣播人口覆蓋率為99.73%,電視人口覆蓋率為99.82%。影視製作機構3291家,其中上市公司26家。
電視劇製作45部1928集,動畫片製作70部23405分鍾,製作影片87部,電影票房收入50.2億元,比上年增長2.5%。圖書出版社15家;公開發行報紙107種,出版期刊235種。
以上內容參考浙江省人民政府-歷史人文
9. 浙江有哪些傳統文化,你知道嗎
浙江文化 傳統是浙江人民見過漫長的歷史打造出來了,具有濃厚的浙江當地民風特點。源自於浙江百姓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傳遞出來的文化內涵是我們要了解浙江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最便捷的方式。
浙江傳統文化
浙江傳統文化是歷史悠久而又內涵豐富的,它是浙江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浙江人民的巨大財富。它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浙江人民的心血。無論是從文化,飲食,建築等方面都體現了這個特點。
作為溫州的名品特產,鴨舌早已聞名於全國。溫州話中,舌的發音居然同虧,這么說,吃鴨舌就是吃鴨虧,每一個汗孔里都布滿商業細胞的溫州人,便不樂意「吃鴨虧」,索性就改了,叫「鴨賺」,請客也就成了「吃鴨賺」了。
烏鎮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烏墩和青墩。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1年,烏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烏鎮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全國20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
橫店影視城位於中國浙江中部東陽市的橫店鎮境內。現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清明上河圖、夢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禪寺、明清民居博覽城等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已成為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被美國《好萊塢》雜志稱為"中國好萊塢"。
龍游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瑰麗壯觀、巧奪天工。走進石窟,宛若時光倒流到遠古。而它的「開采年代」、「開采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謎。
越劇是中國五大戲曲種類之一,僅次於京劇,是「全國第二大局種」。在海外亦有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越劇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2006年5月20日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甌綉,又稱畫簾,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於甌江地區,幫稱甌綉,是我國六大名綉之一。甌綉構圖精巧,針法嚴謹,富有地方特色。
孔廟是祭祀孔子廟,全國僅存的兩個孔氏家廟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衢州孔廟素稱南宗,具有7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