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在當今社會如何家文化

在當今社會如何家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05 13:46:21

Ⅰ 當今社會,應如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在中國歷史上,若不能秉持農耕文明為基礎的中華人文秩序,中華民族可能早不復存在,中華文化也就一定早就中斷了!到現在我們依然是秉持著農耕文化的特徵,兼有游牧文化的特點,這是我們的國情,也是我們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堅守自己的農耕文化基礎,其實就是堅守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未來。

鑒於此,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華文化的發展,如果不堅持和秉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夯實自身文化基礎,是沒有出路的!如果不主動有機地吸收海洋文明的優秀精華,不主動適應外部發展環境的巨大變化,也是沒有前途的!

他提出的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有著十分鮮明和十分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文化自覺性。中國這個古老國度上的每一個民族,都是以各自的文化表現形態,或多或少地鐫刻在整個中國歷史長河的歷朝歷代,並曾經和正在不斷上演著永不落幕的文化曲目。

在這個文化曲目中,大大小小的民族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時而是主角,時而是配角,時而反串,時而退出,有的甚至是永遠地離去……這個文化曲目的主題,就是長期形成、彼此認同,共同秉持並持續發展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自立,就是中華文化的自立;中華民族的崛起,也就是中華文化的崛起!正是中華文化,牽引、拉近、推動整個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和壯大。

Ⅱ 當今社會需要怎樣的文化導向

落實好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最重要的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既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的文化發展觀。這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關鍵是要從理論與實踐
的結合上,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的發展方向、發展途徑、發展模式、發展目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推動人們轉變觀念,統一思想,增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思想觀念是個總開關。只有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才能正確認識新形勢下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科學分析當前我國文化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准確把握新時期文化發展的規律和要求,明確改革方向,抓住薄弱環節,找准改革的突破口。

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就要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有新的認識。當今世界,文化對經濟、政治和社會建設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在經濟建設上,文化生產力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方面,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文明建設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善黨的執政方式,必須把提高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作為重要內容。在社會建設上,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等,都與文化建設息息相關。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文化建設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使全民族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競爭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我們要充分認識文化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作用,克服那種認為文化只是蹦蹦跳跳、可有可無的思想,把文化建設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Ⅲ 在當今社會上,該如何弘揚和傳播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現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可以通過網路弘揚中國文化,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比如通過社交平台發出發布一些中國民族文化,旅遊文化,傳統手工藝文化,以及中華民族弘揚尊老愛幼文化。

統手工藝搬到人多的地方,比如公園,夜市,旅遊景點。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人們知道傳統手工藝的存在。

中華文化弘揚尊老愛幼,公交車上是最好的展現。一上公交車就能聽到,請把位置留給需要幫助的人,老人,小孩及殘疾者,這些都是體現了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在學校公司宣傳尊老愛幼的重要性。讓孩子多陪陪父母,和他們聊聊心。弘揚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在生活中應該人人奉獻一份力量,積極的去做正能量的事,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動身邊的人。用一顆友愛的心去傳播中國文化。

Ⅳ 家文化的優劣影響,談一談當代青少年如何傳承與發揚家文化

1.要批判繼承,辯證地認識家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家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家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推陳出新,革故鼎新」。要在批判性繼承的基礎上,注入時代精神,與時俱進,促進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Ⅳ 用自己的話說說當今社會,我們如何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

優秀家風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家庭倫理、社會風氣、國家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隨悠久的中華文明延續了幾千年。傳統社會有一副著名對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就是希望把家庭中良好的倫理價值和風尚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千百年來,人們非常重視家庭的教化與熏陶,自覺將家風通過各種教化方式滲透到家族成員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和處世態度!社區可以多開展與優秀家風相關的活動,多宣傳教育等!

Ⅵ 談談當今社會還有沒有家風家訓

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經歷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然而,這些都是形成一個國家基石。在國家的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訓即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因為,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擬定一定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法家訓的最早起源。

《誡子書》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誡子書是古代家訓的名篇,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道理,讀來發人深省。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准。好家風好家訓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的精髓,也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而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對家風家訓的概念模糊,認知呈現「平淡化」和「碎片化」,而且家庭、學校和社會在家風家訓建設中存在一定的脫節甚至矛盾。而一些已經而立之年的人,問起家訓,也是一無所知,傳承的痕跡近乎截斷。

筆者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一條好的家訓能讓一個家族崛起,同時一個不好的家風也可以讓一個家族從輝煌走向末路。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Ⅶ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1、對待傳統,不能以片面遮蔽整體,不能以當代否定過去。我國非遺保護的實踐,正是抱著尊重中國社會整體發展規律的態度展開的。以歷史的眼光、發展的眼光來看,非遺既是積累與沉澱,也具有開創與自我更新的能力。

2、文化因積累而形成傳統,傳統因積累而產生巨大能量。一個民族的傳統對本民族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財富和精神資源。對傳統的認同和承繼是非常有益並且必要的,對自身歷史和傳統的了解是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

3、歷史經驗已經表明,傳統內部應該有反思和批判的聲音,但一味否定,一概推翻,只會導致全民性的心靈空虛和價值混亂。我們承認,傳統中也有糟粕和偏狹,需要我們理性對待,去偽存真,但在這一過程中,不能以片面遮蔽整體,不能以當代否定過去。

(7)在當今社會如何家文化擴展閱讀

在重視加強傳統文化調研與保護的今天,非遺是我們的重要「索引」和寶貴財富。經由非遺傳承保護,我們可以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審視和深入發掘,立足現實實踐,面向未來思考,把凝結中國精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開來。

同時,非遺傳承保護也是正當其時、影響深遠的文化建構,通過生動講述中國非遺故事,充分展現中國非遺道路的獨特創造、中國非遺理論的獨特貢獻和中國制度的獨特優勢,讓世界更准確、更全面地了解中國非遺保護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加深對中國非遺經驗和道路的認識。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也是當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Ⅷ 在當今社會中,該如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呢

在當今社會當中,講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話,那麼一定要從學生開始進行,讓他們接受比較科學的教育。另外也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將好的傳承,不好的就直接捨去。而且要知道這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不管是在小學還是在大學,都要利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和創新。

對於那些積極向上並且符合當代社會發展要求的內容,可以繼續保持和發揚,而且我們要學會正確的去對待外來文化影響。並不是說所有的外來文化都不好,有些外來文化還是非常優秀的,同時想要傳承的話也必須要結合當今時代的精神,要不然根本走不了多遠。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接受歷史文化,讓他們真正去了解這些歷史對於我們的重要性,也希望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不那麼枯燥。

Ⅸ 在當今網路社會中,該如何傳揚傳統文化

現今是網路發展迅速的時代,許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已經瀕臨失傳的地步,不是老一代的藝術家不願意教,而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去學這門藝術了。傳統文化快要失傳的情況下,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傳統文化、再推出傳統與新藝術相結合、最後要熱愛和傳播傳統文化。文化是中國的根和魂,我們應該不懈的繼承和傳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傳統文化需扶持和推廣

現在有些傳統手藝做工繁雜、沒有幾年的基本功是干不下來的,很多年輕人耐不住這個寂寞往往沒有學成,而有些手藝工序老舊很快被新的工業給取代,也有些手藝根本產生不了什麼利潤,連生計難以維持如何談傳承。這就需要國家和社會的推廣和扶持。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情況,所以很多電視台都舉辦了大型的節目來推廣。

中國傳統文化是老一輩人用他們的汗水和智慧帶給我們的珍貴財富。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盡一份力。並堅信中華的傳統文化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與在當今社會如何家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
© Arrange www.lianjie114.net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