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中的春聯有哪些

文化中的春聯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5 19:22:45

① 對聯分別有哪些

對聯有寺廟、道觀、亭台樓閣、住宅里常年懸掛的楹聯,婚慶用的婚聯,喪事用的輓聯,春節時貼的春聯,其他節日用的節日對聯,公司店鋪開張時用的行業賀聯,給老人壽誕用的賀壽對聯,喬遷新居時用的新居對聯,還有格言對聯和名著對聯。

② 中國傳統文化之對聯有哪些

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
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巧,平仄協調,內涵豐富,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體現了我國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為社會各階層所喜聞樂見。
對聯始於五代十國,興盛於明清兩代,發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可以算是我國最早的對聯了。
中國對聯與根植在中華民族深層文化當中的「陰陽平衡」觀念。
陰陽二元論,是古代中國人世界觀的基礎。以陰陽二元觀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法。這種無所不在的陰陽觀念,深入到了漢民族的潛意識之中,從而成為一種民族的集體無意識。
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對聯起源於秦朝,古時稱為桃符。相傳古人將「桃 枝」插於門上以避鬼魅的風俗而來。
對聯起源於我國古典詩詞,源頭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對偶句。商周兩漢的對偶句及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駢儷句,為後來對聯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盛唐以後,律詩、律賦的結構已臻於盡善盡美,對聯就是由格律詩中的對偶句和駢賦中的儷句發展而來的。
對聯起源於我國古典詩詞,源頭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對偶句。商周兩漢的對偶句及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駢儷句,為後來對聯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盛唐以後,律詩、律賦的結構已臻於盡善盡美,對聯就是由格律詩中的對偶句和駢賦中的儷句發展而來的。

③ 有文化內涵的對聯

有文化內涵的對聯
1、風吹馬尾千條線;日照龍鱗萬點金。——朱元璋出對考兒孫
這個下聯氣勢非凡,雍容華貴,極具皇室風范。
2、一彎西子臂;七竅比干心。——朱元璋與賣藕人對句
上聯說的是白藕,是說白藕像西施的臂膀一樣絲絲縷縷、洞洞相連。下聯是說商朝丞相比干心思縝密,其心被人們稱作「玲瓏七竅」。
3、論才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
論其才能之大,宰相也不過是籠中之物,手到擒來,一介書生,御敵殺賊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4、三品功名丟馬尾;一生艷福仗蛾眉。
此聯嘆息作為三品官的張佩綸,在福建馬尾戰敗,丟了功名。所幸遇到李鴻章賞識,仰仗小姐的特殊地位而享受一生艷福。
5、幼樵娶老女,無分老幼;西席做東床,不是東西。
此聯嘲諷張佩綸幼樵娶了李鴻章的小女,年齡大了許多,真是不分老幼;張佩綸本來是幕僚西席先生,卻做了東床快婿,真不知是什麼東西。聯中反復嵌用老、幼、東、西等字詞,工巧有趣。
6、場列東西,兩道文光應射斗;簾分內外,一毫關節不通風。——楊士奇題江南貢院聯
此聯位於南京夫子廟地區的江南貢院,為明代楊士奇為至公堂題寫了此副對聯。「場列東西」,貢院內東西羅列一排排的單間考棚,故稱;「文光」指絢爛的文采,。「一毫關節不通風」,指不能有絲毫傳遞透露消息等作弊行為,告誡學子守法遵規,也警示監考官公正無私。
7、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解縉戲財主
解縉家門前住著一個沒有文化的財主,但財主卻附庸風雅,在自家後院種了一片竹林。過春節了,謝晉看到前面竹林,有看到家中藏著許多書,因此寫下此聯。
8、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贊柳如是
這幅對聯贊揚柳如是人品,且為迴文對聯,讀起來回味無窮。
9、雲流千里遠;人對一帆輕。
連句續寫了愉快的歸舟唱晚,好一幅抒情的寫意圖畫。
10、濯足;修身。
濯:指洗滌,「濯足」語出《孟子·離婁上》:「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意思是說清水用來洗滌裝飾品,污濁的水用來洗腳。修身即修養自身的意思。《禮記·大學》中有「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④ 中國的對聯有哪些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對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他的分類如下:

按用途
1.通用聯——如春聯,
2.專用聯——如茶聯、壽聯,婚聯,喜聯,輓聯,行業聯,座右銘聯、贈聯,題答聯
3.春聯:新年專用之門聯 。
如:楊柳吐翠九州綠;桃杏爭春五月紅。
4.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
如:一對紅心向四化;兩雙巧手繪新圖。(喜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聯)
5.輓聯: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群。
6.贈聯:頌揚或勸勉他人用。
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7.自勉聯:自我勉勵之用。
如: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8.行業聯:不同行業貼於大門或店內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書店)雖是毫發生意;卻是頂上功夫。(理發店)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聯:道出志向之用。
如: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按字數
1.短聯(十字以內)
2.中聯(百字以內)
3.長聯(百字以上)等。
按修辭技巧
1.對偶聯: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迴文對、頂針對。
2.修辭聯:比喻、誇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
3.技巧聯: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
按聯語來源
1.集句聯:全用古人詩中的現成句子組成的對聯。
2.集字聯:集古人文章,書法字帖中的字組成的對聯。
3.摘句聯:直接摘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而成的對聯。
4.創作聯:作者自己獨立創作出來的對聯。
按內容
1.節令聯:是指有特定的應時性或紀念性、內容多為一般的詠物、抒情、議論、祝願的對聯。嚴格來看,可將其區分為節日聯和時令聯,但鑒於二者往往合一,這種區分已無實際意義。一般可直接將節令聯劃分為春聯、元旦聯、國慶聯等若乾子類即可。節令聯中,最主要的是春聯。所謂春聯,就是用於春節的節令聯。大多數春聯可以通用。
2.喜慶聯:又稱賀聯,是指除節日慶祝以外的、內容上帶有某種特定祝賀性質的對聯。按其內容和對象,可劃分為婚聯、壽聯、新居聯(喬遷聯)等若乾子類。喜慶聯突出的特徵是帶有特定的喜慶、祝賀性質,其內容必須是表示良好祝願、喜慶吉祥的。喜慶聯有通用的,也有專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聯而異,不可簡單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現張冠李戴的笑話。
3.哀輓聯:又簡稱輓聯,指的是用於弔唁亡人的對聯。其內容限於對亡人的弔唁、緬懷、評價、祝願,其風格一般是哀痛、肅穆、深沉、庄嚴的。也有為未亡人作輓聯或未亡人作自輓聯的,則另當別論。輓聯可從多種角度來劃分,如挽老年人聯、挽中年人聯、挽青少年人聯等,或者挽長輩聯、挽同輩聯、挽晚輩聯等。另外,還可分出挽名人聯、自輓聯等,還可將祭祀聯作為輓聯的一個子類。輓聯的內容所指一般有較具體的對象,雖然同樣有通用的和專用的,但在實用中更要注意區分。
4.名勝聯:是指張貼、懸掛、雕刻於風景名勝處的對聯。其內容大多為題寫該名勝景觀(如山水樓台、文物古跡等),或者與它密切相關(有關的人、事等)。這類對聯往往成為名勝景觀甚至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勝聯可分為山水園林、寺庵廟觀、殿閣亭台、院舍堂館、碑塔墓窟等若乾子類,不一而足。
5.行業聯:是指其內容為針對某一行業、部門或領域的對聯。由於時代的變遷,對聯在行業上的運用雖已不如以前,但仍舊可觀。從其適用范圍和內容特色看,它仍不失為對聯的一大種類。行業聯可按行業、部門來劃分子類。
6.題贈聯:是指題贈給他人的對聯。雖然許多對聯都帶有某種題贈性質,但這里所說的題贈聯,僅限於人際關系交往(或嚮往)的題贈之作,不包括輓聯與賀聯之類。其內容一般帶有某種贊頌、祝願、勸勉性質。從對聯的運用情況來看,題贈聯不失為一大種類。根據題贈對象的不同,題贈聯一般可分為題長輩聯、題同輩聯、題晚輩聯等若乾子類。
7.雜感聯:是指沒有特定對象,而內容包羅比較廣泛的對聯。這種對聯往往帶有比較單純的文學創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聯、詠物抒情聯、勸喻諷刺聯等。
8.學術聯:是指帶有某種學術性質的對聯。這種學術性質指的是在內容和用途上不屬於上述幾大類的某種專業性質。其內容往往比較專門,帶有某種學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聯、佛教聯、道教聯等。從對聯的運用范圍及發展空間而言,有必要將學術聯作為單獨的一大種類。如作者所撰寫的《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一書,就以對聯的方式將許多佛教人物與佛教義理比較系統地寫成了一部學術專著。推而廣之,也可將許多科學知識或其他學問道理用對聯的方式加以撰寫,並且在內容上突出其學術或專業性質。
9.趣巧聯:是指比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對不注重內容的對聯。如各種諧趣聯、技巧聯等。這類對聯的內容,要麼是突顯某種風格的獨特性(諧趣聯),要麼是相對不太重要(技巧聯),從而顯得別具一格。從這個意義上,可將其作為單獨的一大種類。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漢族傳統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

望採納

⑤ 春聯有哪些

歡天喜地度佳節 張燈結綵迎新春 橫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鴻福步步高升 橫批:好事臨門。

萬事如意展宏圖 心想事成興偉業 橫批:五福臨門。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⑥ 展現傳統文化的對聯有哪些

1、上聯:門對千根竹短;下聯:家藏萬卷書長。

2、上聯:門對千根竹短無;下聯:家藏萬卷書長有。

3、上聯: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下聯:八十日里,鄉試第一,京試第一,殿試第一,藍袍脫下紫袍歸。

4、上聯:未老思閣老;下聯:無才做秀才。

5、上聯: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下聯: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6、上聯:一擔重泥遇子路;下聯:兩堤夫子笑顏回。

7、上聯:三代夏商周;下聯:四詩風雅頌。

8、上聯:收二川,排八陣,六齣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下聯: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⑦ 有文化底蘊的對聯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深得世人喜愛,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廣泛,影響較大。聯意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除舊布新,得以新生和發展。「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舊布新。聯語緊切新春佳節世人辭舊迎新的心態,簡潔明快,言約意豐,凝煉工整。因此,人們除了單獨作春聯外,還常常以它為春聯的基本片語,構成較長的新春聯,如「一元復始春光好;萬象更新喜氣多。」「瑞氣盈門,一元復始;春風拂面,萬象更新。」等。

人登壽域;
世躋春台。
——這也是一副傳統春聯。春為一歲之首。中國民俗,不論出生在哪個月份,大多以「過一年,長一歲」推算,而健康長壽又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此聯就是表達的這個祝福。「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覽勝之處。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徵。聯語既切春節,又含祝福,言簡而意深。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此聯出典於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們在春節時用來驅除邪鬼的道具。現在春節燃放鞭炮,過去沒有發明火葯之時沒有鞭炮,就用火燒竹子,使其畢剝發聲,來驅除山鬼瘟神,稱之為「爆竹」。「桃符」也是古時民俗,用桃木板畫神像掛在門旁,以驅鬼避邪,每年春節都要更換。大約從唐、五代開始在紅紙上寫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聯),但春聯稱「桃符」一直延續到清代。寫春聯以迎新春佳節,已是幾乎所有華人的習俗,長盛不衰,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內容常有更新罷了。該聯選取春節期間傳統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兩種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片語句,有聲(爆竹之響),有色(桃符之紅),形象鮮明,描繪生動,十分准確地表達了「除舊迎新」的主旨。聯句語言精練,聲、色俱備,對仗工整,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廣泛流傳而不衰。

一元二氣三陽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這是一副使用了數字入聯和詞語典故的傳統春聯。上聯「一元」,指事物的開始,這里指一年之始。「二氣」,指陰氣和陽氣。「三陽泰」,即三陽開泰。《易》中,農歷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冬至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所以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下聯「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種幸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桓潭《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多。」「六合」,指上下前後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間、整個天下。聯語巧用數字,用典恰切,既合節日,又表達了對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報三多。
——五福,即壽、富、康寧、好德、老終命。見《尚書·洪範》。三多,即多福、多壽、多男子。見《莊子·天地》。聯寫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緒豐富,又用詞簡練,對仗工穩,此春聯遂廣為應用。

兩袖清風,造福大眾;
一身正氣,振興中華。
——元代詩人魏初《送楊季海詩》有句「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以「兩袖清風」喻楊季海為官廉正,囊空如洗。後世沿襲,成慣用語。此種春聯,並非隨處可用,一如衣飾,須量體而服。此聯只宜於政府機關。

邁步迎春,春風撲面;
抬頭見喜,喜氣盈門。
——詞人李清照十分贊賞歐陽修《蝶戀花》一詞「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蓋以為三「深」字連用,其用不同,殊為奇妙。此聯「春」「喜」二字亦各連用,前後詞性不同,頗與其相類。兼之一「迎」一「見」,前者有意,後者無意;前者「有我」,後者「無我」,對舉工整且意緒豐美,此針頂聯實為佳對。

惠風遠拂,神州溢彩;
麗日高懸,大地生輝。
——《太平御覽》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發生、芳春、青春、陽春、三春、九春;風曰陽風、暄風、柔風、惠風;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時曰良時、嘉時;辰曰良辰、嘉辰、芳辰;節曰芳節、嘉節、韶節、淑節;草曰弱草、芳草;木曰華木、華樹、芳林、芳樹;林曰茂林;鳥曰陽鳥、時鳥、陽禽、候鳥、時禽、好禽。」人們對春日懷有好感,嘉辭美語貫於其前,遂有上列種種稱呼。簡而言之,陽風也罷,惠風也罷,其實都是指春風而已。此聯亦是贊美春日之意。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這是幅廣為流傳的春聯。上聯舉冬季代表性的三種植物,下聯則列春日繁盛的三種果樹,以表辭舊迎新之意。「松」、「梅」、「桃」、「李」與「杏」五者皆為形聲字,皆從「木」,「竹」字乃象形字,大體言之,頗類似。至於「歲寒」與「春風」之對,「三友」與「一家」之對,也十分工整,無怪乎廣為流行。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多數春聯並不止於刻畫景觀之變換,往往承載有祈福的功能,此聯就屬於此類。論起流傳之廣泛,此聯恐怕絲毫不減於「一元復始」與「萬象更新」之對。

細雨無聲,滋潤滿園錦綉;
春風有意,妝成一樹玲瓏。
——上聯化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句,下聯化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句。雖意緒有些簡單,專寫春日綠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對仗也還算工穩,不妨賞之。

澤沾雨潤,楊柳依依親萬戶;
民富物豐,財源滾滾涌三江。
——《詩經·小雅·採薇》有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既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寫不舍之狀。「財源滾滾涌三江」或「財源滾滾達四海」之類,為意欲發財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賞其得失。

桃李迎春,無邊景色來天地;
江山入畫,萬縷詩情上筆端。
——上聯化杜甫七律《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句,「來」字自然神奇。下聯以「上筆端」對,雖然顯得勉強,氣勢也大為衰減,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氣,正所謂一張一弛,頗為奇妙。兼之下聯用「江山」,上聯用「桃李」,前者氣勢壯於後者,故而此聯顯得錯落有致,意蘊相融,且對舉也工穩,亦屬佳對。

革故鼎新,十億神州歌盛世;
倡廉反腐,千秋禹甸慶興邦。
——「革」「鼎」本為《周易》二卦,革為變革之意,鼎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書·禹貢》,甸服是五服之一,此處代指中華大地。兩者同為六經典故,相對十分妥帖。以「倡廉」對「革故」,以「反腐」對「鼎新」,相反相成,雖僅八字,天道流行隱然居乎其間,此其可賞之處。

報曉雞聲,拂曉鍾聲,聲聲悅耳;
賞心國事,舒心家事,事事關情。
——此聯仿照顧憲成東林書院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在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成。相較而言,顧聯適用的對象是讀書人,此聯則普遍可用;顧聯滿心境沉鬱,此聯則心緒歡快。明季之風雨如晦,今日之國泰民安,於此可見。

⑧ 中國的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幾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一副副春聯,似家家戶戶向春天發出的請柬,又似春天給家家戶戶送來的喜帖;不僅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表達了人們對美好願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從風格不同、內容豐富的對聯中,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鄉風民俗和濃郁的年味,感受到萬家團圓、和和美美、喜氣洋洋的春節歡欣。
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當時的「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郁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
五代十國時,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後來,由於紙張大量生產,桃符逐漸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這便是貼春聯的開始。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春聯普及盛行於明朝。據《簪雲樓雜說》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太祖微行出觀,以為笑樂。」據說,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里,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另外,他還為王公大臣們御書春聯,賜給中山王徐達的對聯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賜給陶安的對聯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因為皇帝身體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愛,廣大群眾的傳播,春節貼對聯便作為風俗習慣流傳下來。

下面列舉一些經典春聯,共欣賞: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深得世人喜愛,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廣泛,影響較大。聯意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除舊布新,得以新生和發展。「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舊布新。聯語緊切新春佳節世人辭舊迎新的心態,簡潔明快,言約意豐,凝煉工整。因此,人們除了單獨作春聯外,還常常以它為春聯的基本片語,構成較長的新春聯,如「一元復始春光好;萬象更新喜氣多。」「瑞氣盈門,一元復始;春風拂面,萬象更新。」等。

人登壽域;
世躋春台。
——這也是一副傳統春聯。春為一歲之首。中國民俗,不論出生在哪個月份,大多以「過一年,長一歲」推算,而健康長壽又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此聯就是表達的這個祝福。「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覽勝之處。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徵。聯語既切春節,又含祝福,言簡而意深。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此聯出典於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們在春節時用來驅除邪鬼的道具。現在春節燃放鞭炮,過去沒有發明火葯之時沒有鞭炮,就用火燒竹子,使其畢剝發聲,來驅除山鬼瘟神,稱之為「爆竹」。「桃符」也是古時民俗,用桃木板畫神像掛在門旁,以驅鬼避邪,每年春節都要更換。大約從唐、五代開始在紅紙上寫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聯),但春聯稱「桃符」一直延續到清代。寫春聯以迎新春佳節,已是幾乎所有華人的習俗,長盛不衰,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內容常有更新罷了。該聯選取春節期間傳統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兩種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片語句,有聲(爆竹之響),有色(桃符之紅),形象鮮明,描繪生動,十分准確地表達了「除舊迎新」的主旨。聯句語言精練,聲、色俱備,對仗工整,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廣泛流傳而不衰。

一元二氣三陽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這是一副使用了數字入聯和詞語典故的傳統春聯。上聯「一元」,指事物的開始,這里指一年之始。「二氣」,指陰氣和陽氣。「三陽泰」,即三陽開泰。《易》中,農歷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冬至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所以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下聯「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種幸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桓潭《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多。」「六合」,指上下前後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間、整個天下。聯語巧用數字,用典恰切,既合節日,又表達了對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報三多。
——五福,即壽、富、康寧、好德、老終命。見《尚書·洪範》。三多,即多福、多壽、多男子。見《莊子·天地》。聯寫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緒豐富,又用詞簡練,對仗工穩,此春聯遂廣為應用。

兩袖清風,造福大眾;
一身正氣,振興中華。
——元代詩人魏初《送楊季海詩》有句「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以「兩袖清風」喻楊季海為官廉正,囊空如洗。後世沿襲,成慣用語。此種春聯,並非隨處可用,一如衣飾,須量體而服。此聯只宜於政府機關。

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此聯乃清朝鄧石如自題於書房的楹聯。春風有包容接納萬物的博大情懷;文辭筆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點世俗塵埃。何等氣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花永開。
——春天代表欣欣向榮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話,就是說萬事萬物都是欣欣向榮、興旺的樣子;萬紫千紅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斑斕,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開,形容社會蒸蒸日上、生活紅紅火火,這是個美好的祝願的意思。此聯聯概括了祖國百花爭艷,萬物生輝的繁榮景象,謳歌了新時代的新面貌,盡情地抒發了春聯的創作者對祖國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的贊頌。

邁步迎春,春風撲面;
抬頭見喜,喜氣盈門。
——詞人李清照十分贊賞歐陽修《蝶戀花》一詞「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蓋以為三「深」字連用,其用不同,殊為奇妙。此聯「春」「喜」二字亦各連用,前後詞性不同,頗與其相類。兼之一「迎」一「見」,前者有意,後者無意;前者「有我」,後者「無我」,對舉工整且意緒豐美,此針頂聯實為佳對。

惠風遠拂,神州溢彩;
麗日高懸,大地生輝。
——《太平御覽》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發生、芳春、青春、陽春、三春、九春;風曰陽風、暄風、柔風、惠風;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時曰良時、嘉時;辰曰良辰、嘉辰、芳辰;節曰芳節、嘉節、韶節、淑節;草曰弱草、芳草;木曰華木、華樹、芳林、芳樹;林曰茂林;鳥曰陽鳥、時鳥、陽禽、候鳥、時禽、好禽。」人們對春日懷有好感,嘉辭美語貫於其前,遂有上列種種稱呼。簡而言之,陽風也罷,惠風也罷,其實都是指春風而已。此聯亦是贊美春日之意。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這是幅廣為流傳的春聯。上聯舉冬季代表性的三種植物,下聯則列春日繁盛的三種果樹,以表辭舊迎新之意。「松」、「梅」、「桃」、「李」與「杏」五者皆為形聲字,皆從「木」,「竹」字乃象形字,大體言之,頗類似。至於「歲寒」與「春風」之對,「三友」與「一家」之對,也十分工整,無怪乎廣為流行。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多數春聯並不止於刻畫景觀之變換,往往承載有祈福的功能,此聯就屬於此類。論起流傳之廣泛,此聯恐怕絲毫不減於「一元復始」與「萬象更新」之對。

細雨無聲,滋潤滿園錦綉;
春風有意,妝成一樹玲瓏。
——上聯化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句,下聯化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句。雖意緒有些簡單,專寫春日綠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對仗也還算工穩,不妨賞之。
澤沾雨潤,楊柳依依親萬戶;
民富物豐,財源滾滾涌三江。
——《詩經·小雅·採薇》有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既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寫不舍之狀。「財源滾滾涌三江」或「財源滾滾達四海」之類,為意欲發財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賞其得失。

桃李迎春,無邊景色來天地;
江山入畫,萬縷詩情上筆端。
——上聯化杜甫七律《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句,「來」字自然神奇。下聯以「上筆端」對,雖然顯得勉強,氣勢也大為衰減,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氣,正所謂一張一弛,頗為奇妙。兼之下聯用「江山」,上聯用「桃李」,前者氣勢壯於後者,故而此聯顯得錯落有致,意蘊相融,且對舉也工穩,亦屬佳對。

革故鼎新,十億神州歌盛世;
倡廉反腐,千秋禹甸慶興邦。
——「革」「鼎」本為《周易》二卦,革為變革之意,鼎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書·禹貢》,甸服是五服之一,此處代指中華大地。兩者同為六經典故,相對十分妥帖。以「倡廉」對「革故」,以「反腐」對「鼎新」,相反相成,雖僅八字,天道流行隱然居乎其間,此其可賞之處。

報曉雞聲,拂曉鍾聲,聲聲悅耳;
賞心國事,舒心家事,事事關情。
——此聯仿照顧憲成東林書院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在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成。相較而言,顧聯適用的對象是讀書人,此聯則普遍可用;顧聯滿心境沉鬱,此聯則心緒歡快。明季之風雨如晦,今日之國泰民安,於此可見。

⑨ 對聯有哪些種類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具體分類如下:一、按照用途分類:通用聯——如春聯;專用聯——如茶聯、壽聯、婚聯、喜聯、輓聯、行業聯、座右銘聯、贈聯、題答聯。1、春聯:新年專用之門聯 。如:楊柳吐翠九州綠;桃杏爭春五月紅。2、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如:一對紅心向四化;兩雙巧手繪新圖。(喜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聯)3、輓聯: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群。4、贈聯:頌揚或勸勉他人用。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5、自勉聯:自我勉勵之用。如: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6、行業聯:不同行業貼於大門或店內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書店)雖是毫發生意;卻是頂上功夫。(理發店)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旅店)7、言志聯:道出志向之用。如: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二、按照字數分類1、短聯(十字以內)2、中聯(百字以內)3、長聯(百字以上)等。三、按修辭技巧分類1、對偶聯: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迴文對、頂針對。2、修辭聯:比喻、誇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3、技巧聯: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四、按聯語來源分類1、集句聯:全用古人詩中的現成句子組成的對聯。2、集字聯:集古人文章,書法字帖中的字組成的對聯。3、摘句聯:直接摘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而成的對聯。4、創作聯:作者自己獨立創作出來的對聯。五、按內容分類1、節令聯:是指有特定的應時性或紀念性、內容多為一般的詠物、抒情、議論、祝願的對聯。2、喜慶聯:又稱賀聯,是指除節日慶祝以外的、內容上帶有某種特定祝賀性質的對聯。3、哀輓聯:又簡稱輓聯,指的是用於弔唁亡人的對聯。4、名勝聯:是指張貼、懸掛、雕刻於風景名勝處的對聯。5、行業聯:是指其內容為針對某一行業、部門或領域的對聯。6、題贈聯:是指題贈給他人的對聯。7、雜感聯:是指沒有特定對象,而內容包羅比較廣泛的對聯。8、學術聯:是指帶有某種學術性質的對聯。9、趣巧聯:是指比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對不注重內容的對聯。

閱讀全文

與文化中的春聯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