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文化自信,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 對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
做到文化自信:
1.要始終保持對文化意義、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認同。
2.要牢固樹立對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
我們所講的高度文化自覺
文化不僅具備震撼心靈、滿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備引領社會健康發展、激發民族創造活力之物質力量;一個國家的興盛強大離不開文化,一個民族的傳承延續離不開文化,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文化。還應當認識到: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世界,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企圖用西方思想文化「一統天下」的背景下,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億人口的東方大國,如果不能堅守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能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當代先進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基礎的文化軟實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能成為一句空話。這樣的認識,對每個人都應當是一種「自意識」而不是「被認同」,並且是對文化本真意義和內在涵義的深刻認識、深度認同
Ⅱ 文化自信是什麼
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
Ⅲ 文化自信指的是什麼在對外交流時,我國要有怎樣的文化內涵
文化自信指的是對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認可與尊崇,對外交流時我國要展現出中國人民的精神志氣。
Ⅳ 什麼是文化自信我們如何增強對祖國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因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更因為「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背景
主席多次在重大場合引經據典,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了中國文化熱。跟著習近平總書記的節奏,我們的文化自信再次得以提高。在當代,文化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維度。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劇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更應為中國社會各界所重視與扶持。我們須知,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明的創造力所在,只有立足於優秀傳統文化之根,才能保證中華民族的持續健康成長 。
Ⅳ 文化自信是什麼意思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歷史發展精髓的深刻領悟,對自身文化秉賦的充分尊重,對自身精神價值的高度肯定,並在此基礎上自覺地傳承、弘揚、踐行,進而擁有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能力。文化自信不是固定人群對既有文化的被動承擔,其基本路向是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覺,目的是文化自強。
在當代中國,文化自信,是樹立和強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包括三種文化,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Ⅵ 什麼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來源歷史深處。泱泱大漢、煌煌盛唐,當這些盛世湮滅於歷史的長河時,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紮根在民族靈魂深處的文化。所以,當人們談到兵馬俑,談到絲綢之路,甚至談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滿懷對自己歷史文化的自信。
這種自信,就是人們的一種文化自覺。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
Ⅶ 文化自信是什麼的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對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的自信。
大體上就這么個意思吧!
Ⅷ 文化自信,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要對自己的本土文化,他的祖國的文化懷有自信,比如說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感,就是文化自信。
Ⅸ 文化的自信最根本的是什麼自信
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自信是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延續、崇拜和自豪,要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