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化人的四個特徵
讀書多的人並不一定有文化,見識廣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化,一個人有文化,那這個人一定有著: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一、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一個人心平氣和,做事妥帖,做人禮貌,這就是修養。
在古代,我們常以玉比君子。
說君子像玉石一樣溫潤,光華內斂,不刺眼,不炫耀,謙和守下,不咄咄逼人,這就是修養。
古人讀書最重要的一條是修身,只有修身之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現代人讀書是學知識,只要分數高,啥都不重要。
所有現在很多人脾氣暴躁,話沒說兩句就要粗言問候,情緒總比邏輯來得快,脾氣總比涵養少的多。
這樣的人讀再多書,也不能算有文化。
二、無需提醒的自覺
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個自覺的人。
上車自覺排隊,打飯自覺排隊,見到老人自覺讓座,別人輸密碼的時候自覺迴避,口香糖吐在紙巾里,上廁所自覺靠近一步。
自覺是無需提醒的,一個人只有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才會有自覺的行為。
體諒老人身體不好,所以自覺讓座。密碼是別人的隱私,所以自覺迴避。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個人如果用心去關照別人,那大部分的禮貌其實都是不需提醒的自覺。
但是很多人就是不自覺。因為他們無視別人的感受,忽略身邊人的情緒。這樣的人往往給人留下霸道、飛揚跋扈的壞印象。
三、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在中國的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上,大家雖然素不相識,但是很容易就能判斷一個人的素質是高是低。
高談闊論的素質低,聽歌外放的素質低,吃完零食一地垃圾的素質低。
說話、聽歌、吃東西這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一旦影響了別人的自由,那你就是越界了。
在一個公共區域里,有素質的人說話都是低語交談,以不影響別人為標准。
中國大學生宿舍為什麼矛盾這樣嚴重?甚至還時有給室友投毒的事情發生?就是因為個人的自由沒有約束。
別人都睡了,你稀里嘩啦洗衣服,別人都在安靜寫作業,你在宿舍唱歌,別人當然不高興,宿舍矛盾就這樣一點點積累起來了。
中國孩子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做事唯我獨尊,這樣不出問題才怪。
四、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什麼是善良,就是發自內心的讓別人好。
善良是不讓人難堪,善良是懲強扶弱,善良是扶危濟困。
善良是一種細膩的生活體驗,要體會到每一個人的感受,以溫和的態度,平靜的心情,委婉的話語,關切的目光,任何時候帶給別人的,都是一種信任與關懷。
善,是人性中所蘊藏的一種最柔軟,但卻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懷。
不管如何艱難,我們也應該堅持善良;不管多麼孤獨,也要堅守人格的高尚。
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② 如何成為一個感覺很有文化的人
我覺得要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其實還是比較難的。因為現在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是什麼樣的貨色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個看起來很有文化的人,確實是要下很大的功夫的,然後我覺得其實只要你用心的話,這件事做起來應該是非常容易非常得心應手的,只要看你到底是不是有心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其實都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慢慢的一點積累,慢慢的學習,然後自己就能夠變成一個看起來比較有文化的人。
還有最後一個是你的行為舉止。你不能夠像從前一樣粗魯說話大聲或者是做一些很不雅的動作,你可以慢慢開始學著優雅一點,動作放慢一點,一般有文化的人他們的生活節奏都是很慢很慢的,他們不急不躁,做什麼事情都是慢慢的,其實你也可以學著像他們一樣,無論是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太過操之過急,只要你慢慢的慢慢的我覺得把自己的生活節奏放慢下來,那麼別人也可以看得出你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因為舉止和你的談吐是一樣重要的,要把他們兩個一起結合起來,那麼看起來你才是一個比較有文化的人。
③ 如何培養小孩有文化氣質內涵有什麼好的辦法
「腹有詩書氣自華」。只需一個人飽讀詩書,內涵一定會有,舉手投足間,文化氣質自但是然流顯露來了。
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應先約束本人,做孩子的好典範。
④ 在生活中,一個有文化的人往往會具備哪些特質
有沒有閱讀的習慣,能否做到數年如一日的自律和堅持
我們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的名言,看一個人有沒有文化就一定要看他有沒有閱讀的習慣。不論是紙質閱讀還是電子書閱讀,閱讀本身就是一個擴大視野,提升情操,增長知識的方式。能堅持讀書的人一定是有文化的人,因為他們能體會到閱讀帶給你自己的好處,同時這份自律和堅持也會讓他們變得更有文化。
⑤ 怎樣才能做一個有文化的人,需要學習什麼
我們國家是古代文明四大古國之一,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特別是在詩詞方面,我們的國家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文人。那麼如果要想做一個有文化的人,需要學習什麼?
想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學習的東西是很多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積累,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才有可能讓我們逐漸變得有文化。
⑥ 文化人,都有哪些行為特徵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在公交車、地鐵、高鐵、飛機上,大家雖然素不相識,但是很容易就能判斷一個人的素質是高是低。高談闊論的素質低,聽歌外放的素質低,吃完零食一地垃圾的素質低。說話、聽歌、吃東西這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你的自由一旦影響了別人,那你就是越界了。如果每個人都能在約束的前提下享受自己應有的自由,那麼這個社會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氛圍。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善良就是發自內心的讓別人好。善良是不讓人難堪,善良是懲強扶弱,是扶危濟困。善良是一種細膩的生活體驗,溫和的態度、平靜的心情、委婉的話語、關切的目光,任何時候帶給別人的,都是信任與關懷。善,是人性中所蘊藏的一種最柔軟,但卻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懷。不管如何艱難,我們都應該堅持善良;不管多麼孤獨,也要堅守人格的高尚。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⑦ 如何提高個人文化素養
1、培養一定的審美能力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我國的十幾年應試教育在這方面確實有一定的缺失。學校生涯的那幾年,最常見的,莫過於音樂美術課變成語文數學英語,原本就寥寥無幾的熏陶機會直接消失殆盡。
2、學一門樂器,音樂真是這個世上最神奇的東西。即便來自不同國家,說著不同語言,卻可以從同一段旋律中得到同樣的感受,這種強烈的心靈感受沒有國界限制。而且,培養一門樂器作為愛好,當你一個人寂寞的時候,也可以自娛自樂。
3、影視欣賞,是的沒有錯,大致指的就是電影,還有紀錄片。但我所說的電影,並不是指那些爆米花的家庭倫理或者忙於墮胎的校園戀愛,也不是說那類題材不好。只是更多情況下,那些電影你看過後,根本想不起到底講的什麼,記不清主人公的名字,對文化修養的提高基本沒什麼幫助。
4、多讀書。讀書這種事情呢,真的是需要一個氛圍的,因為人是最容易受氣氛感染的生物。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一個安靜閱讀環境,周邊只有書頁翻動的沙沙聲,想必你也是不好意思繼續玩手機的。而且,這種環境下,人的注意力相對集中,你會自然而然開始思考。
⑧ 人是如何從自然人成長為文化人的
自然人,是我們的開端,我們心智與靈魂自我沒有得到開發,
1、像是自己與自己交朋友,一開始只可以記住朋友的外貌、身高、膚色。(自然屬性)
熟悉後,才可以真實的了課朋友的能力、價值觀、思想軌跡。(社會屬性)
2、老天爺給了我什麼,我需要索取什麼(自然屬性)
在我生活的環境中,我能做什麼,怎樣做的更好,我可以奉獻什麼(社會屬性)
3、怎麼和自己玩(自然屬性)
怎樣和他人玩(社會屬性)
⑨ 如何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呢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文化人就必須接受相應的文化教育。如果你沒有條件,那麼就去自學,大學文化教育不是很難。而如果只是想改變氣質什麼的,那麼就去看看那些非專業課的書籍,那些東西才是培養修養和氣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